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驾到!”
正在长吁短叹的马芳、麻贵,和正背着手不耐烦走来走去的李成梁忽听到一尖细声音。
坐着的人赶紧起身,聚在一起闲聊的人连忙回到自己座位,整理了仪容,摆出恭敬姿势。
“参见皇上!”
“众位爱卿平身。”小皇帝快步走了出来,后面跟着张居正、谭纶等人。
众人又向张居正等人行礼,张居正等人回礼。
“众爱卿请落座。”小皇帝朱翊钧笑容和煦,“让众爱卿久等了。”
众人落座,张居正等人也坐到离小皇帝最近的位置。
马芳与李成梁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是疑惑,小皇帝态度很奇怪。
小皇帝朱翊钧:“将众爱卿召集过来,为了何事想必大家心中有数。”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众人沉默不语。
小皇帝朱翊钧颇有耐心,看着下面笑而不语。
片刻后,马芳起身,走到中间,低头道:“陛下,臣惭愧!请陛下降罪。”
其他将领都知道马芳指的是什么,有人对他挺身而出认错感到佩服,有人认为他此举狡诈。
宣府拿了军演最后一名,小皇帝肯定对他有意见,可马芳自己主动出来认错,想必小皇帝也会给他几分面子,不会真的怪罪于他。
然而,小皇帝却说:“马将军确实应该感到惭愧,朕也会罚你。”
小皇帝朱翊钧没想到马芳会是第一个站出来的,虽有些意外,但也能随机应变。
马芳抬头,看向小皇帝,见小皇帝一双锐利的眸子紧紧盯着自己,他下意识低下头。
“臣谢主隆恩。”
马芳嘴里发苦,心里只觉十分委屈,这么多年,他立功无数,却仅仅因为一次军演垫底而被当众羞辱。
麻贵起身,低头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小皇帝朱翊钧看向这位年轻的将领,心里微微叹气,“麻爱卿请说。”
麻贵在一众将士中,实属资历尚浅,他父亲麻禄本是大同参将,后与鞑靼作战时战死,麻贵子承父业,年仅三十三岁便当上了大同总兵。
麻家与马家乃世交,宣府与大同相邻,麻家与马家时有往来,麻贵也十分敬重马芳。
“陛下从京师不辞辛苦专程来汤泉观看军演,能在陛下面前一展我大明将士风采,乃众将士之荣幸。”麻贵不急不慢道,“将士们勇于争锋,得陛下一句‘勇猛之士’的赞赏,众将士欣喜万分。然凡是比试有输有赢,宣府将士们虽表现欠佳,可也尽力而为,只是宣府军户人丁凋零,征兵万难,只余老兵苦苦支撑,万望陛下明察秋毫。”
有人替自己鸣屈,马芳眼眶湿润,依旧低头不语。
宣宝儿见过宣府士兵,平均年龄的确比其他士兵大。
众将军皆静默不语,他们在观察小皇帝态度。
“麻将军,你说的朕知道。”小皇帝朱翊钧神色自若,“朕并未因此责怪马将军。”
麻贵讶然。
他抬头,小皇帝一脸认真。
“宣府的难处朕明白,大家的难处朕亦看在眼里。”小皇帝朱翊钧起身,“只是,再难,身为主将,也不可任意妄为!”
小皇帝登基已经半年多了,随着年岁渐长,再加上这半年来的磨砺,他已然快速成长成一位颇有气势的君主。
“马将军,”小皇帝语气沉重,“你知错了吗?”
麻贵不解地看向马芳。
马芳心里一惊,电光火石之间,他明白过来。
他跪下,脱下官帽,放在地上,低头叩地,凄然道:“臣知错。”
众人皆是疑惑不解,不知道马芳与小皇帝在打什么哑谜。
大家面面相觑。
李成梁坐在人群中,如坐针毡。
他抬头看向张居正和高拱,想从他们脸上看出点什么,只可惜两位阁老城府颇深,他一无所获。
小皇帝朱翊钧接过孙海递过来的一份奏折,说道:“冯保去皇陵前,招供出不少人。”
麻贵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马芳。
“臣罪该万死!”马芳喃喃道。
小皇帝朱翊钧丝毫没因马芳羞愧而动容,继续道:“这五年来,你一共送给冯保一万两白银,掩盖宣府兵力不足、练兵不勤之事。若不是这次军演,朕还不知道你宣府怠战到何种程度,你还有何话要说?”
