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话没有明说,也可以说就差明说了,韩砚当然听得出他爸话中的意思,简单来说,他爸给他找了个后妈,后妈的女儿,是他堂弟的暧昧对象。
这是什么发展?
韩砚也不由得为这巧合感到讶然,甚至差点骂脏话,他看向苗音,她穿着一件宽松的衬衫,眼睛低垂着,睫毛投下的浅影遮住了那双总是过于锐利的眼睛。
凭心而论,出于礼貌,李阿姨他可以叫,但叫姐姐,韩砚开不了口。
好在韩永维似乎早就料到自己儿子的德性,没打算追究。
苗音的心思也没放在他身上,这场面,任谁来都很难开口,她刚才用“亲戚计算器”算了一下,现在,江阳秋是她的“继堂弟”,下次再见面,他得叫她一声“继表姐”。
她不禁想起上次和韩砚见面的场景,正在暗自尴尬之时,韩永维问起她在哪里上学。
苗音虽然还没能完全消化,但也不是矫情的性格,既然母亲有了新家,能与这些新家人和睦相处,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韩永维何许人也,生意做这么大,自然是八面玲珑的好手,此刻与苗音不谋而合,这场见面,两人都抱着相同的态度。
“我在锦川服装职业学院,学的是服装设计,现在兼职模特。”
苗音心里明白,面对这种阅历比她多得多的人,她不能耍心眼,真诚才是最聪明的应对方式。
没有人不喜欢努力的人,韩永维自己也是一穷二白干起来的,当即表示了对苗音这股拼劲的欣赏,感叹道:“年轻真好,年轻人总是这么有冲劲。”
苗音心想大佬就是大佬,连“被生活毒打”都能说得如此清新脱俗,她谦虚地回应着,同时,她敏锐地观察到一件事。
那就是他们这边聊得热络,韩砚却基本没插过话,像个局外人一般,父子俩唯一的对话,是下周工作上的一场商务宴请,更像一对上司和下属的交流。
苗音想,有钱人的家庭关系多少有点复杂,毕竟有相当一部分人,别看在外人面前如何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到了自己真正的亲人面前,反倒一句好话都说不出。
直到现在,她还是觉得有些魔幻,不可思议的,不是李静再婚了,而是她再婚对象的身份,用跨越阶级来说也毫不未过。
她知道,时尚的嗅觉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有意主动接触。她注意到韩砚手上的腕表,外观非常低调,灰蓝色渐变表盘,古董压花,柳叶指针。
这是一款小众品牌,很少有人能认出,乍一看可能会误以为是一款普通的腕表,但她知道,它实际上的价格是50万。
她听见他和韩永维的谈话,两人说下周要在锦川某家餐厅宴请重要合作伙伴,苗音也知道,那家餐厅加上配酒,人均2000,一共10个人,也就是两万。
虽然看似她和韩永维相处不错,但这种事情,能够毫不留情地撕开他们之间巨大的现实差距。
她辛辛苦苦拍照,出卖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年赚来的钱,不过就是人家一顿饭的开销;而那个看似平平无奇,甚至只是韩砚为了低调才戴上的手表,也许就是她努力大半辈子才能赚到的钱。
苗音自闭了,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在迷雾里跋涉了很久的人,一直低着头往前走,总以为走得够久,雾就会散开,到那时就能看见明亮的未来。
可就在这时,她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面镜子,照出她狼狈不堪的惨样,而镜子背后,正站着那些从未沾染过一点尘埃的人,他们步履从容,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因为一出生,就已经在道路的终点了。
一个晚上她都在想,努力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反正她干到死,都不可能追上别人的起点。算了吧,还不如彻底躺平,何必徒劳呢?
这念头沉甸甸地压着她,到了后来她想累了,沉沉地睡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天光微亮,一种奇异的平静取笼罩着她,取代了昨夜的翻腾,那些混乱的思绪,像潮水留在沙滩上的印记,纹路依然清晰,却不再有淹没她的力量。
她为什么要因为别人的财富否定自己的努力?她的价值,从来就不在于追赶别人生来就有的高度,而是在脚下这片或许泥泞、或许狭窄的土地上,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路。
日子还不是要过,苗音把这件事告诉了石念光:“不就是50万的表,两万元的饭吗?我以后怎么就不能拥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女穷。”
石念光说:“莫欺中女穷,莫欺老女穷……我开玩笑的宝贝,你一定能暴富。”
第二天吃过午饭,韩永维和韩砚都去了公司,李静把苗音叫到书房里,锁上了房门。
这势头,一看是要说什么严肃的事,苗音紧张了几分。
“音音。”李静的语气平缓,“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跟韩叔叔结婚吗?”
苗音犹豫地说道:“不是因为感情吗?”
一开始她想过,或许是因为韩永维帮忙处理了苗刚的事,但仅凭这份恩情,似乎也不足以促成一段婚姻,那么,最合理的解释,还是母亲和他的那段旧情分。人嘛,总有些放不下的回忆。
李静顿了顿,说:“其实,我和他并没有领结婚证。”
没领结婚证?苗音有些讶异,不过转眼一想,也不是说不过去,韩永维这么大一个企业家,怎么会让自己积累起来的财富处于风险之中。但以她对母亲的了解,怎么会答应这样的安排?
“是我主动提的。”李静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大人的事没那么简单,我之所以这样做,很大一个原因,是为了你。”
苗音不解:“为了我?”
