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四周,暖黄的过道灯被打开,连同顶部圆形的白色大灯一起。
云澜和黄谦和趁着云思雨下午上学的时候,将提前买回来的立牌和卡片拿出来,还找了专门的派对公司过来布置。
云思雨一打开家门,就看见亮堂堂的客厅里,落地窗的位置窗帘被拉下,用星星灯做了装饰。凑近看,上面还挂了各式各样的小恐龙挂件,是她很喜欢看的那部恐龙战士的动画片。
客厅四周用紫色系的气球和花朵装扮,字母气球摆出的“HAPPY BIRTHDAY”贴在客厅的后墙上。小魔仙的立牌被摆放在窗帘前,茶几上的零食和饮料都贴上了小恐龙和魔法主题的贴纸。
一想到要偷偷给女儿布置惊喜,云澜女士和黄先生一整个下午都十分地斗志激昂。
派对公司来之前云澜女士还扬言要自己给小雨吹一面气球墙,因为她的肺活量非常的强悍。
当然,最终还是被劝说下来,让她省着点力气,留到晚上生日会。
云思雨五点十分放学,到家大概需要十五分钟。
心怀鬼点子的夫妻二人,五点还没到就时不时跑出去看看电梯有没有动静。
于是,当云思雨推开房门的时候,就收到了来自爸爸妈妈,“爱的攻击”。
“啪!”
“啪!”
礼花筒的声音同时炸开,亮晶晶的、五光十色的纸片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地洒下,把云思雨吓得后退了一大步。
“欢迎小魔仙回家!”
“欢迎小公主回家!”
云澜用手背一拍黄谦和,“紧到跟你喊小公主小公主,又搞忘嗦!”
“放心嘛,礼炮隆隆嘞,她耳朵都要震聋了,听得到个铲铲。”黄谦和往后躲了一下。
云澜瞪他一眼,黄谦和立马收住。
礼花渐渐散下,云思雨的反射弧终于连接成功。
“哇!哇!!”
小雨点试探性地踏脚进门,然后逐渐大步起来。她熟练地一踩后脚跟,将鞋脱下,穿进早就准备好的那双紫色“小魔仙联名”拖鞋里。
她一蹦扑进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云澜和黄谦和立刻展示了“川剧变脸”的传奇功力,转换出了两张慈爱的笑脸。
“谢谢妈妈!谢谢爸爸!”
“还有噢,你进到里面去看看。”云澜捏捏她的小脸。
云思雨圆溜溜的眼睛又睁大一瞬,踩着拖鞋“踏踏踏”地冲进去。
在看到满屋子的恐龙“周边”和魔仙立牌之后,又发出了越来越有层次的欢呼声。
情绪价值这一块,云家三口算是互相都给足了。那一天,三个人就差边跺着脚,边围在一起跳踢踏舞了。
这之后,言家三口带着言外公和言外婆也从楼上下来。小雨点去开门迎接,众人一进来发现是寿星本人,如泉涌的“祝福”就将云思雨给淹没过去。
“生日快乐小雨点!”
“生日快乐小思雨!”
“Happy birthday,little rain!”
还有言外公和言外婆笑呵呵的两声“祝你生日快乐”。
小雨点大大方方地将人领进来,周阿姨和齐阿姨正在联手制作派对晚餐以及摆盘。齐阿姨是言之家的家政阿姨,知道今天是小思雨的生日,言荟特意让她下来帮忙。
云思雨拉着言之进来,给所有人介绍她漂亮的生日布置,大家都很捧场地发出惊叹的声音。
言荟从身后拿出一个白色袋子,唐森也走过来将自己的礼物一起拿出。
云思雨很礼貌地道谢过后,问了言家爸妈,可以拆开来看吗?言荟很高兴地说当然可以。
于是小雨点将两个礼物打开,里面装的分别是一副耳机和一套基础的录音设备。
云思雨看见后惊喜地抬头,又对着言荟和唐森发出了美言美语攻势。
由于两家经常串门,言荟发现云思雨最近会对着自己的小电脑噼里啪啦地打些她看不懂的东西,云澜说她最近在跟着网上的视频学电脑音乐,那是在打谱还有编排一些简单的旋律。
言荟大受震撼。
还不到两位数的年纪居然在自学编曲吗?
