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在大秦帝国用二进制修仙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阁下,陛下急宣臣是为何事啊?”

身着降色深衣的将作少府丞在黄门的引导下,进入章台宫的偏殿等候王上传召,在看到偏殿内坐着的治粟内史,立刻挥退了为他准备坐席的宫侍,快步走到治粟内史身前,行礼后便迫不及待的的开口询问着。

治粟内史不慌不忙的回礼,又捋平袖沿后,才回道,“最近秋收将近,许是王上关切各地收成赋税之事?”治粟内史不仅掌管农业种植,手下太仓,平准两丞,同样管理粮食仓储,物件平衡等商贸之事。

但将作少府丞却捋着胡子,低声问道,“那陛下只寻治粟署的官员便是,何必寻臣?”将作少府虽然掌管公共建筑,但最高长官甚至不在九卿之列,只是从属宫官而已,寻常有事也听从少府调动,哪里受过陛下急召。

“少府监未同阁下通气吗?”治粟内史有些诧异的看了眼将作少府丞,“先前吕相举荐的新太史,被王上派去少府指导冶炼之事,听闻这位新太史曾在夏县任农官,刚刚小黄门向我透露,如今那位太史正在章台宫中,想必是又与王上谈了什么富农之法,王上才临时起意召你我入宫一同商议。”

将作少府丞听到治粟内史的分析,觉得言之有理,这才放下心来,“臣担心是营造有误,王上动怒才如此急招,幸得阁下开解。”

松了口气的同时,方觉得口干舌燥,连忙寻地方坐下大口喝了几杯蜜水才缓过来。

治粟内史看着他风风火火,行止粗放的样子,有些不适应的挪了挪身子。如今秦国朝堂广泛的任用平民士人,甚至许多行伍出身的将官以奴隶身立功,也可受封赏,但九卿中还是以贵族世家为主,三公更是君王姻亲,或同氏亲族的天下,即使吕相助先王登上王位,又得华阳太后,赵太后两任太后信重,如今更是被君王尊为亚父,但在昌平君、昌文君两位面前,依旧谈不上显贵。

即使礼崩乐坏,贵族们依旧没有完全丧失地位。

而将作少府统管公共事物的营造,手下却都是罪臣苦役,莫说勋贵子弟,甚至少有普通平民在里面为官,而将作少府丞早年甚至是刑徒,因有大功才累升至此官,礼仪教养自然比不上治粟内史这样家中世代显贵的。

治粟内史能与平民出身的同僚共事,但私下的生活却难以同他们交好,如此共处一室饮水休息更是少有,如今难得私下接触,实在是哪哪都不习惯。

好在两人也没有更多交谈,很快就被嬴政召进殿内。

虽然出身不同,但都是久经官场又精通业务的熟手,在嬴政将农具的图纸交给将作少府丞后,这位久在一线的官员很快便给出了能打量制作的承诺,而治粟内史则有些犹豫的开口,“王上,若农具得用,真如太史所言,可减少人力,那臣是否可以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亩产?”

“那粮价定然会波动。”治粟内史从袖子里掏出笏板,将刚刚商讨的农具改革意见记在上面后,沉思了片刻,“不论粮价最终是升或降,都会导致百姓恐慌。若农具效率增加,百姓会更积极的开拓荒地,这需要更多的粮种,从而使当年或第二年的粮价短暂提升。”此时的粮种都是从当年的收成中按比例留存下来,然后到后年再用。

这种规律一旦被打破,必然会引起粮价的波动。

“臣以为,是否在京畿地区推行新农具时,暂时限制农人拓荒以维持粮价?”

将作少府丞闻言摇摇头,“为了能保证农具的推广效率,王令会早于农具制作出来的时间分发给各地,彼时就会引起农官议论,他们定会吩咐有余力的人家会提前做好拓荒的准备,如此限制岂不是阻碍百姓积极性?”

他看治粟内史想要反驳,但没有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更何况,此举本就是为增加粮食产量而做。先限制拓荒,再言放开,先不说是否有朝令夕改的嫌疑,就是政令传到各地都需要时间,若是政令发布时间误了农时,便是耽搁一年,岂不是得不偿失?”

治粟内史觉得将作少府丞言之有理,便轻轻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说到底,粮价会涨还是会降,尚且说不准,不如还是以不变应万变......”

