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草包商女的逆袭人生 > 第23章 第023章:大夸叶大人

第23章 第023章:大夸叶大人

比起汪家那占地广,气派无比的宅子,秦家这二进院子,无论大小,还是宅子的建制,当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不过也是,秦家是到秦父才开始贩盐,彼时汪家已经有几代人的累积。同在这两淮一带,有汪家在,秦家想来后来者居上,机会微乎其微,能从汪家口里分一杯羹,已算厉害。

不大的院子,三人很快就在秦父的引领下,到了他的书房。

三人分主客坐定,很快就身穿比甲的婢女,上茶。

秦父示意两兄弟用茶,“这是我新近得来的松萝茶,二位试品品,看合不合口。”

“巧了,小子我近来正喜欢喝这松萝茶。”说完,柳于蓝伸手端起甜白瓷茶杯,抬手递到嘴边小抿一口,稍有苦涩,待这小口入喉,接着第二口第三口,慢慢的嘴巴里的苦涩,变成甘甜醇和,“这应该是休宁的松萝。”

听他自称小子,见他品得仔细,秦来财脸上的笑意越来越大,“贤侄说的没错,这正是休宁松萝,相熟的休宁商人所赠。贤侄喜欢,晚些时候捎带点回去。”

“休宁松萝可是松萝中的极品,小子可不跟您客气。”刚入官场外放那几年,柳于蓝都在基层干事,不说商人,三教九流的人,他都没少打交道。

这练就了他一身,只要愿意,能跟任何人称兄道弟的本事。

这不,才几句话的间隙,原本对他甚是拘谨的秦来财,早没了开始时的拘谨,恢复了他与人打交道时的爽朗,“以后指不定就是亲家,不用客气。”

说到这里,秦来财脸上的表情有一瞬的停滞,他撇了一眼坐在柳于蓝下手位置的年轻男子,清了清嗓子,小心试探道,“不知敏行是怎么同贤侄说起两家婚事的?”

察觉到对方的试探,柳于蓝便知人家怕是不相信他们家会同意弟弟当上门女婿。

正常人家确实不可能答应,但他们家不是正常人家,除了他祖母,其他人应该都跟他一样,觉得只要自家弟弟/儿子愿意成家就好,当上门女婿还是娶回家,都无所谓。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不然显得他们不重视弟弟。

“我这个弟弟从小就跟脱了缰的野马一样,做事情全照他自己的心意来。小小年纪就考中秀才,可就在大家都以为我们家要出个昭国最年轻的状元时,他说他不乐意入朝为官,硬是放弃了继续科举,跑去跟祖母学做甜点。”

“到了该说亲的时候,不耐烦总有人想替他说亲,他更是干脆跑去了琼州府,一去几年都不愿意回来。最后还是家里跟他保证,不易干涉他的婚姻,他这才回来的。回来后,基本在方氏甜点铺几家分号间辗转,几乎不着家。”

柳于蓝说这些,是为了告诉秦父,他们家并不是不管这个弟弟,而是没办法管,“不怕实话告诉您,家里其他人都好说,但祖母那边铁定是不愿意他上秦家当女婿的事。”

虽然柳知言自己说过,他是不想入朝为官,才没继续科举的。但他亲口说的,听起来总有那么点不真实感,毕竟科举这么难,只听说人人削尖了脑袋的参加,没听说过有人明明有着极佳的天赋,却不愿意参加。

这会儿再从他亲兄长口中听说,秦来财彻底相信了,那个自愿上他家当女婿的小伙子,确实是个读书的料子。

可不待他开心,又听说家里的祖母,不会同意他当上门女婿。

秦来财倒也没太失望,毕竟这才是正常人的想法。

他正想松口说,不上门也行,只要将来有个孩子姓秦就行。

就又听柳于蓝说道,“不过,敏行说祖母那边他自己会搞定,我今天上门的目的,就是跟您商量提亲定亲的事。”

差点出口的话,因为柳于蓝的话,生生被他咽进喉咙,差点叫他呛到,秦来财赶紧端起茶猛灌一口,他需要压压惊。

虽说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同意,又有媒人出面,就合理合法,祖母同不同意,影响不大。

但从柳于蓝刚才的话,不难听说柳知言跟祖母的感情不错。

秦来财觉得瞒着老人家,先斩后奏,不厚道,便提议,“还是让敏行先去你们祖母那,将事情始末说清楚,争得她老人家同意,再商量后头的事吧。”

