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三天,许子周都在言之家住着,她有些不好意思,本来想第二天就走,但言荟觉得没什么,劝说她留了下来。
言荟想,许子周又不是什么难以管教的熊孩子,添双筷子的事而已。
况且第二天,孩子们去上学的时候,她见过周茹萍了。那天上午她正好不用去学校,周茹萍说想过来给许子周送些换洗衣物。
偷摸地不肯让许子周知道呢。
但晚上回来的时候,许子周见着也总能猜到。
毕竟家里就只有妈妈一个。
妈妈这几天一个人住在家,会不会觉得很孤独。
平时住宿的时候许子周也没这么想过,这几天倒是总这么想着。
那天上午,周茹萍和言荟聊了许多,正巧云澜那天也上来了。一开始只是在寒暄,后面站久了,言荟就把云澜和周茹萍一起招揽进来,仨人开起了“独生女家庭茶话会”。
仨人的职业各不相同,唯一能聊在一起的,也就只有孩子了。
云澜不清楚许子周家的事,开口就说,“你们家子周那个不得了的喔,我有个学生,现在正好在一中任教,当音乐老师……”
“你不是说就只收了我们家Passi一个学生吗?”
“我说的是正儿八经收的第一个。还不兴我桃李满天下了真是。”
周茹萍不明缘由,但听着这语气表情,就是莫名让人觉得挺好笑的。
“就那孩子,我之前回我母校办过一回讲座,她音乐教育,主修钢琴的,我不知道,我就随便点了个人上台借我示范一下,后来下了台才晓得。她老师后面带她来找我要微信,挺好学一孩子,后面经常有联系。”
云澜边说着边划开手机,“前一阵我们闲聊,她给我发一视频,我一看,我说这孩子我认得,许子周嘛,暑假的时候常来我们这边。”她将视频点开,放给她们看。
视频里的小少年,背脊笔挺,只可惜是后背视角,看不清她指尖出色的技术。她这天弹的是肖邦的二十五之一,《竖琴练习曲》。
阳光静静趴在琴盖上,似是不愿意闪到演奏者的眼睛。光束中飘浮的尘埃都变得柔和,就像是被她手上缓缓流淌的旋律所驯服,变得温顺又慵懒。
她好像不知道有人正站在教室的后面拍摄她。从视频中摇晃着的身姿也能看出来,她很幸福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幸福。
周茹萍的脑海里不知道为什么会冒出这两个字。
她第一次从这样的角度听女儿弹琴,再一次体会到音乐能够传递内心的情感,居然是“幸福”这两个字。
“我一看我说,这弹得很好嘛,感觉她不是在弹琴,是在享受。”
“然后我学生就跟我说,‘是啊,很有天赋这孩子,还特勤奋每天都来,争分夺秒的,我还以为她打算考附中,结果问了她说没想过,看着估计是当兴趣爱好吧,挺可惜的’,我说未必啦,也可能是还没想好。”
听着云澜这么夸许子周,周茹萍心里有种骄傲感,“嗐,都是以前跟她爸瞎学……”
周茹萍突然刹住。
都是和许向鸿对吗?
好像也并不是。许向鸿只教了许子周三年,之后他说怕自己教容易心慈手软,就请了别的老师教她,再后面离婚了之后,就又换了一个老师。
而且刚刚的那个视频中,无论怎么看,都和某个中年男人挂不上钩。
少年就是少年,意气风发,又怎么会像一个品行不端的男性。
完全是,无稽之谈。
“弹得……还可以啦。”周茹萍改了口。
她本来还想说,但这毕竟不能当饭吃。然后就想起旁边正坐着一个把音乐当饭吃的人。
言荟观察周茹萍的表情,倒是没有不悦,索性就没拦着云澜继续发挥。
“说真的,你们家周周有没有想过要考附中的。”
“倒是没听她提过,可能我们家没有人做这行,对这方面不太清楚。”实则是,她也不清楚许子周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愿。
她以为是孩子叛逆期到了,喜欢和家里对着干,就为了寻找一些“自我”。
许子周很小就学钢琴了,但她从来也没有说过自己的喜欢。
可也许,她是想说的,只是不敢。或者其实她已经说过了,只是大人们都不在意。
离婚后她的状态一直不太好,家里都在小心照顾她的情绪,却好像忽略了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孩子。
后面许子周对她说,把钢琴课停掉。
在说那样的话时,她仔细地观察过女儿脸上的表情吗?
