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见世子认错态度好,玩笑道:“怪我,徒儿不聪明,当老师的也有责任。我只教了你一套拳脚和运气的方法,却不曾帮你增长智慧,不然你也不至于做出如此糊涂的判断。”
世子笑道:“老师这话说的好。不如老师离了贾府,去王府里天天教导我。”
“那倒是不能。我在这里还有些事情,不过你可以随时过来,无论是儒释道,还是人情世事,凡我知道的,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世子听了,起身笑着行礼道:“只要老师不闲我烦。”
“行。”
世子笑着,聊起些各地见闻,问林黛玉的看法。林黛玉三言两语启发了世子,世子便起身告辞。
“老师的方法很好,我这就回府与父王商量,然后下发行文。”
林黛玉送走了世子,自己坐了一会后,就进园子闲逛。她先去了秋爽斋,见探春还在跟嬷嬷学宫廷礼,便去往紫菱洲找迎春。
迎春还是一个人,独坐在花阴捧着一本书在读。林黛玉走过来说道:“二姐姐在看什么?”
迎春笑道:“《黄庭经》。”
林黛玉听了,笑道:“二姐姐要求长生不老不成?”
“不过是瞎看,并非为了如何,修身养性总是不错。”
林黛玉笑着点了点头,问道:“大舅母和二姐姐说过订婚的事情了吧?”
迎春点点头,笑道:“不知为何,明明是这样奇怪的事,反而觉得很不错。”
“二姐姐能这样认为就很好。别的我也没什么说的,只是带去的丫头人选一定要谨慎。”
迎春便道:“我也问过她们了。司棋求了我,要自去嫁人。绣橘随我去。我知道宝姐姐的顾虑,其他的我也不多带。”
“二姐姐如此安排,我也就没什么顾虑的了。”
说罢,林黛玉便又去别处闲逛。在蜂腰桥遇到了香菱,奇道:“我说薛姨妈处不见你,你怎么没跟了一起回薛府去?”
香菱笑道:“当日太太,小姐回家时,大爷并不在,他还有许多东西留在这府上。故而太太命我在这里守着,等大爷回来。又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外面住着,就让我和这里的大奶奶住着了。”
“那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大爷回来了,我出园子去料理。”香菱说着,解释道:“如今太太在薛府,大爷和二爷不对付,大爷不愿意过去住。二爷如今又中了探花,太太偏疼些,也不过来,便找人命我出去多照看着。”
“那你去吧。”香菱便笑着去了。
林黛玉看着香菱离去的背影,知她就是甄师兄的女儿,只是纳闷为何甄师兄从来不来看一眼香菱的情况。林黛玉想了一会想不明白,就不再理会。反正她该办的事办好了,园子逛的也没什么意思,就决定往出走。
快到园子门口时,林黛玉看到前面走着一个人,瞧背影好像是惜春。看她前进的方向,似乎是往栊翠庵而去。
林黛玉知道惜春是个冷漠的性子,喜欢参禅学佛,妙玉又是个孤僻的人,二人能在一处玩,也不足为怪。
她也为惜春起过一课,后来观察惜春的言行,见与卦象相应,俱是出家之意,且并不是无奈的选择。便知道她从小到大,经历父母早亡,兄嫂忽视,早已经把冷漠的心性定了,无甚更改的可能,也没有对世俗的渴望贪恋,一心只是要避世远居。
林黛玉想到此处,觉得惜春最后削发为尼也没什么不行,只要本人认为不错,那便让她随心去做好了。
想完惜春,林黛玉又细细想了想,发现府里能帮能救的姑娘们俱已经帮了救了。至于剩下的女子们,所受世俗限制太多,她并不能算完全。她不像师父们那样全知全能,此后只能是谁遇到难事,她随缘伸手帮一把罢了。
停足良久后,林黛玉便出了大观园,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打坐。
过了半日,林黛玉忽觉有些感应。她顺着感应出了贾府来到一个破庙前,见到自己的师父坐在庙门前,旁边还睡着一个年轻的男子。问道:“师父从何处来?”
“从该来的地方来。”
林黛玉无语道:“然后呢,去该去的地方?”
跛足道人笑道:“送故人回去。”
林黛玉问是谁,跛足道人便将事情一说。林黛玉叹道:“这位尤三姐遭遇实在堪怜,我竟不知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师父何不让我帮她?至少她不会死。”
“她在警幻仙姑处还有事情要做,待辞别了想辞的人,就该回天上去了,不便在人间多逗留。因而该着这一遭。”
林黛玉听了,无奈点头,指着地上的那个男子问道:“那他?”
“他就随我去了。”跛足道人说完,问道:“你打算何时离开贾府?”
“我也不知道。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我自会离开。”
跛足道人点头,说道:“你去吧。我瞧他也该醒了。”
林黛玉点头,转身回了贾府。
回去后,她便一直待在院中没有出去。及至半个月后,院中守门的婆子谈起:“二奶奶如今也做了贤惠人了。听说巴巴的接了回府,藏在园子里,连老太太,太太那里也不知道呢。”
另一个婆子道:“可不是,听说里面有个缘由。那个原是定了亲的,不知怎么和二爷勾上了。二爷也是不长脸,国丧家丧期间,停妻再娶,让人家原来定的那一家儿给告了,听说要要人呢。”
“那现下是怎么个情形?”
