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买一双新鞋。
上山的路坑坑洼洼,雨后泥土柔软湿润,踏上去像踩着棉花,而它远不如棉花干净,草鞋破了好几个小洞,一根麻绳虚虚牵着。
现下刚过初春,家里的金鱼鼓鼓囊囊,再等半个月街上孩子多起来,换双木履的心愿就能实现。
如果总是上山,比草鞋结实得多的木履,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选择。
邻居昨晚和她打招呼,告知她摊位依旧在靠近街头的地方,这是邻居替她不断争取而来的结果。
她很感激,大清早就送去两条红红的、还没有进入□□期的小金鱼。
邻居一家可怜她一个人,总是有意无意帮助她,盖房子,摆摊位,赶跑骚扰她的流氓,把她当自己家的孩子喂到十八岁,她脚上的草鞋是邻居小姐送她的十七岁诞辰礼物,她舍不得换,一直穿到现在。
只送两条小金鱼是不够偿还恩情的,赖以为生的东西在自己眼里是弥足珍贵的宝贝,在以砍柴为生的邻居眼里,只是两抹水缸里游动、偶尔蹦跶一下的枫叶。
她总要想出更好的东西才行。
可是在更好的东西被想出来之前,她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那个寺院还愿。
为何要还愿,自然是她许了愿望,而愿望实现了。
大约半月前,她遇到了镇上嚣张已久、据说是被德川驱逐的浪人。一年前来到镇上,烧杀劫掠无恶不作,面容凶悍体型雄壮,镇上的大人都不敢出面管制,徒留手无寸铁的百姓受苦。
她的金鱼摊被踢翻,一半的金鱼泼至天上,骤然下坠的砸地声刺痛她的耳膜,扑地挽救的动作被浪人视为不敬,披散的碎发被粗暴拎起,脸上重重挨了一巴掌。
因为不漂亮,所以没有任何顾虑。
她跌坐在地上,眼睁睁看着一地扑通的尸体,睁大的眼睛没有动静,愣愣看了好久,直到邻居匆匆赶来、躲避的群众将她悄悄打量,她才恍然回神,安静地将一半的尸体捡到木盆里,和另外一半离开了水、也渐渐失去动静的同伴放在一起。
她拒绝了林子小姐的陪伴,一个人抱着木盆离开。
临近傍晚的山林很安静,只有鸟嘎嘎嘎的声音。
幽静的小径陡然浮现陌生的人影,她感到头皮顿时一阵发麻。
前方出现一个人,对方似乎在打量她。
一个脑袋锃亮的男人静静立在她必经的路上,拦路的行为做得理所应当,浑身上下散发着不同寻常的味道。
阴森森的面容,眼神不算明澈,手指十分枯瘦。
“是遇到困难了吗?”说出这样的话。
她警惕不作声,男人自顾自继续说。
山上有一个极乐教,他邀请她一起去。
“不参拜也没关系。”他这样说,“教祖大人愿意倾听一切烦恼。”
“什么都可以。”他这样说。
她看上去,是很可怜的样子吗。
还是她看起来很好骗。
她没有任何寄托的想法,也没有向谁倾诉的**。金鱼的尸体开始浮胀,她要赶在腐烂之前把它们埋到土里。这才是她应该去做的事,而不是向什么不知来历的教祖诉苦。
她不信教,这一点就断绝了所有可能性。
可是那人仿佛盯上了她,一直跟在她身后。她故意在林子里绕圈、拐弯、速度忽快忽慢,也还是没能将他甩掉。
——对方似乎比她还要熟悉这片从小长大的山林。
这可麻烦了,她想。
第五次回到故事开始的起点,月亮升至枝头,柔和的月光拂洒怀里的小金鱼,树叶在头顶簌簌作响,怀里的宝贝发出噗通噗通的声音,她突然就不想再和对方兜圈子绕下去。
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宗教,寺院建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
她住在山腰,一直以来的生活只局限于山脚,镇上到家里并不是多长的一条路,整座山也不是多高的一座山。但是她一次也没有往家的背后走去。
山顶出现了个极乐教,她活了十八年,居然第一次知晓。
拨开层层叠叠的树叶,隐没在霞雾中的一角悄然出现。
寺院并不大,伫立的山门,四四方方的庭院,别无二致的本堂,木制的三重塔楼,一汪漂亮的莲花池。
她被领着前往本堂,中途越过莲花池上曲折回环的长廊。
莲花次第开放,凝聚的露水划过花心滴入水中,涟漪遥遥荡漾。
悄声静谧,越走近本堂,领路人的动静越轻,对供奉在此的神佛崇敬信奉,她闻到了一缕不容侵犯的神圣,于是她也放缓动作,脱掉草鞋的赤足在木质地板上轧过,碾磨出微弱的吱呀。
小金鱼放在山门,应该没有人会将它们端走。
她突然觉得莫名其妙,她怎么会跟一个陌生人来到陌生的寺院,向一个陌生的神佛参拜?
