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最后一缕温存被凛冽的北风彻底卷走,南城一中的校园却仿佛提前进入了盛夏的焦灼。高三教学楼前,鲜红刺目的倒计时牌赫然立起——“距高考100天”。这个数字像一道无声的敕令,让整个年级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而紧绷。
课间十分钟,教室里不再有嬉闹喧哗,取而代之的是伏案小憩的疲惫身影,或是围在讲台边争分夺秒请教问题的密集人群。空气里混杂着咖啡的苦涩、风油精的刺鼻和无数试卷油墨的味道,还有一种无声的、近乎实质的竞争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许言深吸一口这熟悉的、令人窒息的空气,将自己刚发下来的数学模拟卷塞进抽屉。128分,一个对他来说堪称突破的成绩,却并未带来太多喜悦。他抬眼望向教室前排那个始终挺拔的背影——周屿。他正低头飞快地演算着什么,侧脸线条冷硬,专注得仿佛与周遭的喧嚣隔绝。作为稳坐年级榜首的顶尖存在,周屿早已进入了最后的冲刺状态。他卸任了学生会大部分实务,仅保留象征性的指导,将全部精力投入题海。就连他身上那股冷冽的雪松薄荷气息,似乎也淬炼得更加纯粹、锐利,带着一种拒人千里的压迫感。
他们每周两次的图书馆“补课”仍在继续,但形式已然蜕变。更多时候,是两人各据一方,埋头于各自的复习资料,只有遇到绞尽脑汁也无法破解的难题时,才会极简地交流几句。通常,是周屿用寥寥数语点出关键,许言便茅塞顿开。效率极高,却也……极其枯燥。仿佛在高考这座独木桥前,所有细腻的情感都必须让位于对分数最**的追求。
然而,平静的冰面下,潜流暗涌。
一个周五的黄昏,补课结束,两人并肩走出图书馆。寒风料峭,天色已迅速沉黯。刚走到教学楼旁的林荫道,一个身影拦住了去路。
那是一个中年男人,身姿挺拔,穿着剪裁考究的深色大衣,眉眼间与周屿有五六分相似,却更显威严沉峻,久居上位的压迫感扑面而来。他的信息素是某种昂贵古龙水混合着雪茄木与皮革的味道,醇厚却极具侵略性,属于一个功成名就且掌控欲极强的Alpha。
周屿的脚步骤然停滞,脸色瞬间冷凝,周身气息变得比夜色更寒。许言从未在他脸上见过如此明显的抵触与戒备。
“小屿。”男人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电话为什么不接?”——他是周屿的父亲,周瀚霆。
“静音,自习。”周屿的回答冰冷简短,甚至省略了称呼。
周瀚霆锐利的目光掠过周屿,随即落在许言身上,那审视的眼神像手术刀,让许言极不自在。“这位是?”
“同学。”周屿抢答,语气急促而疏远,划清界限的意图明显到刻意。
周瀚霆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显然对周屿的态度不满,但他并未发作,视线转回儿子身上:“车在门口,跟我回去,有事谈。”语气是不容拒绝的命令。
“晚上有套真题要刷。”周屿直接回绝,态度强硬。
“真题什么时候都能刷!”周瀚霆的音量提高,带着明显的不悦,“是你下半年去斯坦福交流项目的最终手续,需要你签字确认。”
斯坦福交流?许言的心像被无形的手攥紧,骤然下沉。他从未听周屿提过只字片语。
周屿的脸色彻底沉了下去,下颌线绷得像拉满的弓弦,似乎在极力压抑着翻涌的情绪。“我说过,我不去。”
“这不是你任性的时候!”周瀚霆的声音带上了训斥,“这个机会多少人求之不得!对你的履历、对未来的规划至关重要!我已经跟你母亲通过气……”
“别提她!”周屿猛地打断,声音里压抑的怒火和某种深刻的痛苦终于决堤,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燃起灼人的火焰,“我的路,我自己走!”
父子之间的空气瞬间凝固,两股强大的Alpha信息素在狭小空间里无声对撞,连寒风都仿佛被排挤开来。许言站在一旁,感到呼吸困难的压迫感,进退维谷。
周屿深吸一口气,强行恢复冷静,侧过头对许言低声道:“你先走。”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
许言看到他眼中未熄的怒焰和深藏的疲惫,心脏揪痛。他低低应了声“会长……我先走了”,便匆匆从这对气势凌人的父子身旁绕过,几乎是小跑着离开。走出很远,他忍不住回头,只见路灯下,周屿挺直却孤绝的背影与父亲对峙着,影子被拉得长长,浸满了寒夜的冷寂。
那一晚,许言失眠了。周瀚霆威严的面孔、“斯坦福交流”这几个字,以及周屿罕见的失控,在他脑中反复交织。一种巨大的、关乎分别的恐慌和失落感将他淹没。高考之后,等待他们的竟是更遥远的距离吗?那片刚刚孕育出些许温暖的土壤,是否还未等到花开就要冰封?