于是她和唐森商量着,给她买了副声音效果好的头戴式耳机,还有一套收音设备。
虽然不知道她会坚持多久。但孩子兴趣上来了,既然咱们有条件,那可不能因为设备的问题而放弃。
云澜走近一看言家夫妇送的礼物,一拍手,“哎哟,咱两家正好凑一套去了。小雨,要不要看看爸爸妈妈给你准备的礼物?”
“要!”云思雨将礼物收好后,提着站起来。言荟和唐森看她一手提一个袋子,走路像只小企鹅,可爱极了。
言荟笑着从背后拍下一张照片,然后过去帮她拿礼盒。
小雨点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跟在爸妈身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书房的桌子上做了大改装。云澜和黄谦和给她换了一台性能更好的电脑,还让人上门给装了套音响。原先的小电脑没有丢掉,规整地放在她的钢琴上。
“哇!!哇!!”
一个生日让云思雨从回家开始就不断地“哇”声连天。
言荟搭过来,对云澜说,咱两家合起来还确实是一套。
言家的外公外婆因为是来照顾言荟,所以事先不知道小雨点过生日,没有准备礼物。
但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来两个胀鼓鼓的大红包。
云澜和黄谦和连忙摆手说不用不用,和两个老人家进行了一些“攻守大战”。
言之把云思雨牵到一旁,拿出准备好的小盒子。
盒子上是同样的恐龙和小魔仙,不过看着色泽却不太一样。
“这个是我自己画的。”言之把盒子递给云思雨。
因为这两个动画片画风差距较大,网上并没有将它们放在一起的礼物盒子。
所以言之就买了白色的盒子自己回来画。
因为爸爸是画家,言之从小就跟在旁边学了不少。
爸爸总说他是个破画画的。直到言之识字,在网上发现某幅曾经在家里画架上看到过的画,以121万被成功卖出。
从此她对她的爹地有了新的认识。
云思雨听见言之说盒子是她自己画的之后,马上就有了要将盒子放到玻璃柜里供起来的趋势。
言之笑着让她先打开来看看里面的东西。
画着某紫色魔仙动漫形象大头的盖子被打开,里面是两张手绘卡片、一个蓝色布袋子、一个长形牛皮袋和一个小盒子。
那个蓝色布袋云思雨再熟悉不过,是她常用的一款松香,圆圆的一块,晶莹剔透的,很漂亮,也很好用。
她原本的那块,算是非常幸运的一块,没有被摔碎,也没有因为高温天气而热到变形,即将达成成就:完整使用完一块松香。
言之看见了,所以在网上购买了一块。另一个长形牛皮袋里装的也是松香,价格较蓝布袋贵许多,但据说很好用,言之觉得长得也很好看,大手一挥,完全不心疼自己的零用钱,就这么愉快地支付成功。
云思雨只是看到了这两个布袋子就高兴得抱着言之的脖子往她脸上“mua”一口。
言之一怔,她感到从后脖子蔓延上来的一股热意,一直集中到面颊上。
她耳根子染上粉红,大概是没想到云思雨会比她这个混血儿还要“奔放”。
她赶紧转移话题,向她介绍其他的物品。
“这个……这个是我给你做的挂坠。”言之将里面盲盒状的盒子拿出来。
云思雨小心地拆开包装纸,里面是一个可爱的挂坠。
挂坠上是一只浅金色小猫头,还有用堇青石和小音符之类的装饰物装饰而成的小串。
“本来我想给你做手串的,但是你拉小提琴好像不太方便戴着。”
“这个挂坠你可以挂在书包上,或者琴盒上都可以。”
挂坠上的每一样东西看起来都是精心挑选的,尤其是那些堇青石。
每一颗紫色的小水晶放到光下,转动时可以看见里面的矿物质发出彩虹一般七彩的颜色。
好看极了。
云思雨立刻就将它别到自己的琴盒上。
“挂书包上容易黑,我要挂琴盒上!”云思雨扣上琴盒的拉链,“以后每一次演出,它就可以和我一起并肩作战了!”
