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开始紧锣密鼓地盖起园子来。
盯着他们想从中赚点钱的自然不止薛家,冷子兴也催着自己媳妇去找岳父岳母。
这给皇妃的省亲别院里难道还不摆些古董撑撑场面吗?他冷子兴这里可有的是好古董。
周瑞家的一向对女儿女婿的事情还肯尽力的,因此便去找王夫人。然而周瑞家的是信心满满地去,事儿却没办成,回去告诉女儿女婿,冷子兴一肚子的气,女儿也忍不住埋怨她:“妈一向不是说在贾府主子跟前最有体面的吗?怎么连这件事都办不成?赵嬷嬷的儿子都跟着去姑苏办事了呢。”
这赵嬷嬷是贾琏的乳母,她的两个儿子是贾琏的奶兄弟,她既然求了贾琏和凤姐,让两个儿子跟着去姑苏采买唱戏的女孩子,自然也顺路捞些油水,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古董一事却没有这么简单。
贾家这次盖园子本来花销就甚大,该省的地方还是要省一些的。贾家作为百年的老勋贵,无论是各个主子的房里还是库房里,本来就有不少古董,何必再从外面买来?
而且古董这东西最容易骗人的。要是买的是假货,那真是大把的银子赔进去什么也没捞着。
冷子兴本来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也是想着贾家盖园子要采买的东西甚多,来不及仔细分辨。他就可以来一个浑水摸鱼,多挣一点。谁知道这个机会没有捞到。
他在京中早就混成了熟脸,能被他骗到的人也都骗过了,在此处也不好做生意。既然贾家的钱挣不到,过一时他也就打点行李去别的地方找机会挣钱去了。
他本来就是个大嘴巴的人,又怀着对贾家的怨气,走到哪里便变本加厉的把贾家的私密事到处泄露,还掺上很多不好的话。这便是连他的岳父岳母都不知道的了。
转眼冬至到了,宫中要举行祭天的仪式,百官也要进宫朝贺,回来还要祭拜自己家的祖先。这一套忙完,这一日却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要拜自己的老师。黛玉便同着大公主等人在宫里一一拜见了给她们授课的老师,并献上了冬至的礼物。参加完宫里的活动后,她又出宫来,准备前去拜会贾雨村。
说起来,林黛玉和顾文宁也是突然得到了贾雨村进京的消息。
本来贾雨村任金陵知府才不过一年的时间,这也不到三年考核之期,怎么会突然进京来呢?后面才听说是王子腾连上保本,保奏贾雨村,因此圣上召他进京陛见。
当年林如海举荐贾雨村,又转托到了妻兄贾政这里,本来就是把这个人脉与贾王史薛等家一起共享了。
然而看王子腾如今如此卖力的推荐贾雨村,顾文宁不由得好奇,他们背后都发生了些什么?或者更准确的说,贾雨村到底为王子腾做了些什么?
能够让王子腾如此赏识,这必然不是一般二般的事,王子腾总不至于有一百个薛蟠这样的外甥吧。
顾文宁有些不放心黛玉自己一个人出门。虽然贾雨村是教过她几年的老师,但又是个男人,而且是个心思深沉、脸皮厚、官场上摸爬滚打的男人。
然而弟子去拜见老师是冬至的习俗,黛玉必得亲自前往的。
顾文宁却不能主动去贾雨村的住处拜访,拉低自己的身份档次。论起身份品级她比贾雨村本人都高不少,当然不可能由她先去拜会贾雨村的夫人。
贾雨村若是懂事的话,自然会让他的夫人上门来拜见自己。贾雨村不至于攀上了王子腾,就不把旧日的荐主林如海放在眼里了吧。
顾文宁把黛玉的乳母王嬷嬷,大丫鬟中夏、南枝、紫鹃、雪雁,自己的大丫鬟青果、青杏,跑腿的小厮石柱、寿喜,还有贾敏的陪房,自己的陪房都派了去,那叫一个浩浩荡荡。
出发前顾文宁嘱咐了好几遍:“姑娘身边无论何时都不许少了四个人跟着,别管是去见贾雨村还是他夫人。别忘了你们小姐也是有品级的才人,不要给你们主子丢份儿。”
众人都齐齐答应了。
黛玉自己倒轻松的很,说一声:“太太也太小心了。”就出去了。
顾文宁一直望着黛玉的轿子从二门出去,才回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小厮回来报信:“贾老爷的夫人留姑娘用饭,姑娘说用了饭就回来,让太太放心。”
顾文宁稍稍放心下来,又等了半日,终于听到说:“咱们家的轿子回来了。”
黛玉下轿来依然是一脸轻松,还问顾文宁:“太太吃饭了吗?”
