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老太太强撑着见她一面,然后就撒手人寰了。
夏洵没想到奶奶的身体那么差了。
她走的时候,明明还很健康。
半个月前,夜里突然被家里来电吵醒,她心里已经有了很不好的感觉。
她和父母关系不好是家族里人尽皆知的事,也因为她脾气很差,家里亲戚小辈没人敢触她霉头,半夜的电话让她惊出了一身汗。
等到电话那头的大伯母让她快点回家,奶奶在抢救的时候,夏洵整个人都是懵的。
这样的情绪直到半个月后的今天也没有消去。
在国内待了半个月,把奶奶的事情处理好后,夏洵情绪很低落,她什么也不想,整个人郁郁寡欢。
学校体谅她的情况,批准了她的假条,她的课暂时由另一个老师负责,其余的,她以前的硕导会帮她。
剩下的就是都灵那边。
想到他的时候,夏洵总是不能避免地想到那个里斯本的夏天。
她童年没有人关心,这不怪奶奶。
十年前过世的爷爷曾经上过战场,身体不好,一直卧病在床,父母请了护工,可奶奶也放下不去自己的伴侣,一心一意照顾他,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关心自己的孙女。
爷爷去世后,她才有空来看夏洵。
这不是她的错,夏洵从来没有怪她。
她后来赶在签证结束之前顺利到家,可她擅自离家的事还是被每周来看她的奶奶发现了,奶奶问了辅导老师,才知道请了假,还是时间不短的假,正当她急到要联系夏洵父母的时候,夏洵到家了。
夏洵那个时候大脑是空白的。
她狼狈回到家,得到的却不是质问、责骂,而是被老人家搂在怀里关照,知道她人安全后,先给她热了自己带来的饭菜,再让她去睡觉。
她晕乎乎的。
可是侥幸顺利到家的情绪溃堤,老太太依然只是用关切的目光看着她,告诉她:“你从小一个人,你爸妈那么忙,我理解你待不住,可是你得和我说,不然我很担心你。”
从此之后,不管夏洵要去哪里,都会和她报平安,即使在国外,也和她报备,老人家年轻时来过国外求学,总能和夏洵聊上许多,在夏洵的话里,她或许也看到了自己的青春。
奶奶对夏洵来说就是这个家顶天立地的存在,她走了之后,夏洵已经没有办法再承受了。
她说“我知道你”,她说“你那么勇敢,不用怕”,她说“辛苦了”,非得看到她,才肯离去。
可哪有什么辛苦得过她,自己的丈夫瘫痪在床,儿子忙于工作,孙女性格孤僻,操劳这么些年。
夏洵答应过她,再过两年把她接到身边,还说要把大球星带给她看,就是那个自己年少时不顾学业也要跑出去,很有缘分的大球星。
现在一切都没有了。
什么都没有了。
想着明显消瘦了许多的女儿,夏父皱起眉,问夏母:“还是不吃吗?”
夫妻俩再聚是为了母亲的丧事,即使多年不见,略有生涩,在面对女儿的事情上,还是在统一战线。
夏母摇摇头,向来整洁的发鬓上落下几缕,她也憔悴了不少,即使离婚了,她也要来一趟,她和老人家关系不错,逢年过节都要去拜访。
“门都不出,我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好几天了。”
又接着说:“陈妈做了饭,剩下的都拿去热了,她饿的时候就能吃,妈的东西是不是都收拾好了?”
