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成为科举文男配长姐后 > 第5章 005

第5章 005

明德书院的放学时间在申正一刻,苏宜步行抵达姨母家中的时候已是晚膳时分。

她的双生子表妹钟钰和钟琪两人正在桌前摆饭,见到她进屋双双笑道:“表姐回来了。”

过逝的外祖虽然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但却一直封建入脑,认为女子没有读书的必要,在家安分贤惠相夫教子才是第一位。

苏宜的母亲林茵没听进去,小姨林萍却很明显听进去了。

也正因如此,钟姨妈对于专程过来县城念书的苏宜也没什么好脸色,自顾自嘟囔道:“女孩子家家的读什么书,没的叫人笑话。看你那祖母倒也像个明白人,怎么这种大事上这样含混不清,把小缜送去私塾,把你送了学里。”

说罢,不等苏宜说话,从盘中挑了两块最大的肉片放到她饭碗:“快吃,看你瘦的,若是在学院里跟他们起什么冲突,可不是一拳就得让人价给放倒了。”

今晚钟姨妈做了一道青菜炒肉片,当中一共搁了薄薄的五片肉,夹给苏宜两片之后,余下娘仨一人一片。

面对此情此景,接受能力一向是强的苏宜也了沉默了几秒。

林萍这个人怎么说呢?

虽然观念上对她的行为有些不认同,但心里还是疼她这个外甥女的。

苏宜觉得,她跟窦氏应该挺有共同语言,难怪方才说祖母是个明白人。

用过晚膳之后,钟姨妈又转身去屋里提了个食盒出来,对两个女儿道:“今天还余了几个果子和我午间蒸的豆腐包子,一会儿去对街给你阿爹送去。”

看两个表妹脸上神情很是精彩,抗拒之情溢于言表,苏宜主动起身:“就是对街那家酒楼吗?我去送吧。”

姨母方才给她把饭压得太实了,她又不想浪费粮食,一整碗都吃下去,这会儿撑得有些难受,正好出去溜溜。

再说相比两个表妹而言,她这一身男装出门也的确方便。

钟钰钟琪姊妹两人都明显松了一口气,殷勤送表姐出门。

姨丈入职的那家泰丰楼规模不小,账房先生共有两位。

一个是苏宜的姨丈钟明,另一个姓徐,看着是位十分干练的中年女子。

钟明习惯了苏宜之前女孩打扮的样子,乍一看还有些诧异。他起身接过外甥女手中的食盒:“今儿怎么是你过来?”

“姨母让我来送些吃食过来,叮嘱您店里忙的时候也顾惜着自己身子。”

徐娘子闻言打趣道:“哟,又是来送吃食的,家里有这样的嫂子,钟兄真是好福气。”

苏宜听出了她话音中的调侃,大大方方应道:“是啊,姨母还让我代她向娘子问好。”

钟明点点头,对苏宜道:“我还有一些账目要算,你先自己坐着歇会儿。”

说话间,身形窈窕的老板娘朱氏走进来,拿刚涂好蔻丹的手指不轻不重的敲了敲桌台:“县衙贾大人家那两个亲戚刚走,说是刚才那桌还是记在县丞大人账上。”

徐娘子撇嘴:“就他家年底要账最难,一个八品县丞谱儿比县太爷都大呢。说起来,您家里上头也是有人的,怎么没想着去找他说道说道。”

老板娘叹气道:“县官不如现管,再说你怎么知道他上头没人?先记上吧。”

苏宜捧着徐娘子递过来的热茶坐在一旁,闻言感叹这家人的跋扈在上元县中已到了人尽皆知的程度,也难怪最后倒台之时谁都想去踩上两脚,下场凄惨。

一刻钟后,苏宜带着空了的食盒回到家中微笑着交给姨母。

“今天店里忙,姨丈一直在那边算账记账,没空跟人说话,老板娘来了也没什么功夫搭理,倒也真是辛苦。”

