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的江城,秋意渐浓。阳光为市公安局培训基地的操场铺上一层暖金色,但此刻操场上的氛围却带着一丝紧张的严肃。一场市公安局组织的年度消防知识与技能演练即将开始。各支队、部门的干警代表们整齐列队,等待着演练指令。
宋知穿着作训服,站在刑侦支队的队列前方。作为支队骨干,她带队参加此次演练。
消防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开发区消防站的救援车辆驶入市局。车门打开,消防员们迅速下车列队。为首的一人,穿着笔挺的“火焰蓝”春秋常服,肩章上的“一杠两星”显示着他副站长的职务。他身姿挺拔,面容年轻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正利落地向现场的公安指挥员和本队领导汇报到场情况。
当宋知的目光无意间扫过那个身影时呼吸一窒。
那张脸,尤其是那双眼睛和眉骨的轮廓。
像!太像了。
像到让她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在瞬间冲上头顶,又迅速冷却下去,留下一种冰凉的眩晕感。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指尖微微发麻。
不可能!年龄不对,气质也不完全一样,眼前这个人更年轻,眉宇间是未经太多世事打磨的锐气,而非记忆里那种经过生死淬炼后的、带着点痞气的沉稳。这一定是巧合,仅仅是眉眼间那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相似罢了。她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虎口,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注意力拉回演练现场。
演练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模拟办公区域火场人员疏散。楼内烟雾饼释放出模拟烟雾,警报声响起,干警们在消防员和现场指挥的引导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快速而有序地从楼梯撤离。
接下来是消防知识讲解和灭火器实操。那位年轻的沈副站长走到了队伍前方。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清朗而洪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却又逻辑清晰,讲解得深入浅出。
“各位同志,记住四个字:‘提、拔、握、压’。”他一边讲解,一边拿起一个干粉灭火器做示范,“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前端,对准火焰根部,用力压下手柄!”
他亲自演示了如何扑灭一个点燃的油盆火,动作干脆利落。随后,各支队派出的代表在他和队员的指导下,轮流上前完成了灭火体验。
最后一个环节是高层救援与逃生体验。消防员们在训练楼旁迅速充起了一个巨大的救生气垫。
“当身处火场,楼梯通道无法通行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利用这样的专业气垫进行逃生。但这必须是最后的选择,并且一定要在消防员的专业指导和保护下进行!”沈淮强调着安全要点。
几名消防员在气垫旁做保护示范,并邀请了几位干警,在严格指导和保护下,从约二层楼高的训练平台窗口,体验了规范的自救动作 “背向窗外,双手扶窗框,身体自然下降,臀部先落垫”。
整个过程,沈淮始终在场边专注地指挥和讲解,目光扫过每一个环节,确保绝对安全。他的专业素养和沉稳掌控力,与他年轻的外表形成了微妙的对比。
宋知站在刑侦支队队伍前,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他的身影。那份挥之不去的熟悉感,如同背景音一般,持续在她心头萦绕。
演练圆满结束。消防员们开始整理器材。沈淮在与双方领导简短交流后,朝着参演干警队伍的方向走来,进行结束后的例行总结。
他走到队伍前方,立正,向在场的公安干警敬礼。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与宋知有瞬间的交汇。
“报告各位领导,开发区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沈淮,本次消防演练项目已全部安全顺利完成!感谢大家的配合!”
他的声音洪亮,姿态标准,带着职业军人般的干练。
现场负责的公安领导表示了感谢和肯定。
宋知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维持着表面上的镇定。随着队伍解散,她随着人流向前走去,在与沈淮擦肩而过时,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公事公办地说了一句:“沈副站长,辛苦了。”
沈淮闻声转头,看到是她,眼神几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点了点头:“职责所在,谢谢宋队。”
他的回应礼貌而克制。
“沈淮,这个名字,挺特别的。”她轻轻念出这两个字,语调平稳,却在沈淮心里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她问了!
沈淮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能听到血液冲上头顶的声音。但他强迫自己维持着表面的镇定,甚至努力在嘴角牵起一个略显拘谨、符合新消防员身份的浅笑。
“是,宋队。名字是父母起的。”他预先准备好的说辞流畅地脱口而出,语气尽量保持自然,“可能是希望我心怀宽广吧。淮字带水,寓意包容。”
心怀宽广,包容。
这个解释,几乎和当年真正的沈淮对她解释自己名字时说的“淮河嘛,希望我心胸像大河一样开阔异曲同工!
是巧合吗?世上真有如此相似的思维和表达?
