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位热情学长的指引下,陈默拖着行李找到了位于三楼的宿舍——316。门虚掩着,他敲了敲,然后推门进去。
四人间,上床下桌,布局紧凑。靠窗的一个床位已经有人了,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男生正利索地铺着床单,动作带着一种干练的劲儿。听到动静,他回过头,露出一口白牙,笑容爽朗:“来新兄弟了?你好,我叫赵大勇,东北那旮沓的!”他说话中气十足,带着一股黑土地特有的豪迈。
“你好,陈默,来自本省青州县。”陈默也笑了笑,将自己的行李放在赵大勇对面的空床位上。
“就等你们俩了,”赵大勇手脚麻利地从上铺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我刚才去转了一圈,领东西的地方在楼下宿管中心,脸盆、暖水瓶啥的都得去领。食堂在东边,教学楼主要在西区……”他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显然已经迅速摸清了环境,性格里的外向和独立展露无遗。
两人正聊着,宿舍门又被推开了。这次进来的阵仗有点大。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材清瘦、脸色有些苍白的男生低着头走在前面,后面呼啦啦跟着他的父母和一位头发花白的奶奶。
“是这儿了,是这儿了!”那位母亲一进门就忙活起来,目光迅速扫过整个宿舍,然后定格在陈默和赵大勇身上,脸上堆起热情却略带审视的笑容,“同学们你们好,这是我儿子,周晓峰。他呀,性格比较内向,以前也没住过校,自理能力差些,以后还请你们多关照,多担待,好好相处啊!”她语速很快,一边说,一边自然地接过周晓峰肩上的背包。
周晓峰的父亲则沉默着,已经开始动手拆包装,准备给儿子铺床叠被。奶奶则心疼地看着孙子,从口袋里掏出纸巾,非要给他擦擦并不存在的汗。
周晓峰自始至终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抬眼飞快地瞥一下新室友,眼神里带着些拘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抗拒。他安静地站在角落,仿佛眼前这一切与他关系不大。
“阿姨您放心,能住一个宿舍就是缘分。”赵大勇爽快地应承着。
陈默也点了点头:“我们会互相帮助的。”他看着周晓峰那被家人全方位“保护”的样子,心里隐约觉得,这位室友的适应过程恐怕不会太轻松。
周妈妈手脚利落地将周晓峰的行李分门别类塞进柜子,连袜子都叠得整整齐齐。忙活完,她又热情地邀请道:“两位同学,收拾好了吧?一起出去吃个便饭吧,阿姨请客,也算让你们和我家晓峰熟悉熟悉。”
“谢谢阿姨,不了不了,”赵大勇连忙摆手,指了指自己还没完全铺好的床铺,“我这还乱着呢,得再归置归置。”
陈默也婉拒道:“谢谢阿姨好意,我行李也还没整理好,就不麻烦了。”
周妈妈见状,也没再强求,又叮嘱了周晓峰几句“有事打电话”、“跟同学好好处”,才在家人的簇拥下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宿舍门关上的瞬间,周晓峰似乎几不可闻地松了口气,但依旧沉默地坐在自己已经铺好的椅子上,拿出手机低头看着,与另外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膜。
傍晚时分,最后一位室友终于到了。他是一个人来的,拖着一个看起来价格不菲的行李箱,穿着时尚的运动鞋,头发用发胶打理得很有型。他走进宿舍,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嘴角勾起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带着点漫不经心的优越感。
“嗨,各位,我来晚了。我叫李哲,本市的。”他声音不高,却自带一种气场,简单自我介绍后,便开始熟练地整理自己的东西,动作流畅,显然对独立生活驾轻就熟。
至此,316宿舍四人全部到齐:爽朗独立的东北汉子赵大勇,沉稳坚韧的农村学子陈默,内向被过度保护的城市孩子周晓峰,以及自信略带优越感的本地男生李哲。
四个来自不同地域、拥有迥异性格和背景的年轻人,在这小小的四方天地里聚首。初见的客气之下,是潜藏的性格差异与可能的生活习惯冲突。未来的四年,他们将在这间宿舍里,上演怎样的故事?是摩擦不断,还是能在碰撞中结成深厚的友谊?所有的伏笔,都已悄然埋下。夜晚降临,陌生的校园里灯火初上,属于他们的大学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