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朕靠吃瓜系统成为千古一帝 > 第77章 七十七章

第77章 七十七章

骑兵在这个年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仅是重要,更是昂贵。

昂贵在三点。

一是马,马政这东西一直是中央集权大一统帝国要认真搞的,这里面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极大,而且倘若管理不当,甚至有可能出现马场上养满了羊的马政危机。

郑含章不是历史专业毕业的学生,对于马政的了解,在她穿越之前约等于零,还算是不知道其中上下限相差有多离谱的:

举个例子,像是隋末唐初那时候,因为杨广玩崩了长孙晟都已经搭起了框架的汉-胡体系(其原因在于把国力消耗太多,还让胡人在短时间内看到了他的孱弱),突厥在那段时间里都猖狂成什么样子了:按照后来李唐开国时期李渊对突厥使者的那个态度,简直是骑在中原头顶上当爹,另外,他们扶持的割据势力也实在不少。

但是到了贞观年间,唐朝也有了战马四十万匹、驮马百万多。

唐朝的马政制度是还挺健全的,按理来说后来人对着标答抄,至少也不会抄出太烂的答案,可惜偏偏后面就跟着一个玩砸了的。

宋朝是因为赵大死的早,赵二是知名驴车漂移车神而丢了燕云十六州这一养马的最优选,但其他地方也不是不能养:中原不是没有本土的马,挑选品种好一点的比如说河曲马、大通马也不是不能玩,先秦时期的骑兵骑乘的马肩高也就比一米五稍差一点——人家东瀛那边的马都把肩高调整到一米一了,也就是和西南山地那边专门走茶马古道运货的西南马一个高度了,不是照样在岛国上头玩骑兵?

宋朝还抄了唐呢,结果就玩出了宋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一段记载。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一》:饶州所蓄牝牡马五百六十有二,而毙者三百十有五,驹之成者二十有七。

简单翻译一下:一共养了公马母马五百六十二匹,死了三百十五匹,从小马驹长成能用的只有二十七匹。

这是怎样的一个比例啊!

须知,在《宋史》中关于马政的这一章里头,开篇的时候脱脱等人还给宋朝稍微挽回了点面子,说马政在五代的时候荒废了,到了宋初才重新开始有所规度。

其实在宋朝初年,《文献通考》兵考四中就有记载,说战马数十万匹。

而《梦梁录》中也说,继承吴越国在钱塘门外的马场养马,当时因为马太多,号称“马海”。

但是逐渐就在制度和人心的问题上出差错,等到了徽宗年间,马匹的数量就不是什么百万十万了,它开始按照千算。

但郑含章有一个长处,她在洛州搞的是计划经济,所以每个地方做什么安排都是她和手下智囊商讨、结合当地情况之后做出的决定,因此很难和历史上的宋朝那样,把马场都变成羊圈。

——现在她是因为缺乏良马马种,而且所在的地盘也不是那么适合养马,所以马政才一直都没有开头,而现在,她觉得这块短板将会因为裴晋卿而补齐。

二是盔甲。

骑兵也分轻骑兵和重骑兵,轻骑兵走的是灵便轻巧的路子,很适合当斥候、在军中传递消息;重骑兵走的是拉起速度来之后的冲撞力道,在战场上往往做为精锐尖刀用。

郑含章和其他人不一样,她并不觉得骑兵里头那些兵的命不值钱,她从头到尾都在尽量避免着自己开始用值不值去衡量人命。

这是一座无底的深渊,她知晓得很清楚,一旦有了开始,很多东西就再也无法维持住了。

所以,在她的认识里,宁愿把马的性能提升上去,然后给轻骑兵以更安全的盔甲,然后把重骑兵的那一套甲做成从头包到脚,就连马本身都要有些简单的盔甲防护……这样一来,对盔甲的需求以及对马本身质量的要求就都很难低下去。

好在,盔甲的问题,如果只把需求局限在洛州一地,那现在的高炉其实已经差不多够了,毕竟总共也没有多少兵,需求的板甲不算太多。

这个问题暂且略过:郑含章没有扩张地盘的想法,暂时也没有管理另一地的经济和生产实力。

而且现在看来,就算生产力有了一定量的溢出,也已经有地方要去了。

裴晋卿对她这边的全部都很感兴趣,不管是农业技术、管理流程、官吏擢拔,还是一直到和郑含章终于面对面坐了,他才从郑含章口中得知的钢铁高炉。

这个问题,暂时解决。

三是技术。

说白了,技术问题其实也就是人的问题,骑兵是需要战术的,这方面郑含章倒是有所了解:毕竟,字母站内历史区的那些博主们会讲,而且,往往都很能讲得深入浅出,令人记忆犹新。

