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东京,像一颗沉入深海的黑色珍珠,无声无息。
星之屋二楼的工作室里,晴川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瞳孔中反射着电脑屏幕上两条纠缠不休的声波曲线。
一条来自风铃的录音,另一条,是她从旧录像带里截取的、母亲十年前在天文研讨会上的演讲片段。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咖啡因在她的血管里横冲直撞,让她保持着一种近乎病态的清醒。
终于,她的指尖在鼠标上停住,猛地将波形图放大。
就是那里!
风铃录音里那句“光不在书里,在记得它的人眼里”,在“记得”两个字的尾音处,频率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弱、近乎无法察觉的上扬。
这个上扬的弧度,与母亲在演讲中,因阐述一个激动人心的天文学新发现而情绪高昂时,声调的变化曲线,完美重合。
这不是变声器能模拟出的细节,这是镌刻在声带肌肉记忆里的习惯。
晴川的呼吸骤然一窒,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
伪装。
那段被她认为是凶手挑衅的声音,竟然是母亲刻意的伪装。
她用这种方式,留下了一道只有至亲之人才能破解的谜题,一道声音的锁。
她是在确保,能听懂这句话的,一定是真正“记得”她的人。
这个认知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她连日来的迷雾。
晴川冲到书架前,颤抖着抽出那本厚重的《星官志》。
她直接翻到最后一页,那里的空白处,用铅笔写着一串看似毫无意义的点和划线——摩斯密码。
过去,她只当是父母随手的涂鸦,此刻,她却想起了童年时母亲教她的那个游戏。
母亲称之为“星语”,将夜空中的星辰与摩斯电码对应,一闪一烁,皆是密语。
她找出藏在旧相册里的“星语游戏”解码表,那张泛黄的纸上还留着她儿时的指印。
手指抚过那些熟悉的符号,仿佛能感受到母亲掌心的温度。
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对照、翻译。
当最后一个符号被破译出来时,七个字清晰地浮现在她的脑海里:档案分七,藏于宿名。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切割出斑驳的光影。
柯南推开星之屋的门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晴川站在房间中央,将两幅巨大的图像用投影仪重叠在一起。
一幅是她父母手绘的、标注着古代二十八星宿的东京夜空图,另一幅,则是现代东京的地铁线路图。
星辰的轨迹与钢铁的脉络,以一种诡异的方式交织。
他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默默走到一旁,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
他抬起手腕,假装看时间,实则启动了眼镜里的城市地图数据库。
晴川指尖划过星图上的“虚宿”,又在地铁图上圈出了一个地点。
柯南的眼镜屏幕上,几乎同时跳出了对应的地名:浅草警署,旧档案保管室。
接着,她的手指移向了“心宿”,柯南的地图也迅速锁定了新的坐标:帝丹高中,图书馆顶层储藏间。
“如果这些是情报的节点!”柯南终于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那个组织,一定也正在寻找它们。”
晴川转过身,一夜未眠让她脸色苍白,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我知道。”她点头,声音里没有半分退缩。
“所以我不会去取。我要做的,是让它们‘被看见’——但不是以物证的方式。”
同一时间,公安总部大楼内,安室透将一份例行报告递交给上级。
报告中,关于“星之屋”近期动态的描述只有寥寥一句:目标人物晴川活动正常,未发现异常人员聚集。
这样过于简洁的报告,果然引起了风见裕也的注意。
“降谷先生,‘未发现异常’?”风见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探寻。
“据我所知,那个‘星空记忆’项目在网络上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真的没有任何可疑人员接触吗?”
这正是安室透想要的反应。
他故作沉吟,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风见,你提醒了我。”他抬起头,目光变得严肃。
“这个项目以‘民间记忆’为旗号,很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团体利用,煽动民众情绪。我建议,立刻派遣便衣人员,以‘保护文化项目,防止外部势力渗透’为由,对项目涉及的几个关键怀旧地点进行布控。我们必须确保它在公众视线里,是纯粹且安全的。”
他的提议合情合理,风见立刻点头应允。
没有人知道,安室透口中的“关键怀旧地点”,正是他通过自己渠道推算出的“七宿”档案最有可能的藏匿处。
他巧妙地将公安的监控资源,从监视晴川本人,转移到了保护那些沉睡的档案上。
走出办公室,安室透立刻拨通了一个加密电话。
“红叶小姐,帮我个忙。”他靠在走廊的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
“我想知道,‘七宿’这个词,在昭和末期的占星术和神秘学语境里,除了天文学意义,还有没有别的隐义?”
