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百日禁忌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京城的雪停了,但天空依旧阴沉,仿佛一块拧不出水的灰色抹布,沉沉地压在城市上空。

国家安全总局情报部部长办公室内,烟灰缸里又添了新的烟蒂。邱沅枯坐良久,面前的报告纸页被他无意识地捏出了褶皱。顾远的“自杀”,那个训练有素、轻易摆脱追踪的“新人”……

这些碎片拼凑出的图案,让他脊背发凉。这绝非孤立事件,而是一系列精密操作中的一环。有人,正在以一种近乎挑衅的姿态,清理着棋盘。

他拿起内部保密电话,接通了一个极少拨打的号码。响了三声,挂断。片刻后,电话回了过来。

“是我。”邱沅的声音低沉沙哑,“‘园丁’需要检查一下‘温室’的篱笆是否牢固……尤其是,新来的‘风’似乎不太对劲。”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一个经过处理的电子音传来:“‘老花匠’注意到了。篱笆有被翻动的痕迹,泥土里有陌生的脚印。风向确实变了,注意你窗台上的‘盆景’。”

通话戛然而止。邱沅缓缓放下听筒,手心渗出冷汗。“盆景”……指的是王裕。上级的暗示再明白不过:王裕这盆“盆景”被人动过,需要格外留意,甚至可能……已被替换或控制。而“风”,指向的正是刚刚离境的杭之璟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他走到窗边,看向楼下院子里那几株冬日里枯萎的残荷。有人,正在利用甚至引导着杭之璟的这次行动,其目的,深不可测。

千里之外,敌国首都。

杭之璟在公寓里仔细检查了每一个角落,确认没有监听设备后,才稍稍放松紧绷的神经。魏芜笙那双深潭般的眼睛和指尖冰冷的触感,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兴奋、紧张、还有巨大的不确定感交织在一起。

第二天,她按照约定时间下楼,可欣的车已经等在路边。

“昨晚休息得怎么样?杭小姐。”可欣打着方向盘,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聊天气。

“还好,有点认床。”杭之璟谨慎地回答,目光掠过车窗外的街景,努力记下路线和特征。

可欣轻笑一声,没再说话。

到了文化交流所,流程依旧繁琐。但在经过布告栏时,杭之璟的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布告栏一角,贴着一张即将举行的古典音乐系列讲座的海报,主讲人名单里,“魏芜笙”的名字赫然在列,时间就在后天下午。而在海报底部,有人用极细的笔,几乎难以察觉地在一个音符图案上点了一个小小的墨点。是巧合?还是信号?

午休时间,她再次来到资料室。魏芜笙不在。她走到昨天那个靠窗的位置,手指划过书架,最终停在一本《东方数学与音律》的旧书上。书脊的标签颜色似乎与旁边书籍略有差异。她抽出书,翻开扉页,里面夹着一枚干枯的、压得平整的银杏叶书签。

她拿起书签,对着光仔细查看,银杏叶的叶脉纹路中,似乎有一些非自然的、极其细微的刻痕。

她的心跳开始加速。这是母亲以前偶尔会用到的密写方式之一,需要特殊的显影药水。她不动声色地将书签藏入袖中,把书放回原处。整个过程看似自然,但她能感觉到,暗处似乎有双眼睛在观察着这一切。是可欣?还是别的什么人?

她留了个神,趁中午回房休息的空隙,才拿出母亲留下的一支看似普通的钢笔,旋开尾部,将极少量的无色液体滴在那枚银杏叶书签上。淡淡的字迹逐渐显现,是一组复杂的坐标和一个时间:明晚八点,城西旧港区,第三仓库区,B区7号库房旁废船坞。

她的心跳如擂鼓。这是魏芜笙的第一次正式召唤。就在她试图记下信息并准备销毁书签时,房间里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吓了她一跳。她稳了稳心神,接起电话。

“杭小姐吗?我是可欣。”

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带着笑意,却让杭之璟感到一丝寒意,“没什么事,就是提醒您一下,最近晚上治安不太好,尤其是城西那片旧港区,听说挺乱的,您要是没什么事,最好别往那边去。”

