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一回来就大声嚷嚷着让邢夫人给迎春收拾东西,说她要进宫去做娘娘了,就连邢夫人都不信。
他们家老爷这是又发什么疯?
谁知道贾赦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今天我见了董相国,董相国还夸咱们家呢,说咱们一路赶到长安来,忠心为主。”
贾赦之前在雒阳的时候就试着讨好过董卓,但董卓那时候压根不搭理贾赦。
那时候董卓满眼看到的都是朝中重臣和那些如今最显赫的世家名门。
谁知道他拉拢了半天,也没拉拢到几个人。
那些在关东起兵反对他的诸侯,他们身上的刺史、太守的职位还都是他董卓封的呢。
谁知道他满腔热情全都喂了狗,把董卓是气的不轻。
现在他是看清楚了,以他凉州武人的出身,再过八百辈子,这些人也瞧不起他。
既然这些人拉拢不到,董卓现在回了长安,又调整了策略。
荣国府这样当年跟随光武帝起兵的老勋贵也不错嘛,也挺有体面的。
董卓把他们宁荣二府在雒阳的财产都霍霍光了,现在让他挤在一个租来的小屋子里,贾赦能不恨吗?
但是他可没有胆量去对付董卓。
他觉得再试着讨好一下董卓,说不定还能得点好处,弥补一下他的损失,谁知道收获比他想的大多了。
董卓居然提出要让他们荣国府的女孩儿进宫侍奉皇帝。
董卓回长安后干的一件事儿就是搞后宫职位大批发。
他压根不管如今的皇帝刘协才9岁,根本不到该娶妻纳妾的年纪。
反正宫里多养几个人也费不了多少钱,这是他拉拢大臣的好办法。
袁绍那个兔崽子还不想承认他立的刘协。
之前被废掉的弘农王刘辨又被他毒死了。
袁绍就想偷偷摸摸的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幸好现在也没搞成。
董卓得多给刘协找点老婆。
家里的女孩儿入了宫,这些老丈人们自然得拥护自己家的女婿,刘协的皇位才稳。
刘协的皇位稳了,他董卓的手里的权力才稳。
他头一个选中的就是伏寿。
伏寿的父亲伏完,袭爵不其侯,尚桓帝女儿阳安公主,还是大汉的驸马。
伏家家族势力强盛,伏完这个人也挺能干,如今是天子近臣。
他第二个相中的是董家人。
董氏女的父亲董承,他是被何进毒死的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
董承如今又在董卓的女婿牛辅手下做事,妥妥的自己人,必须算他一个。
他还选了几个。
比如宋都,是常山太守宋泓的女儿。
贾赦一过来讨好他,他就突发奇想。
荣国公的孙女出身也不差呀。
你们家有女儿吗?
要不也送进宫来吧?
贾赦当时激动的都差点尿裤子。
居然有这种好事?
但他马上想到侄女贾元春在宫里,董卓的意思不会是让贾元春做嫔妃吧?
但他难得脑子转的很快,既然董卓都专门问他家有没有女儿了,看来他压根不知道贾元春的事情。
况且这次董卓选的几位女郎都跟刘协年龄相差不大。
等她们长大了,与天子圆房正好。
贾元春可比刘协大太多了,根本不可能。
况且贾元春不是他贾赦的女儿,这种好事让他摊上了,他怎么可能让给二房呢?
贾赦这么一嚷嚷,很快贾家人就都知道了。
毕竟现在大家住的这么近,都不用下人传话,光靠嘴巴喊就够了。
很快,贾政、贾珍这几个院里的人也都来了。
平儿守着大姐儿,王熙凤也赶紧过来听消息。
她扫了贾琏一眼,他先进来的,过一会儿尤二姐、尤三姐她们也跟着进来了。
这是故意错开走,想糊弄她呢吧。
反正王熙凤怎么看贾琏都可疑。
不过她的注意力还是被贾赦夺走了。
王熙凤听了贾赦唾沫横飞描述着迎春要做娘娘的事情。
怎么说呢?
