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知道这个法子一定行的通?”张玥跟在乔子维身后,屁颠屁颠地问道。
阿离饱餐一顿之后,就被张夫人领着去布置东边的厢房。老太太虽说精神好了不少,可毕竟年事已高,闹腾了一早上,也回屋歇息去了。他们三个大小伙子也不便再留,只好出来散步。
今日风光甚好,蓝天白云,又有微风阵阵,只是快到晚春,天气渐热,乔子维手上拿着一把折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我和那姑娘打了两回交道,三回照面,能看得出来,她虽视财如命,可还是有修道之人的傲气在的,寡言清冷,也不爱与人过多交际,所以不如就当是给她一份稳定的长工,这样她和祖母都满意,皆大欢喜。”
“可如果她不愿意做这个长工呢?”张玥继续问。
“不愿意就不愿意呗。”乔子维两手一摊,“我们和她本就素不相识,这就是场你情我愿的交易,交易结束就各过各的。若祖母非要报恩,大不了咱就出钱给她那个破道观修一修就是了。”
“这样未免显得没有诚意,”杨天冬听了直摇头,“兄长可别忘了,她与我们也有着救命之恩呢。”
乔子维"啪"地合拢折扇,扇骨在掌心敲出清脆声响:“冬哥儿,知恩图报是好事,可若是做的太过,就成了牵绊,反而容易让本可以维系的交情生出嫌隙。祖母长在乡野,没见过人心复杂,总觉得天下一家亲。可说到底,我们都不知她底细,如今将人留在府上已是有些莽撞,今后也不必与她有过多交集,除了答应她的吃穿用度,其余一概别管。”
杨天冬摩梭着腰间的玉佩穗子,并没有接话,乔子维便知道他没有听进去。杨家乃是杏林世家,讲究医者父母心,杨天冬作为家中嫡子,自小耳濡目染,又在建邺城读了许多年的圣贤书,脑中尽是些“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的大道理。想来是十分不认同乔子维的说法的。
其实他们兄弟三人,杨天冬最适合考功名。张玥心浮气躁,乔子维玩世不恭,唯独他温文尔雅,一身读书人的风骨。可奈何虽然看起来脾气好,实际上却倔的跟头驴似的,劝也劝不得。
不过也罢,左右看那阿离姑娘的脾气,也不是个挟恩求报之人,杨天冬也有分寸,随他们去吧。
张玥看不懂杨天冬的表情,只在一旁连连点头:“就是就是,她本来就说这次是赔礼道歉不要银子,我们家做到这份上已是仁至义尽了,干嘛还上赶着热脸贴冷屁股。”
乔子维瞪了张玥一眼,用合起的折扇一敲他脑门:“话是这么说,该讲的礼数还是要讲的。人家都不要银子了,你人前人后说了她多少坏话,还对人家那个态度,合该也给人家赔个礼认个错才是。”
张玥捂着脑袋,嘟嘟囔囔地刚想反驳,就见一群人端着许多物品从他们面前走过。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走到宅院的东边,再往前走一点,就是张玥住的承晖院了。张玥自小体弱,所以不常出门,除了和兄弟们一起去学堂的时候,都是在自己院子里读书写字。张夫人管家严厉,平日里是不会让这么多人在他的院子前面走动的。更何况这一群人搬搬抗抗,又是桌子又是椅子的。
张玥见有个小丫鬟拿着鸡毛掸子,便伸手拦下她,问道:“ 母亲要给我打扫院子,还需这般劳师动众,要把所有东西都搬出来吗?”
“不是的公子,”小丫鬟摇摇头,“夫人说今后阿离姑娘就住风鸣轩了,这院子长期空着,缺了好多物件,叫我们一一补齐,再好好打扫一番。”
“风鸣轩?”张玥一愣,“那不是在我院子隔壁吗?”
“是的公子。”
张玥一时心急,赶忙拨开流水的人群,像风鸣轩跑去。乔子维和杨天冬互看一眼,也跟上了。
三人走到院子门口,正听到张夫人在跟阿离介绍:“侯府宅院大,人口却少,东边先前只有玥儿一人住,这屋子一直空着。姑娘先住着,若是缺了什么,随时告诉我。”
“母亲!”
张夫人见三个大小伙子都闯进院子里,面有愠色地抬高了声调:“你们怎么不说一声就进来了?以后这里是姑娘家的院子,可不能再这般不打一声招呼就进门了。”转头又和阿离道歉:“我家没有女儿,都是些楞头小子,姑娘莫怪。”
“无妨。我又不是什么大家闺秀。”阿离都没看进来的三人,只是摸着廊檐上的雕花。
“母亲。”张玥蹿到张夫人身旁,小声地和她抗议:“让她穿我的衣服也就算了,怎么还住我隔壁院子啊?府上那么多厢房,让她住哪间不好啊。”
张夫人看了阿离一眼,朗声回答道:“住你隔壁多好啊。你自小体弱多病,有阿离姑娘在一旁关照着,我也能放心了。”
张夫人也不管儿子在一旁猴急的样子,对阿离说道:“玥儿倒是提醒我了。阿离姑娘,我们府上没有小姑娘穿的衣服,也不好叫你一直穿玥儿的旧衣。现在叫人来量体裁衣也需要些时间,不如我让子维带你去买几件成衣吧。”
阿离摆摆手:“不用,这件挺好的。”
“还是买两件吧。”杨天冬劝道:”这件衣服玥儿穿过好几次,经常出入侯府的人都见过,姑娘要是一直穿着,指不定会传出什么闲话来。”
阿离满不在意:“我无所谓。”
“可我们有所谓。这里毕竟是侯府。”乔子维转着手中的折扇,“三人成虎,积毁销骨。况且,若是天天有一群人在你身边叽叽喳喳的,你不烦吗?“
阿离想象了一下,确实很烦,于是爽快的跳下台阶:“走,买衣服去。“
乔子维冲张夫人点点头,然后侧身让步:“姑娘这边请。”
怎么没有人看炸绣香楼那两章呀[爆哭]那两章我写的还挺开心的呢。
从以前我看小说和电视剧的时候,里面描写青楼如何富丽堂皇,如何乱花渐欲迷人眼;花魁娘子如何受人追捧,豪门子弟如何一掷千金为博红颜笑,我心里都有点不舒服。总觉得这属于一种时代糟粕,但文学和影视作品又有些将其美化了。
但话又说回来,写古文题材的小说,又总绕不开青楼这个关键的地点。而我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可以凭借先进的思想批判这种历史的糟粕,但毕竟我笔下的人物们不是。
乔子维作为一个纨绔,即便他洁身自好不去青楼,他也不会没见过。甚至在那个封建时代的思想和环境影响下,他也不会觉得这种“生意“有什么不对。而我们自小学习的诗词大家,譬如杜牧,柳永,白居易,也是青楼的常客。你说他们不是好人吗?当然不能一棒子打死,可他们仍在错误的世道裹挟下犯了错。甚至当时的他们自己不觉得,世人也不觉得,这才是最令我痛心的地方。
可是历史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最开始我想,干脆就这么写下去吧,历史如此,我又能如何呢?
可是不行啊。这两章写了删删了写,怎么都觉得不对劲。后来我明白了,是我没有让阿离做她想做的事。
阿离是修道之人,同时也是在社会底层翻滚的人。有些事有些人,虽然她袖手旁观,可并非能做到真的无感。更何况她修火术,是个暴脾气,也无法无天习惯了,如今有这么个机会,又怎么会放过呢?
果然,还是炸了最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二十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