云思雨扬起灿烂的笑容。
言之忍不住也跟着勾起嘴角。
剩下的两张手绘卡片,依旧是言之自己制作的。
画着六只宝贝龙的那张卡片上写着:心愿兑换卡。
“我现在好像还不能送你像大人那样很贵重的礼物,所以只好先给你这个。”
“如果,你有什么想要我做的事,或者很想要的东西,可以拿着这张卡片来找我。”
“就算很难很贵,我也会去完成的。”
“不管什么时候。”
如果是大人,或者旁的什么人,这东西看起来一定像极了虚假的承诺。简称:空头支票。
可这个人是言之,那就一定会做到。
而收到礼物的人是云思雨,所以总是百分百相信着她。
另一张画了经典四位紫橙粉蓝色魔仙的卡片上写着:甜品开发卡(无限次数)。
这张的色泽看起来不知为何更加鲜艳。
“这个……是我下午上课的时候偷偷画的,因为你中午吃到甜点的时候很开心。”
午间的老榕树下,云思雨因为收到了她做的甜点而快乐,于是言之灵机一动,多画了一张。
意思是,如果云思雨有什么想吃的甜品,可以拿着这张卡片随时来找她,无论她会不会做。如果不会,她就去学。
一辈子有效。
云思雨晃悠着言之的手,再次以考拉的姿势半挂在言之身上。
依旧是那句话。
“言之对我最好了~”
言之突然感到小腹有些疼痛,但她没有在意,只是揉揉云思雨的脑袋。
另一边,大人们的“推拉之术”因为忽然到来的云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跟着一起从渝城来的舅舅一家三口而暂时告一段落。
……
晚间八点。
吃过晚饭后,终于进入了孩子们都期盼的生日蛋糕环节。
浅紫色的蛋糕,是芋泥夹心的。珍珠似的糖果做了点缀,顶端是一把紫色的小提琴装饰。
数字“9”的蜡烛插在中央,顶端的烛芯点燃,冒出一小枚橙黄色的火焰。
云澜将灯关上,起了一句头,“祝你生日快乐~”,大家就拍着手掌一起唱。就连舅舅家两岁的小表妹都学着一起边念边哼。
云思雨左右摇晃着一起拍手,大大的眼睛都弯成了两道月牙。嘴角的小括弧显现出来,更像一只手舞足蹈的小猫咪。
唱完生日歌后,大家发出“喔!”的欢呼声,掌声特别热烈。
云思雨站在蛋糕前许愿。
“第一个愿望,昂,我希望,言妈妈的身体快点好起来~”
因为言荟太喜欢云思雨了,所以就让她从“言阿姨”改口管自己叫“言妈妈”。
言荟一听立马心花怒放,“谢谢宝贝~”,烈焰红唇一口就亲到了云思雨的脸上,印上一个鲜红的唇印。
云思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傻呵呵地跟着笑。
紧接着她许下第二个愿望。
“第二个。我想要和言之当永远永远的好朋友!最好的那种!”
没想到会cue到自己,言之茫然一瞬,然后笑着回答她,“好。”
“哇~三个愿望,你们老言家占两个~”,自来熟的舅舅调侃道。
在嬉笑打闹中,云思雨悄悄许下第三个愿望。
她双手合十,闭眼站在蛋糕前。
烛光将她的稚嫩小脸映得虔诚,言之站得最近,看得清楚。
云思雨最后的愿望只在心里说出,却让人仿佛能够看见这四周隐隐飘摇的音符。
“呼”的一声。
蜡烛吹灭。
……
我想成为能够创造出美妙音乐的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