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少年白马]抢个叶鼎之 > 第176章 意在翻案

第176章 意在翻案

“是该重整,也该重整了。”

“景玉王,孤记得影宗的那位传人还在你府上住着?孤之前点过他做孤的贴身侍卫,后来还没让他正式赴任。之后便让他赴任吧!”太安帝说道。

朝堂下的众人一愣,被点到的萧若瑾也愣了一下。但这件事其实跟他没有什么关系,洛青阳的受命与赴任只关乎影宗与太安帝本身。

萧若瑾应下,缓缓从惯性思维里抽脱出来,该重整?那么怎么又忽然提前任命了侍卫人选?

也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太安帝想要用洛青阳……

是了,禁军统领,与护卫皇帝安危最密切的一支队伍就是禁军了。那么这就是对于重整军伍的应对了吗?

萧若瑾忽然轻轻皱起了眉头,拧眉看了萧若风一眼。

只见萧若风脸色依旧平静,只是眼神却好似也凝重了几分。

青王还在地上跪着,听了一场让人来不及反应的交锋官司,有些没反应过来的张望向上首。

正准备说些什么,忽然却见稳稳站在朝堂之首的董太师呵呵笑了笑,打破了一片沉默。

“有事情嘛,大家也都说事情,都这么沉寂做什么?事情既然发生了,总要是有个解决的法子的。”

“啊,这刚刚李公公回话。回完了没有啊?”

“回……回完……”李公公下意识犹豫了一下。

抬头看向上方的太安帝。

不知道现在自己是该说回完了,还是说没回完比较好。

“听说众位文武百官其中有一些人啊,还有景玉王跟九皇子两位殿下也在。”董太师笑了笑,“用不着粉饰什么,是吧?又不是只有一个人听到了。”

李公公弯着腰的身子似乎顿了一下,那些颤巍巍的神情散了散。没听到皇帝制止打断,腰微微放直了些。

“是……那叶鼎之后面还有三句话。大不敬!小人不敢代为重复。”

铺垫一句,紧接着李公公开口便欲复述。

太安帝却屈指敲了敲龙椅:“既然不敢。若风不是在,那就若风来吧。”

只见萧若风缓缓吐出一口气,恭敬开口:“回父皇。儿臣亦不敢。”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萧若风却在停顿之后,沉静地抬起眼眸:“但若是必须要有人代为问出那三句话。儿臣便只能冒犯了……望父皇赎罪。”

再开口,萧若风的语气只是维持了一贯的不卑不亢与平静,将话语中的所有情绪消解地一干二净。

也确实,这样的复述,语气与姿态的拿捏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叶鼎之剩下三问,第一问。问问你们的皇帝陛下,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还沉溺在我父亲死时的太平?”

萧若风没有垂下眼眸以表示谦逊,只是平静地叙述着。

冰冷的情绪却裹挟着一颗火热的心,叶羽将军死时,正是他第一次带兵出征。太平初定,欣欣向荣。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又有多人愿意再清醒的睁眼看一看呢?

他微微停顿了片刻。

“第二问,再问问你们的皇帝陛下,青王明目张胆的构陷当朝大将军,当朝皇帝默许纵容一般的态度——是不是就仗着太平已定……可以将我父亲卸磨杀驴,就像,今日青王对我做的一样。”

青王猛地咽了一口唾沫,无法辩解,目光凶狠的落在萧若风身上。

“这……贼佞之言!”

“第三问。最后,转告太安帝一句。他高坐龙椅,肆意玩弄权术,亲手屠戮结义兄弟。午夜梦回间是否能心安理得的面对那些枉死的冤魂?”

三问结束。

太安帝骤然一声笑了出来。下一刻,言语中却忽然引出一片阴影。

“孤记得,叶羽当初也算是你的老师。若风,叶鼎之的这些话……可也是你一直想质问出的?”太安帝语气喜怒莫测,明明同样是平静的,却又好似暴怒到极致,又被压缩到极致。

萧若风瞬间跪下,额角渗出冷汗:“父皇!儿臣不敢。”

李公公死死低下头,敛下震惊的目光。

太安帝俯视跪地的萧若风,轻笑一声:“不敢?孤以为你这九皇子……应是向来敢得很。”

萧若瑾目光露出担忧,呼吸猛然急促了几分,他站在旁边已经浑身紧绷,手中下意识紧紧攥住了袍袖。

“父皇。”

在朝堂上,若想蛰伏,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妄自想要从陛下手里掌握节奏。除非,愿意拼了圣心不要,或者对事有坚决的追求。

帝王没有儿子,只有皇子。帝王也不会让人猜到心思。而他们这位父皇,太安帝,更是沉醉于恣意弄权,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凌驾忤逆!