“太史可有想法?”嬴政没有参与臣子们的讨论,而是在听完后,转头看向已经有些神游天外的容安。

秦国君臣早就习惯在事情还未开启时,便规划全局,同时也无比信任提出方案的同僚,以及推行计划的君王,这是常年征战形成的习惯,如今在场的三人已经默认依照容安的看法,运用新农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力畜力,所以当嬴政提问时,剩下的两人也将目光放在了容安身上。

“阁下们不过在粮种不足上为难,臣确有一计。”容安很快回神,应答的速度让人看不出他刚刚有些走神,“不知王上,如今大秦可否降税?”

“降税?”

嬴政看着容安,察觉到他并不是在开玩笑,又将目光投向治粟内史,年近半百的治粟内史是法家出身,从入朝以来就没听说过降税,但他还是认真思索了一下,随即又摇摇头,“不知太史何出此言?”

容安习惯性用手敲了敲案几,并没有拿算筹或是竹简,只是口算道,“如今既收田租,又出口赋,因为农具是改变亩产,所以我们只算田租,那么就是十二税一。”

嬴政皱了皱眉头,很快反应过来,在治粟内史还没开口的时候接话道,“假设如今亩产十二石,那么实际收粮一石,而运用新的农具提高耕作效率,不论是增加耕作面积还是提高亩产,从结果上来说都是增加了产量。若先生所言不假,那么最少可以成倍于如今。”

他伸手示意想说话的治粟内史先不要开口,自顾自的说了下去,“那么亩产二十四石,如果降税三成,最终税收也可收上来一石六斛。”

“王上所言甚是。”容安微笑着点点头,又看向治粟内史,“所以,最终不过是明降实增了。”

嬴政在心里飞快的算了一下,便对治粟内史吩咐道,“还请卿尽快写个章程,下旬的大朝时再与三公,众臣商议。”

治粟内史刚想说,为了解决开荒而缺少粮种的问题,他们必然是在农具派发前就开始降税,不是最后还是影响粮价了吗?可王上显然已经不想听这些,所以也没有开口——左右,最后三公会提出这点的。

数日后,大朝。

如今礼乐轻简,又非每年一度的大朝会,所以与会的有司并没依礼在宫门外折腾,只在章台宫的大殿内依官职就坐,等王上前来罢了。

三品以上的官员皆着绿袍,又带高冠,一眼望去并不容易分辨,坐在廷尉下手的李斯微微抬眼扫了一圈,心中有些遗憾没有找到想找的人,便暗自作罢。

今日朝会的议题,他早自治粟内史官署的属官处得了消息。吕相新举荐的太史,就官不足月余便谏言更新农具,今日便是因推行农具,王上决定降税,才召集百官,共商具体章程。而早在入宫前,在坐的所有官吏都已经拿到了治粟内史拟定的粗浅条例,以备参考。

李斯师从荀子,即使如今非儒家弟子,对儒家典籍思想也颇为熟捻,在他看来,如今降税,颇有儒家所言‘仁君’之举。

他皱着眉头,在心里暗暗摇头。如今大秦正是积极东进之时,王上一但亲政,朝中定然会商议进军东方诸国之事,若王上真想要效仿尧舜也当在一统中原后,而不是现在。

李斯想的入神,没有发现斜前方有一个目光投向了自己。

上卿甘罗有些犹疑的瞧了瞧在自己下手不远处的李斯,又与察觉到他视线,抬头与他对视的廷尉互相点头示意后,才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自秦王政三年,他因功被拜为上卿后,这些年他并未出任具体的官职,常朝和每月的大朝他也多是称病不来,这次按时参加当然也是因为讨论降税的事情。

只是还有一件事,他颇为在意。

今年初时,王上决定驱逐朝内出身他国的客卿,为日后进攻东方诸国做准备,而当时尚且是客卿的李斯献文劝诫,这才让王上收回成命,而他也一举由客卿升为廷尉左监。

甘罗如今虽位居上卿,却也不过十九,放在平常贵族人家甚至还未加冠,自然不逃不过少年心性,他拜读过李斯那篇《谏逐客书》,对李斯其人颇有耳闻,只是从未见过,如今好不容易来朝会,自然要仔细瞧瞧。

“嗯咳。”

一旁的老太傅眼看自己身边的少年上卿,咳嗽了一声然后低声提醒道,“上卿莫走神。”

甘罗连忙拱手行礼,端正坐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