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月落西洲 > 第2章 苏黎世的暗流

第2章 苏黎世的暗流

苏黎世的秋日,天空澄澈如洗,利马特河两岸的古老建筑在阳光下泛着金色光泽。这座以银行和精密钟表闻名的城市,此刻正迎来一场国际犯罪心理学界的盛会。

论坛主会场设在苏黎世大学庄重的诺伊姆大楼内。云月刚刚结束了自己的专题报告,台下掌声尚未完全平息,她便看到论坛主席施耐德教授向她走来,身旁跟着一位身着考究深色西装的中年男士。

“云教授,您的报告非常精彩。”施耐德教授微笑着,“请允许我介绍,这位是裴砚卿先生,谛听国际总裁,也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赞助人。他对您的研究表现出特别兴趣,希望与您交流。”

云月转身,目光与来者相遇。

裴砚卿比宣传资料上的照片更加引人注目。他身着一套剪裁完美的炭灰色西装,衬得身形愈发挺拔。金丝眼镜后的双眸深邃难测,面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显尊重又不失距离感。他伸出手,动作优雅从容。

“云教授,久仰。”他的声音低沉悦耳,英语带着难以辨认的轻微口音,似是多种语言背景融合的结果,“您对决策者异常行为模式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

云月与他握手,察觉到他指尖的温度与力道都控制得恰到好处,如同他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完美得近乎不真实。

“裴先生过奖了。”她微微颔首,保持着学术场合应有的礼节,“感谢您对学术研究的支持。”

“科学无国界,知识应当被共享。”裴砚卿的微笑未达眼底,“特别是如您这般杰出的学者所创造的知识。不知是否有幸邀请云教授共进晚餐?我对您刚才提到的‘环境因素对行为模式的塑造’这一观点很感兴趣,希望能深入交流。”

邀请来得直接而不容拒绝。云月注意到施耐德教授眼中的期待——这位慷慨的赞助人显然不能轻易得罪。

“这是我的荣幸。”她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内心却已拉起警报。两年前那场婚礼的记忆瞬间回涌,她清楚地记得这个男人在教堂阴影中冷静审视的模样,记得宾客们对他敬畏的低语。

“那么今晚七点,我在多尔德大酒店顶楼餐厅等候。”裴砚卿从内袋取出一张名片,纸质厚重,边缘烫金,却只印着一个简单的“裴”字和联系方式,“这是我的私人号码,您可以随时联系。”

云月接过名片时,指尖无意间擦过他的手掌。一瞬间,她敏锐地捕捉到他眼中转瞬即逝的某种神色——那不是学术爱好者对知识的渴望,而是顶尖同行相遇时的审视与衡量。

“我会准时赴约。”她将名片收入手包,茶色眼眸平静无波。

裴砚卿微微欠身,优雅告辞。云月注视他离去的背影,注意到不远处一位年长的意大利裔男子无声地跟上他步伐,步伐因旧伤略显迟重却依旧警惕——显然是贴身助理。

“了不起的人物,不是吗?”施耐德教授感叹,“谛听国际很少对学术活动表现出兴趣,这次却特地赞助了整个论坛。我们很幸运。”

云月唇角保持微笑,内心却已开始分析刚才短暂的相遇。每一个细节都被她仔细收集、归类:他那过于完美的姿态、看似开放实则防御的身体语言、那双能瞬间掩去所有真实情绪的眼睛。

这不是普通的信息咨询公司领袖。云月凭专业本能得出结论:此人具有高度控制力和掩饰能力,习惯于掌控全局且鲜少暴露真实意图。

“确实了不起。”云月轻声应和,茶色眼眸中闪过警觉的光芒。

夜幕降临,苏黎世华灯初上。多尔德大酒店顶楼餐厅享有全城最佳景观,阿尔卑斯山在远处若隐若现。云月准时到达,被侍者引至靠窗的位置。

裴砚卿已等候在那里,西装换成了深蓝色天鹅绒外套,少了几分白日的正式,多了几分慵懒优雅。他起身为云月拉开座椅,动作自然流畅。

“感谢您赏光,云教授。”他回到座位,指尖轻触酒杯边缘,“希望我没有打扰您原本的计划。”

“论坛日程本就包括交流活动。”云月从容地展开餐巾,语气平和却带着清晰的界限,“更何况是对重要赞助人的感谢。”

侍者前来为他们斟上开胃酒,介绍当日特色菜。点菜过程简短高效,裴砚卿显然早已熟悉这里的菜单,却还是礼貌地征求了云月的意见。

前菜上桌后,对话转入正题。

“我阅读了您近期发表的几篇论文,”裴砚卿切下一小块鹅肝,动作优雅,“关于‘环境印记对行为模式形成的影响’,很有意思的观点。您似乎认为,人所处的环境会留下比遗传因素更深的心理印记?”