这事儿要搁在两年前,他们家都得乐疯了。
当初送了贾元春进去,不就是盼着这么一天吗?
可如今?
送了迎春进宫,不就相当于投靠董卓了?
说好的他们讨厌董卓,说好的他们要回家乡去呢?
贾政第一个就不高兴。
从董卓进京起,他的兵士四处劫掠,他还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肢解反对他的大臣,手段残忍,贾政就接受不了这个人。
如今他又是火烧雒阳,又是毒死了被废的皇帝。
这样的乱臣贼子,贾政可不想跟他扯上关系。
但贾赦的一番话怼的弟弟脸色发青:“你们家的元春不就在宫里侍奉皇上吗?怎么我们家的女孩儿就不能进宫了?”
那能一样吗?
他们家元春可是先帝在的时候就进宫去了。
董卓他是后来的,谁能料得到?
现在的皇帝刘协在董卓的淫威之下生活,也不容易,他们家的元春不出宫来,愿意陪着皇帝,那是忠心为主。
但贾政到底脸皮薄,没把这话说出来。
王夫人自然也不好意思跟大老爷这个大伯子对嘴。
王熙凤虽然心里还在跟贾琏生气,但如今的情况,她也不得不走到贾琏身边,拽了拽他的袖子。
“董卓这个人反复无常的,太后和皇帝他都敢杀。咱们家的姑娘进宫做了娘娘,就保险吗?”
贾琏也是一颗要做国舅爷的心沸腾着。
但他们家这两年来因为董卓受的苦也是历历在目。贾琏也很纠结。
“老爷,这事儿要不要先告诉老太太?”贾琏这么跟父亲说。
贾赦现在兴奋的很,只要你别在迎春进宫这件事儿上跟他对着干,他看谁都高兴。
听到贾琏这么说,他马上反应过来:“对对对,是应该赶紧汇报给老太太。”
正好让他老娘也看一看,他这个儿子也有出息的一天。
众人便又呼啦啦一起来到贾母屋里。
考虑到她老人家的辈分和地位,她的屋子已经是最大的了,还有两间正房,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可以坐着说话。
老人家一瞬间老了不少,满头白发。
这些日子的折腾她能撑下来已经是不易了。
贾母半倚在宽大的扶手椅里,身前身后满满当当的塞着抱枕。
她一左一右坐着黛玉和宝玉两个孩子。
探春也躲在大人后面跟着听消息,就是不知道迎春去哪里了。
贾母听了贾赦兴致勃勃的报告,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咱们今后可是要回乡去的。你要是把迎春送进宫去,你这个天子的老丈人就别想走了。”
贾赦听了自然非常不高兴:“咱们家的姑娘都当了皇妃了,咱们还要走到哪里去?”
屋里是一瞬间的安静。
贾母知道这个大儿子不是个明白人。
她看向二儿子贾政,但贾政刚被贾赦骂的灰头土脸的,虽然领会到了老母亲的意思,但他一时之间也没说话。
贾母无法,只能自己试着跟贾赦解释:“现在仗可还没打完呢,关东的诸侯们都在,你看董相国的亲信是不是都在他手下做事?难道你也要像董承似的,跟着上战场吗?”
贾赦听了这话确实有些担心:“不会吧?董相国应该知道儿子不是这块儿料。”
贾母狡黠的一笑:“咱们祖上的国公爷都是跟着光武皇帝起兵,才赚了这份家业。你堂堂荣国公的儿子,居然不会打仗,说出去谁信呀?”
他身上确实还挂着一等将军的虚衔呢。
贾赦开始将信将疑起来:“不会吧?”
贾母知道贾赦混账起来是不管不顾,更不在乎家里的其他人,也只有让他担心自己的安危,他才有可能打消主意。
贾母又接着加把劲儿:“如今关东的诸侯们个个手里都有上万的兵马,早晚又要打起来,万一董相国败了,你觉得你是什么下场?”
