寒假带着年味一同到来,大雪封不住归家的暖意。陈默、王磊、代静三人从学业竞争的战场上暂时归来,身上还带着县一中的书卷气,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一项新任务——辅导家中弟弟妹妹的功课。
在陈默家,昏黄的灯光下,他检查着弟弟陈浩的作业。陈浩脑子灵活,数学题一点就透,语文背诵也快,可总在细节上栽跟头。
“小浩,你看这道题,计算步骤都对,最后答案小数点点错了地方。”陈默指着作业本,语气温和却带着严肃,“还有这个‘已’字,你又写成‘己’了。粗心丢的分,最不应该。”
陈浩吐了吐舌头,乖乖改正。陈默没有过多责备,而是拿出自己的错题本,指着上面因粗心而留下的红叉:“哥以前也这样,吃过大亏。细心是一种能力,得练。”他看着弟弟认真订正的模样,心里想着,绝不能让弟弟重蹈自己前世的覆辙。
在王磊家,他的妹妹正为作文发愁。王磊没有直接告诉她怎么写,而是翻出自己初中时的读书笔记和好词好句积累本。
“你看,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觉得好的东西记下来,用的时候就不怕没东西写了。”他耐心地讲解着,“做数学题也一样,先理清思路,再下笔,不能闷着头硬算。”他系统地帮妹妹梳理学习方法,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仿佛找到了学习的钥匙。
在代静家,气氛则稍微有些紧张。她那个被父母娇惯的弟弟,学习态度敷衍,作业写得龙飞凤舞,遇到难题就想放弃。代静看着他吊儿郎当的样子,想起自己在学校拼尽全力才争取来的学习机会,一股火气就往上冒。
“你这写的什么?态度就不对!重新写!”代静的声音不由得严厉起来。
要是以往,母亲早就过来护着儿子了:“哎呀,他还小,你慢慢教嘛!”父亲也会沉默地纵容。但这次,母亲张了张嘴,却没出声,只是担忧地看着。父亲则皱紧眉头,对儿子呵斥道:“听你姐的!好好写!”
这时,在南方工厂打工的大姐和二姐也回来了。她们穿着虽新却难掩疲惫,手上还有冻疮的痕迹。大姐拉过弟弟,声音带着常年流水线劳作后的沙哑:“小弟,你看姐姐,一天在厂里站十二个钟头,重复同一个动作,腰都直不起来。那滋味不好受。你姐(代静)能读书,是咱家最大的希望,你也要努力,将来才有出息,别像我们……”二姐也红着眼圈点头。
小弟看着两个姐姐粗糙的手,又看看一脸严肃的代静和不再偏袒他的父母,似乎第一次懵懂地意识到了什么,低下头,不情不愿却也老老实实地拿起了笔。
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贴春联、准备年夜饭。陈默帮着外公熬浆糊,外婆在厨房里忙碌,锅里炖肉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那是记忆中最温暖的味道。王磊家和代静家也同样洋溢着团圆的喜庆。
除夕夜,万家灯火。陈默家,外公抿了一口小酒,看着墙上并排贴着的两张奖状,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王磊家,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两个妹妹争着给哥哥夹菜。代静家,饭桌上的气氛比往年任何一次都要和谐,父母给三个女儿都夹了菜,甚至给代静夹了她最爱吃的鸡腿,虽然没说什么,但那动作里蕴含的歉意与认可,代静感受得到。
窗外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绚烂的烟花,屋内是团聚的温馨与对未来的期盼。陈默、王磊、代静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团聚时光。他们知道,短暂的休憩后,又将奔赴知识的战场。但此刻,浸润在浓浓的亲情里,看着家人们脸上真切的笑容,尤其是感受到代静家中那悄然冰释的隔阂,他们都觉得,过去一年的所有拼搏和汗水,都有了最踏实、最温暖的着落。这份薪火相传的关切与改变,或许就是这个年关,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