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打工人听歌指北 > 第7章 回忆

第7章 回忆

林亭跟着邱导走进一个休息室,两人面对面坐下。

“邱导,找我什么事儿?”林亭问。

“林老师,是这样的,我们这边之前约了一些关于节目的稿件,各个平台都有,其中也有你在的那个平台。那个平台上体量合适、内容关联度高的博主本来就有限,我们本来约好的那位临时有别的安排,就把我们这边的邀约退掉了,现在需要再找一位,我们寻思着林老师你非常合适,所以就先问问林老师愿不愿意。”邱导说。

林亭问了问更具体的一些要求。他以前也有接过类似的稿件,他自己最大的底线就是要讲真实的评价,而不会按照合作方的要求来确定立场。他如实和邱导说明了自己的要求。

“录制过程中,我们就希望各位乐评老师能给出真实的评价,那么在视频里也希望林老师能够呈现真实的评价。”邱导说。

林亭也赞成:“万一要是我在节目上和在视频里说出了刚好相反的评价,那就太可怕了。”

林亭和邱导商量了一下,决定之后每期节目做一个视频,具体内容由林亭自行把握,不过视频相关的文稿需要给导演组过一遍。

“合作愉快。”邱导对林亭说,这是第二次说这话了。

林亭同邱导握手,笑说:“合作愉快。”

林亭慢慢走回乐评人们的休息室。今天是第三次录制,先导预告已经放出来有几天了,第一期即将在明天晚上播出。

他思考了一下工作量,意识到自己接下来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要用来做和《音声远扬》相关的视频了。

王穹看见林亭进来,对他说:“林亭,你和赵钦枫老师的关系看上去好了不少。”

林亭说:“是啊,把误会说开了就好,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他人确实挺好的。”

林亭记得刚刚他和赵钦枫说话的时候,王穹也在,应该是注意到他们俩的互动了。

第三次录制来了四位嘉宾,林亭已经提前看过相关信息。其中三位是林亭比较熟悉的歌手,不过林亭还是找出他们近期的舞台和单曲认真听过一轮,以便更好地应对录制的状况。有一位叫陆认的,林亭没有听说过,他一搜,发现是一位新出道的新人,是一个男团的成员。

林亭找到了这个男团的演出视频,点开后先是在认人上遇到了困难。

视频里的美少年们的妆造风格非常融洽,运镜酷炫到眼花缭乱,林亭平时看的不少舞台都是歌手站桩,即使有运镜,也没有这样复杂的,乍一看见十分不习惯。林亭来回拖进度条,暂停了好多次,终于把陆认找了出来。

他听了又听,没听出对方的水平,反而感觉这个演出实际开麦可能不到百分之三十,垫音非常明显。

于是他只能继续在互联网上东翻西找,终于找到了对方以前在节目上的清唱片段,虽然听起来也经过修音,但是应该确实是当场唱的,没有伴奏、垫音的遮盖。

林亭反复听了几遍,此人音色不错,基本的声乐技巧也有,虽然说不上多么优秀,但是林亭思考了一下,尚且还能找出地方夸——如果他把对方当成一个热爱音乐的外行人的话。

这个节目播出时间是五个月前,假设录制比播出早一个月左右,那么这段清唱展现的就是他半年前的演唱水平。林亭想了想,如果对方有所进步,那么他点评起来也就多一些话可以讲。

想到这里他总算放下心来,关掉一连串的网页,向后靠在椅背上,整个人放松下来。

然后林亭叹了一口气。

他刚刚如此费劲地帮这位嘉宾找说辞,无非是因为,对方的水平在他看来实在算不上歌手,但是真的把话说太难听也没必要,人家或许本来也不以唱歌为主要发展方向,所以他还是努力思考,给对方想点好词,尽量委婉一些,不要闹出什么矛盾。

