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与太子爷当年那些事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母亲病逝的那日,奶母带着小令窈去春景园的花池子边儿玩,她往水里投一个石子就激起了一层的浪花,母亲说要看她打水花,她蹲在花池子边上认认真真地在练,母亲却迟迟不来。

她也不知为什么不着急,甚至希望时间再久些,小令窈就在花池子边儿打了一上午,长姐跑来找她的时候,她裙裾的花边都湿透了,海棠点金的花样沾了乱七八糟的泥点子,小令窈指着自己打出的水花给长姐看,说母亲一定会夸她真厉害,长姐抱着她,满脸的泪水,小令窈问长姐哭什么,长姐泪水沾湿了她的脸,凉凉的。

小令窈最后的记忆,止于那片沉黑似墨,犹如深渊的水池,她刻意不去回忆后来挂满了白绸的灵堂。

时日越久,她就对那片幽绿的水池子产生了恐惧,起初她害怕水,不敢看装了水的茶碗,不敢进木桶沐浴,见到稍深的水就会哭。

长姐察觉到后耐心地哄她,用勺子一点一点喂给她水喝,还告诉她这是她和长姐的小秘密,不能让旁人知道。小令窈一味的哭鼻子,眼珠可怜巴巴,抽神点头回应长姐。

慢慢的,小令窈摆脱了那个噩梦。她第二次害怕水池,是因她险些淹死在了那片水池中。她只记得清楚坠入水后那股窒息之感,几近要死了。

令窈在想,她要是现在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害怕姨母会伤心,又怕姬长钰再生气吓到敬和,她想告诉姬长钰,不关敬和的事,是她自己不小心踩到青苔,才滑到水里。

模模糊糊中,她眼前隐约看到一个人的影子。

是敬和跳下来,在拼命游向她。

她想起初见敬和那日,她好奇地打量她,复拉起她的手,“江姑娘,你真好看!”她初到内廷,一无所知,小心谨慎,敬和带着她到处玩儿,碰到有欺负她的人,将她护在身后,扬起下巴,端起公主的架子,保护着她。

……

敬和吓得魂都要没了。

顾不得一身**的水,用力摇晃令窈的身子。令窈喉咙呛水呛得难受,猛一咳嗽,呕了一口池水,掺杂着淤泥。

她还以为自己就要死了。

令窈眼睫毛**的,发鬓间的珠钗掉到了水里,湿透的衣裳紧贴着姣好的身形,十分狼狈。

敬和也不比她好上多少,她一把抱住令窈,呜呜地哭出了声,“端宁,你吓坏我了!我一回头,你好好的怎么掉到水里了!幸好没有事,幸好没有……”

她手臂力气大得出奇,令窈被她勒住脖颈,险些透不过气,心道,怪不得敬和能把她从水里拖上岸。

光城和王妈妈都急忙过来,光城也吓哭了,语无伦次地问她们两个怎么掉水里去了,又问身子怎么样。王妈妈还算沉稳,一面指挥小丫鬟去府里取干净的衣裳,一面请公主县主移步厢房更衣盥洗,想了想,又询问公主县主可要传御医。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传了御医岂不是要惊动内廷,三哥刚训了她,得知她又惹事,哪会再轻拿轻放,敬和正要摇头,见端宁脸苍白得都不见血色了,又咽下声,问她可要传御医请脉,令窈这回是同敬和想到一块儿了,她不想让姨母担心,更不想惊动姬长钰,只摇了摇头。

敬和便同王妈妈说不必传御医。王妈妈松了口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内廷公主落水,皇后殿下必要责问忠国公府,兴师动众的,虽说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今儿是老太太过寿的好日子,难免扫兴。

……

小丫鬟们手忙脚乱地扶着公主县主前去偏厢更衣,内廷的小宫娥就由王妈妈的人引着,去马车里找干净的衣裳,勋贵们出门都是要带上几套衣裳更换。

敬和在西偏厢,令窈去了东偏厢,屋里头只剩下令窈从内廷带出的人,净室备好热水,令窈除了湿漉漉的衣裳,泡到水里把身子洗干净了,喜儿用大巾给她擦头发。

令窈的头发又多又滑,每每梳妆用上很多头油,令窈觉得宫里的头油不好闻,是自己和姨母用兰花、玫瑰花做的花露油,香气淡而不腻,十分好闻。令窈还送给敬和和光城,两人也很喜欢。

铜镜照出妆台前女子清丽的面容,喜儿梳头梳得好,令窈这日才带的喜儿出宫,雀儿留在了春雪坞。令窈看重喜儿,也是因为喜儿从不会去东宫乱说她的事。

屋里头留的都是令窈到忠国公府给老夫人祝寿带的人了,喜儿为她簪上镶红宝石的海棠钗环,她才开口,“今儿这事虽说是我不小心摔到荷花池子里,但细说起来也是你们伺候不周。”

屋内的奴婢们闻言面色大变,县主脾气一向好,怎么忽然就发作了。

喜儿也是没想到县主忽然降罪,但比起县主,他们更怕千岁爷,这屋内的奴婢们心知肚明,千岁爷有多看重端宁县主,倘若县主不快,他们一着不慎,就是小命不保。

“都是奴婢们粗笨,求县主恕罪!”

