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不见,你最近睡眠怎么样?
改善不少,谢谢您的处方。
—嗯。现在对周围人的看法是?
有主动靠近我,看上去关心我的人。但有些时候,我会莫名产生厌恶,烦躁的感觉。
—你觉得他们对你的在意,是出于真心吗?
也许是。但我..不太能相信。
纪苒华听着,手中的笔飞速在本上记录着关键词。她抬头,望着眼前复诊的青年,平静地问出下个预设的问题:
“现在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人?”
“我觉得自己是...抱歉,我好像说不出口。”不同于刚才的流畅应答,青年的脸上闪过一丝纠结和苦恼,好看的眉形微微下拧。
“没事,放轻松。”纪苒华及时中断提问,双手自然摊开,作出放松的姿态。
她无形中引导对面的人,跟随自己作了三回深呼吸。
气氛重新回归和缓,青年已经调整成最初的状态。纪苒华尝试跟他建立眼神交流,却总是得到回避,她将这个小细节也记在了笔下。
“不要有负担,我们顺便聊聊天吧。你之前说自己的梦很零碎,又构成循环。那样多的片段里,有难以理解的吗?”
“有。我看到了两个人在接吻...”
“他们对你来说,分别是怎样的存在?”
“一个是我很讨厌的人。另一个...”青年毫不掩饰此时的不快,皱了下眉,接着说,“是我曾经信任的对象。”
信任的人?纪苒华画下了着重标记。
“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很复杂。应该有惊讶,愤怒和难过,以及..”他说到一半,突然止住话头。犹豫了几秒后,低头看了一眼手表。
如果在与人交谈时,下意识看表。只有两种常见情况,第一种是转移注意力,缓解话题的尴尬。
而第二种,则是对谈话内容感到不适或者无聊,并且接下来有要做的事情,需要赶时间。
她有些好奇,青年属于哪一种。或者两者兼有。
根据刚才青年说的关键词,她默默判断着,抛出关键问题。
“你觉得那个人背叛了自己,对吗?”
“......”
青年第一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纪苒华将这个反应收入眼底。
长期的治疗,十分注意医患之间的良性沟通,以及友好关系的建立。
所以她没有追问下去,而是放缓声音说,“现在你可以闭上眼睛。感受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只感受自己的存在。暂时忘掉过去已做,将来要做的事情。只感受此刻...”
“对...再放缓一些。”大概过了三分钟,她的声音就像来自遥远的另一个宇宙。
“现在你告诉我,你觉得自己如今的处境是怎样的?可以用抽象,潦草的话去描述。”
......
“我觉得自己坐在中间,周围是一圈高大的镜子。但没有光...”
“你只是坐着吗?”
“嗯...双手环抱膝盖,将头抵在上面。”
“镜子里有反射出什么吗?”
“不清楚,好像什么也没有。”
青年已经睁开眼睛,琥珀色的瞳仁倒映着光,隐隐绰绰,看不真切。
纪苒华露出了一个宽慰的微笑,仿佛鼓励般,轻松地说:“你答的很好。今天就到这里吧。”
“好的,谢谢您。”青年客气有礼地回应,起身离开。
青年走后,纪苒华独自走到辅疗室,这个房间专门设计在心理对话室的隔间。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房间内部有许多新型的心理道具,主要用于心理预测,以及压力疏解。
她走到一个熟悉的位置,停下了脚步。面前是传统的沙盘游戏,亦称箱庭疗法。一般病患都会在治疗师的陪伴下,摆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治疗师则根据荣格的“心象”理论进行专业分析。
置身黑暗,经典防御姿势,无镜映射...
她望着眼前青年摆出的沙盘,却联想到刚才谈话时的最后部分。沉思中,不觉皱紧了眉,突然听到几声轻缓的敲门声。
“请进。”话音刚落,便出现了一个同样身披白大褂的身影。
“纪主任,这是刚才那位患者让我转交给您的。他说走的太匆忙,一时忘了亲自给您,向您致歉。”悦耳的女声响起。
“没事,你去忙吧。”纪苒华挥了下手,对方送完资料也及时离开了。
她重新回到办公桌上,认真地审阅手中的资料。这是患者重要**,只有征求本人同意,才能进行查看。因此之前一直被压封在牛皮纸档案袋里。
只有几张表格,是关于家属信息的。她飞速地扫了几眼,不出所料,那位患者并没有过多描述家庭具体情况。
她所能得到的有用信息,恐怕只有姓名,职位和亲属关系了。
最上面的是青年的父亲,贺州。
a市龙头企业之一的昌硕的现任董事长。纪苒华在社会新闻上见过这个人物,听说过对方的雷厉风行。
虽然从青年的举止谈吐以及穿着上,就可以推断对方家境不凡。但事实出来,还是有些惊讶。
根据目前得到的数据分析,青年与父亲存在关系交恶的可能性。高位者往往控制欲较强。
而青年看似礼貌守规矩,实际上十分反感被束缚,被控制的感觉。从看手表和眼神闪避等潜意识行为中可以看出。
与他相处时,不能步步紧逼,否则对方可能会以逃避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
她继续往下翻看,第二页的头像框有一张美丽的照片。纪苒华很少关注娱乐圈,但因为自己儿子的职业,她对眼前的名字略知一二。
最年轻的国际影后,拥有媒体盛赞的天使面庞,以及超高的国民度。却遭受过两次大规模的网络言论暴力...
她结婚后,几乎淡出影视圈,但关注度和传闻依然如影随形。
有人觉得她迫于权势,与贺家联姻后郁郁寡欢,最终香消玉殒。
也有人爆料,谢芜与贺州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一时间众说纷纭,无法证实。
但伴随贺州的出轨丑闻曝光后,支持后一种说法的人变得很少。舆论导向都是谴责贺州的品行恶劣。
纪苒华没有深挖下去,但她从开头捕获到一个关键词“网络言论暴力”。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可能会产生抑郁倾向...
遗传性?
纪苒华将谢芜跟刚才的青年联系起来。
不对,她不会妄下决断。抱着对每位患者负责的原则,她决定下次复诊询问这方面。
最后一张纸,顶部的名字令她的瞳孔放缩了一瞬。
苏沂。
竟然是那个孩子...纪苒华惊讶地感慨。
她已经年过四十,在心理治疗领域从事将近二十年,可以说见过的各类患者已过千人。
她有条不紊地进行专业分析,庞大的工作量令她很少特意记住谁。
但眼前的名字,似乎把她突然带回几年前的某个下午。
那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
他跟刚才的那位少年...是什么关系?她盯着眼前空白的“亲属关系栏”,有些恍然。
“我不需要心理医生...我只是,想陪着他。”
纪苒华混沌的思绪里突然闯入这句话,一瞬清明。
......
原来在很久前,故事就埋下了种芽。
作者有话说:
上章的“达芬奇密码纸牌”和本章的“箱庭疗法”都是我在网上搜的,如果有不专业之处,欢迎指正。
本章可当作独立视角的番外,下章回主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