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 第51章 郑太妃上

第51章 郑太妃上

顾文宁一早起来便听到青梨跟她抱怨:“您新收的干女儿要抢着跟我们干活呢。”

顾文宁笑她:“多一个人帮你干活。你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呢?”

青梨撅着嘴不说话。

顾文宁也知道,薛家的一个丫头突然跑自己家成了小姐,只怕伺候自己的这些丫鬟们心里也要不高兴呢。

不过英莲也就再住几日,等找到了她的家人便把她送走了。

丫头们不高兴就不高兴吧,横竖她们也翻不了天。

想到这里,顾文宁又回想起之前甄娇杏跟她说的话:“……主人家败落之后,老爷和太太只能去依附岳父岳母家生活。老太爷待我们老爷太太也不好……后面不知怎么老爷就被一个跛足道人拐走了。从此出家去了,再也没有音信。”

顾文宁感叹英莲也是真的命苦,现在回家去也只有一个依附着势利眼外祖父过活的母亲罢了。

她能够回家去已经是上天的眷顾了。至于她早就不见踪影的父亲甄世隐,只怕更难找回来了。

然而日子艰难些,好歹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自然比跟着陌生人做丫头,还要给一个呆霸王做小妾强多了。

少不得临走时再帮助她们一些银子,今后也好生活。

就是英莲傻里傻气的,只怕她不肯收,倒是悄悄地给好。

顾文宁一面梳着头发,一面又对青果等人说:“那个贾雨村,只怕他不肯帮助英莲。若是他不答应,甄太太能使唤的动家里的人吗?送英莲返乡的事,恐怕还得我们操心。”

青果也说:“咱们家在姑苏有的是亲戚朋友,甄姑娘的母亲和外祖父家有名有姓的,应该不难打听。就是长安到姑苏来来回回的,也要费不少时候呢。”

顾文宁想想也是,这样一来英莲就不是在自己这里住几天了,至少几个月是要有的。

顾文宁便对青果和青梨等人说:“既然英莲丫头还要在咱们家住不少时候,那就麻烦你们照顾她了。别说我已经收了她做干女儿。就是不收呢,她也不是咱们家的人,来这边也算是客人。就是她还在薛家的时候,也已经摆酒做了小妾,算是半主半仆的,也不能全然把她当丫头看待。她平常要帮你们做些轻省的活计,你们就让她做,但是那些粗使丫头的事情就不能让她上手了。”

青果忙说:“不用太太说,我们都知道的。甄姑娘也省事的很,也麻烦不到我们。”

顾文宁只盯着青梨看,见青梨也答应了,她才放心。

青梨不撅嘴了,上前来给顾文宁插戴首饰,一面又对她说:“那个贾雨村,当年甄老爷有恩于他,他就是这么回报的,那咱们老爷还提拔过他……”

说起这个,顾文宁脸色也沉下去。

是啊,你帮扶一个人,哪怕不指望着他对你有多大的回报,但最起码的力所能及、互相帮助还是要有的。

贾雨村复职这些时候,也不知道他跟林如海都有什么来往,只看到他对王家、贾家巴结的很。

王子腾如今是那么卖力的推荐他,之前顾文宁还觉得自己想多了,但现在想想,他还真的有可能把最早举荐他复职的林如海抛在脑后了。

顾文宁便说:“我跟老爷写信的时候自然提醒他的,咱们就不要操心了。”

林黛玉这几日在宫里有些心不在焉,一方面她惦记着顾文宁有没有把香菱——啊,不是——英莲救下来,一方面又在想自己的老师贾雨村。

她努力回想在扬州时给他上课的贾雨村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那时候她只觉得老师学问很好,教导她很用心。

就是后来贾雨村接受了父亲的保举,用了林家的银子,迅速起复,然后又徇私枉法的判了薛蟠的案子。这些事情林黛玉多少都知道一点。

但大概是因为学生对老师总是仰望的,而不是审视的。她好像从来没有想过去审判一下自己老师的道德水平。

他是不是一个好官?是不是一个好人?

如今她确认了贾雨村确实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怎么能不感到滤镜破碎呢?

大公主发现了林黛玉的心不在焉。她瞪了林黛玉好几次。

一方面她非常努力的不让黛玉的学业成绩超过自己。但当林黛玉真的不用心的时候,她又觉得不舒服了。

本公主的伴读怎么能是个弱鸡?