在汉武那边一下子从卫家开出了一大一小两张SSR之前,骑兵除了用作斥候之外,要是正面上战场,那就是骑射这么一个路子:匈奴也是这么干的,他们在常年的游猎中锻炼得太多了,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也正是因为双方在技能点上的级别相差,所以,在汉武之前,如果让骑兵对射的话,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赢面。

直到卫青点出了骑兵阵,用一边胳膊夹着长马槊,并排一起向前,等于说是把步兵军阵的一些好处搬到了马背上来,情况才有所改变。

后来骑兵的战术也有变迁,基本都是在之前的版本上面打补丁,减少bug,提升战斗力。

在这个过程中,老兵是非常重要的,刚刚上战场的新兵蛋子是不知道怎么战斗的,训练多少遍也比不上真刀真枪地上去杀一场。

经历过二十场战斗而不死的老兵,在一般的军队中已经可以成为一个小队长,算是基层管理组织中最微小的一个节点。

军队的战斗力、组织力中,有相当一部分靠的是这些人——但是,因为前两项,也就是马和盔甲的物质条件很难达到一个保证死的人足够少的状态,所以这个年代,大多数战场都是靠着人命去填上前两者的缺陷。

这也就更加导致了第三项中的老兵从数量到比例上全面不足。

以上,是骑兵基本战斗力的组成。

郑含章按照这三条来形容了下自己梦想中的骑兵。好吧,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也不是梦想中的骑兵了,只能说是她计划着会在五年内带出来的、用来横扫天下的骑兵。

裴晋卿听完之后苦笑着摇了摇头,对一旁的卫云庭说:“若真能成,小弟怕是要跟着殿下一起被兵书大书特书。”

这样的一支军队成了,天下有什么军阵是切割不开的?有什么地方去不得?有什么城池攻不下来?有什么敌人能够顶得住这样的摧枯拉朽?

卫云庭是在方才,被卫渚兰让小厮请过来的,据小厮说,他找到少爷的时候,少爷正被许多的养兄们围在当中,闹哄哄地请他喝酒。

卫云庭是个好人,被他们要求着说自己在洛州的经历,没说了两句就脸红,酒也都喝,若是小厮去得再晚一点,他估计会被直接灌醉在当场。

现在也不是很好:他已经喝了七八杯,脸红着,很难说是因为刚刚触发了害羞的机制,还是因为醉了一半。

他听到裴晋卿的话,整个人迟钝了半拍才轻轻“嗯”了一声,卫渚兰将摆在自己面前,已经吃了四条的盐渍桃脯递给他,卫云庭含了一块,于是开口有些含糊不清:“这样……马还是不够。”

裴晋卿差点儿就要震惊大叫:什么?这马还不够?!

须知卫云庭到洛州去的时候是带着骑兵的,而且数量不少。

这些骑兵并不是普通的骑兵,而是精锐,在大军团作战的时候,这些骑兵是用来搞战术穿插或者绕后包抄,总之就是要让敌军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然后阵脚大乱、不战自溃的。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军队,不管是在什么时代,用什么标准去衡量,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对于一个可能地位不那么高的将领来说,这样一个数目,是他此生所接触不到的人数。

但是他转念一想,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在先前和郑含章说明他需要什么、又能给到什么的,说得相对仔细的时候,他就已经感觉到了,洛州这地方,是真他奶奶的富。

先前听卫渚兰转述的时候,他就觉得,哪怕洛州是天下之中,那也不至于富成这个样子……行吧,兴许是他小门小户的出身没见过世面,可是长安也就是这么个样子嘛!

结果和郑含章说起,自己能够提供马,但是需要置换的那些资源和技术的时候,他越听越觉得,卫渚兰是不是讲错了,她口中描述的洛州情况,和郑含章能给出来的那些资源,难道不是很不匹配吗?

他夫人的原话根本无法反应洛州有多富,要不是他知道夫人与自己利益与共、感情也甚笃,他都要怀疑这是不是其中藏着点什么算计。

粮食多,盐也有,更要紧的是盔甲竟然也能提供,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那边的兵直接一人拿着一根枪头包铁的木棍子就算是全部的训练环境,大概是要就此结束。

他搓搓手:“马不够……行,那些国家是不能多打,但……大概还能谈谈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女帝的日常

狩心游戏

假少爷回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