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之后,关雎带着小浩出来街上,继续往这条街的前面走。
路上还看到有卖驴车牛车等的店铺,看来这里的交通还是可以依靠畜力的。
就是关家村估计比较穷,都没看到有人用牛或驴拉车,昨天在村子里逛倒是看到远处山坡上有几头牛在吃草。
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买头驴车来用,要不然每次来回要走两个小时也实在是吃不消。
又往前逛了逛,终于在一个拐角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个卖油灯、火烛的地方。
关雎问了问价,一个灯盏卖价三十文钱,灯油一斤五文钱,竟比想象中的便宜。
但离谱的是这里的蜡烛一根竟然要卖八十文钱,一根大概能用十二个小时的样子。
想了想,关雎要了两个灯盏,5斤灯油,蜡烛太贵了,要不起!
付了钱,关雎将东西塞在背篓的最上面的角落里,防止被压到。
接着又来到卖牲畜的地方,除了卖小鸡仔小鸭崽的店铺外,还看到街边有小牛犊,小羊羔卖,当然,这两个是买不起的。
作为一个废柴大学生,也是不知道怎么挑选小鸡仔的,勉强选了十只看起来比较活泼的,放在小浩的小背篓里。
小鸡仔十分便宜,一文钱一只,十只才十文钱,哪像小牛和小羊,一只要价十几两银子。
买完东西后,也差不多快晌午了。
在包子店买了六个包子,三肉三菜,给小浩拿了个肉包子啃着,就去镇口找刘婶汇合了。
远远的就看到刘婶在镇门口的茶水摊坐着,身边的背篓已经装满了东西,估计等的有些时间了。
“刘婶,久等了,我们今天要买的东西比较杂,用到时间长了点,让您久等了?” 关雎走过去不好意思的道。
“没事,我也没等多久,正好在这里坐着休息一会儿,来,你们俩也坐着喝口茶先。”刘婶说着倒了两碗茶放到两姐弟面前的桌子上。
“好的,谢谢刘婶儿,这是我们刚才买的包子,您也吃。”关雎也将自己多买的一份包子递给刘婶。
“不用不用,我刚吃过了,你们吃。”
“那好吧。”
时下的包子做的都比较大个,一般成年人吃两个就够了,小孩子的话一个也够了。
想着等会儿还要走这么远的路,关雎吃了一个肉包一个菜包,顺便把团子剩下的半个也啃了。
味道确实不错,馅料充足,皮薄陷大,比现代三四块一个的肉包子好多了。
“又有劲儿了”!
“买了小鸡仔”。刘婶看到小浩的小背篓里的小鸡仔问到。
“嗯嗯,之前家里要紧着种地,没有更多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现在稻子也快收了,想着养点鸡崽,养大了下蛋也可以有点荤腥,过年了还能吃上鸡肉呢。”关雎开心的说到。
“嗯,可不是嘛,小雎长大了,能撑起一头家了。”刘婶欣慰道。
刘婶估计也是担心一个半大孩子拖着一个小孩子,生活艰难,但是自己家也不富裕,能帮的也有限。
现在看到关雎这么有规划,也放心了许多。
如今关雎对自己生活的时代也有了些许的了解,虽比不上大唐的盛世,但也平静祥和,人们安居乐业,算是幸福感很高的时代了。
比以前看的小说里描述的国家动荡,天灾**,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的情况好多了。
如果是真正的原主,估计也能将姐弟俩养大,但是就是会比较艰苦。
但是现在自己竟然来了,作为一名准牛马,还能挣不到钱!
又简单的聊了会儿,三人就往家里赶。
因为回去的时候大家的背篓都有买的东西,小浩只能自己走,所以花费的时间比来的时候多了将近一倍。
不过回到村口也才半下午,太阳还在半山腰上。
与刘婶在村口辞别后,关雎牵着小浩就回家了。
今天的夕阳格外的红火,照着远处的房子上仿佛裹了一层光晕,好不美丽。
回到家,关雎将东西一一规整完毕,小鸡仔安放在厨房旁边的草棚里,将鸡笼子也清理了一番放进去,摘了些发黄的菜叶子切碎放进草棚让小鸡仔吃。
等忙完了这些,远处就传来叫喊声。
远远望过去,只见一辆牛车慢慢往这边赶,车上的人是在米店见过的伙计,看来是送米面的来了。
将东西一一搬进堂屋后的小仓库里,也差不多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小浩还是年纪太小了,有这么多路对他来说还是很辛苦,一到家就躺在了床上了。
关雎也不叫他,过来瞅了他一眼就先去择菜做饭了。
先将米洗好放在一边的灶台上煮着,就把木桶里的猪下水拿出来清洗。
将不需要怎么清洗的猪心、猪肝等挑拣出来,用清水揉搓干净放在一旁的盘子里。
剩下的猪大肠,猪肚等,先把多余的杂质剔除,简单的过了下清水,放在桶里准备之后再处理。
眼下先做晚饭,将刚洗好的猪肝拿出来切片,加入葱姜蒜爆炒,考虑到小浩,就盛了一小半出来没有加辣椒,其他的加入小米辣继续翻炒。
嗯,真香!
