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 第53章 忠贤王

第53章 忠贤王

忠贤亲王涂骁要再选妃的消息终于还是渐渐传开了。

之前只有京里消息最灵通的那几家人知道。现在基本京里的官宦人家都知道了。

自然动这个心思的人也不少。家里有适龄女儿的,谁不想家里出个王妃呢?

况且忠贤亲王又是甄贵妃的儿子,出身高贵,人品长相都不错,年纪也轻。

宝钗从阳城郡主那里得到了消息。她当然不可能不心动的。

不过她首先考虑的是忠贤亲王年纪轻,她年纪更轻。他们之间得差了有10岁呢。

因为丧妻而耽误了婚事的忠贤王会选一个13岁的小姑娘吗?

薛姨妈听了发愁的却是另一件事。他们薛家是商贾之家。

而且相比宝钗祖父、父亲在世时的辉煌,如今都算是没落的商贾之家了。这堂堂亲王能够看上他们家吗?

薛姨妈自己好歹也是王家的女儿,对亲王选妃是个什么章程多少还是了解一点的。

但她也了解自己女儿的野心和不甘,越是出身低,宝钗才越要攀个高的,彻底翻身做主人。

既然女儿有这个心,薛姨妈自然也希望她能够上进,提拔她的哥哥薛蟠。

薛姨妈自然也为女儿打算:“这选妃也不知道是哪位主子在选。怎么才能让贵人们看到你呢?”

说来说去宝钗当初要是没被赶出宫就好了。

给郡主伴读不仅可以常常在宫里主子们面前露脸,就是光说这身上有个赞善的品级,虽然只是最低的九品,但也有出入宫廷的资格,现在最起码还可以去拜见贤德妃。

终究这事儿要落在宝钗的姨妈王夫人身上。薛家的五万银子可是都投进大观园了。

就算没给银子,让她帮忙操心一下外甥女宝钗的前程也是应该的。

宝钗自己当然是不好意思说这件事的,薛姨妈便自己跑去找姐姐王夫人。

王夫人屋里却正巧有宫里的小宦官出来传话。见到薛姨妈进来,两个人都不说话了。

薛姨妈有些尴尬,这是什么事还瞒着她?

但她也是知情识趣的,便说:“我一会儿再来。”

王夫人也没拦她,薛姨妈想了想,还是去给贾母请安了。

正巧顾文宁也在贾母跟前坐着呢。

薛姨妈回想起之前香菱的事情,总觉得她是不是被顾文宁给耍了?

怎么就话赶话直接把香菱丫头送出去了,还拜了顾文宁做干妈。

就算要把这拐来的丫头送回家,也应该由他们薛家安排吧。

当初他们是花了大笔的银子买来的,又不是他们自己拐来的。

现在一分钱没捞着,自己儿子还要跟自己闹,还要再花钱给他买个好丫头。

薛姨妈想想顾文宁是怎么利用贾母给自己施压的,她便也想照猫画虎,跟贾母说了几句闲话,就故意在顾文宁跟前说:“我听说宫里的忠贤王要选妃了。林丫头出身这么好,又日日跟在大公主身边,住在皇后娘娘宫里,怕不是也有机会。林家要是能出一个王妃,以后就更富贵了。”

她还对贾母说:“您的外孙女要是做了王妃,以后就是贤德妃娘娘最好的助力。”

不过顾文宁还没说什么,却听见贾母说:“她年纪还这么小,说什么王妃不王妃的话。让人家听见了笑话,还以为咱们家轻狂的没边儿了。”

薛姨妈有些尴尬,顾文宁听了贾母的话却轻轻一笑。

但是薛姨妈受了打击依然不气馁,继续奉承贾母:“是我年纪小没见识。还是您说的对。就是不知道谁家的女儿有这个福气能够做王妃了。”

顾文宁听她一口一个王妃,大概也猜到了薛家想干什么。

不过这真是应了贾母那句话,真是轻狂的没边儿了。

想着自家女儿给太上皇的儿子做王妃,还不如做梦给皇帝做宠妃来的更现实一点。

不过那薛宝钗不就要跟贾元春这个表姐争起来了吗?

