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冷风从巴士车窗的缝隙里灌进来,让晴川的思绪愈发清醒。
车厢内昏暗而寂静,只有引擎单调的轰鸣和远处天际线泛起的一丝微光。
她的手机屏幕亮起,震动无声却有力,是一条来自红叶的加密消息。
内容简短得令人心悸:轻井泽养老院的清洁工,昨夜突发中风,已被送往县立医院。
病房外,有两名自称是远房亲戚的“访客”彻夜未离。
晴川的指尖瞬间冰凉。
她立刻明白了,这不是巧合。
清洁工是母亲生前少数几个能接触到“星之屋”外围信息的人,他的突然“病倒”和那两个身份可疑的访客,都在传递同一个信号——有人也在争分夺秒,而且手段更加直接狠辣。
她不能再按照原定路线,搭乘这辆慢悠悠的巴士去长野车站了。
在下一个停靠小镇,她提前下了车,迅速钻进路边一家二十四小时便利店,买空了货架上的瓶装水和能量棒。
走出店门,她没有丝毫犹豫,转身拐进了通往深山的崎岖小路。
夜色尚未完全褪去,山林间弥漫着湿冷的雾气。
她拉开背包,确认里面的东西。
除了食物和照明设备,最重要的,是那本封面已经磨损的《星语编码表》,以及一个丝绒袋子,里面装着七张薄如蝉翼的星语卡。
每一张卡片上,都用特殊的声码技术录制着不同人的声音,但内容却完全相同:“记得,就是活着。”
这是母亲留给她最后的,也是唯一的线索。
她要依靠牧濑日记里对山地地形的模糊描述,徒步穿越这片无人区,抢在所有人之前,找到那个隐藏在雷达站地下的秘密。
与此同时,东京米花町,毛利侦探事务所二楼。
柯南烦躁地看着手表,时针已经越过了和晴川约定的最后联络时间。
一种强烈的不安攫住了他。
他拨通阿笠博士的电话,声音压得极低:“博士,启动备用方案。用你最新的无人机,对长野县北部山区进行广域扫描,重点排查所有信号异常区域,特别是那个废弃的气象雷达站。”
“小兰,我们去长野参加一个自然观察营吧!听说那边的星空特别漂亮!”挂断电话,他立刻换上一副天真烂漫的表情,对着正在准备早餐的小兰说道。
小兰虽然有些疑惑,但看着柯南充满期待的眼神,还是笑着答应了。
她永远不会知道,这次看似轻松的旅行,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抵达长野小镇后,柯南借口买饮料,独自跑到邮局,用一部老旧的公用电话拨通了“星之屋”的热线。
电话接通的瞬间,传来红叶急促而压抑的声音:“她失联了。昨天她收到我的消息后就改了道,自己进了山。更糟的是,铃木会长刚刚收到一封据说是她亲笔签名的项目终止函,笔迹模仿得天衣无缝。对方想从外部彻底切断她的后援。”
柯南握着听筒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
他抬起头,透过邮局的玻璃窗,能隐约看到远处山峦之巅那个若隐若现的巨大金属球体。
他的心沉了下去,拳头在身侧悄然攥紧。
那封伪造的信函,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正在将晴川与外界完全隔离。
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一个为她精心准备的死亡陷阱。
另一边,伪装成餐饮连锁公司市场调研员的安室透,已经驾驶着一辆毫不起眼的商务车,潜入了雷达站外围的茂密林区。
他没有贸然靠近,而是取出了一个手持式信号频谱分析仪。
屏幕上,数个异常跳动的频段证实了他的猜测。
他沿着山脊线小心翼翼地移动,很快在几处隐蔽的灌木丛中,发现了新近被踩踏的痕迹和伪装成石块的红外触发装置。
这里已经被严密设防,任何未经许可的闯入都会被立刻察觉。
夜幕降临,安室透换上一身巡山保安的制服,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摸到了雷达站主体建筑下方一个不起眼的混凝土掩体旁。
他将一枚微型拾音器贴在通风口的金属格栅上,戴上耳机。
电流的杂音中,他捕捉到了掩体内部传来的低沉的机械运转声,以及几句断断续续、经过电子处理的模糊对话。
“……U盘……验证通过……”
“……启动‘星轨同步’……倒计时……”
安室透心中一凛。
“星轨同步”,这个代号他从未听过,但光是这几个字,就足以让他嗅到巨大的危险气息。
他正准备悄然退离,记录下更多信息,右臂的袖口却被一根带刺的荆棘狠狠勾住。
他下意识地一扯,一枚小小的、刻着“波洛咖啡厅”字样的员工徽章从袖口滑落,悄无声息地掉进了下方的草丛里。