神佛之说虚无飘渺,如果真的有神,被神庇佑的人此生就能一帆风顺?
那么那些努力生活的人,岂不就成了笑话。
过往十八年靠自己熬过来的每一天都在告诉她:神明是不存在的。
跪拜等候的信徒挤满了宽敞的屋子。
有人脸上忧虑愁苦,有人脸上淡然平静,有人在哭,有人在笑,她警惕地观察四周,一个个平凡的人进进出出,哭着进去,笑着出来,忧愁烦闷一扫而光,恍若新生——
她从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依旧看到了尚未熄灭的**。
她被身后的人推了一把,脚步踉跄了一下。
轮到她了。
将她带入崭新世界的人恭恭敬敬站在门外,微微垂首掌心向上,无声邀请。
很黑。她心里的声音响起。
被黑暗包裹的瞬间,她下意识伸手去探,似乎抓到了什么东西。
“那是烛台,小心哦,会扎到手。”
从天边飘来,如云似雾,初春寂夜乍暖还寒。
黑暗里现身的男人俯下高大的身体,长长的飘带轻轻搭在她的肩膀,与此同时她抓在烛台上的手,被一抹寒凉温柔拂去。
凉意萦绕,一点点纠缠蔓延。
明明是很冷的季节,她却觉得,虚空中所有光点都汇聚在遽然鲜活的指尖,从那里开始,像寂夜的萤火,并不存在、却又无比鲜明。
他握着她的手,将它从尖锐的突起上解救,随后他放开她,专心致志地点灯。
莲花灯台逐渐燃起七个光点,烛心摇晃,拂拂驱散空寂的黑暗,她的脸被烛火抚过,她闻到空中弥漫的异香。
淡紫的飘带转瞬即逝,留在她肩上的触感比风还轻。
他的手里拿着那支最初摇曳的蜡烛,烛火幽微跃动,打在墙上的光影飘渺模糊。
它爬到高处。
她的耳边仿佛一声轰响——
......
神佛为什么不坐在高台之上。
柔和的眉目下垂着悲悯的弧度,目之所及的一切皆是怜悯的信徒,齐腰的卷发随意披散在庄重的黑色教袍之上,神圣庄严地静立身侧,比夏日风铃飘摇而过的琉璃还要美丽的眼睛正温柔地注视着她。
神佛有一双比朝霞艳彩还要绚丽的七色眼睛。
就像彩虹一样......不,比彩虹还要漂亮。
他眉眼舒缓,露出宽容的微笑。
“没见过的孩子,第一次来吗?”
她艰难地从那双瞳眸中抽离,耳边又响起温柔的声音,几乎是立刻低下头,不敢去看那双仿佛如同漩涡的眼睛,弧度很小地点头。
见到神佛要说什么?她开始思考,开始纠结,她从来没有参拜过,这是她第一次踏进寺院,连参拜顺序都不知道的她,见到活生生的神佛,该说些什么?
一步之遥的神佛安静地站在原地,耐心地等待她。
然而越是这样,她就越无法说话。
眼睛眨得越来越快,嗡动的频率堪比飞蛾的翅膀,笼罩在眼角的余光渐渐式微,烛火跃得越来越慢,墙上的影子逐渐清晰,她慌乱之中看了一眼,两道清晰而模糊的身影正向彼此缓缓靠近。
她的脸被一抹冰凉覆上,刺痛从那里传来。
“真可怜,一定很痛吧?”
肿胀的伤口被轻轻抚摸,源源不断的凉意将其覆盖,很快,她就感觉不到痛了。
神佛收回手,温暖的烛光下,他微微俯身。
“我是万世极乐教教祖——童磨,你可以叫我教祖大人,也可以直呼我的名字,我都不介意。”
“是新信徒吧,你叫什么名字呢?”
她不知为何,竟有些怕再次看见那双眼睛,于是在他起身之前,急匆匆说出那两个又轻又小的字。
对方敏锐地捕捉到,毫不吝啬地夸赞她:“花枝,很美的名字。”
她觉得很热,平静的心被对方轻飘飘的一句话搅得动荡。
她跪坐在地上,与回到高台莲座的教祖谈心。
他询问她的身世,来历,烦恼,聆听她的一切痛苦,给予建议和帮助。
他很温柔,每一句话都在循循善诱,留给她的空间广阔而寂静。
并不是简单的倾诉与倾听——
他在引导她说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山下的人们过得如此痛苦,原来如此,真是可怜。什么都不用担心,回去好好生活吧,让花枝难过和痛苦的事情,没有去回想的必要。”
她听见这句话,心里除了倾诉过后的轻盈,还有软软乎乎的感觉,她说不上来。
回到家已经临近清晨,她被林子小姐紧紧抱住,“你去了哪里?为什么现在才回来!”