姨母听闻此话当即笑得十分温和:“你阿娘前儿还跟我说,你是个有分寸的好孩子,待人接物都很是妥帖,今日一见,果然不错。”

说罢,还十分大方的给了苏宜五文零花钱。

钟家姊妹齐齐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从前她们给爹爹送饭回来的时候,阿娘接过食盒时回回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还能得到零用钱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三姐妹的房间被钟姨妈安排到了一处,等母亲转身去厨房忙活之后,钟琪便将两个姐姐拉进房里,低声对苏宜道:“表姐你用了什么法子哄阿娘开心?她以前可不是这样……”

钟钰也在一旁认同的频频点头,她和妹妹可没少为了给阿爹送饭的事情吃阿娘的排揎。

苏宜想了想,道:“你们是不是觉得,那酒楼里面什么吃的没有?姨丈那么大的人了,不可能饿着自己,姨母这都是多此一举,所以去泰丰楼放下东西就回来。”

钟钰点头道:“是的表姐,可我们明明都按着阿娘说的话去做了,回来她依然不高兴,不像表姐你……送饭回来,阿娘就很开心。”

“其实也不是你阿娘多此一举,只是有些不放心姨丈,所以让你们过去看看……”

经过这些日子的接触,苏宜一早就看出,姨母林萍是个有些别扭的性子,就像刚才她刚进家门时,明明对她十分关心,但嘴上却依然不饶人,总要叨念几句。

酒楼当中有精明能干的徐娘子,还有生得美艳动人的老板娘朱氏,林萍借口送饭,实则是想让女儿去酒楼看看丈夫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女有没有跟女同事有越界表现。

但她生性傲娇,即便对着亲生女儿也说不出口,每次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却又心中烦郁。

苏宜短短几句话便交待了钟姨夫在工位很忙,忙得连和女同事说话的功夫都没有,林萍自然满意。

只是两个妹妹年纪还小,苏宜也不好跟她们说得太多,只是道:“反正我最近都在,放学后也没什么事,我去送给姨丈送饭就成,也省得你们再跑。”

等她三年之后学成归家,想来两个表妹也就到了能够理解母亲的年纪,可以精准传达有效信息。

苏宜第二日抵达学校之时,教室昨日空着的几个位子已经坐了一半的人,只是个个都有些没精打采,神色郁郁。

苏宜这才想起,今年金陵府的县试举行的早,这会儿已然发榜完毕。

书院按照学生科考程度分级,这个班级主要面向的是准备县试的学生群体,也就是说,这几个孩子都是没能考过县试所以只能回到本班,不能去高年级班的学生,也难怪这样垂头丧气。

今天授课的先生姓戴,据说跟某位副院长是亲戚,上课一向不准时,这会儿还没过来。

同学们早读结束后,开始三三两两小声讨论起来。

除了讨论今年县试题目和参考同学的成绩外,就是昨天放学前的那件突发事件。

苏宜的邻桌和她并不不熟,也没有想要主动交往的意思,便趴在那里跟前桌交流起来。

“你说苏缜没事招惹韩家少爷干嘛,贾夫人可就这一个弟弟,最是疼惜他们韩家这根独苗,若是真的伤了残了,保准拔下苏家一层皮来。”

前桌皱着眉摇头道:“听说贾家上面有人,难怪平日比县令还能拽呢,苏家一个寻常农户,能有多大能耐?苏缜在学里也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惹出这样的麻烦,若是韩家追究起来,此事怕是不得善了。”

苏宜听得直皱眉头。

这两人一副理中客的口气品评着整个事件,只觉得是苏缜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才有了这段官司,却无一人提及他其实也是遭受了无妄之灾。

苏宜活动脖子看向窗外,见戴先生正在廊下点头哈腰,将一位牵着十三四岁孩子的夫人一路引了过来。

书院明文规定家长不入内,苏宜刚入学时,苏父也想着将她送进学校,却被门外教务人员连声制止,而这些有权有势的夫人却个个都往学里跑,当真是把“双标”一词演绎的淋漓尽致。