自此,周屿变得更加沉默阴郁,像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休眠火山。在最后一次学生会全体会议上,一个新任干事的小小失误,竟引来了他前所未有的严厉斥责,言辞之冷峻苛刻,让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那名干事当场泪盈于睫。许言坐在台下,看着周屿烦躁冰冷的侧脸,担忧像藤蔓缠绕心头。他明白,压垮周屿的,远不止高考这一座大山。
他尝试发去关心的信息,回复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只有“嗯”、“忙”之类的单字。许言不敢再扰,只能将满腹的焦虑与无助,全部转化为近乎自虐的刷题动力。
百日誓师大会在操场隆重举行。校领导激昂的演讲、学生代表铿锵的誓言、漫天飞舞的彩带……一切都充满了仪式感的鼓舞。但当许言站在人群中,听着周围震耳欲聋的呐喊,看着台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却面无表情、眼神疏离的周屿时,他只感到一种虚脱般的无力。他们像被裹挟在同一个洪流中,奔向的却是各自未知的、可能永无交集的彼岸。
倒计时五十天的模拟考成绩公布,许言看着榜单——班级第7,年级第68名,数学稳在130分以上——这成绩足以让他跻身重点大学的门槛,他本该欣喜。然而,当他的目光上移,看到顶端那个熟悉的名字后面跟着的、接近满分的恐怖分数时,那股熟悉的、遥不可及的差距感再次将他攫住。他们之间,横亘的不仅是分数,更是家世、视野与被规划好的人生轨迹。
放学后,许言抱着沉重的复习资料,鬼使神差又走到了图书馆那个熟悉的角落。令他意外的是,周屿竟也在。他没有看书,只是倚窗而立,望着窗外浓稠的夜色,背影被昏暗的光线勾勒得格外孤寂落寞。
许言犹豫片刻,轻轻走过去,在他身旁不远处坐下。周屿听到声响,侧头瞥了他一眼,眼中没有了前几日的暴躁,只剩下深不见底的疲惫。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只有书页偶尔翻动的细微声响。
许久,周屿低沉沙哑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模考……考得不错。”
许言一怔,心头泛起一丝酸涩的暖意:“……谢谢会长。”
又是一段漫长的沉默。
“斯坦福的事,”周屿忽然开口,目光仍投向窗外无尽的黑暗,像是在自言自语,“我拒了。”
许言的心脏猛地一跳,倏然抬头,难以置信地望向他。
周屿的侧脸在阴影中模糊不清。“我的人生,”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却斩钉截铁,“轮不到别人来插手。”
许言张了张嘴,无数疑问在舌尖翻滚,最终却一个字也问不出。他明白,这已是周屿能给出的、关于那场激烈抗争的全部答案。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是怎样的惊涛骇浪,他无法想象。
他看着周屿疲惫却异常坚定的侧影,连日来的恐慌与失落竟奇迹般消散。一股混杂着心疼、敬佩与决绝的勇气,从心底蓬勃而生。无论高考结果如何,无论未来有多少艰难险阻,至少此刻,周屿选择了抗争,选择了留下。那么,他也要为了能够拥有站在他身边的资格,拼尽最后一分力气。
“会长,”许言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力量,“最后五十天,一起……冲过去。”
周屿终于缓缓转过头,看向他。昏暗的光线下,许言看不清他眼底的情绪,只感觉到那目光深沉地、久久地落在自己脸上。仿佛过了一个世纪,周屿几不可察地、极轻地点了一下头。
“好。”
一个最简单的字眼,却像划破厚重云层的第一缕曦光,瞬间驱散了积聚多日的阴霾与寒意。他们没有再交谈,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共享着这暴风雨降临前,短暂却无比珍贵的、心照不宣的安宁。
倒计时的数字仍在无情跳动,高考的战鼓愈发催人。但在两个年轻灵魂的最深处,某些比分数、比前途更坚韧的东西,正在这最后、最艰难的冲刺里,悄然扎下更深的根系,静候破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