“那就不知道了,听说东府那边处理,左右是那边奶奶的亲戚。照我说这里面少不得还有珍大爷和珍大奶奶的事。不过咱这位太岁奶奶竟然发了好心,满心不愿意把人让出去呢。”
头一个婆子冷笑道:“不能下生了,由不得不低头,自然也就学起贤惠人了。不然照她以往那股子醋劲,再霸拦着二爷不让生子,休她不就是早晚的事,不然这爵位给谁继承。”
两个婆子嚼了半天舌根,又嗤嗤的笑了几句,便撩过不提。
林黛玉原在院中的树阴下坐着,两个婆子并没有看到,所以方才二人的对话,被她原原本本的听了去。
这两个婆子虽然说的含糊,但是林黛玉还是明白了她们说的是谁?因而奇怪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熙凤一心在贾琏身上,忍受不了半点忽视和背叛。凡是被贾琏看中的人,不管好赖,她都下了死手,如今身边跟来的丫鬟只剩下了平儿一人。
她之前又间接逼害死了鲍二家的和贾瑞,还有暗地里弄权,害的张金哥与守备之子殉情。另有其他逼死人命的情况无数。
她天性绝无容人之量,视人命如草芥,更不可能容忍贾琏欺骗她在外面另娶。此时竟然一反常态的将人接了进来。事出反常必有妖,王熙凤身上罪孽已极,万不可再造杀业,否则无力回天。
想罢,林黛玉就出了院子,往大观园而来。她得去看看,免得发生什么不可挽回之事。
一进园子,她就遇到了贾宝玉。贾宝玉也见到了她,笑着问道:“林妹妹稀客,怎么今日有空进园子?”
林黛玉也没什么隐瞒,直接说道:“听说新来了一位二奶奶,听着新鲜,所以来看看。”
贾宝玉道:“你也知道了?正好,我也要过去,我们一起吧。”
林黛玉便和贾宝玉一起走,路上问道:“你可知这位新二奶奶的底细?”
“怎么不知道?说来你应该也知道,只是你素日不大走动,故而不清楚。她是珍大嫂子的妹子,长的十分标致的一个人物,个性也柔和。如今被凤姐姐接来,就住在大嫂子那里。”
“原来如此。”林黛玉沉默了一会,想到前些日子师父的话,问道:“她是不是还有一个妹妹?”
贾宝玉听林黛玉问起尤三姐,伤感道:“是有。只是红颜多薄命,又是令人敬叹的烈性子,自应了柳二哥,便决定终生不嫁他人。可叹的是,前些日子不知何故竟然自刎了,柳二哥也遁入了空门。我为此事,这几日都难过的吃不好,睡不好。”
林黛玉听了,说道:“果是一家。”心中暗想道:亲缘血脉福祸一体,那个没得了好,只怕这个也难受。想着,脚下快了几步,更想见见这位新二奶奶了。
二人很快就来到稻香村,此刻这里已经有其他姐妹在了。她们因瞧着这位二奶奶和善,又是刚进来的新鲜人,故而这几日常常过来。
探春见林黛玉和贾宝玉进来,笑道:“没想到林姐姐在外面也得了信来,可见这世上的事情,没有不透风的墙。偏生凤丫头好本事,能瞒得住老太太和太太。”
林黛玉听探春这话,就知她这样聪明的人,应该也察觉到什么了。只是不好明着说,只能趁着机会暗暗的提醒尤二姐。
林黛玉便看向尤二姐,却见她根本没有听懂探春话中之意,笑着说道:“二奶奶对我自然是极好的,也常常过来问我适不适应,实在是个贤良人。只是二爷做的事情不合适,所以才瞒了老太太和太太,只等妥当的时候再回禀,她真是个内外都妥善的人。”
探春听了,无奈的摇头,也不好再说。
林黛玉听了尤二姐的话,直觉要坏,没想到她竟然意外的是个实在人,别人说什么都信,一概不考虑自己的处境,说跟着进府就跟着进府。只怕被人害了,还不知害她的是谁?
林黛玉想着,心里叹了口气。
大家又坐了一会,便出了稻香村。探春因今日嬷嬷放她假,所以不想回秋爽斋,就和大家商量着一起去贾母房中。其他人自然没什么意见,一行人出来园子,往贾母房中而来。
姐妹们和贾母热闹的聊了一阵,突然见凤姐拉着尤二姐,身后还跟着尤氏一起进入贾母房中。姐妹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凤姐要干什么。
只见凤姐先让尤二姐见过贾母,然后说道:“我这身体老祖宗也知道,每每想到不能为二爷延续子孙就忧心不已。如今我也认命了,想着趁二爷还年轻,不如早做打算,故而领了妹妹来。这妹妹也好,是珍大嫂子的妹子。我原就看上了,长的好,又是亲上加亲,实在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了。只是现下她家中艰难,没个依靠,所以我就厚着脸皮过来讨老祖宗个情,想早早的把她接进来。”
贾母听了,拉过尤二姐的看了看。一边夸凤姐贤惠,一边感叹贾琏都快三十了还没个子息,确实不好听。遂欣然同意。
凤姐谢过恩,又带着尤二姐往王夫人,邢夫人处,见过了二位夫人。
于是,尤二姐就过了明路,正式住进了凤姐院中的东厢房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