令窈唇抿着,脸也板得紧紧的,看起来还真有那么点子威慑。

“今儿这事也就罢了,但你们心里清楚,倘若让东宫听到风声,你们知道后果。”

要是千岁爷知道县主掉到水里了,他们免不得要受一顿责罚,县主不计较已是网开一面了。

喜儿则是聪明的多想一层,县主也是不想让千岁爷知晓,更不想让他们这些奴婢多嘴多舌,有时候喜儿当真不懂县主在想什么,千岁爷那样的权势,京师的闺女们趋之若鹜,换作旁人,早进到了东宫里头,为何偏生县主像不情不愿,一直躲着千岁爷似的。

……

敬和那头还没拾掇好,光城被王妈妈叫走去忠国公老夫人那儿,令窈没再敷珍珠粉,只描了细细的眉,在厢房内坐得久了无趣,瞧见后院的竹石盆景很好,光照的影子映到支摘窗上,极有雅趣,就出了屋过去看。

也不知是谁想出去的主意,后院没种竹林,四面白墙高立,中间一道垂花门,墙里空荡荡的,正中央摆上一盆竹石,竹石相携,下头围上一圈太湖石,几只红喙的鸟儿落了又飞,颇有“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的意趣,越看越觉妙处。

令窈赏了会儿竹子,料想敬和该梳好妆了,耽搁得太久,大抵席面也要开了,正要回去,从垂花门那头就过来一人,头包蝉腹巾,穿一身湖蓝交领右衽直裰,脚踩玄色方履,双目奕奕有神,朝她大步而来,先是做了一礼。

令窈想了会儿,才记起来,这是光城的堂哥,长房的二少爷孙观风,到这来做什么?难不成也是来找光城的?她压下疑惑,又回一礼。

“光城郡主去老夫人处了,二少爷要来寻郡主,要折出院子去宁寿堂。”

孙观风微愣,忙又摆手摇头,眼神看又不敢看她,好一会儿,才正色去看令窈,耳根却通红一片。

这样盯着一个女子看,是极其失礼的行径,令窈不动声色地后退小半步避开,她绞着帕子,想起高氏对她的热络,心里却是掀起一阵惊涛骇浪,这个孙家二少爷,不会是看上她了吧,她心里更不平静了。

孙观风也是头一回这样喜欢一个女子,他其实没见过端宁县主几回面,或许她都不记得自己了。

他承认自己是喜欢端宁县主这样好看的女子,但京师里漂亮的女子并不少,母亲也曾给他相看了许多,门第有高有低,有世代书香世家,也有出海商贾,但都不能足以让他有成亲的念头。

直到见到端宁县主,他知晓,自己这辈子非端宁不娶。

家里有兄长,用不着他支撑门第,祖母母亲都是很和顺的人,也不会为难于她,自从见到端宁县主一面之后,他就辗转反侧,时常彻夜难眠,就说给了母亲,母亲犹豫之后,也应了他去请祖母做主,再进宫求见皇后殿下说亲。

他就在府里巴巴地盼着,到祖母过寿这日,得知端宁县主会来,他昨夜就睡了一个时辰,一大早起来,就在等着她。

他想,他一个人的心事,总要问问端宁县主的意思,他就过来了。

定了心思,孙观风终于有几分世家公子的气度,沉稳下来,“我有些话想单独与县主说。”

令窈还在犹豫。

孙观风见她不语,以为是自己冒犯了,着急解释,“县主莫怕,倘若县主觉得唐突了,我……我便去找堂妹过来……”

光城那个爱凑热闹的,她知道还得了?

令窈忙摇头,见他急得面色通红,又觉得好笑,她记得孙二少爷在外人面前很是端正的少爷,怎么会是这样冒冒失失的性子。

孙观风见令窈在笑,清眸流盼,濯濯如春月柳,很是好看,也挠了挠后颈不好意思地笑了,“县主……我……我们就这样说几句话,好不好?”

良久,令窈轻点了下头,“喜儿,你们先回厢房等我。”

孙观风面露激动。

喜儿看出了什么,她此时根本不想离开,县主可是太子爷的人啊!这要是被太子爷知道,她还有命活吗!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初夏》宋 朱淑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在星际开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