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越之妻妹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开春后,天气便有些异常。往年初春应有的绵绵细雨迟迟未至,天空总是湛蓝一片,日头一日烈过一日。

晨光熹微,井台青石上凝着未散的夜凉。江晴敏披着杏子红绫比甲,立在老槐树影里看赵大叔打水。辘轳发出枯涩的吱呀声,井绳晃晃悠悠提上来,木桶边缘水痕竟比往年低了整整三指。赵大叔嘟囔着俯身,手指抹过井壁深色水渍,那水渍上缘分明有道新露出的青苔线——那是井水丰盈时从未见过的痕迹。

"三小姐您瞧,"赵大叔抬头时额纹深如刀刻,"往年这时候,水都要漫到井沿的。"他弯腰舀起半瓢水,澄清水面晃着碎银似的天光,"今早才打第四桶,就搅起泥底子了。"

江晴敏垂眸看去,井水映出她鸦青鬓边斜簪的简单银簪,晃动的涟漪里竟照见井底裂纹的赭色石块。她不动声色地捻着袖口,目光掠过井台旁那排闲置的木桶。江明宇跑来要水想去浇新种的棠棣,赵大叔摆手时,木瓢碰在井栏上发出空寂的回响。

风过处,老槐枯叶打着旋儿落在井台凹痕里。那些凹痕是经年累月被水桶磨出的,如今干燥得能接住碎叶。江晴敏伸手抚过石栏,指尖触到阳光曝晒后的微温,记忆里,这里的井水曾漫湿她的鞋。

等到暮色染红花圃时,江晴敏又听见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庄子里专门打理花草的嬷嬷阿桂正佝偻着腰,将陶瓮里仅剩的清水匀给各色花苗。她灰布衫子后背洇着汗迹,银发被晚风吹得凌乱。

"三小姐来得正好。"阿桂嬷嬷抬起浑浊的眼,手指轻触一株蔫头耷脑的玉簪:"您瞧这新移栽的,早晚各浇一遍还是这般模样。"她指甲缝里嵌着干土,腕间旧银镯碰在陶瓮上叮当响。圃中新翻的土块已板结成片,裂痕如老人额上的深纹。

江晴敏俯身察看花丛,见花苞外层萼片微微卷边。她摘下绢帕轻覆在泥土上,不过半盏茶工夫,丝帕竟已沾不着潮气。阿桂嬷嬷颤巍巍指向墙角水缸:"今早水位又降了两指,这日子..."话音未落,缸沿停着的蜻蜓忽地飞走,翅翼在夕照里划出焦灼的金线。

晚风送来厨下炊烟的气息,却混着泥土干渴的呛人味道。几片早凋的月季花瓣飘落脚边,边缘卷曲如焙过的茶叶。江晴敏凝视着花圃里歪斜的竹水勺,勺底还沾着未能滴落的泥浆。

一股不安涌上了江晴敏的心头,好不容易在这庄子里过上了一段平静的时日……

情况并没有好转——

又一日午后日头晒得田埂发白,江晴敏撑着素面油伞走过麦田。土块在绣鞋底下硌得生疼,裂缝如龟背纹路四处蔓延。她蹲身捏起一撮土,细沙般的颗粒从指缝簌簌落下,惊起两只藏在麦垄里的粉蝶。

"三小姐仔细晒着。"管田的老陈疾步赶来,草帽边缘汗渍深了一圈。他薅起几株麦苗递过来,枯黄的叶尖在江晴敏掌心轻颤:"本该泛青的时节,倒像霜打过的模样。"

江晴敏低头细看,麦叶边缘卷曲如焦纸,根部土壤松散如尘。远处有三五个农妇正担水浇田,木桶晃出的水花刚落土便消失无踪,只留下深色斑点旋即被晒淡。有个穿红衫的小娘子跪在田埂旁,用陶罐小心灌溉苗根,水痕尚未漫开就被裂缝吞噬。

老陈用汗巾抹着后颈,目光投向西边天际:"再旱半月,怕是连灌浆的水都供不上了。"他的蓑衣挂在田头柳树上,柳丝无力垂着,叶片蒙着灰扑扑的尘。江晴敏抬眼望去,整片麦田在烈日下蒸腾着扭曲的空气,仿佛有看不见的火焰在静静燃烧。

江晴敏心中的不安逐渐扩大。她想起现代关于干旱的知识,结合观察,意识到这可能不是短暂的天气异常。

她又找到赵大叔,询问庄子里往年用水和附近水源的情况。

赵大叔皱着眉,指着远处鹿门山脉的方向:“咱们庄子主要靠鹿鸣山里引下来的一条小溪和这口深井。看这光景,要是再不下雨,山里溪水怕是要断流,井水也得见底。”

“我们可不可以从溪流上游引水?蓄水或者用来灌溉田地,不能全指着庄子里的井水”江晴敏心中警铃大作,立刻想到了一些能利用的水力知识。

“三小姐,派人去挑水并不现实,哪里来的人手呢?”赵大叔也察觉到了异常,忧心忡忡,可是现实没给他们过多的选择。

“水车!赵叔,我们可以制作水车!”

“水车?”

江晴敏提着裙裾蹲在赵大叔旁,青丝间一枚素银簪子映着阳光。她执起半截枯柳枝,在土地上缓缓勾勒。

赵大叔的面庞被夕照镀了层金,额间深纹里还沾着田埂上的尘灰。待俯身细看地上图样时,粗糙手掌不自觉攥紧了腰间旱烟杆。

江晴敏的柳枝点向溪流上游:“依着地势,在这里设水车。”枝梢轻转,画出一道蜿蜒水线:“借水势自转,不必耗费人力挑水。”枝梢流转处,勾出连串形似鹤骨的机巧构件:“设此转运之器,以竹木为骨,以清溪为脉。”

赵大叔浑浊的眸子蓦地亮了。他蹲下身时,膝盖骨发出枯竹般的轻响。烟杆头沿着水线徐徐移动,在几个关键处轻轻圈点:“这里...这里要加个挡板。”他拾起块赭石在柳枝图示旁补了几笔,石屑簌簌落下。

“妙啊!”他嗓门震得归巢的雀儿扑棱飞起,“明日汇报给李嬷嬷,我就寻王木匠削制连杆!”枯瘦手指指向庄子外歪脖子柳树:“这些料尽够用。”袖口磨破的粗布在风里飘摇,像面残破的旗。

江晴敏微微颔首,柳枝在“菜园”旁画了个圈。最后一笔未收,两人抬头,两个农妇正抬着水桶蹒跚而行,桶沿晃出的水珠在干土上烙下深色印记。

“希望不会真到最坏的地步…”

余晖渐尽,晚风拂过岸边枯芦苇,传来干涩的沙沙声。

然而,当赵大叔和江晴敏带着图纸找到李嬷嬷的时候,立刻遭到了李嬷嬷的阻挠。

“做水车?”李嬷嬷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江晴敏,“三小姐,您真是金贵,不知道庄户人家的艰难。先不说你说的东西我们都没见过,光听你们说的造那玩意儿就费时费力费木料!眼下春耕正忙,哪有人手?再说了,这老天爷的事儿,谁说得准?过两日说不定就下雨了!您就别瞎操心了,安心在院里待着吧!”

李嬷嬷在庄子里势力盘根错节,她一发话,谁也不敢明着违抗。造水车的事,就这么被搁置了。

江晴敏心中焦急,却无可奈何。她人微言轻,能影响的人有限,无法对抗李嬷嬷多年的积威。

她的担忧,很快变成了残酷的现实。

春雨终究没有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