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不出现,宴会很快就散了。南景瑞如愿留在了永华长公主府,林衡和于英则带着林晏之回了林府休息。
林衡驻守边疆,任安西府都指挥使,掌北境安宁。林晏之三岁时,林于夫妇不得不把他送回京城,于英能跟着林衡前往安西府已经是长公主求情的结果了。
于英本是安西府原宁西卫指挥使嫡女,端文十七年,鞑靼犯边,宁西卫尽数战死。于英曾立誓代父守边终生不嫁,即使后来与收复宁西卫的林衡成亲,也从未移志。
她要继续守卫这片父母叔伯曾以性命守护的土地,为此只能将三岁的儿子独留京城。甚至因为儿子早慧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反过来安慰母亲。
那时于英抱着小小的林晏之,眼含热泪:“对不起,晏儿,娘对不起你。”
“娘是英雄,儿子为此骄傲。”林晏之擦去于英脸上的泪。“请母亲放心,儿子定能将自己照顾好。”小小的身影双手交握于胸前,对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于英牵着儿子的手往房间走,想着后来的事。
后来江清和永华长公主送他们出城,听闻她将林晏之独自一人留在将军府,南宜珠立刻叫人收拾出主屋侧间,亲自和江清去接林晏之入府。
公主信上说她进门的时候,林晏之正拿着勺子吃肉末鸡蛋羹,那时她的心都酸透了。
于英想,他们在安西边军的时候,有肉有蛋吃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公主从小与原皇后现太后原太子现皇帝一同用膳,每顿三十几道菜,出宫后住进公主府,太后赐更是了十几个天南海北的厨子,在她眼里那时的林晏之就要上街讨饭了。
于是在长公主的眼泪中,林晏之被打包带进公主府,第一顿晚饭十二道菜六荤四素一汤一甜品,香得林晏之一直到被长公主抱进被窝都晕乎乎的。
林晏之左边是义父,右边是长公主,他阖上眼时,脑中响起父亲带他第一次进公主府拜见时,江清对他说的那句话。
“义父这,就是你的家。”
离开父母的第一夜,他睡在义父和南姨之间。
——————
于英一手抱起林晏之,一手在行李里翻找。林晏之五岁就不太愿意给人抱了,但这是他娘,他只能忍着。
于英翻到了那个盒子,递给林晏之“这是爹和娘带给晏儿的礼物,你看看喜不喜欢?”
“娘送的,晏儿都喜欢。”林晏之乖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翠绿的玉珏,他抬起头看向于英,侧头想了想:“和妹妹的一样。”
唔,于英想,其实给江娩卿那块质地更好一点。
她点点头“对,和妹妹一样的。”她将玉珏取出,挂在林晏之的脖子上。
于英将林晏之搂在怀里“愿我的晏儿,平平安安。”
留在将军府的江娩卿可不太满意。
一直到晚上睡前,身边都缺少一道熟悉的气息。从不闹觉的小郡主第一次不肯睡觉。
秦姑姑带着乳母和侍女检查许多遍也不得原因,只能回禀公主。
南宜珠听闻就把孩子抱了过来,再怎么闹的孩子进了母亲的怀抱也一样变乖,江娩卿哭闹声终于停下,只剩下断断续续地抽噎声。
南宜珠哄了半天,手都抱酸了,孩子还是坚持着没睡。她把女儿递到江清怀里“你抱会儿。”
小郡主给亲爹留的面子可就不多了,江清接过来不多时孩子哭声就又响了起来。
南宜珠叫来人仔细盘问了好几遍,灵机一动吩咐采荇说:“去取件晏儿的衣服来。”
采乐小跑着去了隔壁院子,林晏之身旁不用侍女,是小厮递出来一件刚洗好的衣物。
待回到主院,南宜珠简单粗暴地用林晏之的衣服在襁褓外裹了一层,又站起来抱着女儿哄上两圈。
好在衣裳起作用了,这次在她的轻声细语中,江娩卿攥着林晏之的衣服边睡着了,南宜珠给采荇使了个眼色,采荇悄悄招来乳母,让她抱着江娩卿回去睡觉。
南宜珠上了床,发现江清有些闷闷不乐。
“怎么了将军?”
江清犹豫着开口:“你觉不觉得,娩儿更喜欢晏儿啊?”
