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水平让人惊掉下巴的将军忽而读懂了边塞诗中思乡字字情切,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书生开始开始日日祝祷。“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不再是男欢女爱,而是生活本身。
不需周思仪递上入太极宫的折子,便已经有宫中内侍火急火燎地传下进谏的圣旨。
周思仪自己收拾好这些日子的案卷文书,便拉着大理寺正高其踔、刑部侍郎汪流,往太极宫应话。
明黄色的琉璃瓦折射出层云下稀罕的一点日头,雕饰的云龙纹都陡然间颓然了下去,那只虽然保养得宜但仍然起了些许皱皮的手犹如不知数般往那只錾金卧龟的口中填充着龙涎香料。
同样是烧龙涎香,和李羡意浴堂殿好闻的清苦气息不同,甘露殿中这象征着至高无极权力的香料宛如一只无形的手攫住了她的呼吸。
周思仪屏息凝神之际,旁边的高其踔却被这股味道呛得捂住胸口连咳了三声,直到李定方狭长的鹰眼扫了过来,他的咳嗽仍久久不得平息。
李定方抬脚间就将高其踔的绯色官袍碾在脚下,“你是?”
“下官大理寺正,”高其踔知道自己脸生,忙补充道,“下官新朝制举科榜首,前不久办好了信州治水贪腐案,才擢升入京。”
李定方碾着高其踔的袍脚,让他不能直起身,只能趴着回话,听了他的这番话,他却脚下又往高其踔的膝盖处进了一寸,“你既然是新朝的臣子,拜旧朝的皇帝做什么?”
周思仪掐了掐自己的虎口,跪坐着上前道,“圣人,大理寺正高其踔殿前失仪,该杖廷杖二十。”
“小周大人是最知礼识仪、熟读庭训的人了,”李定方才抬了抬头,就有小内侍出来将高其踔拖了出去,外面声音打得啪啪作响,李定方竟眯着眼睛享受了起来,“新皇登基的大典上,会有人用黄丝编制而成的鞭子涂蜡甩鞭三下,以彰示皇权御统,你们说,是打高大人的声音响,还是登基大典上鸣鞭的声音响?”
周思仪接过李定方手中的龙涎香盒,接话道,“这要看在哪里听了,若是在太上皇的太极宫,只能遥遥远听,但若是在圣人所在的紫宸殿,方能身临其境。”
这样暗指谋反的话将旁边的汪流吓得浑身一颤,周思仪却宛如没了嗅觉一般,兀自往香炉中继续添着香料,李定方总算是下来把住了她的胳膊,他只有眯着眼睛的时候能看出与李羡意有几分父子相,不由得让周思仪有几分失神。
“小周大人,这是甘露殿中最后一盒龙涎香了。”
周思仪将最后一丝香料塞入了那卧龟香炉的口中,“神龟虽寿,壮心不已(1),龙涎香没了,自然要为神龟续上。”
——
周思仪将这段时间审讯严氏涉案人员的卷宗全都留在了甘露殿太上皇处,一出宫门,离了太上皇的眼线,便趴在墙角哇哇得吐起来。
汪流捏着鼻子道,“怎么了小周大人,你是个男人,学严太妃假孕争宠没有用,圣人他不在这儿也看不见!”
周思仪用绢帕将嘴角的食物残渣擦拭掉,“汪大人不来吐一会儿,那龙涎香没将汪大人的隔夜饭给熏出来吗?”
“我简直不知道你们究竟是在打什么哑谜,”汪流长叹一口气道,“前不久乌宣宣地查案,便是将全长安城的权贵都得罪了也在所不惜,现在却将这些卷宗交给了摆明要包庇严氏一族的太上皇。”
“小周大人,我知道人一旦爬上龙床便会犯蠢,你倒真得是蠢得别出心裁、鬼斧神工!”
“我早在崇文馆中时,就听说汪大人是一个颇懂中庸之道之人,可惜我翻遍圣贤书,也想不通——究竟什么是中庸之道?”
“是畏惧权贵而将真相隐瞒叫中庸,还是任由同僚争锋只要自己不担责叫中庸?”
汪流的眼神的周思仪的脸上逡巡,将袖子一甩到,“周大人,这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以为能如你一般站错了边还全身而退的能有几人?在朝廷上哪怕多发一语,便转头是粉身碎骨的万丈深渊!”
“站错了边会死,那不站边便不会死吗,只是想做一个直臣便不会死吗?”周思仪扑哧一笑,不知道是在嘲笑汪流还是在嘲笑上辈子的自己,“汪大人,提携玉龙为君死,早死晚死都得死,君王要你三更死吗,还能留你到五更吗?”
“汪大人,你仔细听,这个地方是不是还能听高大人的惨叫,”周思仪轻声唤道,“高大人被打当真是因为殿前失仪吗,还是因为——君王觉得他站错了边。”
汪流攥着袖口不发一语,周思仪屏气凝神看着汪流,再下了一剂猛药,“汪大人,如今圣人他不在京中,战场上刀剑无眼、生死白骨,到时候你说这天下究竟是圣人的天下,还是太上皇的天下?”
