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管顾陈氏在外面如何嘟囔咒骂,也不管顾老太怎么拍大腿哭闹,她又不是顾大牛,顾陈氏哭闹起来,顾大牛要是不管不问的话,村子里难免会问。
但顾欣欣不去理会的话,顾老太也不敢太过分,生怕顾欣欣以后真连一点儿好吃的都不给她。
蜀黍粥就蜀黍粥吧,比以前吃不饱的时候强多了。
顾欣欣小心翼翼的将甘蔗有苗芽的地方给弄下来,然后进行育苗,需得让苗芽长的大点儿,然后将斩断的甘蔗再用草木灰给滚一滚——这是为了伤口愈合的更快,以及防止虫子啃咬。
总共五百多个苗芽。
剩下的要么是没发芽,要么就是已经腐烂了。
顾家地少,只有两亩地,这五百个苗芽——连一亩地都用不到。
她自己请了大堂哥他们一起帮忙将芽苗给种下去的,剩下的地则是栽种小麦。
开荒的事儿,有顾大牛出面,很快也就搞定了,本来秋收之后天气也冷了,地里本身也没什么活儿,现在能开荒赚点儿钱,村子里的人还都是挺高兴的。
就算只赚几百个铜板,这到了年根了,给孩子买点儿麦芽糖,给家里买几斤肉,给媳妇儿买一身衣服,欢欢喜喜过个年不挺好的吗?谁也不嫌钱少,有地方能干活儿,还在家门口,甚至还管一顿饭,这已经是很好的事儿了。
顾欣欣正在作坊那边看辣条的制作,王大丫就拉了她到旁边:“你后娘这两天在村里说你坏话呢。”
不凑巧,正好王大丫的娘在附近,瞧见了,顺口和王大丫说了一句。
顾欣欣好奇:“说我什么了?”
“说你小气抠门,赚了那么些钱,家里都有钱开荒了,还整日里只让她和你奶喝蜀黍粥。”王大丫说道,蜀黍粥不好喝,喇嗓子。当然,饱腹效果特别棒,也耐旱,算是很好的庄稼了。
顾欣欣嘴角抽了抽,王大丫又说道:“你让你后娘一个人喝就行了,你奶……还是让她吃点儿好的吧。免得村子里人议论你,将来你不好说亲。”
顾欣欣就看王大丫:“你定亲了?”
王大丫摇头:“还没定下来,只媒婆上门了,但我娘没答应,我娘的意思是想多留我两年。”
顾欣欣抿抿唇,她猜测王大丫的娘估计是舍不得王大丫那一个月几百个铜板的活儿。王大丫要嫁人了,顾欣欣肯定不要他们家儿媳去干活儿。
但她没说,她只笑道:“那也挺好,多留两年身体更结实些,到时候生孩子也轻松些。”
王大丫顿时红了脸:“你怎么说话和老一辈一样,再说了,羞不羞……”
她顿了顿:“你们家开荒的那几亩地,写的谁的名字?”
“向荣的。”顾欣欣笑眯眯的,一开始顾大牛打算写自己的,顾欣欣没答应,后来她又给了顾大牛三两银子,算是花钱买清净吧。毕竟三两银子想买地可是买不到的,然后顾大牛就退一步,将这三十亩地,全记在了顾向荣名下。
现在这事儿还没说出来,顾陈氏几个也还不知道。
王大丫就说道:“可惜了……”明明是顾欣欣赚的钱,又是她花钱找人来开荒。
顾欣欣摆手:“没事儿,赚钱不就为了花吗?再说了,我病的快要死的时候,是向荣将我送到了县城医馆,这也算是有救命之恩了。”
救命之恩嘛,几亩地不算什么。
可惜了这年代没女户,要不然,她就给自己定这个为奋斗目标?毕竟这封建社会,她要不给自己找点儿事情做,怕是哪天真被这时代给压迫的抑郁了。
婚姻不自由,钱财不自由,行走不自由。这年代,就没什么是对女性友好的。
顾欣欣也就在心里想想,她若说,别人只会认为她是失心疯了。
王大丫说了几句闲话就又赶紧去忙活了,顾欣欣看辣条做的挺好,就又回家去了,她那算账学的挺好,李账房认为她已经可以出师了,现在主要的教学精力是放在顾秋禾身上。
顾欣欣得空了就来听两句,没空就先忙自己的事儿去,有点不懂的再回来请教就成了。
她更能自主钻研学习,顾秋禾则不行。
顾陈氏一看见她回来,赶紧就往厨房去了,顾老太那房门关着,只开着窗户,她在窗户下面坐着,看见顾欣欣就闭着眼睛开始念叨:“人到老了就不受待见了啊……”
顾欣欣没理会,跟着顾陈氏去厨房,片刻之后就皱鼻子:“炖肉呢?给自己开小灶了吧?”
