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在府中办公多日的丞相卓玖终于回到官署,还没等到有人来寻她,王上便召她入宫,正好与求见她的人错开,只留下丞相属官去应付那些拜匣和礼物。
当然,属官将来自前韩丞相和韩使的拜匣按照卓玖的吩咐,留了下来。
“臣以为,韩王安乃阶下囚,不应留其性命。”御史李斯站在殿内沉声道,“韩国如今尚未安定,若是留韩王宗庙,难保其未来不会纠集旧韩臣,成为反秦旗帜。只有杀之,才能安大秦将士之心。”
“臣附议。”这次随王龁一同攻破韩国的王翦出列行礼,“韩王被朝臣逼而降秦,心中定有不忿,若留其在韩,日后会生祸患。”王龁告病没来,将所有关于军队的事情都托付给了王翦。
嬴政敲了敲案几,他是倾向于杀了韩王的,理由与李斯、王翦所说的一样,可朝臣中明显有不同的声音。
甘罗虽然只是待选之官,但位列上卿,所以坐的也比较靠前。他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着众人商讨着怎么处置韩王,等到重臣们一一表达意见后,才起身向嬴政行礼,又对众位九卿要臣们微微屈身后,才朗声说到,“先前王上用芈丞相之策,离间各国,如今韩国的投降让大秦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已经可以说明芈丞相之策有效。如今若立刻杀韩王安,会使让先前对各国的劝降之策功亏一篑,还望王上三四。”
‘但是,前世寡人灭韩后,也未杀韩王安,韩国贵族利用这点在新郑发动叛乱,平添了麻烦。’
嬴政和卓玖将劝降的计策看得很清,策略的目的是让秦国兵不血刃的拿下容易攻克的国家,节省秦的力量,至于那些投降的国家究竟能不能得到秦先前许诺的条件,则是另一回事。
不过他表面上还是不置可否的挥手让甘罗退下,然后看向坐在下手处的卓玖。如今她为丞相,位于文臣之首,两人都进入了对方读心的范围。
在众臣眼中,卓玖面无表情的端坐席上,像是没注意到王上的视线一般,她扫视了一下诸臣,敛目不知在想什么。但嬴政却知道,卓玖的思绪毫不掩饰的展露在他面前,估量着留着韩王还是杀了韩王的益处大。
‘阿罗担心的也有道理,费劲力气的离间各国君主和贵族,蛊惑他们投降,没必要只在韩国投降后就放弃不用。如果杀了韩王,日后想要劝降恐怕难度会增大,平白增加了更多的战争和死亡。’
卓玖装作在独自思考的样子,分析着现状,‘但若是新郑叛/乱,也会造成不小的麻烦,说不定比攻下韩国都要费人手......’
嬴政笑了一下,转移视线扫向跪坐在殿内的群臣,忽然出声道,“赵高何在?”
话音未落,就有一个躬身低头的身影从殿尾的朝臣中钻出来,跪俯在殿中央空着的地方朗声应着,“高在此。”
“说说,有什么想法?”嬴政支着头,像是随口问着。
赵高瞪大了眼睛,自从他被王上从郎中令官署的侍奴中提拔出来后,就从未参与过朝议,即使上朝也是坐在群臣中。与身为上卿的甘罗不同,只是一个普通侍官他没有资格在朝堂上插话。如今王上特意问他,赵高几乎看到了向上升迁道路。
他仔细打量了卓玖的脸色,又悄悄看了看王翦和蒙武的神情,几经斟酌,才谨慎的开口道,“臣以为,甘上卿的建议与王将军的提议并不冲突。秦国现在可以留下韩王,甚至可以将许诺的条件尽数交付给他,但在日后韩王无用了,便可以处死他。”
“诸卿有什么想法?”嬴政开口让众臣自行讨论着。
“赵侍官的意思,是让王上秘密处死韩王?”坐在卓玖左手侧的昌平君有些不快的开口,“王上乃大秦之君,怎能用如此不入流的手段?”身为贵族的熊启几乎将,你果然是贱奴出身,所行之法也如此不堪写在脸上了。
冯去疾在九卿的坐席上点点头赞同昌平君的说法,低声与自己的兄弟冯劫说了什么,引得冯劫连连摇头。他们的动作在众多低头掩袖交流的朝臣中,并不算突出,卓玖估摸着大概是什么贵族的风度让两人如此纠结。
不过,绝大多数朝臣都没有太抵触这个方案,甚至有将军已经开始讨论可行性。
“若是真的如此行事,侍官打算如何掩盖此事呢?”昌文君没有昌平君那么激动,平静的询问赵高,“甘上卿所言,是为了不让劝降之策功亏一篑,如果暴露秦国谋杀降王,恐怕比直接处死他还要让各国忌惮。”
“不需要掩盖。”赵高思索了片刻,“臣绝没有让王上下令秘密处死韩王的意思......不是,是明面上不是王上下令的......”也许是第一次在众臣面前说话,也许是昌平君刚刚的质问打断了他,赵高在众臣的商讨声中,一时有些混乱。
