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也即林璟出生第三日,被奶娘冯嬷嬷打扮一新,第一次出现在异世界娘亲的房间以外的地方。
裴雪早早收拾妥当,在门口等着了,只待冯嬷嬷一出来,他就凑上前来接过打扮得跟菩萨座下玉女一样的林璟。对此,“玉女”本人评价是纯靠亲爹滤镜——按照林璟黑白灰随便穿的审美,她只觉得自己被包得跟个红包似的……晃眼睛。
如今林璟的眼睛已经能完全睁开了,抱着裴雪的脖子,给了他一个无齿的甜笑,对这个隔着屏风陪了她和她娘三天却素昧蒙面的便宜爹爹的审美不敢苟同——林璟两辈子加起来都还没到欣赏大红大绿五彩缤纷的“一定年纪”,但对他的颜值还是很认可的——她是颜控她承认。
冯嬷嬷虽是女人,却也是这深宅大院长大的家生子,最是知道这些老爷少爷们在意什么,见状恭维道:“隽姐儿可怕生,换了丫头沐浴都要哭闹的,倒和少爷亲呢,到底是亲父子。”
本朝规矩,举人之上方可呼为“太太”,正夫称“老姥爷”,简称“老爷”,以下皆唤“娘子”,男子则呼为“郎君”,至多看在年纪的份上,敬称一声“老娘”“老爹”。不过如林家这样的官宦人家,纵使林清今科得中,因林璟祖母当家,已称“太太”,故林清这个当儿子的就要往下降一级,称为“姥姥”,因她在家中排行第一,称一声“大姥姥”也可,不过,林家是真的子嗣单薄——上一辈还有个舅老爷,到了林清,却是扎扎实实得独生子,是以家中都是直接称“姥姥”,裴雪就跟着被称为“少姥爷”,省称“少爷”,。
若是之前,以冯嬷嬷为人的谨慎,断不会如此说,但今日不同,林璟的洗三由少爷主持,那便是正式认下父亲了,说是亲生的也无甚不可,虽则仪式未成,却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提前说来也是皆大欢喜。
洗三,又称三朝洗儿,无论在大雍还是在林璟前世,都是诞生礼中的第一个,在婴儿出生后第三日,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新生命祝福,一为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也有祈求福祉之意,而在大雍,还另有第三重意义,即认父拜外祖——因母亲犹在月中,洗三是唯一由男子主持的诞生礼,为新生儿主持洗三的男子即为其父,一般都是由母亲的正夫担任此责。
也正因此,“洗三”对本朝男子而言尤为重要,因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途径能叫他们拥有“自己的”孩子。
众所周知,女子方能生育,不拘是大雍,还是林璟上辈子生活的父权现代社会皆是如此,区别不过是,在林璟前世的“古代”,掌握了权力的男人用姓氏、婚姻等形形色色的方式窃取了生育的结果,但大雍则不然,母系母权天然从母,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孩子生来就是母亲的孩子,即使随着私有制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化,上古的“知母不知父”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故而“认父”应运而生,但“知父”是不可能的。
古来女子怀孕,少说也要月余才能诊出滑脉来,有些体质甚至要三月才能确认,再考虑到前后少则数日多则小半月的偏差也不足为奇,另外预产期也难做到精准——后世科技都做不到精确到具体日期时辰,而是一个区间,古代就更做不到了,又有早产晚产等干扰因素……除非数月独宠不沾二色,否则哪个男子能保证自己就那样幸运?
不过话又说回来,纵使精微到具体日子又如何呢?又没人规定一日之内只能是同一人,更不消说,纵有规定也少不了钻空子的,何况根本没有,以大雍国情也断不可能有。
就算是低嫁,还无惧背负“殬夫”之名把着女人的,都不说那养在外头的甚至楼子里的了,只在家里,难道还能管到妇君的院子甚至外头书房里去?正经的通房,没名份的小厮,只要女人有意,又哪里是能管得住的?
当然,对于大户人家,联姻当然希望能有留有两家血脉的后嗣,因此新婚时分多半也会给岳家颜面,只是这个“守身如玉”时间也是全靠自觉罢了。
故而裴雪的志得意满,在一众宾客看来很能理解——也有些刺眼,诚心道贺的也不在少数,毕竟林家世居姑苏,很有几家亲朋故旧,裴雪娘家亦是姑苏望族,自然也不逊色,又兼两家世为姻亲,比方说,裴雪的二叔母正室便是林清的小舅,这一代便是林清与裴雪。今日林璟洗三,来的不是亲朋就是故旧,说来各个沾亲带故,不至于眼里见不得人好。
要说今日最特殊的客人,还当属既是林清同年——如果她二人今科都能上榜的话,又是同族——虽然已经算不得亲支嫡派,但谁叫林家说好听点叫支庶不盛,说难听点可以直说小猫三两只,所以关系还算亲近的林海莫属。
话说林海此人,姓林名海,表字如海,既然说是同族,那么无疑也是姑苏人士——虽说是籍贯,其实人在京城出生长大的,但是总之也当得“本贯姑苏”,有个侯爵亲娘,也就是林家在京城的那位贵亲,不过轮到她,已经没有爵位可继——甚至她娘也是当今隆恩格外加袭,便由科甲晋身,去岁有幸被荣国公京城节度使贾代善为小男儿选为东床,只待乡试得中,两家便开始走礼。
仗着没人防备避开一个小婴儿说话,快乐吃瓜的林璟:“……”
把性别换一换,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社会背景变动之下的性转修正,这个姓氏这个名字这个配置——姑苏林如海,族上列侯本人科举,还是荣国公的东床,除了还没中探花,没升兰台寺大夫,更没当巡盐御史,最重要的是,没有大名鼎鼎的女儿林黛玉之外,是不是都特别耳熟?