贾赦的脸色更难看了。
等众人散了,贾赦回了自己院子,又在那里摔摔打打,邢夫人吓得躲在一边。
他母亲是不是跟他这个儿子有仇?
怎么处处都跟他对着干,老让他心里不痛快。
贾赦气的要死,但又觉得贾母说的有几分道理,心里就更生气了。
王熙凤与贾琏回到他们屋子。
王熙凤拿眼瞟着贾琏:“你从哪儿过来?”
谁知贾琏居然说:“从珍大哥哥屋里来。”
王熙凤柳眉倒竖,狠狠把桌子一拍:“贾二,你别太过分!”
贾琏的气势却比凤姐还强:“我看是你别太过分。自从到了长安,你就一天天疑神疑鬼,没完没了的。现在大家都住在一起,珍大哥哥和嫂子天天在家,尤老娘也在家,你觉得我能做什么?”
这话可骗不了王熙凤。贾珍和尤老娘是什么讲究人吗?
尤氏也是个没脾气的,由着贾珍胡闹。
“珍大哥哥也在,那不更方便了?你们几个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是一个德行,再加上个蓉小子,正好大家一起乐!”
贾琏重重的哼了一声:“你眼脏就看谁都脏。你要是不乐意,就从这里滚出去,这里是我家。”
王熙凤万万没想到他能说出这种话来。
两个人从雒阳一路来,还算相互扶持。
贾家的男人们一对比,贾琏还算个靠得住的。
这一路上能顺顺利利过来,他是个大功臣。
等到了长安,事事都不顺利。
贾琏想去偷摸干点什么都难,要去外头得花钱,家里又住的挤,王熙凤又天天盯着他。
现在他们跟着贾赦和邢夫人住,这一对夫妻也总找他这个儿子麻烦。
贾琏不顺心的事多了,更不想受王熙凤的气。
况且贾琏想着,她以往为什么能那么嚣张?
一靠她跟这荣国府的人早就熟悉。
二靠她带着大笔的嫁妆。
三靠她叔父王子腾混得好。
如今王子腾没了消息。
她的嫁妆又多半丢了。
贾琏觉得王熙凤识相的话,就应该对他这个丈夫客气一点。
这一下两口子又是吵得天翻地覆。
大姐儿在摇篮里吓得哇哇大哭。
幸而如今贾家人住得近,一群人都赶过来拉架,才没让她们俩打破脑袋。
凤姐捂着脸坐在李纨母子的小耳房里。
如今吵了架连个躲着哭的地方都没有,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意思?
李纨带着贾兰躲出去了。
平儿好容易把大姐儿又哄睡着了,把她放在李纨床上,过来看凤姐。
如今家里可没那个条件了,想找块干净的冰也没有。
平儿干脆从外头屋檐上敲下来一块冰凌,用帕子裹了,给凤姐敷脸。
平儿坐在凤姐对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哪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眼下家里日子艰难,以后慢慢就好了。”(注1)
贾母是这么劝王熙凤的。
所以老太太也知道贾琏跟尤氏姐妹不清白?
她一直以为老太太很疼爱自己。
老太太这么说,比她知道贾琏偷情还难受。
她多么希望老太太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但她马上想到老太太院里的老姨娘,那些嫁出去的庶女们。
的确,世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她的嫉妒是没人理解,只会换来嘲讽和指责。
好像错的是她王熙凤。
贾琏还年轻吗?
她也年轻,她还要熬多少年,熬到贾琏老了闹不动了,还是她心死了不在意了。
眼下的日子是很艰难,但她一直一腔热忱为贾家操心,想要保全这个家,保护这个家的每个人。
她觉得自己有点累了。
王熙凤呆呆地坐了好久,突然开口对平儿说:“咱们回家吧,回金陵去。”
注1:出自《红楼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皇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