真要这样,那还挺热闹的。

不过顾文宁却只是笑,也不搭话。

薛姨妈的计划落了空。她后面慢慢走回自己的梨香院,一边走一边想着还是得给哥哥王子腾写信。

先前宝钗能够选上郡主的伴读,有舅舅王子腾出力。

现在元春能够当上贤德妃,他也居功甚伟。

还有被他保奏的贾雨村,现在也被两位圣人留在了京里,没有再回金陵去,怕不是要重用了。

他这个哥哥,本来以为他离开了京城,受圣人的信任程度可能会下降。

如今看来,越来越厉害了呢。

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子腾起来了,贾元春也起来了,他们薛家也要乘上这股东风。

薛家乘没乘的上这股东风还不知道,但林如海终于乘着船进京了。

林黛玉早早的跟宫里请了假,在贾府等着见父亲。

不过林如海先要进宫陛见,不能进家门,这才能显示出对皇帝的重视。

以林如海的职位,倒不至于等个十天半个月的,很快就能见到皇帝。

就是他要在宫里待多久也难说,毕竟宫里还有两位圣人,每一个都要小心伺候。

有时候太上皇还挺啰嗦的,他还拉着你跟你唠家常,虽然是以他独有的带着压迫感的方式唠家常。

黛玉心急的早饭都没吃好,贾母劝她:“你父亲出宫来,他们肯定回来报信的。一会儿就见到了,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王夫人、李纨、凤姐等人都伺候完了贾母早饭,还坐在这里陪着贾母说话。

王夫人几次看向贾母和黛玉,又看向凤姐,似乎有些焦虑。

凤姐知道贾母也着急见女婿,她们做媳妇的,最好是在这里陪着老人家,说话解闷,就像当初黛玉来一样。

不过自己姑妈一直在给自己暗示,王熙凤也不能当没看见,又等了一会儿,她终于对贾母说:“我一直听人说姑父当年二十多岁就考上了探花,是怎样的潇洒风流、年少英才,可惜我年纪小的时候也没机会见见。如今大了,就更难见人了。别说是我,就是太太她们,也没办法跟林姑父见面。”

这说的是林如海作为成年男子,尤其是他还不姓贾,与她们这些媳妇是要严格避嫌的。

这自然没错。不过王熙凤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

这都是老生常谈了,有什么可说的?

如果脑子笨一点的,就以为王熙凤只是例行夸奖林如海讨好贾母罢了。

然而贾母自然不是笨人,她能听出王熙凤话里一直强调避嫌,强调林如海来了她们也见不到。

贾母终于发现了有些不耐烦的儿媳王夫人,在众人都跟贾母和黛玉说着林如海的事情的时候,她攥着帕子沉默的坐在那里,好像有人强压着她似的。

贾母心里有些不悦,但还是说:“凤丫头说得对,横竖林姑老爷来了你们也要避嫌的,盖园子要忙的事情也多,你们都去忙吧。”

听到贾母说的这话,王夫人已经站起来了,但嘴里还在说:“我们都陪着老太太吧,等林姑老爷来了再避开也不迟。”

不管怎样,王夫人操心女儿贾元春的事情,本来也是对整个贾府有利。贾母自然拒绝了她的推让。

王夫人先告退了。

王熙凤倒还想留着陪贾母说说话。

但假如她们小辈儿都不走,只有王夫人一个人走了,倒显得王夫人不孝顺似的。

再说她作为管家媳妇,本来这一天天的事情就多,又加上盖园子的事情,更是忙的脚不沾地,无奈她也只好走了。

最后只有李纨说:“媳妇并没有什么管家的事可忙,我在这里陪着老太太吧。”

老太太微笑点头,李纨这才又在下首坐下了。

李纨不是一个多话的人,尤其是在长辈跟前。

不过今天她主动提起了自己的父亲李守中,如今退休了的国子监祭酒,也就是前国家最高学府的大学校长:“父亲常说林姑老爷学问最好了。这样年纪轻轻就点中探花,一百年能遇到一个就不错了。要是兰哥儿能有机会向林姑老爷请教一下学问就好了。”

贾兰才不过6岁的年纪。他这么一个小孩儿向林如海请教学问,简直就是小学一年级生向博士生导师请教学问。

李纨如此关心贾兰的学习,贾母当然是高兴的。

她在李纨丧夫之后给她这么优厚的待遇,也是看中她这一点。

不过李纨未免也太着急了一点。

想起李纨的父亲李守中自从女婿死了之后,跟贾家的来往越来越少,对这个外孙子也不见怎么关心,贾母也只能在心里暗暗叹气。

父亲要如此,李纨也做不了主。

不然以他前国子监祭酒的身份,给外孙子找个好的老师还不是信手拈来的。

就像林如海在林黛玉跟如今的贾兰一样大的年纪,就给她请了一个进士做老师。

贾母也只能说:“兰哥儿听话懂事,又爱学习,林姑老爷见了一定喜欢的。”

然而这一等就等了一个上午,贾母都准备吩咐下头人摆午饭了。终于才听到外头的小厮急急跑进来报信:“林姑老爷回来了。”

黛玉和顾文宁都不由得坐直了身体,伸长了脖子,好像他下一刻就要走进门来一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我寄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