管理层怕是早就忘了宋先生办学时的初心,难怪这几年都在走下坡路。

身着天青色杭绸团花锦袍的小公子一脸不情不愿地走了进来,苏宜记得昨天那个位子上还没有人,今日却又回了教室,显然也是去县试没有考好,怨气很大,被家里扭送着来上学。

送走那夫人之后,戴先生开始授课,讲完教案上的常规知识后,又聊起了去年中秋之事。

中秋这样阖家团圆的重要日子,竟然有学生大老远跑家里,打扰了他和亲人相聚的时光,只为了送两块花生饼过来,弄得他这一整年都不想吃烙饼,一看到就觉得后槽牙隐隐有些酸。

戴先生这几句话的提示属性太过明显,苏宜脑海当中蓦地出现王老师在秋雅婚宴上的那张脸,对着当年送挂历的学生一脸大度:“老师不记仇”。

科举是读书人一生的大事,而学堂先生便在其中担任“引路人”的角色,只要对方提出的不是太过分的事情都尽量满足。

戴先生的暗示很快起了效果,下面已经开始有学生讨论这个中秋应该给他送些什么。

戴先生对于今天的讲课成果十分满意,很难得的给了个笑脸,道了“下课”后便转身离开。

戴先生彻底带偏话题后,苏宜再也没从周围人的讨论当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而更让她出乎意料的是,段文翰大概考过了县试,一直没有再回这个班级。

这也让她越发的无从下手。

苏宜不自觉地有些烦躁起来。

书院学生的解决午饭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去书院饭堂用餐,另一种则是自行带饭。

书院不是后世学校,没有财政补贴,饭堂价格也比寻常餐馆更贵一些。

苏缜来上学时,家里提前给了姨母伙食费,让姨母给他带一点主食和酱菜作为午餐。

而苏家父母觉得苏宜到底是女孩儿,不比男孩子耐摔打,出来学习本就辛苦,应该吃点好的,便又添了钱给学校让她直接吃食堂,不必带饭过来。

书院食堂的菜色比家里更种类更丰富一些,也会变换花样,在学了一个上午的“之乎者也”之后,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而对于这些十岁上下的孩子而言,去食堂吃饭的意义不仅仅是吃饭,更多的是一个融入集体的象征,且相比于从家中带饭在教室胡乱解决的那些孩子,更添了一重隐隐的优越感。

苏宜用过午膳后抄近路回教室,却在半路被李笙叫住。

“我看了你昨儿交上来的功课,不光立意不错,字也写得很好。这两日要给几个学生记档入册,我这字却又实在有碍观瞻,正好你过来帮我记这几册。”

眼见下午上课时间还早,对面的李先生又是一脸的真诚恳切,苏宜没有理由拒绝,便跟着他去了工位,一并帮着填写。

这一批通过县试的学生不少,书院的学籍档案上自然也少不了添上一笔。

前面几个学生誊录起来都十分顺利,拿到段文翰的学籍档案后,苏宜却发现了问题。

苏缜给她写的那本册子上曾经提到,段文翰和班里一位姓秦的同学是老乡,祖籍都在徐州府,可段文翰的学籍档案里分明写着,他的祖籍就是金陵。

科举制度的严格程度比起后世中考高考不遑多让,籍贯方面尤其不允许作假。

朝廷一直都有规定,不管考生在哪里读书生活,都要到原籍参加考试,而如果籍贯一旦作假,则会被废除成绩,永不录用。

从考试难易程度来看,金陵府的教育水平更高,县试比起徐州府竞争也更为激烈,段文翰在金陵考试明显是吃亏的那个,而他却选择将籍贯填作金陵,在这边参加科考。

如果不是苏缜不当心弄错了同学籍贯的话,那么段文翰身上一定有更大的问题。

这个秘密让他宁愿冒着被取消成绩的风险也要更改籍贯,掩盖这背后的秘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005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假少爷回村后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