林子小姐的丈夫也没有休息,抱着刚出生一个月、睡得咂巴的孩子跟在她身后。
“女孩子一个人还是太危险了,最近山里有熊的脚印,以后就跟我们一起回家吧。”
她把小金鱼埋在门前苍郁的大树下,撒下一包蒲公英的种子,她从山上被蒲公英包围时就开始搜集,也没想到会用在这样的当下。
明年,家里或许也会长出黄灿灿的蒲公英。
如果可以的话,她想把开得最美的蒲公英花送给林子小姐一家,如果有多的,就送给山顶的教祖大人。
在他环环相扣的引导下,她似乎说了这样的话。
——希望妨碍大家幸福的人消失。
直到临睡前,鸡鸣刺破薄薄的天幕,她才渐渐清醒过来。
只是一次情绪层面的释放,生活并不会因此有所改变,下次遇到这样可恶的人,还是要想办法解决才行。
她没有对虚无的东西产生依赖的心思。
她只是忍不住去想,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又以什么理由见面?
她在家休息了好几天,某个天亮后随林子小姐一起下山,帮她们卖捆成一摞的柴火,夜幕降临,等待出来游玩的孩子光临她的金鱼摊。
今天收获颇丰,好像是这一月来最多的一次。
她如愿买了渴望已久的木履,崭新的鞋面画着漂亮的红色云纹,像金鱼的尾巴。
穿着新鞋上山的路上,她问一旁心情同样不错的林子小姐:那个浪人呢?似乎没有见到他。
林子小姐和她的丈夫突然噤声,似乎听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树叶哗哗作响。
“死了。”
她停下脚步。
“几天前被人发现死在街尾。”
林子小姐不是胆小的人,死的也是罪有应得的恶霸,她眼中隐隐的恐惧却挥之不去,她似乎总觉得很不安。
丈夫握住她的手安慰她:“也许是有人见义勇为。”
林子小姐点点头,准备拉着人快步回家,结果她扭头一看,人早就不在原地。
“你去哪里!”
抱着一路采摘的油菜花,奔跑的速度在上坡的路径略显缓慢,她对他们招了招手,转身往那条刻意记下的小路跑去。
半长不短的头发松松垮垮,发带在飘落前被抓到手里,宽敞的裙摆纵容她的任性,月光追随轻扬的发尾,染上银白的余晖,她拨开云雾缭绕的枝叶,主动走进曾向她敞开的世界。
她记着正确的路线,一路畅通无阻,新鞋在回廊上擦出并不和谐的声音,她将它们脱下来,无声守护寂夜的宁静。
今天似乎没有人参拜。
空荡荡的本堂,只有她贸然闯入、冒冒失失的身影。
只是凭着心底陡然升起的念头,就这么不管不顾地跑过来了。
不合时宜的急促,她来的目的是什么?哦对,是还愿。
怀里的油菜花有一束不堪风的重负,啪嗒一声落在地上。她蹲下去捡,起身的时候撞上了什么东西。
“花枝?”
比她高很多、几乎将她包裹在影子里的男人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她身后,收敛的眉眼微微上扬,好奇地注视她。他没有穿肃穆的长袍,穿着一身松散的红色和服,慵懒地站在她身后。
“是迷路了吗?”
她低下头踌躇了很久,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将手里一大捧黄澄澄的小花递给他。
她的动作出乎意料,他轻轻诶了一声。
她不敢看他的眼睛,所有的力气凝聚在心里,发出自见面以来最大的声音:
“坏人消失了,谢谢您!”
耳边只有烛火燃烧的轻响。
她听见他在笑,睁开眼,手里的花被接过去。
“我什么都没做,花枝的话我听不懂。”
“哇,好漂亮的花,谢谢你,我会把它们好好插在壶里的。”
急急忙忙地来,毛毛躁躁做出无法预计的莽撞事,又想落荒而逃地离开,每一个举动都出其不意,她自己也无法解释。
花送到了,她局促地鞠躬,然后转身就跑。
她很想拍拍烫到可怕的脸蛋,可她暂时无法做到——他抓住了她的手。
柔软的身体撞出荡漾成海的浮浪。
漂亮的琉璃眼睛挨得很近,几乎要将她吸进去。
“神明庇佑信徒,是天经地义的事。”
他拨开她脸上凌乱的碎发,葳蕤的藤蔓悄然缠上她的脖颈。
“我很喜欢花枝,如果可以的话。”
“你愿意常来吗?”
仿佛听清,又仿佛没听清,她没有立刻回应他,只是盯着烛光之下蓬松柔软的头发。
她眨眨眼,心中鬼使神差响起一道声音。
——原来教祖大人的头顶是红色的,就像金鱼红红的脊背,真好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