还是只是庆幸,家里终于要没了那混账的影子,孩子也很听话,选择了一个铁饭碗作为梦想,一点也不让人操心呢?
“哎哟,不清楚没事的,回去给她说说,我看人很准的,我觉得她喜欢钢琴喜欢得很!”
“但是考附中的话,是不是基本上就是,以后只能走这条路了?”周茹萍认真地向云澜咨询到。
“基本算是吧,但也不能这么说,只要想的话,什么路都是有法子的。主要还是看家庭经济情况,如果说有条件的话,就放孩子自己去闯闯呗,撞的也未必是南墙。我家那个小家伙就是打算考附中,我想她以后实在不行,我给兜兜底,家里总能有她一口饭吃。”
“嗬,就给一口,忒小气了这妈,小思雨要是在指定问你,能不能多给一口?”
光是想想那语气,言荟就又想把云思雨拐回来做女儿。
周茹萍倒是真真陷入了思考。
有条件的话。
她做生意这么多年,目前家里最不缺的,大概就是物质条件了。
以前和家里的姊妹兄弟聊,和老同学们聊。都在说,赚钱就是为了家庭,为了这些孩子。
可现在真正有了钱,却连让女儿自己做决定的权利都不给,总是想着,找个铁饭碗,生活有保障,能自己养活自己。
她有没有真正听过,许子周到底想要什么,到底想成为什么?
希望她自给自足没有错,为人母亲,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事无成,到头来还要啃老。
可是,让孩子只沿着自己的期许走,这真的正确吗?
还因为自己遇人不淑,就固执地觉得,孩子的身体里流着他一半的血,所以只要她弹琴,就一定会成为另一个他,甚至偏执到对这个行业有了偏见。
她说许子周像许向鸿。现在看来,好像更似自己。
她也是尝试过家里推荐的工作,去任教,去抓药。但最后依旧头也不回地选择了去开服装店,就连离家出走的路数都如出一辙。
她去加盟,去自己创业,去自学以前没有学过的东西,这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她不怕别人说她学历低,年轻那会儿总是和年幼的许子周说,以后长大了要努力考好大学,但就算没考上也没事,没学历又不意味着死定了,像妈妈一样,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一点也不丢人。
许子周牢牢记到现在,反倒是她,居然因为一个男人,差点把从前的自己忘记了。
后来的整个上午,她都在向云澜咨询考附中还有大学的事,包括综合大学的音乐专业,以及高中之后的艺考等等。
言荟想着,估计很快,小子周就会回家了。
……
这几天,许子周一直在思考,她的妈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从她有记忆开始的片段,一直到现在。
困惑的时候还总是向言之和云思雨请教,如何与家长沟通。
但并没有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毕竟她们几家的情况完全不同。
言之说的理性坐下来谈一谈,再互相说些love you之类的话她想想就掉一身鸡皮疙瘩。
还有云思雨那种跟唠家常一样把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之后也指出对方的不是,再相互道歉这一说,也完全不像她们家。
她最后决定,只取理性坐下来谈一谈这点,其他的,到时候再看着办吧。
不过在此之前,她决定大改那首《如萍》。
……
第四天放学的时候,许子周出校门,远远地就认出了周茹萍的车,周茹萍就站在车门外,似乎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过来。
见许子周停下,言之问:“怎么了子周?”