电话挂断了。杭之璟握着听筒,站在原地,浑身冰冷。可欣怎么知道?她是在善意提醒?还是……警告和威胁?亦或是试探?她脑中闪过布告栏上那个细微的墨点,以及资料室里那若有若无的被注视感。信任无价,验证先行。父亲和师父的教诲在耳边回响。这条通往真相的路,从第一步起,就已布满了迷雾和杀机。

国家安全局副局长办公室。

李谷庆看着窗外凋零的院落,手中摩挲着一枚旧勋章。邱沅的加密简报已经送达他的案头。“盆景”、“风”、“篱笆”……这些暗语勾勒出的轮廓让他心惊。

他按下通话器:“让译电处王处长把去年华东危机前后三个月,所有境外截获的、未能完全破译的密电底档,再送一份到我这里来。要快。”

他怀疑,有些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看似杂乱的数字和符号里,而王裕……或许并非破译不了,而是刻意忽略或篡改了某些关键信息。他需要重新审核,绕过王裕。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外交部,一场看不见的风暴正在酝酿。关于杭侃部长在邻国访问期间曾“秘密短暂回国”的模糊传言,不知从哪个角落开始滋生,像霉菌一样悄然扩散。虽然没有任何实质证据,但在这个敏感时期,这种传闻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杀伤力。

嗅觉灵敏的监察委员会官员似乎收到了一些“匿名材料”,开始以“常规程序核查”为由,异常低调地约谈外交部杭侃的几位副手和秘书。问题看似例行公事,却总在不经意间滑向部长近期的行程细节和决策流程,姿态低调,却暗藏机锋。

这一切,都发生在杭侃尚未正式结束外交访问回国之时。无形的网,正在悄无声息地收拢。

而在情报部内部,一份经过“特殊处理”的情报摘要,被例行公事地呈送到了行动处处长申振庭的桌上。摘要模糊地提及,监测到敌国反间谍部门近期对“特定历史文化研究项目”的兴趣异常增加,而该项目与文化交流所的某个研究方向存在重叠。摘要的措辞极其谨慎,并未指向任何具体个人,但其隐含的逻辑链条,若有心人稍加引导,便能轻易地将“杭之璟的数学交流”与“可能引起敌方注意的风险”联系起来。

这份摘要的初始信息源难以追溯,流转路径上也经过了巧妙的“润滑”,最终由译电处一名资深科员“无意间”作为背景参考资料一并提交。

申振庭皱着眉头看完,习惯性地骂了句“妈的,尽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但还是提笔在上面批注:“转保密处高处长阅。密切关注境外动向,评估潜在风险。”他并未深思这份情报出现的时机和其可能被解读出的暗示,他只是依循程序,却不知自己正亲手将一颗猜疑的种子,递给了同僚。

高秉正收到这份批转件时,正值他因顾远自杀、线索中断而焦头烂额之际。他反复阅读着那份摘要和申振庭的批注,眉头紧锁。杭之璟……风险……他拿起红色铅笔,在“特定历史文化研究项目”下划了一道重重的线。这并非确凿证据,但在当前高度紧张的氛围下,任何一丝不确定性都值得最高级别的警惕。他需要将这一情况纳入对杭之璟行动的后续评估中,并考虑是否需要向更高层——例如国安局安全委员会——提交一份阶段性的、措辞严谨的风险提示报告。

他觉得自己在履行职责,却未察觉自己正不知不觉地成为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推动着幕后之人想要的氛围。

幕后,一双看不见的手正从容地拨动着棋局。在京郊一栋不起眼的宅邸密室内,一份加密电文被发出,收件地址经过无数次跳转,最终指向海外。

“饵已吞,钩已下。风雨欲来,可收线。”

*

次日,敌国首都阴雨绵绵。杭之璟心神不宁地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她反复推敲着魏芜笙的指令和可欣的警告。最终,她决定冒险一试,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晚上七点四十分,乔装改扮后的杭之璟如同一个幽灵,融入了城西旧港区破败的街巷。雨水冲刷着锈蚀的管道和废弃的仓库,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腥和垃圾的腐臭。她提前一小时抵达,远远地绕着B区7号库房和废船坞侦查了数圈,确认没有明显的伏兵迹象。