萧若瑾站出来,深吸一口气,冷静的帮萧若风分担过一部分压力:“父皇。您也是知道的,若风从小随军出征,乃是性情中人,便是胆子大,也是大在愿意不顾一切保护北离上。大在敢以一己之力去拼个战场胜负。其余的,若风没有那个胆子,也不会有那个胆子。”

高压之下,帝王向来是不会只单纯敲打震慑一个人,尤其是在明显牵扯皇子相争时,想要从太安帝哪里拿走什么,就要承担相应甚至是超乎想象的压力。

“是吗?”太安帝轻呵一声。

萧若风跪在地上短促的呼吸了一下,声音微微有些干涩,他艰难地开口:“是。正如兄长所言,儿臣惶恐……”

喉中压下什么东西,这一问一答,尤其是在那有关叶鼎之三问的话是从他口中出口的。紧接着,叶羽将军叛国案的翻案……他似乎就无法再多说什么了。

在这个朝堂上,有人在迈着死亡舞步,每一步都是生死存亡,有人在隔岸观火,弦外之音举重若轻,有人在重压之下推进棋局,有人在强敌环伺之下护人护己。

但不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朝堂,这样的朝堂,都不会是一个众志成城,为护卫家国护卫黎民而倾尽全力的朝堂。

只是萧若风闭了闭眼睛,却是猛然开口道:“只是儿臣更惶恐的,却是刚刚那三问成真。惶恐当年叶羽将军叛国一案另有隐情,惶恐我北离亲手冤杀了忠心为国的将军,惶恐父皇圣明为人蒙骗而沾上污点。”

萧若风转头,目光直直射向向同样跪着的青王,“此时,儿臣便更想问问青王殿下了。当年的叛国一案,到底有没有内情?”

一声声掷地有声。说也没想到萧若风当真敢于这么说?

你“敢”质疑君父?你“敢”同情叛逆?你“敢”心怀异志?

萧若风不能说“敢”。

但是他的确敢。向死而生。

青王瞳孔骤缩,一股胆寒从头到脚浸透了整个人。他抿了抿嘴,恐惧一瞬间弥漫着让人发颤:“当年本王为父皇办案,自当是尽心尽力,不敢有私……九皇弟,这是什么意思?”

萧若瑾忽然掀衣施施然跪下来,声音缓缓陈述道:“当年办案,是御史台联合大理寺与刑部共审。青王办什么案了?问青王有没有什么内情,不应该是因为当年这案子便是由青王检举的吗?”

“当年若风领军镇压叛乱在外,本王却是在京的。记得当年青王检举时,叛国的证据、书信、与有疑的身世……都是青王当时一手提交的,证据极为完整。”

萧若瑾顿了顿,偏头问道:“御史台有大人在吗?本王记得可对?”

“是。殿下所言不差。”御史台的人被点到,有人只得出列回话。

青王猛然转头,气愤的寻找抬头向太安帝:“父皇。什么时候因为证据完整而检举反而成为构陷了?父皇。景玉王这话不讲道理,您可要为儿臣做主啊!”

太安帝喉头滚了滚,猛然咽下一口气,眼中阴鸷似乎凝成了实质一瞬间。

蠢货!

董太师沉默许久,终于在此刻又再次开口了:“既然有人提出疑惑,不知陛下是何打算?可要重新再查?”

萧若风在太师若隐若无的帮助中显得更加沉稳。虽然并不知道太师为何会出言相助,但他也深知,要想在太安帝面前达到什么目的,除了太安帝想让他达到之外。首先,便是不能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他可以是焦急为了北离边境安危,他也可以是为了与青王相斗。但却绝对不能是为了叶羽翻案。

萧若瑾心里往萧若风那边倾去,目光却没有看过去,只是稳稳地补上一句:“父皇。儿臣只是就事论事。便如太师所言,既然有事情,便要解决事情。”

“再说身正不怕影子斜。青王怕什么?”

青王冷笑一声:“本王何时怕了?只是父皇,景玉王很九皇弟向来与军伍之家亲近,儿臣怎么有些怀疑,二位追究着逆贼的指责之言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上前一步,抬手追问:“父皇。重查旧案乃是大事……”

“是大事。”太安帝打断了他的话。紧接着却并未接着说什么。

“但,……是污蔑还是铁板钉钉,总要给天下有个交代不是?”

太安帝轻轻冷笑了一声,语气中隐含揶揄的深意让人不寒而栗。

青王冷汗直流无声张了张嘴,干涩说不出话。

目光惊惧而发抖,当年之事,当年的事情明明都是父皇做好了一切,他只是体察上意做了父皇的推手。当初是父皇暗示他的。

而现在这个交代,不论怎么样,他都是首当其中的替罪羔羊。不!决不能让案子有翻了的可能。

“青王。当年那场案子,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啊?”

向死而生,意在翻案。遥想当年兄弟联手夺嫡,在众位皇子乱斗中杀出一条血路。萧若瑾也许也会有属于自己的风采?

至少,在此时此刻。兄弟情,是纯粹而彼此守候的。

另外,注明在借鉴历史中,据我所知,御史台应该是没有参与审核定罪的职能的。但是纵观少歌和少白的剧情线,给将军王爷定罪都是由御史台七御史参与的。就假设在北离御史台是有这个职能的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6章 意在翻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假少爷回村后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