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以后,赵钦枫问林亭,自己是不是林亭在娱乐圈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林亭想了想,报出了一串名字,甚至里面还有王穹。
“难道你在录那个节目之前就遇到过王穹吗?”赵钦枫抱着一丝侥幸问道。
“没啊,就是录《音声远扬》的时候遇见的,大家都是乐评人嘛,台下在一个休息室,台上又坐在一块儿,当然比和你接触早啊。”林亭说。
赵钦枫问,那其他的人呢。
林亭说,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林亭醒了过来,侧身拿过手机一看,发现距离闹钟响起的时间还差三分钟。
他关掉闹钟,起身迎接新的一天——并且是一个工作日。
前几天和赵钦枫交上了朋友,自己参加节目的其中一个初衷以一个完全出乎他的预料的方式完成了。
当然他参加节目不可能是单单为了这么一件事情,还有转行的考量。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在正常上班,毕竟他还没有到被辞退或者要主动请辞的地步。有时候他也希望这样的一天赶紧来,毕竟现在他身兼数职,要不是身体素质尚可,还有熬夜的资本,不然长久下去一定会左支右绌。
林亭觉得自从那天晚上的聊天结束之后,他和赵钦枫才算是真正地加上了微信好友,而不是他蹭赵钦枫他们的车的那晚。
他加过的人里面,有太多自打加了好友之后就再也没有声响,或者偶尔会冒出几条群发的、毫无指向性的节日祝福。所以林亭认为,微信好友的“好友”实在是个过于笼统的说法,这在人的社交分类上堪称相当无用的一个大类。
他开始和赵钦枫有来有回地聊起天了。
林亭发现赵钦枫是个回消息很及时的人。
时时刻刻在线是不大可能的,但是赵钦枫真的能做到在看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回复,这让林亭十分佩服。
可能也是受到赵钦枫回消息的方式的影响,林亭同他的联系逐渐多起来,聊音乐,聊生活,也吐槽工作中奇葩的事和奇葩的人。
在开始接触赵钦枫之后,一个有趣的“人”的形象在林亭的心中日渐丰满起来,他本来以为他需要慢慢和赵钦枫熟起来,就好像他和以前交到的其他朋友一样。但是赵钦枫确实和他投缘,于是林亭以飞快的速度与赵钦枫熟悉起来。
不过非要解释,林亭也能列出好些理由。
首先,他从九年前开始听赵钦枫的歌,所以说实际上他已经单方面认识对方九年,而且见字如面,赵钦枫多年前看过他的乐评,某种程度上也是认识了年轻许多的他。
其次,他发现赵钦枫对于音乐真的很有想法,不仅仅是体现在演唱层面上的技术,还有很多审美层面上的想法,在很多方面他们都能做到不谋而合,即使有些不同的音乐偏好,也能有来有回地讨论。
最后,也许人和人之间确实有缘分之说,林亭承认,赵钦枫确实不一样,所以特例需要特殊对待,不必拘泥于常规。
他把最后一口包子咽下肚,心情愉悦地把塑料袋扔进电梯旁的垃圾桶,在等电梯的途中掏出手机打上了上班的卡。
林亭和隔壁组的同事交接好任务,又开了个会,才能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开始干活。好不容易结束了忙碌的上午,他趁着吃饭的空档听了几首歌。
不听还好,一听他就知道自己又欠债了。
“欠债”是关注他的网友们的说法,指的是林亭一旦听到特别喜欢的歌,就会多一篇乐评的KPI。他的本职工作实在忙碌,乐评都是抽空在写,还得做成视频,他的产能往往取决于夜晚扣除加班和睡眠之后的余额,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他如果少看到一些迫不及待想做乐评的歌,就能多一些无所事事的休息时间。
林亭盯着这首他新欠上的债,哦豁,是个老朋友唱的——又是赵钦枫。
虽然现实中林亭和赵钦枫认识没多久,但是林亭和赵钦枫的歌声绝对算是老朋友了,即使是把赵钦枫的歌倒着放,他都有信心通过音色轻松辨认出赵钦枫的声音。
林亭给赵钦枫发去了一个“抓狂”的表情。
赵钦枫瞬间就回复:怎么了?
林亭:我又碰上喜欢到想写乐评的歌了……
赵钦枫发了个“拉手转圈圈”的表情,明明是很可爱的一个表情,林亭却仿佛在里面看到了一点微妙的幸灾乐祸。
林亭想了想,滑到音乐app上赵钦枫的歌手主页,把自上次录制以来赵钦枫发的五首新歌截了张图发过去。
林亭:猜猜我说的是哪一首
对面“正在输入中”片刻,发来其中一个歌名。
林亭:是它是它就是它!
赵钦枫:我们的朋友小哪吒!
