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大人别慌,案子先让下官审 > 第7章 第七章

第7章 第七章

晨光破晓,流泉声碎。

山间的薄雾尚未散去,人就这么朦朦胧胧站在山间凉亭里。

此亭叫做驻云亭,驻云,思故友也。出驻云亭,算正式踏出新安地界。

张澈看着眼前着青衣的文央,有些话之前忙着查案他不便相问,今日是一定要问个明白。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你兄长想问……”张澈一顿,随即开口道:“不,是我想问,昭执何日返京。”

文央微微一笑,声音清淡如亭外流水,“下官贬黜之身,无召不得返京。”

文央离京二年余,期间朝局剧变,新帝登基,张澈在波云诡谲中站稳脚跟,连升数级,已非昨日。

“若是昭执愿意,我可以帮你”,张澈说的小心翼翼,他怕文央会错了意,又怕文央听的明白但又拒绝。

“可以吗?”文央反问。

“为何不可,陛下登基大赦天下,犯了错的人都得了赦免,何况昭执没有过错,只做了谏臣该做的而已。”

方才太阳只露出一个角来,说话间已见了全貌。雾霭稍退去几分,朝阳透过树荫将光影斑驳的照在文央脸上,二人凭栏而立,近的张澈可以看见文央发丝上新沾的露水。

只见她唇瓣轻启,语气像山谷里的雾霭,该来时来,该退时退,带着十分的旷达。

“不瞒大人说,刚到新安那段时日时长困苦,地处偏僻,官署失修,乡音难懂,那时的确想念京城。”

“可时间久了,反倒生出踏实来。下官生于京城,自小看惯了亭台楼阁,广厦千万,即便后来入朝为官,出入皇城亦无甚波澜,只是没当夜幕站在御史台的Xx楼上看宫城,时常没来由的生出飘零渺小来。”

“直到新安,两脚踩在稻田里插秧的时候,我才发觉原来做官是这种感觉。”

“不是官场上的汲汲营营,不是尔虞我诈,是春种秋收,是真正为百姓做了事。”

林间雾气全散,有鸟鸣声回荡在空悠山谷中。

“大人,朝廷新政正在施行,成效究竟如何,不在发回京城的奏报里,而在田间,在大厦的根基处。”

“下官想留在新安,切切实实践行当日‘忧国不谋身’的诺言,守一县之清明。”

二人相顾竟是无言。

文央知本无心朝政,只想在翰林院修书的张澈一路向上爬是为了谁,不敢开口,怕开口伤了他;

而张澈亦不敢多言,怕说多疏远了彼此。他大概早知文央会作此抉择,只是真正听她说出来又是另一种感觉。

调文央回京算是他的私心,如今跟文央的大义比起来竟是如此自惭形愧。

官道上的马儿似乎都等着急了,一个劲儿打着响鼻。

“大人,时候不早了。”

“保重”,张澈再看文央一眼,大有把她刻进脑海里永世不忘的架势,良久,他缓慢移开眼。

“大人”,文央叫住他,递上一把浅青色油纸伞,伞沉甸甸的,做工扎实,单桐油足足过了六七遍,“并州多雨,大人带上吧。”

“多谢”,张澈接过,不经意碰到文央指尖微凉。

正要转身,复又听文央道:“大人不打开看看吗?”

张澈不解,仍撑开伞面,上用行草书:“离心且莫问,春风自应知。”

再抬眼,涟漪漾在文央面颊。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其三)

离心且莫问,春草应自知。——钱起《山园栖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