顾文宁笑了:“难道我还会想你想的吃不下饭吗?”
两个人拉着手走进屋内,黛玉给顾文宁讲都发生了什么。
其实什么意外的事都没发生。黛玉去了拜见了老师,献上了礼物,贾雨村也照样很客气地收了。还恭喜她现在能够为大公主伴读,做了才人。然后又问了许多她现在的功课,夸奖她现在进步很大。
然后黛玉就被引去见贾雨村的夫人甄氏。这位甄太太人很和气,一点架子都没有的。而且黛玉还见到了甄太太的儿子,小男孩儿今年才6岁,还不到需要男女大防的时候。
“而且这位甄太太还是姑苏人呢,是咱们家的老乡。”黛玉兴致勃勃地说。
这个咱们家当然指的是林家了。
黛玉因为跟着林如海在巡盐御史任上,在扬州的时候更多,其实也没怎么回过姑苏,上一次回去还是送母亲贾敏回乡安葬。然而黛玉受父亲影响,以前说话也是有姑苏口音的。如今可能是住在长安的缘故,这口音基本消失了。
顾文宁也感兴趣起来:“那可真巧。你说起姑苏,我倒想起来,上次跟薛家的香菱丫头说了几句话。她在京里也待了一些时候了,还是姑苏的口音呢。问她父母是谁,她又全都不记得了。想是很小的时候就被卖了,估计这买主也在姑苏,不然不会长这么大还是一口改不掉的乡音。”
这贾府的人都传说香菱丫头有些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可惜运道不好,竟然让她做了薛大傻子的屋里人。就是当个正经的主子奶奶也是完全够格的。
况且香菱不仅外貌气质出众,性格人品也好。她是真的跟薛家的其他人不像,也算得上是出淤泥而不染了。因此顾文宁跟黛玉虽然讨厌薛家,却更加心疼香菱陷在那样一个泥坑里。
黛玉便也提起:“香菱还认识字呢,她还说想学作诗。上次她找我请教杜工部的诗,我就把自己的书借给她一本。”
这却又出乎顾文宁的意料了,从小被卖的丫头还识字?看来是卖主从小用心培养的了。她的身价银子必然也是不菲的。可惜遇到了薛大傻子,若是遇上一个更读书懂礼的男人,应该会好些吧。
不过顾文宁转头又否定了自己乐观的想法,正经嫁人的官宦小姐都常常遇人不淑呢,她一个丫头能有什么保障?就算遇上守礼的男人,会尊重自己妻子,也不见得把丫头当人看。
这事儿越想越让人难受,顾文宁索性不想了:“既然她喜欢看书,我屋里的书也可以借给她,只是别让薛大傻子弄坏了。”黛玉答应了。
隔日贾雨村的太太甄氏就上门来拜访顾文宁。这甄太太果然是浓浓的姑苏口音。两个人不免聊起江南的事情。说起江南的风土人情,甄太太是很健谈的,不过说起家里的情况,她就常常闭口不言。
顾文宁心想:这是不是与家里人关系不睦,或者家里有什么难言之隐?
她也不好去刺探别人的**,便避开不谈。
两个人聊的投机,顾文宁便殷勤的留甄太太吃饭:“我让她们厨子做些江南小菜。咱们再一起喝一杯。”
如今贾府的人十分奉承顾文宁,她想要点什么菜自然都会送来的。
不过今日的菜却晚了一些。顾文宁马上想到:她虽然知道贾家的人是势利眼,但这省亲别院才开始盖,现在就不打算伺候她了?这也变得太快了点吧。
不过菜还是送来了,顾文宁也就懒得跟她们计较了。连上黛玉,三个人吃完饭坐着说话。却听外面丫头通传:“二太太打发香菱丫头来说话。”
顾文宁说:“我这里陪客呢,让她一会儿再来吧。”
她虽然喜欢香菱,可她不喜欢二太太呀。而且王夫人居然使唤了香菱来,那看来薛姨妈就在她跟前呢,这姐妹俩在一起又不知道算计什么呢。
谁知甄太太便站起来说要告辞:“已经打搅了这么久了。多谢夫人今天的款待,改日再来拜访。”
顾文宁挽留了一下,见挽留不住,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家里还有事,也就罢了。
顾文宁便让婆子们送甄太太出去。
甄太太跟着顾文宁的婆子迈出门去。正好香菱丫头听见顾文宁说让她一会儿再来,她便转身出了院门,甄太太只瞥见那丫头一个俏丽的背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