卓玖已经理解了赵高的意思,连忙示意殿上的谒者仆射让大家安静下来,在得到嬴政的首肯后,才看着赵高缓缓道,“侍官的意思,是将韩王在秦境之死,嫁祸给韩贵对吗?毕竟先前王上也向六国许诺,如果能杀王而降秦,秦可助其取而代之,理由也算合理。”
赵高连忙点点头,在卓玖温和的目光下慢慢冷静了下来,解释道,“如此一来,王上不仅可以除掉韩王,还能以为韩王报仇为由除掉旧韩贵。”
嬴政在心声中和赵高同时开口,像是全神贯注的听赵高的阐述,以至于自己无意识的在心声中重复赵高的话。他的心声和赵高的重叠在一起,于卓玖的脑海中交汇。也许是长久的习惯和嬴政状似专注的心声让卓玖放松了警惕,或是因为要分神与赵高说话,她并没有怀疑,平日里只要在她面前,就刻意控制心声的嬴政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疏漏。
嬴政沉着脸看向赵高,故意在心中否定赵高的说辞,想要逼迫卓玖的在心中反驳自己。如果她装作思考的反驳了,那就说明她至少知道他能听到她的心声,且以此推论出她也意识到他已经知道,她知道自己也可以读心的事情已经暴露这件事。
实际上,赵高是他故意点出来用来试探卓玖的。如何处置韩王他早在甘罗说完就有了决断,赵高的说辞对于他来说并无新意,他相信卓玖也早就想到这个方案,他只是在她开口之前,就点出赵高——即使赵高说不出这样的方案,也没有关心,卓玖肯定会接话补充。
但这样,不仅打乱了卓玖原本的思路,同时也能让她分神。
如今,就是验证他的猜测的时候了。
卓玖微微叹了口气,不太明白就连王翦都已经被说服,为什么嬴政还是否定了暗杀韩王,然后嫁祸给韩贵族这个计划。她偏头看了眼抿着嘴神情严肃的熊启,有些怀疑嬴政可能是在顾忌昌平君的心情。
......但还有一种可能。
卓玖如今虽然做得离嬴政很近,可他毕竟坐在台阶顶处的王座上,她必须抬头才能看清他的脸色,所以卓玖只能趁着昌文君开口的时候,隐晦的扫过台阶上嬴政的衣袍。
“那便先将韩王安迁至距离咸阳较远的地方,然后再安排人手伺机而动,动手之人最好能被秦卫斩于当场,才好推进计划。”昌文君显然与自己的族亲不同,他不仅认可这样的方案,甚至已经开始计划怎样实施。
他的话迎来接连的赞同声,以至于有人立刻起身出声完善这个方案。
卓玖便没有再考虑如何应付朝臣们,而是借着昌文君的声音,与昌平君低声的说着什么,脑海中却飞快的过滤着从嬴政在心中反驳甘罗的话,进而分析着嬴政这样做的原因。
自从被嬴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轮番试探后,她就从不轻视从嬴政口中,或心里流露出的任何一个字。若不是此时没有标点符号,她甚至会怀疑嬴政话语里的标点都有引申义。
那么为什么嬴政会突然展露心声呢?
早就熟练使用一心二用技能的卓玖一边和昌平君说些没有营养的贵族尊严和暗杀之间的关系,对大秦究竟有多少影响,一边掩盖心中的思量。
王上莫非猜到了我实际上已经知道,他知道我可以读心并且他也能听到我的心声的事情了?
“最近芈姬不见外人,恐怕不知道旧韩相向所有九卿都递了拜匣,昨日也来见过启了。”熊启平静的说着,“韩国虽也行法家之道,却只重‘术’,在韩国看来,法是明文规定的,是百姓们能够看到和遵守的,但术却是君主的专有物,是驾驭驱使臣下的方法,所以法家的‘法’、“术”、“势”中,最重要的术是隐藏在君主心中,专门对付大臣的。所以朝臣们要揣测君王的心思,无法专心处理政务。”
说实话,嬴政和卓玖间的互相揣测不过是两个掌控欲极强的,不习惯别人能听到自己的心声,自己却不了解对方后,所做的并不影响政事的试探。
而对于韩国君臣来讲,互相揣测心思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那与处死韩王的事情,有何干系呢?”卓玖轻声问道,刻意让心声和口中的话重复。
心中却想着,如果王上是为了试探出,我是否在利用我知道他可以听到我的心声这一点,或许他已经有了答案。
用上新手机了,大家出门也要小心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第 7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