当然,他也隐隐带有一点期待,万一对方在这半年里确实刻苦练习,水平上升,那么自然是最好的,对于他来说就算是意外之喜了。

放低期待值,收获幸福人生。林亭在上台录制之前这样对自己说。

第三次录制,几位常驻嘉宾不管私下是不是真的熟悉起来了,至少在录制的时候是合作无间的,林亭感觉一切都顺利地进行着,直到那位林亭重点关注的新嘉宾带来了他的舞台。

前奏好听,编曲好听,舞美也是相当好的规格。林亭看向舞台中央那个被舞伴们簇拥着的人,趁着前奏打量着对方。

林亭有点脸盲,不过能看出来对方确实有一副好皮囊,发型妆容也无一不好,连拿着麦克风的手也是好看的。

在对方将话筒举起来的时候,林亭便不再关注他的外貌,而是沉下心准备认真听。

听完之后他心中没什么波澜,轮到他点评的时候他自然是把能夸的地方说了说,至于其他,便是可以进步的地方,可以说,也可以不说,林亭选择含蓄委婉地提一些。

赵钦枫却开始反驳了,“林老师,以您的鉴赏能力,这样的点评有失水准了吧?”

林亭和他不冷不热地呛了几句,倒确实是多说了些。

在周围人看来,这很正常,毕竟两人之前结过梁子,找茬互呛再正常不过,而且也是为节目提供看点嘛!

下台之后林亭褪去公式化的微笑。录制持续的时间很长,他确实身心俱疲。

他和嘉宾们告别,本来想和赵钦枫也简单告别,但还是忍不住想和他说说话。

赵钦枫说:“那我们边走边说吧。”

两人一商量,恰好同路,于是肩并肩往停车场走去。

林亭没有直接提那位嘉宾的名字,只是问:“你出道也有十来年了,还会焦虑自己唱得不够好吗?”

赵钦枫认真道:“会,一定会。”

他们才走了两步,尚未离开此处的工作区域,周围还有不少工作人员走来走去,林亭却觉得周遭一下子安静了,耳畔只回荡着那个坚定的“会”。

林亭问:“为什么呢?你有很稳定的一批听众,有不少代表作,这几年也一直在稳定地呈现出好作品、好舞台,为什么还会焦虑呢?”

林亭觉得自己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奇怪,焦虑是一种情绪,是情绪就会因人而异,无论当下情况如何理想,焦虑也是正常的。他这么一连串地问,仿佛是迫切地想确认一些东西。

赵钦枫说:“稳定只是看起来稳定,其实我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应当的。我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呈现新的东西,才能对得起大家对我的青睐。”

林亭说:“这话听起来四平八稳的,是不是准备过应对相关采访的稿子?”

赵钦枫说:“自然是准备过的,但是稿子是我自己写的,说的也是真心话。”

林亭笑了,示意对方继续说。

“而且,我越是唱,越是觉得有可以改进、可以变得更好的地方,我也算是栽在音乐上了,”赵钦枫有些无奈地笑了一下,对上林亭认真的眼神,接着说,“但是我也很幸运,这种焦虑是一种良性的焦虑,不至于让我烦恼到什么也做不了,而是让我保持恰到好处的清醒。”

林亭听完,点点头,说:“谢谢你。”

赵钦枫露出疑惑的表情,问道:“为什么要谢我?”

林亭却不回答,而是接着说:“本来我想问你,一个接受过专业的声乐指导但演唱水平尚且平庸的人在半年时间里能有什么样的变化。听完你刚刚的话,我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如果心中有这样的焦虑,一定会有起色,如果没有,即使有所进步,也迟早会撞上无形的天花板。”

赵钦枫听完点点头,对于林亭今天的反应,他心中已有推测。

赵钦枫轻声问:“是因为今天的新嘉宾吗?”