八点整,她如同魏芜笙指令中出现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潜入废船坞内部。里面光线昏暗,只有雨水敲打铁皮顶棚的单调声响。一道黑影静静立在船舱阴影里,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是魏芜笙。她比杭之璟更早抵达,并且显然已经彻底掌握了周围环境。

“你来了。”魏芜笙的声音比在资料室时更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没有人跟踪。但时间有限,长话短说。”

“可欣……”杭之璟刚开口。

“我知道。”魏芜笙打断她,“她的警告,一半是事实,这个区域确实是敌方外围警戒人员经常巡逻的地带。但另一半,是试探。她在观察你的反应,判断你的‘成分’。”

“她是敌是友?”

“目前无法确定。她可能是对方安插在文化交流所的一双眼睛,也可能只是直觉敏锐的普通职员。但无论如何,她已经注意到了你。从现在起,你必须假设自己始终处于被监视状态。”魏芜笙语速极快,递给杭之璟一个微缩胶卷和一把极其小巧的钥匙:“这是你需要熟记并销毁的第一批联络点和安全屋信息,以及一个私人信箱的钥匙。下一次联络,通过死信箱。方式:研究所图书馆,《十九世纪数学年鉴》第三卷,第147页夹缝。我看到标记后,会在二十四小时内回应。”

杭之璟接过东西,藏入内衣特制的夹层。“记住,”魏芜笙的目光在黑暗中锐利如刀,“信任是奢侈品,验证是生存法则。不要相信任何未经双重验证的信息,包括我发出的指令。如果感觉不对,立刻终止一切联系,进入静默。你的安全,高于一切任务。”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模糊的警笛声,由远及近。魏芜笙眼神一凛:“巡逻队提前了。从东侧缺口出去,沿着我说的路线离开。快!”杭之璟没有犹豫,立刻转身没入黑暗。就在她离开后不到一分钟,一束强光手电扫过了她刚才站立的位置。魏芜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杭之璟的心脏狂跳,依循魏芜笙指示的路线,在迷宫般的废弃堆场和窄巷中穿梭,雨水掩盖了她的脚步声。

十分钟后,她从一个不起眼的出口钻出,回到了相对安全的城区边缘。她浑身湿透,冷得发抖,但内心却燃烧着冰冷的火焰。她成功了,完成了第一次接头,获得了至关重要的信息,也亲身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危险。

回到公寓,她立刻处理好微缩胶卷,将信息牢记脑中后彻底销毁。她瘫坐在椅子上,疲惫如潮水般涌来。

就在这时,她床头的专用加密通讯器指示灯微弱地闪烁了一下——这是国内有紧急信息传来的信号,但为了安全,并非实时连接,而是接收缓存信息。她打开解码本,翻译出简短的电文,内容让她瞬间如坠冰窟:

“国内风向有变,谣言渐起。部长行程受扰,一切小心。保重。——‘园丁’”

“园丁”是邱沅部长的代号。父亲那边……果然出事了!几乎是同时,她的目光落在桌上一本带来的旧书扉页上,那是母亲的字迹:“暗香浮动月黄昏”。

她猛地想起魏芜笙的警告——“验证先行”。她强压下对父亲的担忧,深吸一口气。现在,她必须首先确认眼前人的真伪。

她拿出笔,在一张便签上写下几个字,这是母亲曾告诉过她的、只有她和极少数核心人员才知晓的、用于紧急情况下向“箫声”验证身份的暗语。

第二天,她按照魏芜笙所说,将那本《十九世纪数学年鉴》放回图书馆书架,并在第147页留下了新的死信——那张写着验证暗语的便签。等待开始了。

二十四小时,变得无比漫长。

她不知道,在国内,针对她父亲的网正在收紧;而在敌国,可欣正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关于“近期新入所外籍人员背景核查”的例行报告,目光在杭之璟的名字上停留了许久。

暗流,已在各方涌动。百日禁忌的棋盘上,落子声愈发惊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主并不觉得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