照理确实该这样做,“这样做自然最好,可小子身上还有公务在身,只能在扬州待三天,没办法等敏行去祖母那边跑一趟再回来商量提亲的事。”

想到这些事本来应该父母出面,柳于蓝解释道,“家父家母眼下都抽不开身,敏行又着急,这才请我这个兄长出面。待他日家父家母抽出时间,定会亲自上门拜见伯父。”

秦来财隐隐猜到,柳家比自己想象的要好。

有出身好的小伙子,要上门给他当女婿的认知,让秦来富有种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的感觉。他觉得自己也该努努力,犹豫后开口道,“不然就麻烦贤侄修书一封,将此事告知令尊令慈。我这边呢,跟敏行一道去见你祖母,亲自争得你祖母的同意,届时提亲定亲的事,由我跟你祖母商量?”

这确实是不错的法子,不过柳于蓝没擅自答应,而是扭头看向一旁一直竖着耳朵认真听的弟弟,“我觉得伯父的提议可行,你怎么想?”

想到祖母听说他上赶着给人当女婿,肯定会提着棍子,追着他跑,柳知言就不想让秦父一起去。可他知道,比起先斩后奏,提前告诉祖母这事儿,她的火气肯定会小一些。

想到这里,柳知言心里再是拒绝,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就照伯父说的做。”

他和小雪儿的事情安排好,柳知言再没心思坐在这里听他们聊天,他起身朝两人说道,“你们接着聊,我去看看小雪儿今天学得怎么样。”

这段时日他经常来秦家,早就对秦家熟悉,不用人领就知道该怎么走。

不过,他刚才见到后院伺候秦雪的丫鬟和嬷嬷都在前院,他怕自己贸贸然去后院,撞见什么不合适的场景,还是让侯在后面的糖霜先去后院打声招呼。

秦来财都没开口阻止弟弟的动作,柳于蓝自然也不会开口。

但见弟弟周全的安排,柳于蓝心里滋味难明。

这臭小子长这么大,不说对那些不相干的姑娘,就是对家里两个姐姐都不曾这么周全过。如今对一个认识将将两个月的姑娘,这么周全,他突然有种这弟弟是给秦家养的感觉。

这么一想,柳于蓝突然对刚才瞧着还很顺眼的秦来财,有些微妙感,“伯父既然是盐商,应该知道盐业改革的事,不知伯父对朝廷的这项改革有什么看法?”

知道闺女肯定心焦今日两家见面的结果,柳知言又做得周全,秦来财没阻止他去后院见人,目送他离开,还没收回心神,就听到柳于蓝这突然的问题,他意外地看向对方,“贤侄也关注盐政?”

“听敏行说秦家是盐商,提前做了几分了解。”

听他这么说,秦来财也就没多想,开始说起他对盐政改革的看法,“比起现有的盐引制度,新的盐票制开放中小商人加入竞争,可以起到抑制垄断、降低盐价的作用;简化的流程,则可增加税收;打破区域限制,让盐自由流通,可以惠民生。”

“可以说盐票制对中小商人和老百姓都有益处,但对那些一直垄断“引岸”独占权的世袭盐商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没有了世袭垄断的盐引,又有蜂拥而入的中小商人竞争,大盐商的垄断被打破,不可能再独占盐利。

“触碰了大盐商的利益,伯父觉得他们会甘心吗?”

“肯定不甘心。”换他,他也不甘心,“可形势比人强。”

“自叶大人凭借她研究出来的高产水稻入朝为官后,她亲自将高产水稻推广到国朝各个角落,打造出几个粮食产区,几乎实现人人不饿肚子的美好愿景。”

“又有她研究的水泥,让国朝的道路四通八达,各个地方往来更方便,跟流动的水有活力一个道理,人流动起来就能让整个世道更加有活力,这带给各行各业更多的收入,这些也都是要交税的。”

“更重要的事,在叶大人坚持外交的情况下,咱们再跟其他蛮夷贸易时,再也不是像以往那种朝贡方式,而是正常的往来,这当中多收取的税收,更是一笔天大的数字。”

“以往盐税是国朝税收的主要来源,随着国朝的日渐强盛,国朝税收的主要来源早就变成高产的粮食,以及日益增长的商税。”

“朝廷强盛,又不指望盐商上缴的税钱充盈国库,他们没了倚仗,不甘心又能如何?”搁以前,碰到这种情况,那些大盐商怕是早就联合起来闹事,现在谁也没闹。

他们不想闹吗?当然不是。

是他们很清楚,闹了也没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帝的日常

假少爷回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