他动作一僵,却不敢有片刻停留。
他知道,在这样一个防卫森严的地方,任何遗落的物品都无异于自报家门。
这枚徽章,很快就会被一只不属于他的手捡起。
比安室透更早抵达的,是怪盗基德。
他提前两日便来到了这片山区,并且选择了一个最大胆的位置——雷达站对面的一处悬崖峭壁。
他没有使用任何电子设备,而是利用随身携带的特制镜片和金属支架,在悬崖边搭建起一个简易但高效的光学反射阵列。
通过精确计算月光和雪地的反照率,他成功构建了一个能远程窥视掩体入口的“望远镜”。
两天不间断的观察让他掌握了关键情报:掩体的厚重金属门,每天只在正午十二点整开启十分钟,准入系统是虹膜识别。
他还绘制出了一张详细的守卫换岗时间与巡逻路线图。
黄昏时分,趁着山谷间升起强劲的气流,他放飞了一只经过改装的风筝。
风筝的龙骨里,藏着一套微型电磁干扰器。
在基德的精准操控下,风筝盘旋着飞临掩体上空,随后,那套比指甲盖还小的装置脱离风筝,精准地落入了通风管道深处。
次日中午,基德换上了一身笔挺的制服,手持一本伪造的证件,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雷达站的大门口,自称是“国土测绘局前来采集数据的实习生”。
在守卫半信半疑的盘问下,他凭借无懈可击的演技和以假乱真的文件,成功混入了外围区域,静待时机。
暴雨如注的深夜,晴川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她浑身湿透,体力也消耗到了极限,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
在手电筒微弱的光线下,她找到了日记中描述的那块石碑。
石碑上刻着繁复的星图,看似杂乱无章。
她从脖子上取下那枚看似普通的吊坠,打开夹层,里面是一张比邮票还小的胶片——“虚宿位移图”。
她将胶片举到眼前,借助天空中偶尔划破乌云的闪电光芒,对比着石碑上的图案。
当一道闪电再次照亮夜空时,她找到了那个独一无二的角度。
透过胶片,石碑上的一条细微裂缝在光线下投出的影子,赫然在地面上构成了一把钥匙的轮廓。
她没有丝毫迟疑,从背包里拿出那把母亲留下的、造型古朴的黄铜钥匙,插入地面上与影子完全吻合的凹槽中,轻轻转动。
伴随着沉闷的摩擦声,石门缓缓向内开启。
门后是一条向下延伸的螺旋阶梯,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幅幅古老的星图浮雕,从“东方苍龙”到“北方玄武”,每一幅都与她熟记于心的《星官志》记载完全吻合。
她按下了录音笔的开关,对着黑暗的通道轻声说:“妈妈,我进来了。”
就在她的脚踏上第三级台阶的瞬间,身后传来“咔”的一声巨响,石门自动关闭,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声音。
前方阶梯的尽头,一排幽蓝色的地灯依次亮起,照亮了通道的轮廓。
一道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空旷的阶梯间回响:“欢迎回来,第零号星语者。身份验证:请说出‘光不在书里’的下半句。”
晴川深吸一口气,雨水的冰冷仿佛还附着在她的皮肤上,但她的声音却异常稳定:“而在记得它的人眼里。”
话音刚落,通道尽头,一扇厚重的玻璃门无声地向上升起。
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圆形控制室,里面布满了各种老式的终端机和闪烁着指示灯的服务器。
正中央的主屏幕上,一行绿色的字符格外醒目:“同步进度:7%——距完全激活,剩余15天。”
她向前踏出一步,目光扫过整个控制室。
忽然,她的视线定格在角落里的一块监控分屏上。
那块屏幕显示的,正是掩体通风口外的草丛。
画面里,一只戴着黑色皮手套的手,正缓缓捡起一枚在泥水中闪着微光的徽章。
晴川的瞳孔猛地一缩,她认得那个徽章。
她下意识地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在寂静的控制室里清晰可辨:“原来……你们一直都在看着我。”
控制室内空气微凉,荧光屏上的倒计时仍在无情地跳动,每一秒的流逝都像在敲击着闯入者的心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