“嗯?”南宜珠拉好被子闭上眼,不甚在乎。“只是对你而已吧,娩儿可亲近我得很。”
“哎……”江清想,许是他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他胡思乱想了半天,翻过身才发现公主已经睡着了,江清连忙止住话头,又悄悄躺了回去。
生孩子大伤元气,太医说公主这番下来得调理许久才能恢复。江清也看了会儿南宜珠的睡颜,也拥着他的公主阖上眼。
————————
端文十七年,鞑靼挥师南下,进犯大闵安西府,时任宁西卫指挥使于为凝率军战至最后一人,宁西卫军尽数战死,闵朝惨败。端文帝南烨割地赔款后欲派公主南宜珠前往鞑靼和亲,被皇后周道雅全力阻止。南宜珠为百姓计,愿往鞑靼和亲。
其十二岁那年随母后周道雅出宫祈福时,曾于路边救下一位投河妇人。那妇人自陈穷尽家产带儿子上京武举,然路上染疾,无钱救治,不欲拖累儿子故而轻生。永华长公主与皇后听闻,感其爱子之情,遂赏纹银百两。
江氏得到救治,其子江清得以武举夺魁,然其为平民之子,授副千户职。听闻长公主即将和亲,值此国仇家恨之时,朝堂上武将竟皆缄默,遂怒上折子请战,被内阁驳回。
端文十八年冬,帝骤逝。皇太子南景宸继位,欲北征鞑靼,朝臣劝阻,内阁陈阁老这时想起那个请战的武状元,故于圣上面前举荐此人。
景和帝诏江清,问其原因,乃受永华长公主恩惠,愿以死报之。帝深感之,封其为龙虎大将军,率二十万大军北征鞑靼。长公主听闻,与已经成为太后的周道雅合谋,只身出宫随军至北疆,为江清出谋划策。
景和元年春,江清大败鞑靼夺回安西府。大胜归来,以军功军权求娶长公主,景和帝大怒,夺其军权,下诏狱。太后与长公主轮番劝解,永华长公主自叙与江清在宁西卫同生共死,乃是情投意合。皇帝终于松口,封江清为征虏大将军。赐永华长公主岁禄两千两百石,京郊皇庄五处,江南良田百顷。
景和二年,瓦剌南下攻破关西府沙洲卫,大肆劫掠屠杀平民。江清二度挂帅出征,大败瓦剌,回京任总兵官。
景和四年,鞑靼偷袭太同府。朝臣拒绝江清出征,共举徐家北伐。此战,徐老将军战死,徐将军兵败被俘。江清三度挂帅,救回徐将军,率军将鞑靼北驱至狼居胥山以北。封忠国公,尚公主。
自此,大闵边疆平定。
景和帝南景宸,十六岁继位,夙兴夜寐,未曾有一日懈怠过朝事,朝堂稳定,边疆安宁,百姓安居,时人称之有盛世遗风,乃明君也。
明君此时正在慈宁宫听训。
陈贵妃暗中阻止封公主的事最终没瞒过太后娘娘。周道雅在女儿生产后腾出手把她查了个底儿掉。
“这么大的事,你居然敢瞒着哀家这么多年?”周太后手都有些颤抖。
混淆皇室血脉,往大了说,诛九族的死罪。她儿子居然装作不知道,任由那个女人兴风作浪,还阻挠她的外孙女封公主。
“母后,您消消气。”南景宸有些头痛,“那毕竟是王叔唯一的血脉,王叔教导朕多年,朕难道要把她们娘俩一同打杀了去?”
说到这个,南景宸又理直气壮了起来。
“当初儿子就说,陈家小姐心悦王叔,您偏不信。”南景宸慢悠悠喝了一口茶:“说什么王叔大她十四岁,只当她是小辈,这下信了吧。”
“那、那凌儿……”周道雅语气迟疑。
南景宸:“……”
“您想什么呢……”南景宸哭笑不得,“贵妃怀上凌儿的时候,王叔都去了。”
他叹了口气“王叔去前,将我喊过去告知此事。让我念在他的份上,放过她们母女。不过是个公主,回头再出嗣给慎亲王府,也算全了他们父女之缘。”
“不对啊。”周道雅有些狐疑。“按你的说法……她入东宫时就已有身孕?!”
南景宸哽住:“……是。”
周道雅闭了闭眼,枉她自诩掌控前朝后宫,这么大的事还被人蒙蔽。
南景宸继续劝:“父皇在时,王叔帮着母后打理朝堂,尽心教导儿臣,不曾有过二心。王叔去后,老师也为朕呕心沥血,无论看在谁的面子上,朕也不能拿陈宝容如何。”
周道雅一时无言,是了,端文帝南烨不理朝政,皇位几乎被宗室逼迫过继他人。是她儿子自小展露出的不凡天资,叫朝中几位大人有了信心,以慎亲王南煜为首,在陈顷东等三位阁老力保之下,才有了南景宸的太子之位。
想到这,她看了眼南景宸。
这孩子像是天选皇帝,入主东宫后就开始理朝堂事,在南煜的教导下长成一个合格的帝王。
不,是绝对优秀的帝王。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端文年间民间原本还有皇帝昏庸、闵朝气数将尽的传言,南景宸上任后,收复失地,实施新政,闵朝一扫先前颓唐,迎来空前盛世。
周道雅看着对面正值盛年的儿子,长叹了一口气:“罢了。”
她拉过南景宸的手拍了拍:“娘所盼望的,不过是你、阿珠和瑞儿,平安顺遂。”
南景宸笑了:“娘放心,儿子知道。”
“哼。”周道雅又想起来:“但是对阿珠出手,这事没那么简单结束。”
“好好好,儿子知道。”南景宸连声答应:“旨意如今应该已到承乾宫了。”
周道雅这才满意:“中午在哀家这用膳吧,这会儿若是放你回去看折子,又该糊弄午膳了。”
南景宸笑道:“是,母后。”
zzz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现在和曾经的故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