深夜的国立天文台,万籁俱寂。
一道白色的身影如鬼魅般穿过层层红外线安保,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中央资料库里。
怪盗基德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以一名访问学者的身份,调取了三十年前,也就是1995年东京上空的全部星象观测记录。
他的目标很明确——晴川父母车祸身亡的前后几天。
数据如瀑布般在屏幕上刷新,基德的眼睛一眨不眨。
突然,他按下了暂停键。
屏幕上,一颗星的运行轨迹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异常。
1995年冬至夜,心宿二,天蝎座的主星,曾有长达数分钟的短暂偏离。
那天,距离车祸发生,还有两天。
基德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迅速将这部分数据导出,生成了一张动态星图,清晰地展示了那次诡异的“偏移”。
他在图下附上了一行手写的批注:“有些偏移,不是天象,是人为的标记。”
他将这份资料装进一个朴素的牛皮纸信封,没有留下任何指纹。
几天后,这个信封被投递到了星之屋的信箱里,寄件人一栏写着:“一个记得你母亲说过‘星星会眨眼’的观众”。
园子不愧是铃木财团的大小姐,行动力惊人。
她不仅带来了顶尖的技术团队,还带来了海量的服务器,准备将“星空记忆”项目彻底数字化,打造成一个现象级的网络互动平台。
晴川抓住了这个机会。
她以“保护珍贵史料”为名,将《星官志》中那七页被做了标记的书页,进行了高精度扫描并存档。
紧接着,她在刚刚上线的“星空记忆”官方网页上,发布了一个名为“星语寻踪”的互动游戏。
“二十年前,曾有七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东京的角落里,留下了属于他们的星语。现在,让我们根据线索,一起找出他们,重温那个时代的记忆。”
她放出了第一条线索:“一位值得尊敬的女士,曾在某个雨夜,将一本借阅的《占星术与心理学导论》归还到图书馆,并留下了一张写着‘星辰指引归途’的谢礼书签。”
线索发布不到半小时,评论区就炸开了锅。
一条高赞留言被迅速顶了上来:“等等,我记得这件事!当年报纸上还报道过,说是一位热心警官归还了重要研究资料,那本书的书主就是晴川教授!那位警官,不就是现在搜查一课的佐藤美和子警官吗?”
舆论的潮水,以晴川意想不到的速度开始发酵。
一个追查父母死因的秘密行动,就这样被巧妙地包装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城市怀旧游戏。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任何针对这些“怀旧地点”的暗中破坏,都将变得无比困难。
当天深夜,当所有人都离开后,晴川独自一人回到了工作室。
她从书架最深处,取出了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星盒。
这个盒子比其他六个都要小巧,上面没有星图,只刻了一道简单的光轨。
盒子里没有纸质资料,只有一个被小心包裹着的、款式老旧的U盘。
她找出早已被淘汰的读卡器,将U盘插入。
电脑屏幕上,跳出一个加密的文件夹,标题是六个字:宿七·光之始。
晴川深吸一口气,开始尝试密码。
她输入了母亲的生日,错误。
输入了父亲的生日,错误。
她又输入了那句密语“星语”,依旧是红色刺眼的“访问被拒绝”。
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书桌上那张声纹比对图。
那两个尾音微微上扬的字,在她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她的指尖再次落在键盘上,这一次,她无比笃定地敲下了两个字:记得。
回车。
文件夹应声解锁。
首页只有一个文件,是一个视频。
晴川下意识地点开,母亲温柔的脸庞出现在屏幕上,她微笑着,眼神仿佛能穿透二十年的时光,直视着现在的晴川。
“小川,如果你能看到这个,说明你已经学会了听风里的声音。”
画面切换,镜头摇晃着,变成了父亲手持拍摄的视角,但声音却是他的。
“我们……我们不是你的血亲。”父亲的声音有些艰涩,却无比坚定。
“但我们用尽一生去确认了一件事——你是被星轨选中的人。”
窗外,夜风拂过,挂在屋檐下的那串风铃,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叮铃,叮铃,仿佛在回应着二十年前,那对夫妻用生命守护的誓言。
视频结束了,屏幕暗了下去,只留下老式读卡器微弱的指示灯在黑暗中闪烁。
真相,比任何阴谋都更加沉重,它颠覆了晴川对自己身份的全部认知。
父母的笑脸,他们的牺牲,此刻都指向了一个她从未想过要去探寻的起点。
她是谁?
一滴泪,悄无声息地滑落,砸在冰冷的桌面上。
晴川抹去泪水,眼中却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火焰。
她握住鼠标,颤抖但决绝地移动着光标。
那个名为“宿七·光之始”的文件夹里,绝不仅仅是父母的遗言。
那里,藏着她自己真正的,最初的故事。
她必须看完,每一个文件,每一张图片,每一行代码,他们留下的所有痕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