“对,人都有机缘一说,这是妈妈的机缘,也是妈妈想为你争取的机缘。”李静轻轻按住她的肩膀,“一旦跟韩家扯上关系,意味着你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异性,妈妈希望你抓住这个机缘,尽可能多地接触他们,为自己的将来多做选择。不要像我这样蹉跎大半辈子……”
这番话令苗音吃了一惊,因为从小到大,李静给她灌输的观念都是女人要自立,要靠自己。苗音明白,母亲一定跟她一样,见识到韩家的生活后,必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才突然有这种想法。但她清楚,李静并不是为钱折腰的人,否则的话,又怎么会独自一人抚养她到成年?
**
韩砚始终觉得,自己待在家里不合适。
从昨天到现在,韩永维没有向他解释过任何事,没解释李静是谁,没解释为什么和她再婚,甚至没提起那对母女的情况。
这倒也正常,毕竟除了公司的事之外,他们很少谈论生活上的事。像昨天韩永维和苗音那样的交流,是他从没体验过的,更别说那些鼓励和关心的话——比如昨天韩永维夸奖她的那些,从小到大,从没对他说过。
韩砚曾经也期待过能和父亲说说心里话,也渴望听到一句半句的鼓励,但每次开口,换来的都是冷淡的回应。在一次又一次地被泼冷水后,他逐渐不再表达任何感受,父子俩之间也变得无话可说。
他原本以为,父亲天生就是那样的人,他只是不擅长表达感情,可直到昨天,看到韩永维和苗音那样谈笑风生,他才明白,不是他不会说,是不愿意对自己说。
好吧,别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像真正的一家人,他在这里碍什么事?
他决定回家一趟,搬一些东西走,一个人住,反倒过得自由自在些。
韩砚的行李并不多,他这次回家,只是来拿一些必备品。
他走进房间,他的房间并不是很整齐,他先是收拾了一些贴身衣物,最后收书本的时候,在桌上发现了一个对讲机。
Motorola,这是前两天,亲戚家的小孩来玩的时候带过来的,小孩哥把这个对讲机当宝贝似的揣着,非拽着韩砚陪他捉迷藏。
韩家有很多个房间,韩砚让小孩哥藏到一个房间去,用对讲机说躲好了,然后去他躲着的房间找他,最后小孩哥每次都被找到,气得跺脚,说不要这个对讲机了。
韩砚想到小孩哥被整的表情,心情好了几分,他本想把对讲机关机,但不知按到了哪个键,激活了对讲机的VOX(对讲)功能。
一阵电流杂音传来,然后是清晰的人声。
哪来的声音?
“……跟韩家扯上关系……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异性……”
韩砚脸色一沉,迅速关闭了VOX功能。
**
苗音安抚了李静,让她别多想,母女俩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李静有午休的习惯,苗音把她送回房间,等她睡下之后,带上门。
她这才踏上走廊,大步流星地走回书房。
大概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使然,她对四周的环境非常敏感,甚至能够清晰地辨别每个人的脚步声,小时候只要听到苗刚的脚步声,她就会迅速躲起来。
就在刚才,苗音也敏感地听见了一声“滋啦”声。
虽然非常微弱,但还是被她捕捉到了,听见这声音,一下让她想到拍摄现场,保安叔叔们对讲机的声音。
但事发突然,她也没意识到李静会给她讲那些,等她想要阻止李静说话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大人的世界确实复杂,事已至此,她虽然不愿再过多纠结这件事,但出于谨慎的原则,她必须弄清楚,那声“滋啦”声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有人听到了她们的对话,否则的话,她恐怕会一直提心吊胆。
苗音走进书房,按照刚才声音来源的方向,在书房里翻找着。最终,她在一个看起来能装得下7、8岁儿童的柜子旁边,发现了她最不愿意看见的东西。
一个对讲机。
苗音心里咯噔一下,但她还怀着一丝侥幸心理,如果只是韩家的某个阿姨,或者无关紧要的小孩子听到了,都造不成什么影响,顶多只是被人背后蛐蛐几句。
她暂时没想好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如果拿着对讲机去问,又显得心虚,因此,她没有动那个对讲机,而是退出了书房。
要怎么查?
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苗音的脑海里,很快,她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
对讲机所处的位置并不隐蔽,不像是有人故意藏在书房,更像是什么人遗失了,或者扔在那。
所以,她可以提前把对讲机拿出来,摆到显眼的位置,再让打扫的阿姨进去,装作不经意地问起对讲机的事。
这样一来,就有线索了。
韩家的阿姨很少,苗音想,得选一个大大咧咧、没什么心眼的人,当做试探的对象。
她过于沉浸地思考自己的计划,一晃眼,走廊上不知何时走出一个人。
那个人是韩砚,他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看起来收拾好了他的衣服。
苗音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步伐也不再轻快,她想,她用不着试探了。
因为她看清楚了,韩砚手上正拿着一个和书房里一模一样的对讲机。也看清楚了,他擦身而过时,眼神中闪过的一丝厌恶和戒备。
她刚才那点侥幸念头,和想出解决难题的办法的兴奋,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果听见对话的人是韩砚,事情就不一样了。
他一句话,捅到韩永维面前,就会影响他和母亲的关系,她当然不希望母亲被任何人误解,所以,她得想办法解决这件事,并且还不能直接告诉韩砚,因为直接解释,有越描越黑的风险。
苗音想,她需要一个机会。
下午的时候,韩永维回家了,并且宣布了一件事。
“今天晚上我约了我妹妹和他儿子,到时候一起吃个饭,大家都认识一下。”
苗音一下子想到照片中的那个女人,江阳秋的母亲,韩永怡。
也就是说,晚上的饭局,江阳秋、韩砚都在场,她知道,这个机会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