赵钦枫:我在飞机上,要关机了,之后再聊!
林亭:一路平安!
消息暂时停在这里,林亭接着吃中饭,心想:赵钦枫莫不是录歌录得过于频繁以至于看到我因此也多了任务量而幸灾乐祸吧?
他觉得自己可能过度猜测了,摇摇脑袋把这个想法甩了出去。
赵钦枫把手机调整至飞行模式。
经纪人坐在他的边上,探头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又在和林亭老师聊天?”
赵钦枫面露惊恐,颇为戏精地抱住手机,小声问:“你怎么知道?”
经纪人一脸无语看着赵钦枫和她开玩笑,说:“一天天笑成这个样子,很难猜吗?在公共场合记得注意一点。”
经纪人很早之前就是赵钦枫的经纪人,知道的事情不少,对于赵钦枫和林亭的相交一点不意外,只是最近总是看着赵钦枫对着手机傻笑,虽然不影响工作,但是晃眼睛。
赵钦枫恢复正常的表情,说:“我会注意的。”
经纪人笑了一下,笑得颇有点看透了一切的感觉,让赵钦枫有点背后发凉。
“祝你好运了。”经纪人说。
林亭觉得好运似乎和他无缘,刚想趁着午休趴一会儿,就被领导抓去开会。
“这个会比较紧急,忽然就定在这个时间了,你可以的对吧?”领导说。
林亭有气无力地点点头,心想:难道我说不可以就不用开会了吗?
会开始得突然,结束得凑巧。林亭从开会的地方回来,办公室的午休时间恰好结束了。一位同事打着哈欠打开了大家头顶的灯,下午的工作时间开始了。
办公室的灯开了,林亭却感觉自己心里那点精神气快要吹灯拔蜡了,他坐到工位上,痛苦地打开电脑。
也许这也不是他倒霉,如果午休时间被侵占是少数情况,那么这会儿他被拉去开会还可以算作倒霉,但是他发觉午休时间被占常有,他也只能把它当成庸常的工作日的常态了。
他一口气不上不下的,咽不下去也叹不出来,又想起了那首吃饭时吸引到他的歌。他自嘲一般地想着,也许一份全职工作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反衬让他意识到自己多么热爱音乐,以至于写乐评做视频的劳累成了一种快乐。
他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眼前的工作上,但是发呆的间隙里,他顺着那首歌想到了赵钦枫。林亭忽然很想问问对方,在热爱的领域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他不至于天真到认为在热爱的领域工作就没有任何烦恼,毕竟任何热爱的事物变成工作内容之后一定会勾连出一些不同于单纯热爱的东西,比如附带的人际关系,商业化的压力等等。
但是他还是怀抱着一种憧憬。
下班已经是八点多,对于林亭来说算是比较早的下班时间。他很难在下班路上看到夕阳,但却“有幸”碰见过赶最后一班地铁的人们,他在这种时候还可以安慰自己,至少共享单车不会停运。
回到家中,林亭收到赵钦枫的消息,说是自己终于把节目涉及自己的主要部分录完了,接下来就可以看着别人忙活了。
这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林亭设想了一下,虽然还没下班但是不大需要忙活,有点像他们那里不干活但是要盯着他们加班的某些领导。
林亭回消息表示自己已经下班,佩服娱乐圈上班时间之奇异。
赵钦枫表示深受其害,但是随即发来一张照片,是一盒炒面,面条上色完美,还泛着油光,冒着热气。
林亭问,这是你们的夜宵吗,看起来味道很不错。
赵钦枫回了一个大拇指,说要抓紧时间吃,不然一会儿要是大家都吃完了等他,就很尴尬了。
林亭用表情包挥手告别,然后放下手机,思考要不要给自己做一点夜宵。
他仰卧起坐似的在沙发上翻腾了一会儿,最终屈服于工作带来的疲惫,放弃了夜宵。
不过他最终还是起身,坐到电脑桌前,打开家中的电脑。
打开自己的电脑的感觉和打开工位上的电脑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林亭戴上耳机,打开音乐软件和新建的文档。
他准备在睡前把下一个视频的文稿开个头。
林亭自打加上邱导和节目组负责对接的工作人员之后,偶尔会在三更半夜收到消息。林亭作为一个十分敬业的打工人,自然是会尽快回复工作消息的,但是他实在做不到及时回复凌晨的消息,于是和邱导反应了他的情况,得到了谅解。
邱导表示早上看到了再回就好,他们没有什么秒回的需要。
林亭再次见到见到赵钦枫,是节目第三次录制的时候。这一次两人终于不再客套地打招呼,而是自然而然地聊起来。
邱导也刚好经过,看见林亭,说:“林老师,我正好找你商量点事情。”
林亭和赵钦枫挥挥手,然后跟着邱导走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