云月微微抬眼。他提及的论文发表于一个相对专业的期刊,非该领域专家通常不会注意到。

“环境不是唯一因素,但是关键因素。”她谨慎地回答,“就像水会随着容器改变形状,人的心理也会随着环境而重塑——无论是向好,还是向坏。”

裴砚卿唇角微扬:“那么您认为,这种重塑是可逆的吗?一个人如果已经习惯了某种...特定环境,还能回到普通生活吗?”

问题问得随意,云月却感受到其中的试探意味。

“这取决于许多条件。”她放下刀叉,茶色眼眸在烛光下显得更加通透,“个体的心理弹性、改变动机、外部支持...以及是否完全割断与过去环境的联系。”

裴砚卿轻轻摇晃酒杯,红酒在杯壁上留下痕迹:“完全割断?您认为这是必要的?”

“环境会触发特定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反应。”云月直视他的眼睛,目光清亮而坦诚,“如果一个人想要真正改变,就必须脱离那些会触发旧模式的情境。这通常意味着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双重隔离。”

裴砚卿的目光与她相遇,空气中似乎有无形的弦被拉紧。

“很有洞见的观点。”他最终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纯粹的赞赏,“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即使改变了生活环境,却依然无法改变行为方式。”

“习惯是强大的,尤其是当它被长期强化后。”云月微微前倾,姿态从容不迫,“裴先生似乎对这个话题有个人见解?”

问题直白而大胆,是试探也是反击。

裴砚卿轻笑一声,看不出丝毫破绽:“我从事信息咨询行业,云教授。在跨国业务中,理解不同文化环境下人的行为模式是必要的。”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说到环境,您认为苏黎世的环境如何?与您熟悉的北美和亚洲相比?”

对话转向更加安全的领域,但云月能感觉到先前的交锋已经划出了无形的界线。他们谈论着学术与商业,行为分析与信息咨询,表面上和谐融洽,实则每句话都是精心计算的棋步。

主菜用毕,侍者送上甜品酒单。裴砚卿为两人各点了一杯陈年波特酒。

“云教授的研究不仅限于学术领域,我还注意到您参与了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工作。”裴砚卿状似随意地提起,“包括两年前北美那起引人注目的商业纠纷案调查。我记得您还出席了与此案相关的婚礼?”

问题来得猝不及防。云月端起酒杯,指尖稳定得不露一丝颤动。

“那是我的前室友的婚礼。”她语气平静,“至于案例分析,作为学者,能参与实际项目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当然。”裴砚卿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纯粹的探究意味,“那起案件结局令人唏嘘。您作为朋友,想必很为新娘高兴。”

云月感到后背微微发凉。他分明知道更多内情,却用完美无缺的礼貌外表包裹着锐利的试探。

“婚礼总是值得庆祝的,不是吗?”她四两拨千斤地回应,茶色眼眸毫不退缩地迎上他的注视,“无论背景如何,两个人都承诺了新的开始。”

裴砚卿的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确实如此。为新的开始干杯?”

两只酒杯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高雅餐厅的柔和光线下,两人面上都带着得体微笑,眼神交汇处却似有无形的电光闪过。

晚餐结束时,裴砚卿亲自送云月到酒店大堂。

“感谢您宝贵的时间,云教授。”他为她披上外套,动作自然而保持恰当的社交距离,“明天的闭幕式我还会参加,期待您的总结发言。”

“我也感谢您的盛情款待,裴先生。”云月得体地回应,姿态不卑不亢,“您的支持对学界意义重大。”

临别时,他的手指轻触她的肘部,短暂却不容忽视。

“苏黎世的夜晚很美,但也潜藏着意想不到的暗流。”他的声音低沉悦耳,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难以看透,“请小心安全,云教授。”

话语似是关心,却更像是一种隐晦的提醒——或者说,一个信号:他注意到了某些她可能未察觉的风险。

云月抬头迎上他的目光,茶色眼眸在酒店大堂的水晶灯下清明如镜。

“我一直很小心,裴先生。”她微笑回应,语气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行为分析专家的职业习惯,您知道的。我们总是注意那些别人忽略的细节。”