“都分好了,小洵也拿了她那份。”
现在还在房间里不出来。
老人家略有些积蓄,她这些年一直在做慈善,赞助了不少山区女童,现在分的是老人家生前说好留给哪些子孙的物品,不是多贵重,也是老人家最后的心意。
“我们不在家,都是妈在照顾小洵,她难过是应该的。”
头几天都在掉眼泪,眼睛肿的像核桃,现在情绪好多了,但总是提不起力气。
夏母叹了口气:“妈走得太突然了。”
让她也措不及防。
夏父点头,以前注重事业,各大洲飞,抽空才给家里回个电话,父亲离世后他一有空就回家陪母亲,如今母亲也走了。
这个家终究是剩下了他们几个。
“那个时候我收了点心思,经常回国陪着妈,但小洵已经出国,我时常在想要是她在身边就好了,结果妈骂我,小时候不带着,人家长大了又想拘着她,门都没有。”
夏父苦笑两声,他是小儿子,从小受尽宠爱,也有两份头脑,一心想做出大事业,让父母好好看看,现在事业已成,父母却都不在了,底下女儿也不和他亲。
但这也不能怪谁,硬要说,只能怪他自己。
夏父拿到了夏洵的抚养权,夏母却不是和女儿毫无来往,到底是自己生的,她出国之后,钱财这方面家里人都没有缺过她,夏母有一次在意大利出席活动,看望过女儿。
“她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她那个球星男朋友你知不知道?”
夏父点点头又摇头:“我是不太想她留在国外的。”
他的事业重心已经归拢到国内,可以的话,他希望女儿在身边。
夏母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谈个恋爱而已,即使真和人家走到最后了,你最好是支持她······”
夏父微怒:“凭什么,我的女儿。”
夏母冷笑,多年夫妻还是让她留了两分体面:“你管过她吗,你没有,我也没有,小时候不管,长大了也别插手,别连唯一的女儿都保不住。”
除了女儿,其余的不能让她坐下来和这个男人谈话,一说话就上火,当年抚养权是他要的,结果也没怎么照顾好,既然做不到何必抢,她以为是他真想要照顾女儿,才松手。
“这是我的女儿,我花钱培养的!”
……
“妈妈、爸爸,我回学校去了。”
卧室门打开了,夏洵拎着一个包,面色苍白,但至少看起来已经有了些生气。
夏父面露愠色,下一秒又收起来,知道女儿现在很脆弱:“不是让你在家里多待一会,你奶奶才走。”
“我得走了,学校那边不能再请下去了。”
夏父还想说什么,夏母先一步开口:“去吧,家里的事有我们,机票买好了吗?饿吗,要不要先吃一点?”
夏洵点头:“买好了,我不饿,我去机场了。”
她看了两眼较多年前米兰一面,又苍老了许多的母亲,想起她今年也年过半百了。
她讨厌这里,谁也不想面对,不管是谁的意思,他们都是以为她好的角度,可夏洵不要了,她要走自己的路。
“走吧,别耽误时间。”
看着女儿毫不犹豫离去的身影,夏母心里莫名多了点惆怅,她想起她小时候看着离开的父母,心里也是这样。
夏洵很果断,她从来都不打算听父亲的话,夏父也知道,只是看着她的背影,想到了逝去的妈妈。
人到中年不得不承认,许多人都在离他而去,他没有办法阻止。
夏洵去到机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上了停靠在此的私人飞机,这是克里斯蒂亚诺新买的,他们说好了圣诞假期一家人去挪威看极光。
夏洵不管去哪,需要的只有那点比面包还轻的行李,打开行李,从里面拿出一个已经泛黄的笔记本。
这是奶奶的日记,从她读初中开始,再到后来出国留学,学成回国报效,结婚生子,又做了奶奶。
厚厚的一个本子,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夏洵没日没夜地看,奶奶此生最后悔的两件事,一个是结婚后退居二线相夫教子,一个是小儿子的女儿没人照看,她很对不起。
夏洵那里需要她的对不起,她做的已经够多了。
有一年的日记里写着:【突然得知她离家时很担心,可也看到了她的激动,她很有勇气,我希望她走得更远,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就像那些山区的贫苦女孩一样,她们都应该拥有更好的人生。】
夏洵拿着这本日记,再度踏上亚平宁半岛。
她不需要迟来的关心,她要自己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未来。
飞机直达意大利都灵,空姐说可以下机时,夏洵抱紧日记起身。
封面上写着谢兰芝赠孙女夏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54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