林亭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本来觉得自己问的是他,其实说着说着也把其他人问进来了。”

赵钦枫:“哦对了,其实我们今天那样的相处模式比较符合大家的印象,要不……”

林亭:“以后在节目上接着吵?行啊。”

两人恰好也走到了停车场,就此分别。

林亭找到自己的车,开车驶出停车场,慢慢往家开去。

车载音乐随机放着他的精选歌单里的歌曲。开车回家大概需要半个小时,也就是六七首歌的时间。

林亭将车开进自己所住的小区时,一首歌恰好放完了,随机出来的下一首大概是听不完了。

前奏响起时,林亭就认出了这首歌。他停好车时,前奏刚刚放完,按照他平时的习惯,他并不会继续听,但是这首歌让他想起了过去的回忆,于是他纵容自己坐在车上,听完了这首歌。

这首歌是赵钦枫第一张专辑的主打曲目,也是林亭听的第一首赵钦枫的歌。

他不禁回忆起自己当年知道赵钦枫的契机。

当时他还是个大学生,正巧朋友拉他去看音乐节。那时林亭虽然已经听了好些年的歌,也已经写过一些乐评,但是还没有去看过音乐现场,所以他怀揣着期待去到了现场。

林亭来之前根本没有看节目单,美其名曰为保留一些期待。他直愣愣地跟着朋友坐了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走了半个小时的路,排队检票进入了一片大草坪。

那是个很热的傍晚,林亭顶着夕阳走了好一会儿,身上出了不少汗,又在排队的时候和众人摩肩接踵,其实已经有些累了,但是心中的期待还在,于是脸上也没有颓色,他看看一同来的朋友,又看看周围的其他观众,发现大家看起来都很兴奋。

林亭想,值得这样的期待的音乐节,一定能呈现出不错的演出效果吧。

朋友说想要挤到前面去听,看得也清楚些,但是林亭实在有些体力不支,也不想继续和大家挤在一起,他觉得远远听着也不错,于是两人便暂时分开了。

演出开始的时候,林亭先被忽然炸开的鼓声吓了一跳,然后又被第一个节目吓了一跳。

给节目吓一跳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好听。

林亭的期待明明熬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熬过了混乱的环境,却被第一个节目浇灭了大半。他在心里劝自己,这只是第一个节目,兴许下一个会好呢?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林亭不断在心里重复着安慰的话语,可是心中的期待没了,疲惫感终于涌了上来,周遭的环境开始让他痛苦。

林亭总算知道自己可能来错了地方,好在这片草坪确实足够大,足以让他走到听不清演出内容的地方。

他灰溜溜地走远,把那些辜负他的期待的喧嚣与纷扰甩在身后。待到声音终于远成了模糊的杂音,林亭碰见了一个拿手机外放听歌的人。

对方似乎没注意到身边有人,继续外放着音乐。

彼时的林亭尚且不算是一个熟练的乐评人,音乐并没有立刻在他耳中被打散后各自解析。他只是静静站在那里听着。

那歌里的人声像是流水,凉,清澈,偶尔几个小小的转音并不见炫技的油腻,而是像是曲折处迸溅飞溅的水滴,和恰到好处的编曲结合得十分完美。

他一下子从音乐节带来的烦闷中解脱出来,就这么站在那个不明不暗的地方听了大半首歌。

向对方礼貌询问后,他知道了歌手赵钦枫的名字,这首歌就是他的一专中的主打曲目《溪涧》。

他没有继续打扰对方,而是往别处走了些。那天晚上他用手机听完了赵钦枫这个尚且籍籍无名的歌手唱过的所有的歌,然后在音乐节散场后和朋友会合。

朋友看起来终于有些疲惫了,他问林亭,今晚体验如何。

林亭想了想,说自己有所收获,这也不算扯谎。

回到学校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他在寝室楼的楼梯间坐着,戴耳机听着赵钦枫的《溪涧》,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头敲下了他为赵钦枫而写的第一篇乐评。

待到清晨的阳光终于从窗户照进楼梯间,林亭在手机电量仅剩百分之二的时候敲下了这篇乐评的最后一个句号,然后打着哈欠起身,去食堂吃早餐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