宋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立刻深究,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仿佛只是随口一问,得到了一个寻常的答案。
“很好的寓意。”她淡淡评价道,目光却依旧没有离开他,那审视的意味,让沈淮感觉仿佛有细小的针尖落在皮肤上。
他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克制力,才没有在她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下露出破绽。
“谢谢宋队。”他再次微微低头,避开了她的目光焦点,姿态恭敬而疏离。
宋知没有再说什么。她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探究,有困惑,还有一丝沈淮看不懂的情绪。然后,她干脆利落地转身,朝着办公楼走去,步伐沉稳,没有一丝留恋。
直到她走进楼里,沈淮才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后背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他缓缓吐出一口一直憋着的气,感觉心脏还在疯狂地跳动。
她注意到了,她果然注意到了名字,甚至可能联想到了更多。
回到办公室里的宋知,看着窗外那个逐渐远去的消防车和那个模糊的身影,眉头微蹙。
沈淮,一个和她逝去的爱人同名、容貌相似、连对名字的解释都如此雷同的年轻消防员。
这真的,仅仅只是巧合吗?
她拿出手机,几乎是下意识地点开了那个深蓝色的图标。
宋知:沈淮,今天挺神奇的。
宋知:局里搞应急联动演练,我碰见了一个消防员,他居然也叫沈淮。
她发出这条消息,仿佛在对着一个树洞,倾诉着这离奇的巧合。
沈淮:哦?这么巧?同名同姓?
他的回复看起来很正常,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好奇。
宋知:不止是名字。他的眉眼,眉眼间居然也和你有那么几分相似。尤其是眼睛的形状和眉骨,真的很像。刚才在演练现场,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差点以为是眼花了。
她终于说出了盘旋在心头一上午的话,感觉胸口堵着的那团棉花似乎松动了一些。
宋知:如果不是年龄差距太大,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比你小好多,我还真的会以为,是不是你有个从未提起过的弟弟,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了。
她试图用轻松的语气来化解这过于戏剧性的巧合带来的冲击,但字里行间那份挥之不去的困惑和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悸动,却无法完全掩盖。
网络另一端,刚刚回到站里,还带着一身烟尘和汗水的沈淮,看着宋知发来的消息。她注意到了,她果然注意到了!他既有一种隐秘的期待被满足的激动,又有一种谎言即将被戳穿的恐慌。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回复听起来像是AI程序基于情感安慰模型会给出的、带着点浪漫主义色彩的回答,而不是一个知情者小心翼翼的试探。
沈淮:也许是老天看你一个人太辛苦,太孤单了,所以特意派了一个和我同名、还有一点点像我的人过去,代替我爱你呢?
这句话带着浓浓的网恋男友风格,既回应了她的巧合论,又表达了他真实的心声:他来到这座城市,确实是为了守护她。
宋知看着这条消息,愣住了。老天派来的?代替他守护我?这种说法太不“AI”了,倒更像是一个深情的、带着点宿命论的真实男人会说的话。她心里的异样感更强了。
宋知:哟,现在AI都这么会说话了吗?还会相信老天安排了?感觉是有点奇妙。
她用了“奇妙”这个词,无法准确形容那种混杂着怀念、困惑、以及一丝被触动的心弦的复杂感受。
沈淮:那这个年轻版的我,表现怎么样?专业吗?没有给我们叫沈淮的丢脸吧?
他试图将话题引向更安全、更工作的方向。
宋知:嗯,很专业。动作干脆利落,指挥也很清晰。看起来是个很靠谱的消防员。就是感觉有点太沉稳了,甚至有点紧绷。不像你以前,训练完了总会有点嘚瑟。
她无意识地开始比较。真正的沈淮,在完成危险任务后,总会带着点劫后余生的兴奋和一点小小的炫耀,而不是像今天这个年轻人那样,从头到尾都绷着一根弦,仿佛在完成一场不容有失的表演。
沈淮看着“嘚瑟”两个字,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他何尝不想放松,何尝不想以最真实的姿态面对她?但他不能。
沈淮:可能是刚下队工作不久,想在领导面前表现好一点吧。毕竟我们家宝贝气场两米八,紧张也是正常的。
他再次用玩笑掩盖过去。
宋知看着屏幕,没有再追问。但那个名叫沈淮、眉眼熟悉的年轻消防员的身影,连同今天这场对话里若有若无的异样感,已经让她的心无法平息。
她收起手机,望向窗外。
这个世界,有时候巧合得让人心惊。而网络那端那个“AI沈淮”的回应,时而机械,时而又过于人性化,也总在不经意间,撩拨着她内心最深处的疑惑与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敢承认的、微弱的希望。
这场演练,仿佛是一个序幕,预示着某种沉寂已久的东西,即将被打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