小皇帝朱翊钧已经走到马芳跟前。
玄色靴子离他咫尺之遥,他五味杂陈,新皇远比自己想象中聪慧,亦比自己想象中沉得住气,可他已经铸成大错,失了圣心,宣府前途不明,他对不起跟着他的将士们。
他痛心疾首道:“臣认罪,罪臣无话可说。”
麻贵欲言又止,小皇帝就站在自己身旁,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瞻仰圣容。
一张稍显稚嫩的脸,此时此刻,眼中更多的是痛心。
他咬了咬唇,最终还是决定跪下求情,“陛下,马将军此番所作所为必有苦衷。臣相信马将军为人,他克己奉公?、两袖清风,绝对不是为了巴结冯保、为了个人私利而行行贿之事。”
宣宝儿露出赞赏目光。
【能仗义执言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的、珍贵的。】
小皇帝朱翊钧看向跪在自己面前的两个人,默不作声。
麻贵心沉了下去。
他没看过冯保供词,也从来不知道马芳还与冯保有来往,但只是凭着自己对马芳人品的了解,他相信马芳绝对不是为了私利。
可是他相信马芳又有什么用呢?皇上因冯保伤透了心,将自小陪伴自己的冯保发配去了皇陵,其他人他怎么会不厌恶。
然而,他听到皇上却问:“马将军,你真的没什么想说的吗?”
麻贵看向马芳,紧紧盯着他。
马芳抬头,安抚地看了眼麻贵,他明白这是皇上在给自己机会。
“陛下,臣要告监军周继克扣宣府将士们军饷。”马芳挺起腰杆,“自周继来宣府这五年,将士们军饷总是因各种缘由被拖欠、被克扣,五年来,从无一次足额发放!”
监军和总兵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平衡,但有些地方监军太监会比总兵势大,有些地方总兵压制住监军太监。
“臣不得已搭上冯保,奉上家资,只求冯保能从中斡旋一二。臣自知此乃大错,只希望……陛下看在将士们的艰辛上,能确保将士们保家卫国之时家里能安枕无忧。”马芳声音有些哽咽。
小皇帝朱翊钧没有问他为什么没奏告此事。
宦官群体相互包庇,他不是今日才知晓,只要宦官对皇祖父、父皇忠心,皇祖父、父皇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马芳这事,他也一早就查清楚了,之所以选在今日发作,便是为了有合适时机将这些监军太监清洗一番。
再加上宣宝儿两次提及辽东局势,小皇帝朱翊钧和张居正、高拱、谭纶决定借此机会推行军部变革。
有了内阁、兵部和戚继光的支持,小皇帝朱翊钧有信心其他将领能够接受。
大明危机四伏,守卫在最前线的将士们最有体会。
“好。”小皇帝朱翊钧坐回原处,“这些事,朕已命锦衣卫查清楚了,今日就想知道马将军愿不愿意说实话。如今看来,马将军能迷途知返,朕深感欣慰。”
马芳、麻贵、李成梁和其他将领都听出小皇帝话里的意思,他不是位责备求全的君主,但需要臣子忠心。
“只是,你毕竟有错在先,不罚你不足以服众。念在你行贿乃事出有因,朕给你一个机会。”
“陛下,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马芳心里生出希望。
“朕限你三月之内,务必整顿好宣府军务。其一,招募新兵勤勉训练;其二,安抚好老兵,安顿好他们去处。朕会亲自去宣府巡察,到时候是以功抵过,还是无可救药,朕自有决断。”
马芳不解,犹豫再三问:“……陛下,请恕臣愚笨,招募新兵是像戚将军那般不限军户的意思吗?”
九边重镇将领们脸上神色十分复杂。
“宣府军户流失,你有其它办法补充兵源?”小皇帝朱翊钧故意不答反问。
“你们先平身。”
马芳和麻贵起身,两人快速对视,眼中虽有困惑,却颇为振奋。
其他人皆看向张居正、高拱、谭纶和戚继光。
他们没有反对小皇帝的决定,可见这是一早就计划好的,至于是在京城就决定了还是来汤泉决定的,众人不得而知。
从卫所制变为军户和募兵混合制,这是一个极大的改变。有人支持,自然有人反对,反对的声音无非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以及一些现实因素。
比起京城言官的战斗力,这些武官在嘴巴上的战斗力不值一提。
高拱一人上场,就将那些反对声音压下。
张居正和谭纶都做好了后援准备,只可惜高拱沉浸在慷慨激昂之中,没他们用武之处。
“此外,朕将召回所有的监军宦官,新的巡抚应该已经在去往各边镇的路上了。”
小皇帝似乎担心他们不够震惊,又扔下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小皇帝记得宣宝儿说过,太监监军是一场慢性自杀,或许能将军权集中在皇帝手中,但这种外行指导内行,还欺下媚上、滋生贪腐的制度,只会瓦解军队战斗力。
军力不济,大明必亡,军权如水中月镜中花。
正所谓不破不立,小皇帝狠得下心。
众人再也无法冷静,除了马芳,一个个表示不满这个突然的消息。
宣宝儿见众人唾沫横飞,高拱、张居正、谭纶齐齐上场,很像菜市场里的人在讨价还价。
果然,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困难。
还好,小皇帝他们早已做了准备。
感谢宝子们支持,爱你们![比心]
PS:非每日更新,随榜更新,一周4/5更不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04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