曾经必读书目囊括四大名著以及众多“红学”作品的林璟痛苦闭目:“……”
我说不熟都对不起以前痛苦啃书,还要写读后感画手抄报的我自己!
言归正传,虽然林海是大名鼎鼎的林妹妹的爹,哦,不对,如今林如海才是娘,还是年轻版本的,但今日毕竟是林璟的洗三宴,主角自然是她——同时兼职被洗被摆弄的吉祥物,正宾则是林璟的外祖母,也就是裴雪的亲娘,鹤园书院的山长,曾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裴娆裴期禹。
鹤园书院是裴娆的祖母,也就是裴雪的曾祖母、林璟的玄外祖母裴宣建立的,后者本是前朝名宦,因不满朝堂昏暗辞官归乡,在自家园林建立书院收教门徒,俨然一时名士。
本朝高祖、太宗都曾下旨征辟裴宣入朝为官,不过裴宣彼时年岁不轻,又因乱世连糟丧子之痛,坚辞不就,看在她派遣门生参加本朝科举的份上,高祖太宗到底没有上演一出强征。
这也是诞生礼——洗三、满月、百日、周岁四个中,唯一由父亲,而不是母亲主持的,亦是唯一父方亲戚比林家本家亲属更重要的礼仪场合。过了洗三,才算认下这门亲戚。
如若不然,就算人尽皆知是亲生的也无济于事。
寻常人家还罢了,不拘士农工商,无不是以正夫家为亲家,偶有宠爱臣庶的,也难成气候,毕竟如今世道,夫臣成群者不是富便是贵,这样的人家,结亲少有不追求门当户对的,不给亲家面子联姻的意义何在,便是叫孩子本人来选也是一样,难道不想要得力的外家?
能叫家中男儿作人臣的能是什么好人家?谁家孩子都不多,个个都是宝贝,男儿不比儿子,可也是十月怀胎亲自生的,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哪家舍得叫孩子遭这个罪?若果真不是,岂不是更糟?前者毕竟生活所迫,后者却是人品问题。
更何况,大雍虽然不讲究嫡出庶出,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嫡庶之分,不过与林璟前世的古代不同,嫡庶与“父”这一角色无关。
想来也能理解,毕竟母子的联系是割不断的,但是父子是否有血缘就是概率问题了,即使在林璟前世也是如此,只能说是社会道德风俗习惯造就的“知道”,但本质上还是看概率,在大雍就很鲜明,毕竟你不可能要求妇君一连几个月守身如玉……
母亲的夫臣都是父——正室称“父亲”,臣室则通称“小爹”,这尊重的是母亲,也是孝道,却与具体的“父亲”和“小爹”无甚关系,只作区分大小宗之用,继承大宗者为嫡,余者皆为小宗称庶,都是一母同胞的姊妹。
唯独这天下只此一家的那家子不同,臣室都有品有级,不少家世亦是不俗,便端看女人的心意,若说是,不是也是;若说不是,是也只能不是了。
前朝尤为一言难尽,十三位皇帝,十个闹过国父之争,尤其灵帝之后,天子势威,权宦当朝,外戚摄政而后禅让几成定制……为此,甚至闹出五后洗三的笑话——当然,灵帝五后并立,原也是个笑话了。
当权的外戚未必真是要自家血脉——当然是更好,不是也无妨,不过是要个名头罢了。
自古及今,名正方才言顺,虽说名不正有不正的办法,但有简单的法子,又何必非给自己上难度?
及至本朝,也并非没有前例。本朝开国至今已延四代黄袍,往前太宗皇帝时候,就曾因高祖宠爱臣庶,而被指给宠君丽贵君为子,偏生太宗皇帝越长越像皇后,到十五六岁时,已生得同皇后已逝的长姐一个模子里刻出来,把“外甥象姑”这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水皇后是继室,既无情份更不得宠,坐稳后位全凭家世——他是北静王独男,而他的长姐,北静王世子正是为了救驾才年纪轻轻就没了的,这样的情况,水家哪里肯善罢甘休?
但是没办法,千百年来规矩都是如此,又有高祖偏袒,纵使太宗继位后改了玉碟,不尊丽贵君为太后,也改不了她过去不得不认贼作父,只能称生父为嫡父,甚至没少因为“孝道”在丽贵君处吃亏的事实——水家不愿意流有自家血脉的皇子“认贼作父”,毕竟丽贵君可没少为难水皇后,更重要的是,丽贵君的母家是寒门文官一系,和四王八公这些勋贵吃不到一个锅里去,丽贵君也不乐意明摆着就是水皇后的儿子还和北静王府交好的太宗继位,他更喜欢更像自己——虽然没有到太宗那样靠着一张脸直接一锤定音的地步,但反正比太宗像他,而且亲近文官清流的次子。
前车之鉴不够惨痛,切肤之痛绝对叫人印象深刻。终太宗一朝都没叫自己的三女二男有第二个父亲,当然不是说她不纳二色,这也不现实,她家里真的有皇位要继承,而是说五个孩子都由皇后主持洗三,认皇后为父,哪怕三皇子和二皇男出生的时候皇后已经年逾半百,早不得幸,有眼睛的都知道不可能是皇后……但还是那句话,太宗乐意,她说是那就必须是。
也正因此,太宗以后,本朝后宫一个赛一个安分,尤其在对皇子的态度上——太宗凭实力展示皇家人能有多记仇,以及世俗礼仪对于皇帝来说,没有任何约束力。
她是制定者,不是遵守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