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莎没有立刻回自己的房间,她转身走上阳台,凭栏远眺,一直看到林小鹿的身影从楼下的路口出现,又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街道的拐角,彻底离开了视线。
此时,太阳早已西沉,天际边只残留着一抹绚烂无比的晚霞,像打翻的调色盘,将城市的天际线染成瑰丽的橘红与紫粉。略带微凉的晚风轻柔地吹拂而来,扬起千莎垂落肩头的长发,几缕调皮的发丝掠过她的脸颊,带来丝丝痒意。
“真好看啊……”千莎望着这夏日难得的瑰丽景象,轻声呢喃,话语出口便被晚风吹散,融进了夜色将至的空气里。她享受着这份夏日傍晚独有的清凉与宁静,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忽然,一个念头毫无预兆地闯入她的脑海,让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浩溪,你现在……是不是也正看着同一片天空呢?”她望着霞光最盛处,仿佛能透过遥远的距离,看到那个同样仰望天空的少年。
对于这座城市,她所爱的一切都在这里了。熟悉的街道,温暖的家人,知心的朋友,还有……和他共同创造的,数不清的回忆。它们太多太多了,像繁星一样点缀在她青春的夜空里。
“想要一一储存这比起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多得多的回忆,究竟要花上多少年呢?”千莎突然想到这个奇怪又有些傻气的问题,自己也不禁笑了起来。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很着急。着急地学习,着急地工作,甚至于着急地去爱一个人。大家好像都不再去关注爱的质量,不再去体验爱的重量,不再去享受爱的过程。就像在一条名叫“时代”的道路上,许多人同时选择了奔跑,他们害怕停下,害怕停下之后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在这场名为人生的游戏里,我们被迫地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做着太多太多的事情,却一次又一次地将这称之为遗憾,在往后的日子里再来感叹这名为‘遗憾’的痛。”
她的思绪飘得更远。
“如果我真的注定跟浩溪没有结果,我是该珍惜过程,还是转身就走?”她问自己,随即又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会做什么选择。或许……选择过程的原因,只不过是想要个结果。倘若没有结果,那又何必追求这个过程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所以,”千莎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晚风吹拂着她的发丝,也仿佛吹散了她最后的一丝犹豫,“我才会压下所有的忐忑,下了这份赌注。我把答案藏起来,赌他一定能找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我对‘结果’最大的期许和信仰。”
小鹿说得对,我或许比任何人都要勇敢和清醒。
“但我不是不害怕,”她轻声承认,只有晚风听见她的低语,“我只是将这份害怕和期待,小心翼翼地夹杂在这复杂的情感之中,没有让他看见。”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她也不知道。
“我能做到的,只能期待故事的结局,正如我所料想的一样,盛大而又华丽。”
她想起之前在B站上偶然看到的一首诗,那首诗瞬间击中了她的心脏:
「摘下头上的落叶」、「藏进树上看星火夜幕」……
“多像那天在公园里,”千莎的眼中漾开无限温柔,“他笨拙地安慰我,递给我一个小小的棒棒糖。所有美好的词句,仿佛都能在我们短暂的回忆里找到注脚。”
那首诗的如是写道:
「我将玫瑰藏于身后,晚风也变得温柔,
借着皎洁的月光,许下这一世与你白头。
那是独属于我们的花田,浪漫在原野上肆意狂奔。
你摘下我头上的落叶,然后一起藏进树上看星火夜幕。
多年后再闻见玫瑰森香,我想我还会想起那处山谷和那个你。」
当时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她真的为之一震,仿佛心底最柔软、最隐秘的角落被精准地触碰到了。诗里的内容,几乎完美复刻了那天独属于他们的悸动与浪漫。
“我将一切藏在身后,希望他能去找到。”千莎望着天边最后一丝瑰丽的霞光,仿佛要将所有的勇气、期待和未曾说出口的爱恋,都寄托于这转瞬即逝的璀璨之中。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无比的坚定:
“浩溪,我所有的提示都已经给出。”
“现在,我就在这里,等着你。”
“来为我揭开最后的答案。”
晚风温柔地包裹着她,将她最后那句低语,融进一首无声的诗里:
“Love rises and sets, Romantic till death, Everyone knows that I love you.”
(爱意东升西落,浪漫至死不渝,众人皆知我爱你。)
而她相信,那个她所等待的人,终将听懂这风中的密语。
我推开家门,母亲正坐在客厅沙发上,手里虽然拿着遥控器,但眼神明显没聚焦在电视上。一看到我回来,她立刻站起身,脸上带着期待又有些小心翼翼的笑容。
“回来啦?和王旭聊得怎么样?”