一瞬间,裴砚卿眼中闪过某种近似欣赏的神色,旋即掩去。

“那么明天见。”他微微欠身。

“明天见。”

云月转身走向等待的出租车,能感受到他的目光一直追随她离开。她不曾回头,但内心的警报再次响起——这次会面绝非偶然,裴砚卿对她的兴趣远超学术范畴。

车窗外的苏黎世夜景流转而过,云月回想今晚的每个细节。裴砚卿的每个问题、每个表情、每个细微动作都被她仔细分析。这个男人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谜题,表面优雅迷人,内里却暗藏机锋。

回到酒店房间,云月从包里取出那张烫金名片,指尖抚过凸起的“裴”字。然后她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搜索谛听国际及其总裁的详细信息。

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大多是企业新闻和慈善活动报道,看似正常却太过完美。云月切换至专业数据库,输入几个关键词,包括两年前那起案件的相关信息。

屏幕闪烁,几条看似无关的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谛听国际某个关联机构曾与案件中的某个涉事企业有过合规的业务往来;一位与裴砚卿关系密切的顾问曾出现在案件相关人员的社交圈中...

线索零碎且隐晦,但已足够让云月确认一件事:裴砚卿与那起案件的关联远比表面看起来的更深。而他对自己感兴趣,也绝非因为学术上的欣赏。

云月拿起手机,犹豫片刻,最终拨通了一个号码。

“马克,是我。”她对着话筒低声说,声音冷静而清晰,“帮我查一个名字...裴砚卿。对,所有公开信息,尤其是两年前北美的关联...我知道这有风险,但我觉得有必要。”

挂断电话后,她走到窗前,凝视苏黎世的夜景。这座城市表面秩序井然,暗地里却不知有多少信息流动。而她自己,似乎已经无意中踏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棋局。

茶色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云月不喜欢成为别人的棋子,更不喜欢被试探和观察而不还手。

裴砚卿或许认为自己是棋手,但她决定要改变游戏规则。

夜更深了,苏黎世某高档酒店套房里,裴砚卿站在落地窗前,手中拿着一份薄薄的档案。窗外城市灯光如星河洒落,映在他深不可测的眼眸中。

“基本符合公开信息,先生。”鲁索站在身后不远处,声音低沉,“云月,二十六岁,Z 国公民,行为分析专家,背景清晰,专注于学术工作。社交圈简单。”

裴砚卿翻过一页,目光停留在档案中的照片上。那双茶色眼眸即使在证件照中也显得格外清明锐利。

“没有什么是真正无懈可击的,鲁索。”他轻声说,语气中带着研究的意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动机,只是有些人藏得更深。”

老管家微微颔首:“需要进一步了解吗?”

裴砚卿合上档案,放在一旁:“暂时不必。过于急切会破坏现有的平衡。”

他走向酒柜,倒了一小杯威士忌:“她很有趣,比两年前更加...沉稳锐利。今天的对话,她几乎每一次都巧妙地避开了陷阱,甚至反将一军。”

“您认为她记得您?”

“她当然记得。”裴砚卿唇角微扬,带着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味,“她只是选择不显露。就像一只谨慎的猫,表面上温顺优雅,实则爪牙锋利,随时准备反击。”

鲁索沉默片刻:“需要调整后续安排吗?”

“不必。”裴砚卿摇头,眼中闪过期待,“让游戏继续。明天闭幕式后,以论坛后续交流的名义,邀请她参观我们在日内瓦的分析中心。”

“如果她拒绝?”

“她不会。”裴砚卿笃定地说,轻晃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好奇心是学者的通病,而她...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更加好奇。她会想要了解更多,这是她的本能。”

鲁索微微鞠躬:“如您所愿,先生。”

管家退出房间后,裴砚卿再次拿起云月的档案,目光落在她的照片上。

“云月教授,”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让我们看看,你那冷静的表面下,究竟藏着怎样的锋芒。”

远处,教堂钟声敲响,回荡在苏黎世的夜空中。一场暗流涌动的博弈已然开始,两人都对明天的重逢心照不宣。

而在这座以银行业和精密钟表闻名的城市里,某些人的命运正如齿轮般悄然咬合,精准地走向未知的方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