之后又清炒了一个小白菜,一顿晚餐就完成了。
将小浩叫醒洗手洗脸后后,两姐弟开始吃晚饭。
“小浩,你看,这个就是今天那些臭臭的东西,现在被阿姐洗干净炒熟了,你试试看。”关雎说着夹了两片到他碗里。
“哇!好香啊,姐,这真的是今天那些臭臭的东西吗?”小浩闻了闻一脸吃惊的问。
“那当然,快尝尝。”
“嗯嗯。”小浩得到肯定答复后,操作着笨拙的筷子夹起了一块猪肝放入嘴里。
“嗯~有点怪怪的,但还挺好吃的。”说着又把另一块夹进嘴里。
“好吃耶”。
“喜欢就好。”关雎听了弟弟的回复就放心了,毕竟还是会有些人不喜欢猪肝的味道的。
“小白菜也好吃,小浩喜欢吃,姐你也吃。”小家伙也学着夹了一片小白菜给关雎。
就在姐弟俩其乐融融的吃着饭的时候,门外传来喊浩哥儿的声音,小浩一溜烟的就放下碗筷跑了出去,关雎赶紧跟上。
走出去一看,只见院子外面站着一个中年男子,身材高大健壮,皮肤黝黑,打扮质朴,一看就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看来这就是小浩之前说过的武叔了。
“浩哥儿,吃饭呢?” 武叔看着小浩问到。
“正吃着呢”小浩回。
“武叔您怎么来了?”关雎问到。
“听说你前几天受伤了,我就过来看看,前两日刚好去了李家村回来才听说。”
“谢谢武叔关心,就是磕破了点皮流了点血,现在都好全了。”关雎连忙回到。
“那就好那就好,下次可得当心点了。这是我今天买回来的猪肉,你拿去补补身体。”
“不用不用,我现在都好了,谢谢武叔了。”关雎推拒道。
“拿着吧,跟我还客气啥,我先回去了,家里还有事要忙。”武叔将肉塞进关雎手里就连忙离开了。
关雎看着他一溜烟只剩下一个背影,连忙大声到:“谢谢武叔,您路上注意安全啊。”
关雎拿着肉去厨房放好。
被人关心的感觉真好,虽然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原主,但自己是受益者,关雎心里还是很感激的。
吃过晚饭后,让小浩在屋子里玩,关雎将之前清理出来的大肠、猪肚用去年留存下来的干谷草一顿揉搓。
搓了三轮后感觉差不多了,又拿出今天买的面粉又搓了一遍,就十分干净了。
因为前面干谷草揉搓已经将大肠和猪肚处理的很干净了,最后用到的面粉也不多,这样下来处理大肠和猪肚的成本并不高。
白天在镇上采买的时候,关雎还特意留意到一些商铺有女性经营者,女性在街上也无需戴面纱什么的。
甚至路上还听到一个路人在八卦说他们村之前有个死了丈夫的妇人被婆家赶出来后自立女户,在街上开了间豆腐坊,生意可好了,现在婆家知道了,又想来分一杯羹。
诸如此类的一个八卦,关雎听到了不少。
如今又亲自试了一下这些猪大肠的处理过程,不难就是费时间,不过如果稻谷收完之后,自己有的是时间可以做这个,到时候说不定自己还可以支个小摊,卖卖卤猪杂什的,这也算是一个进项。
翻年小浩六岁了,自己也想让他去学堂读书,这样的话给先生的束脩要提前准备,读书需要的笔墨纸砚、书本,还有自家的伙食改善,处处都要花钱,有了这个买卖,也不怕坐吃山空了。
将洗干净的猪大肠切小段,猪肚切条,还有猪心、猪肾等用热水焯过水,一一切片,放入少许盐腌制一段时间。
将药铺买的香料,八角、茴香、桂皮、香叶等冷水下锅煮沸后转小火熬一柱香后,将猪舌、猪心、猪肚等耐煮部位小火卤制大半个时辰,最后放入猪肝,煮熟后关火再整体浸泡一晚上。
做完这些也很晚了,关雎带着小浩洗漱一番,又将额头上的药重新换了一副,就休息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