“我妈的车,在前面。”
言之朝着她视线的方向望去,然后将自行车泊在了靠边的位置,避免挡到别的同学。她没有问许子周,只静静等着她做决定。
“我先……过去找她。”
“那我先回淮星园了。”
“嗯,拜拜。”
“拜拜。”言之一蹬脚踏,向前驶去。
许子周骑着自行车,周茹萍见她过来,帮着她折叠了一下,放进后备箱。
一路上,两人仍旧默默。
回到家后,周茹萍先开了口。
“你那架琴,我昨天找调音师来给你调过了……他说,不要老是踩那个,中间那个踏板,对钢琴……不太好。”
许子周眨巴两下眼睛,别扭地说了声,“好。”
其实她的内心正波涛汹涌。
这一次的和好,好像不太一样。
“妈妈去跟人那个,了解过了,”语气仍旧十分不自然,“你如果要考附中的话,你现在就要开始准备那些曲子了,你之前到沪城之后和那个王老师学你觉得怎么样,你要是觉得还行我们就……接着去找她,要是不太好的话我们再去找其他老师。”
“我觉得王老师,就挺好的。”
“那就还找她吧,我回头联系联系,问问人家有没有时间。这个,她们说了,虽然你算是比较有天赋的,但是还是要找老师给你指教一下,不然可能要考还不太行。”
许子周走过去抱住周茹萍,眼泪也在霎那间滴落,她在妈妈的肩上快速用手抹了一把。
她还以为自己能憋住。
“哎哟,搞什么啦你,快点下来。”尾音中还能听见些许哭腔,周茹萍也被这一抱整得有些绷不住。
“谢谢周……妈妈。”
好吧,她承认自己还是没有办法对着妈妈直呼其名。
被她这句话逗笑,周茹萍把人从身上拉开,“什么周妈妈。先说好啊,你要考附中的话只能考咱们市的,搬家可难搬得很。就给你这次机会哈,要是考不上,你就乖乖等高三再去艺考听到了没有。”
“嗯嗯嗯。”许子周点头如捣蒜,一头扎进房间,摸了一把自己这位久违的“伙伴”。
“就这么喜欢弹琴啊。”周茹萍无奈地看向那间琴房,隐隐约约还能看见陈列其上那几座金灿灿的奖杯。
没一会儿琴声停了,安静了十好几秒。
周茹萍还以为这孩子在哭,正打算悄悄过去看看,结果到门口时差点和蹿出来的许子周撞上,吓了她一跳。
“妈,我给你弹首曲子!”
“什么曲子?别毛毛躁躁你这孩子真是。”
“你肯定没听过啦,因为这是我和我朋友联创的。”
她拉着周茹萍坐到旁边的椅子上,然后正了正自己的衣摆,才坐到钢琴前。
我要开始了。
她对着自己的琴,在心中说到。
指尖落下,是一段如泉水叮咚的前奏。
呈示部,是轻快,是规规整整的一段旋律。
展开部颇有一种上行发展中的意味,苦涩、纠结,民族曲调最能够牵动人心。周茹萍知道,这就是许子周之前说的,要送给自己的曲子,可是她总觉得,这首曲子,是在写自己。
在写周茹萍。
这几天将这首曲子小小改动了一下,其中的改变就是融入了一些民族调式。
这是云思雨给的建议,她说:“其实古典音乐对于很多没有学过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容易听得懂,但如果是民族曲调,却很容易引起共鸣,哪怕并不清楚创作的背景是什么。像市面上很多‘宿命感’的古装OST其实都是这个道理。”
“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嘛~”
再现部与开头近乎相似,但却又更为强烈。
她在写一个人,而不是她看到的这个人。
尾声,却宁静和谐。是潺潺流水,是涓涓细流。
猝不及防地,让不太懂音乐的周茹萍,鼻子酸了下。
“挺好听的,你再弹一遍,我录下来。”周茹萍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用一只手指点着。
她决定一会儿就发“周家帮”里炫耀去。
“好。”许子周将平板上的谱点回第一面。
“取名字没这曲目。”
“取了。”
“叫啥?”
“不似浮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