她顿了顿:“下次干脆扣你钱算了,要不然你守着这灶台,有什么吃不到的呢?”
顾陈氏赶紧赔笑:“我没吃,这不是尝尝咸淡吗?”
顾欣欣哼一声,厨师哪儿有饿死的,这一个道理,守着灶台,说是尝尝咸淡,这个一口那个一口,压根用不着另外再吃一顿饭。
她说顾陈氏:“让你那两个侄子老实些,别总往我跟前凑,打量我不知道他们那点儿心思呢?再让我跟前凑,我可就不客气了。”
说着话,顾大牛就回来了:“欣欣,拿十两银子来。”
顾欣欣出了厨房:“要钱做什么?”
“去县衙登记,今儿和村长丈量过那些地了,总共三十亩,需得到衙门登基一下,得给人家润笔费。”顾大牛解释道,顾欣欣猜测大概三四两银子就能办了。但顾大牛要,她就给:“别乱花,少喝酒,还有,我以前和你说过,不许赌博。”
赌博害死一家子。
她虽然巴不得顾大牛被打断腿切掉手指,但赌徒可不会看顾大牛和顾欣欣亲不亲,到时候顾大牛立个字据,人家指不定就能将顾欣欣给拉走了。所以,该警告的还是要提前警告。
顾大牛皱眉:“你个小孩子家家的,瞎操心,我要是赌……还能等今天?”
那可说不定,以前没钱 ,一心只想着赚钱养家去了,现在手里有银子了,会想着玩儿两把,然后玩着玩着就陷进去了。
多少赌博的人不都是这样的吗?
玩之前总觉得自己能控制得住,但是上了头,只一心奔着赚钱和回本去了,哪里还想得到停下啊。
顾欣欣去拿银子给顾大牛,顾大牛转身往外走:“中午不回来吃,请村长在县城吃,晚上留门。”
顾陈氏追上去问:“回来买三尺布?我想要那种粉色的,给秋禾做一身新衣服,她长个子了,以前的衣服不能穿了。”
顾大牛不耐烦:“你上镇上买啊,我办正事儿去的,又不是去县城玩儿。”
再者说了,镇上的还便宜些。
顾陈氏看他走远,气的拍大腿:“不过是顺脚两步路的事儿!”
转头看见顾欣欣,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来:“欣欣啊,要不然咱们下午去镇上看看?你看秋禾那衣服……这天儿也快冷了,你是不是也要添置衣服了?”
顾欣欣要去的话,这钱该是顾欣欣掏吧?
顾欣欣顿了顿,点头:“行,吃过饭一起去,家里人人有份儿。”
顾老太立马扒着窗户问:“我肯定得有吧?我那衣服都穿了十来年了。”
顾欣欣点头:“有,一人两身秋衣,一身买棉袄,李先生吃过午饭也别着急走,正好今儿将您的衣服也给买了。”
之前讲好的,一年四季要有衣服给的。
李先生沉吟片刻,问道:“我现在还有衣服穿,这个买衣服的钱……”
不等李先生说完,顾欣欣忙笑道:“倒是我疏忽了,再者,我们女眷出去买衣服,李先生确实是不好同行,这样吧,我将银子给李先生,李先生回头得空了,自己去买更方便些,您觉得如何?”
让人家说完挺尴尬的,倒不如做点儿好事儿。
李先生刚才那一瞬间的不自在立马就没了,脸上也舒展了些:“好,那就劳烦顾姑娘了。”
顾欣欣摆摆手,进屋去拿银子,给了二两:“劳烦李先生自己走一趟了。”
因着要买衣服,所以今儿这午饭就提前了些。吃完饭,牛车往镇上去,先送了李先生回家,随即祖孙三代就往布庄去。
一进门,顾欣欣就先说道:“这种靛蓝色的,要四身秋天穿的,两身棉袄。”
靛蓝色耐脏,男孩子穿最合适:“另外,里面放的宽一些,男孩子长得快。”
掌柜赶紧问道:“多高的身架?”
顾欣欣比划了一下:“一个和我一样高,一个比我矮一头。”顾向荣和顾欣欣一样高,他虽然比顾欣欣小四岁,但男孩子到了这年岁,就是瘦高瘦高的。
再就是棉袄,也要做的略长一些,但不能太宽,太宽了会钻风。棉衣是带棉裤算一套的,棉花就比较贵了,这一身做下来,就需得半两银子了。
至于顾大牛,就买黑的,他反正上山下山的,需得穿更耐脏的。
给男人们挑选完了,才是女人们自己挑选的时间段了。顾欣欣摆手:“各自看去,每个人的衣服控制在一两银子,买贵了就少买两件,买便宜了就多买一件。反正多了不会留给你们,少了我也不给你们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