过了许久,直到阴云退散、天光大亮,汪流才吐出口中那股集聚良久的浊气,“周大人……你和太上皇,究竟要我做什么?”
“我听说京城中待秋决的犯人,都关在刑部狱中由汪大人的部下看管?”
汪流品级比周思仪高上许多,但仍旧固执地向周思仪做了一个长久的揖,“长安生乱,死囚趁机逃狱生事也是情理之中……(2)”
周思仪点了点头,停直了腰板受了汪流这一礼,直到汪流的背影消散在太极宫的纹石之后,她才扯起一丝勉强的笑意,低声道,“汪大人,那我倒想让你看看,战错了边,也能活。”
——
自打太极宫进谏以来,就像这普天之下所有的官员一般,她很快从想要“一展宏图伟志,以畴君王知遇之恩”的直臣变成了“泯然众官矣”的小吏。
卡时点卯脑中昏昏,上峰吆喝随口称是,嘴巴上说“与民更始、为民请命”,实际上是“为我族请命,为我的小金库更始”。
周思仪打着哈欠擦着桌案上的灰尘,和她一同办公的倪密轻声笑道,“周大人是夜夜思念圣人,困得连文书都看不下去了吗?”
周思仪喝了一口茶叹道,“只是突然觉得,从前那样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办一天案子是一天,现在这样打一天哈欠也是一天,难道因为我打了一天哈欠大梁就能亡国灭种吗?”
“恭喜小周大人,”倪密对着她挑了挑眉,“总算悟到了为官之道。”
周思仪噗嗤一笑,“ 倪大人不觉得在御史台做官好生无趣吗?”
“是啊,还有比御史台更清贫的衙门吗,平日里干得全是掉脑袋的活,却一点油水都捞不着,”倪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害得我日日只有多吃几碗饭,多拿几个墨锭,才不枉我十年寒窗苦读!”
“我只是觉得——上谏君王之失,可是君王不会鸟你,察举百官之过,百官更当你是在放狗屁,”周思仪撑着下巴望着倪密,“我们做文官的,要写出怎样的鸿篇巨著,才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2)’?”
倪密听她这番话之后在地上直笑得捂着肚子打滚,“我说周大人,之前多有得罪,我不该在背后说你脑子有病,你的病在其他地方!”
“我没病,”周思仪将文书往桌案上一拍,“牛太医才给我看过,说我身体好得很!”
倪密伸手过来将周思仪的手腕攥住放在桌案上作把脉状,“周文致,你得病病不在脑子里,病在你投胎于公侯王爵之家,做官不过是你阿爷给太上皇打一个招呼的事,还偏偏生了一副好相貌,能勾得圣人为了你连皇嗣都不在乎了!”
“你的种种作为,”倪密的薄唇微启,“都不过是世族小公子吃饱了撑的!上谏君王之失的是魏征,他一生正直却在死后被君王猜忌,墓碑被推倒,犹如挖人祖坟之耻;察举百官之过的是张居正,他死后,全家被抄,阖族被折磨得鲜血淋漓,这就是小周大人想要的身前身后名吗?”
“汉家青史累累,纵然圣明如孔夫子又能分得几根竹简?”倪密手下,周思仪的脉搏越跳越急,他轻声安慰道,“多添两碗饭,多逛几次平康坊,才是你们纨绔子弟该做得事,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怎么不算——身前身后名呢?”
周思仪将头埋下,把心中的百般情绪都藏在眼底,过了半晌,她总算回过神来,开始收拾桌案。
倪密怯生生地躲在了房间的角落里,他左瞅瞅右瞅瞅周思仪愠怒的神色,这人不会是想要把那一堆半人高文书将他给砸死吧。
倪密一边低声轻叹,一边往门边摸索,“我就说疯子惹不起,连屁股都敢卖的疯子更惹不起。”
“倪大人,你在哆嗦什么?”周思仪抱着那摞文书径直走向了倪密,“我今日下值了,要是有人来问,就说我出去查三司会审之事了!”
倪密平复了平复心神,“周大人当真是劳心劳累啊……”
周思仪瞥了瞥嘴,伸了个大懒腰,“是劳心劳累,我准备依照倪大人说的做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你说我今日去平康坊,是点闭月还是羞花,还是两个都点呢?”
(1)神龟虽寿:这里引用的是曹操的龟虽寿,原文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是小周大人偷偷说,“你马上就快死了”的意思。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出自辛弃疾《破阵子》。
非常抱歉隔了这么久我才开始更新这本书,当时我的工作压力很大,现生中的事情把我给累得喘不过气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写作了,但还是很喜欢写小说的过程中带给我的欣喜,和为了笔下人物命运的走向而激动的感觉。所以想了很久,我还是决定重新拿起键盘。在这一年中,我反反复复地看着读者的评论,虽然这篇文数据不好,我在写作过程中也常常抓狂脱发,但是因为这些读者的等待,我总觉得我不能失约。
现在我终于将我现生中繁杂的事情处理好了,能够重新将这篇文完成了。接下来应该都是日更,谢谢还关心周思仪和李羡意的宝宝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5章 身后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