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继续的,搞钱是永恒的。
这天,就在我对着电脑屏幕第十遍修改剧本,改得头昏眼花、恨不得以头抢地的时候,邮箱突然「叮」了一声,提示收到一封新邮件。
发件人是一个陌生的ID,邮件标题也很简单:
「关于《最近的距离》影视改编项目接洽」。
我瞬间瞳孔地震。《最近的距离》是我刚完成不久的一个悬疑心理题材的小说,也是我转行编剧后写的第四个本子。之前两本虽然卖出了版权,但都是小打小闹,水花不大。而这本《最近的距离》……起源于我少时的一个脑洞,为此我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再次提笔写的时候几乎把自己掏空,投稿之后却石沉大海,深感挫败的我罕见地没有了再往下写的勇气。现在,我已经第五、第六本双开了,没想到竟然……
我颤抖着手点开邮件。
邮件内容措辞专业而简洁,直接表明工作室已购入《最近的距离》的影视全版权,并希望由我本人担任编剧进行续写与改编。附件里是初步的改编意向和一份条件优厚得让我不敢相信的合同草案。
巨大的惊喜砸得我头晕目眩,我直接在电脑前尖叫出声。顾不上什么诈骗手段,我强忍着激动秒回了邮件,表达感谢和愿意合作的强烈意愿。
很快,对方回复,并直接弹了一个语音会议的邀请过来。
我手忙脚乱地戴上耳机,清了清嗓子,点了接受。
耳机那头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略显低沉电子化的声音,听不出年龄和性别,但语速平稳,逻辑清晰。
「李砚砚小姐,你好,我是工作室的代理人。」
对方开门见山道。
「很高兴能与你合作。」
「您好您好!我也非常荣幸!」
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专业又镇定,尽管手心已经兴奋得冒汗。
我们简单沟通了一下项目的大致方向和流程。对方显然对行业极为了解,每一句话都点在关键处。聊到最后,我实在没忍住心里的好奇和一点点不安,问出了那个问题:
「那个……冒昧问一下,《最近的距离》这个题材很小众,而且……它甚至是个半成品,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我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那个电子音再次响起,听不出任何情绪。
「根据你过往的作品,加上你最近一期更新的章节,发现你在刻画人物内心幽暗面、尤其是书写心理变态这方面,有惊人的天赋和独特的洞察力。」
「……」
这是夸奖吗?
「……谢谢。」
不管怎么说,我的生活是又有指望得到改善了。
「对了,后续具体的剧本修改意见和方向,会有专门的顾问通过工作邮箱与你对接。他会直接与你沟通细节。」
「顾问?」
我愣了一下。
「是。事实上,买下这部作品的,正是这位顾问。他只是委托我们工作室代为处理前期接洽事宜。」
原来还有幕后大佬,哥们可真是土豪啊。我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穿着定制西装、品味卓绝的中年成功人士形象。
太有品味了。
「不过……」
我下意识地嘟囔了一句。
「他没有微信吗?邮件沟通会不会有点不方便?」
这年头,还有主要靠邮件沟通的人?
对方似乎轻笑了一下,电子音显得有些微妙。
「这是他的个人习惯。他更倾向于邮件这种……更正式和留有记录的沟通方式。」
个人习惯?这是个老头吗?还是那种极其古板严肃的……老头?
「好,我明白了。」
我立刻表示接受甲方的任何习惯,金主说什么就是什么。
结束通话后,我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个发件人名字——
「觉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取这么个名字,还用邮箱沟通,这一定是个严谨又有点老派的前辈吧?说不定是哪个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或者深居简出的文化圈大佬?
无论如何,新项目总算有了着落,而且开局顺利得超乎想象。我兴奋地原地转了两个圈,感觉眼前的房贷阴云都散开了不少,连带着看对面那扇紧闭的房门都觉得顺眼了一点点——
很快,我就收到了那位神秘顾问发来的第一封邮件。
点开之前,我做了半天心理建设,生怕对方提出什么我根本无法实现的、高深莫测的要求。
然而,邮件内容再次出乎我的意料。
对方的意见非常具体、清晰,甚至一针见血。他并没有纠结于表面的情节,而是直指故事核心和人物最深层的心理动机。他提出的几个修改方向,恰恰是我写作时隐约感觉到但未能清晰捕捉和深入挖掘的盲点。
他仿佛能透过文字,直接看穿我构建那个黑暗内心世界时所有犹豫和不足。
「厉害啊……」
我忍不住对着屏幕喃喃自语。
这绝对是个高手。他的思维方式和切入角度,带着一种独特的、冷冽又精准的艺术感,完全不像是我臆想的那样。我常常需要绞尽脑汁才能跟上他跳跃却又无比精准的思路。
是我冒犯了。
可是……编剧的直觉告诉我,他对我这个没有完结的故事很熟悉,而且在提出修改的同时,还对接下来的剧情有探究的**。
不管怎么说,我立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投入到修改工作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