“嗯,就随便聊聊。”我换着鞋,含糊地应道。
母亲跟在我身后,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问了出来:“小浩啊……妈看你这两天,查的都是外地那些顶尖的学校……是已经想好要出去了吗?”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柔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其实……本地的H大,w大也非常好,离家又近。当然,妈不是要干涉你啊,就是……就是觉得,你要是留在本地,也挺好的……”
我停下脚步,看着母亲眼中那份藏得很好的牵挂,心里一软。我笑了笑,语气放缓:“妈,我知道。H大我也在看,它很多专业排名也很靠前。志愿……我会认真考虑的,所以不需要担心。你放心,不管最后去哪,都是我自己的决定,我也会在空余时间回家的。”
母亲闻言,像是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也自然了许多:“哎,好,好。你自己有主意就好。饿不饿?厨房里还温着汤……”
“不用了妈,我刚和王旭喝了奶茶。我先回房了。”
“欸,好。”
我走进房间,关上房门,将母亲的关怀和那关于去留的微小试探轻轻隔在门外。我知道,那不仅是她的不舍,也隐约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天平,正朝着某个方向,悄然倾斜。
此时黄昏已至尾声。窗外的夕阳如同一个巨大的、温软的橙色蛋黄,正缓慢地沉入城市的天际线之下,将天空渲染成一片渐变的、绚烂无比的绸缎——从热烈的橘红,到温柔的粉紫,最后融入远山边缘那一抹深邃的蓝。余温尚存,光芒却已变得柔和而眷恋。
我静静地坐在书桌旁,没有开灯,任由这最后的天光充盈着整个房间。我出神地望着眼前正在缓慢消逝的黄昏盛宴,直到最后一缕耀眼的光芒也收敛起来。
我站起身,推开窗户。夏日傍晚微凉的、带着植物清香的晚风立刻涌了进来,轻柔地拂过我的脸颊和手臂,吹散了房间内残留的饭菜气息和一丝闷热。我重新坐回椅子上,整个身体向后靠去,闭上眼,聆听着耳边细微的风声,感受着它带来的凉爽与宁静。
心情在这样静谧的氛围里,渐渐沉淀下来。
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忽然冒了出来。我开玩笑般地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感觉……千莎要是看到这么漂亮的黄昏,说不定会透过这风,对我说些什么呢?”
说完,自己都觉得有些好笑。我闭上眼,试图更专注地去“感受”,仿佛真的能从那流动的空气里捕捉到某种加密的信息。
“会说些什么呢?”我耐人寻味地笑了笑,摇了摇头,“可能……真是我想多了吧。她怎么会做这么不切实际的事情。”
我睁开眼,准备起身去开灯。然而,就在这一刻,夕阳彻底沉没前最后一缕异常纯粹、异常明亮的金光,恰好越过窗棂,不偏不倚地,正正地落在那本被随意放在桌角的、厚厚的、校发的《志愿填报指南》的封面上。
那本白色封皮的书,瞬间被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边,像一个被点亮的沉默信号。
我的心跳仿佛漏跳了一拍。
这像是一个无声的、却又无比精准的提醒。所有关于黄昏和风的浪漫遐想,最终都需要落回到现实的、关乎未来的选择之上。
我深吸了一口气,傍晚微凉的空气涌入肺腑,带来一种奇异的清醒感。我坐直身体,伸手将那本沉甸甸的《指南》拿了过来,同时伸手按亮了桌上的台灯。
温暖的人造光线瞬间驱散了暮色,将书桌照得一片明亮。
没有犹豫,我打开电脑,屏幕亮起,浏览器自动记录里还留着白天查询过的几个学校链接。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一个一个地、极其认真地查阅那些千莎可能选择的、分数匹配的学校。
我的鼠标光标在几个声名显赫的外地名校链接上滑过——北京、上海、广州……那些曾经令我心驰神往的名字。它们的校园风景、王牌专业、学术排名、就业报告……我逐一仔细查看,比对,分析利弊。
我的动作专注而细致,像一个严谨的侦探,不肯放过任何一丝线索。专业排名、师资力量、城市发展、甚至宿舍条件和校园氛围……我都试图纳入考量的范围。
然而,鬼使神差地,在反复对比之后,我的鼠标最终还是率先点开了本省排名第一的H大学的招生信息页面。
“她说过……”我几乎是下意识地喃喃自语,像是在为自己这个看似“保守”的优先选择寻找一个最坚实可靠的依据,“她爱这座城市……她说这里有她最重要的东西……”
这个理由足够充分,足够理性,不是吗?
时间在鼠标的点击和键盘的敲击声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而今晚,我和千莎之间,有一种默契的沉默。我们没有像往常那样分享日常,没有讨论分数,更没有触及那个最核心的话题——志愿。
这种沉默,并非冷战或疏远。相反,它感觉像是一种……无声的并肩作战。我们各自在自己的战场上,为了那个或许相同的目标,进行着同样艰难而重要的思考与抉择。
我偶尔会停下滚动鼠标的手指,目光投向窗外遥远的某一点。
屏幕那头的她,此刻……是否也正对着电脑屏幕,荧光映照着她认真的脸庞?是否也正为了同一个模糊却温暖的未来,进行着同样细致入微的排查与比较?
这个念头让我感到一种奇妙的连接感,仿佛我们虽然沉默,却正在共同编织着一幅未来的蓝图。
夜更深了。我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但目光依然专注地停留在屏幕上,停留在H大学详细介绍的那一页,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