等下课的时候,大公主便问黛玉她在想什么。

黛玉没忍住,问她:“要是你发现你以前很尊重的一个老师,结果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你该怎么办?”

大公主无所谓的一笑:“那就让他永远没有忘恩负义的机会。”

林黛玉没敢细想她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

怎么样才能让一个人永远不会有忘恩负义的机会?

搞垮他,让他永远不能翻身?还是杀了他?

林黛玉觉得自己是阴谋论想多了,大概是从母亲那里偷来的话本子看得太多了。

她略带酸味的对大公主说:“要不您是公主呢?”

大公主轻哼一声:“你是觉得当公主很容易?”

黛玉没敢说:反正比当公主的伴读强。

得嘞,两个人有时话不投机半句多。

话说死了,她们便在宫人的跟随下默默的返回卢皇后的凤仪宫。

谁知她们到了地方,卢皇后却不在,宫人告诉她们:郑太妃娘娘病了。

皇帝的生母,大公主的亲奶奶,郑太妃病了,这当然不是一件小事。

大公主也没来得及问是什么病,严不严重,便赶紧又带着黛玉去往郑太妃所住的永康宫。

这个永康宫的名字是皇帝涂昊亲自起的,饱含了他对母亲浓浓的祝福。

不过这名字虽好,但在皇帝看来,这永寿宫终究是配不上郑太妃皇帝生母的身份。

太上皇禅位之后,将他的六宫嫔妃全都迁到自己所处的大明宫西侧。

与之前在六宫居住时相比,现在她们住的要挤了很多。

除了杜太后住进了太上皇的大明宫的侧殿,郑太妃所居的宫室已经是其他太妃太嫔中最大最舒适的一间了。

然而它的规模根本无法与形成了宫殿群的大明宫和凤仪宫相比。

假如没有太上皇的话,现在大明宫的一部分与它西侧的诸多宫室都应该是给皇太后居住的。

即使由皇帝的嫡母和生母平分,也比现在要好多了。

太上皇的存在对他们生存空间的挤压是方方面面的。

大公主与黛玉走进永康宫的时候,这里面已经来了很多人了。

皇帝的后妃们当然是头一个要来表忠心的。

吴贵妃难得没有穿得花枝招展,她今天打扮得很端庄,正在郑太妃床前侍奉汤药。

既然吴贵妃守在那里,其他妃嫔便很难上前了,但她们又不可能离开,只能站在稍稍靠外的地方。

贤德妃贾元春也捧着个肚子站在那里,站累了她就倚靠在抱琴身上,还不能靠的太明显,以免落人话柄。

很快卢皇后就带着太医走进来了,原来他们刚刚商量脉案去了。

卢皇后向郑太妃汇报了情况,又说:“娘娘您不过偶感风寒,想必很快就会痊愈的。”

郑太妃得的确实不是什么大病,如今天冷,风寒也是常事。

不过毕竟郑太妃也是快六十的人了,自然要格外小心。

卢皇后又劝慰了郑太妃一会儿,又与吴贵妃一起服侍她用完了汤药,才过来跟其他妃嫔商量:“我想你们也不必都挤在这里,也搅扰了娘娘休息,不如分开班次,轮流在娘娘身边伺候。”

大家当然都说好,不然皇后不发话,她们站在这里也没用,但又不能走,真是又累又尴尬。

卢皇后便说:“我想大家每班两人,一天三个班次,刚好可以轮换一下。”

卢皇后话音刚落,大皇子的生母周贵人就说:“贤德妃娘娘还怀着身孕,就不用跟我们一样在这里伺候了吧。”

她这话听着像是体贴贾元春,然而贾元春却不敢接,她忙说:“妾身自然要侍奉太妃娘娘的,我的肚子不碍事。”

卢皇后看了她一眼。

她要是不让贾元春排班,反而有可能被误以为她故意打压贾元春,那就顺从她的心意吧。

然而谁跟谁在一起,侍候哪个班次也是门学问。

若是值夜班,黑白颠倒,自然很痛苦。

但晚上太妃娘娘也要睡觉,反而有可能是事情最少的。

只是对于那些想在太妃娘娘跟前留下个好印象的妃嫔们来说,反而不美了。

毕竟太妃娘娘都睡着了,她们还表现什么?看谁被子盖的最好吗?

