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的出现打断了屋内的沉闷空气。
她名叫艾米丽·巴特勒,在这片街区里并不罕见的名字,却带着一种天真明亮的色彩。自从奈布·萨贝达一个月前搬到这条小巷,艾米丽几乎每天都会跑来找他。她外向、健谈,总是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仿佛要用她的笑声把这栋破旧的楼房点亮。
奈布本不是健谈的人。战场上的日子早已磨平了他的情感,他习惯沉默,习惯在心里独自咀嚼苦涩。但或许是因为刚到伦敦,尚未完全适应这份孤独与陌生,艾米丽的存在像是意外闯入的光。她好奇又执拗,总喜欢缠着奈布问东问西:
“军队里是不是每天都要打枪?”
“你见过外国的城市吗?是不是和伦敦很不一样?”
“你害怕过吗?”
起初,奈布只是淡淡应付。但随着日子推移,他偶尔也会挑些片段回答。或是讲一段行军的艰辛,或是回忆某场雨夜的突袭。那不是自豪,而更像是一种压抑后的释放。艾米丽听得入迷,眼睛亮晶晶的,仿佛他讲的不是血与火,而是某种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
有时,艾米丽会从兜里掏出一块糖,是她舍不得吃、悄悄省下的,递到奈布手心。那甜味对奈布而言陌生却又真切,久违的温情在心底悄悄滋生。
一来二去,两人之间竟渐渐熟络起来。艾米丽成了奈布在伦敦的第一个朋友,一个小小却真实的慰藉。
奈布把布袋里的面包切下一小块,放在木盘上推到艾米丽面前。面包硬得像石头,他自己也只能蘸着清水咽下去。然而艾米丽却没动手,她的手指绞着裙角,眉头紧紧皱着。
“萨贝达先生……”她小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常见的犹疑,“最近……最近街上真的越来越危险了。”
她顿了顿,咬着嘴唇继续说:“开膛手的事情,你知道的吧?他又杀了人。这次是在我们隔壁街区。我听人说,死者的喉咙被割开了,脸也都被划伤,几乎认不出是谁。”
奈布“嗯”了一声,表示他听说过开膛手的事情。
“明天晚上……我得去帮妈妈送东西。”艾米丽低声补充道,“妈妈受了伤,不能出门。我们欠了面包铺的钱,要把缝好的衣服送过去抵账。可路太远,要穿过两条巷子,天黑了还得一个人走……”
她说到这里,眼神里闪过不安与渴望,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萨贝达先生,你以前是军人,对吧?能不能让我雇你?就只是明天晚上,陪我走一趟,护送我回来就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