况且皇帝肯定是在白天时探望太妃,最有可能是一早一晚,其他时候他还要处理政务的,要是能在那个时候守在太妃跟前尽孝道,然后让皇上看到就好了。

赵昭仪抢先说:“妾愿与贵妃娘娘一起侍奉太妃。”

虽然她也被吴贵妃的各种强迫症折磨得不轻,但吴贵妃毕竟是她宫里的主位娘娘,她还摸得透贵妃的脾气。

况且吴贵妃必然分得到好班次的,与其跟其他还不知道合不合得来的妃嫔在一起,不如选择这个确定的麻烦。

卢皇后自然同意了,她原本也是打算尽量将同住一宫的分配在一起。

吴贵妃果然分配到了未时到戌时的班次,她和赵昭仪要侍候晚饭,还有可能见到来问安的皇帝,然后就能回家睡觉了。

除了午睡可能会耽搁,晚上也要睡得稍晚一点,没什么毛病。

张贵人自己选择了刚刚进宫的任昭仪。

生下二皇子的她如今已经是一宫主位,任昭仪害羞腼腆,跟张贵人住在一起,从来不给她添麻烦,还会帮着她一起照顾刚生下来的小皇子。

贾元春所住的凤藻宫如今还没有安排别人居住,于是周贵人宫内的李婕妤被分配与她一班。

贾元春与李婕妤对视了一眼,又很快挪开视线,元春封妃后一直安心养胎,她们真的不熟。

不过元春听到自己被安排卯时到午时,这个时间段也不错了,平常她们也是早睡早起的。只有早餐和午餐都在这个时间段,略微麻烦一点。

大公主上前去给祖母问安,郑太妃不过与她说了两句话。

大皇子涂瑾也被奶娘嬷嬷们簇拥着过来了,周贵人引着大皇子到郑太妃床前,郑太妃拉着大孙子的手不愿意放开。

在这里站了一会儿,妃嫔们也都分好班次了,大公主瞅着空档便也告退了。

黛玉依旧默默跟在大公主身后,谁都没有说话。

路过太上皇所居大明宫寝殿的时候,宫内隐隐传来苏州小调的声音,黛玉侧耳听了一会儿,对涂越说:“是《四季调》。”

大公主也站住听了一会儿,她问林黛玉:“苏州是什么样子?”

她们重新又迈开步子,林黛玉在讲:“到处都是河,到处都是船。河两岸粉墙黛瓦,又有民居,又有商铺,还有好多园子也是依河而建。程家的留园就在上塘河畔,他们家又做茶叶和官盐的生意,又开典当行和银楼……”

涂越仔细听了黛玉的描述,然后点评道:“没意思。”

没意思你还让我说这么多?

林黛玉已经学会不要跟大公主生气,不然早晚气死。

贾元春战战兢兢的开始了她给郑太妃侍疾的第一班岗。

当她在皇太后宫中做女史的时候,其实与郑太妃也有过一些交集。

但如今她已经是郑太妃正经的儿媳了,这自然又不一样了。

郑太妃似乎不是什么难伺候的人。

只是病中人没有精神。她又不想白天一直睡觉,昼夜颠倒,影响了晚上的睡眠。

所以她要为她侍疾的嫔妃一直陪着她说话,最好能讲点有意思的故事。

李婕妤人有点沉默。贾元春自己是在祖母史太君膝下长大的,有哄着老太太的经验。于是她主动承担起责任,给老人家讲故事,逗的郑太妃开心。

郑太妃对她的态度果然比之前好多了。

因为贾元春之前给她和皇帝带来的小小麻烦,她之前不太爱搭理贾元春。

不过这话说多了也费力气。

元春有时候停下来,突然发现自己气有些不足。但是在太妃娘娘面前又不太好表现出来。只能强忍着神色如常,回到自己宫里的时候再休息。

李婕妤凡事都不爱拿主意,什么都要请示贾元春。

贾元春作为贤德妃,位分远在李婕妤之上,事情也本该如此。

不过李婕妤什么小事都要来问她。

比如药熬好了什么温度再来服侍郑太妃服下。比如这永康宫的窗户,要不要打开通风,打开几扇,打开多大的角度?一天下来元春也是身心俱疲。

李婕妤就像小组作业里不肯出力也不肯承担责任的那个[笑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郑太妃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我寄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