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微臣正有此意,酒精研发者傅氏跟微臣说过,酒精提炼不易,只用它退热实属大材小用了,若是能用在军营战场中相信能挽救不少将士的性命。”
将士们整日舞刀弄棍,身上难免有这种伤痕,尤其是在战场上,用酒精处理伤口能大大减少伤口肿疡化脓。战场上医治条件有限,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脓疮就会要人的命,小伤口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逐渐溃烂形成大伤口。
军营里很多将士不是死在刀伤剑伤之下,而是伤口感染引发的败血症上。
“关于酒精消毒的效果,下官在青州时已经拿骁骑军战士测试过了,当时那个小士兵的手臂被尖锐的石子划伤,下官没有煎草药水给他清洗伤口,而是在伤口上涂了酒精抹了金疮药,第二天那位小士兵的手没有肿殇,整个人也没有发热迹象。”
承德皇帝越听越激动,以后要是再发生战争,士兵们的伤亡人数会大大减少,有了酒精之后,大魏的兵力会得到增强,他的江山也将更加稳固。
“太医院能否破解酒精的配方?”
高太医摇摇头,“微臣只知道酒精是从太白酒中提炼出来的。”
承德皇帝有点好奇,“太白酒?”
“太白酒是一种透明味浓的烈酒。”高太医已经深深被傅知乔的才华折服,他抓住机会对傅知乔一阵猛夸:“此酒乃青州傅氏女所酿,酒液清澈如水微臣生平前所未见,酒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便被她称为酒精。”
说着他把准备好的酒坛子献给承德皇帝。
在一旁侍奉的太监打开酒坛,顿时,一股浓烈的酒香弥漫开来。
果真是清澈如水,纯净无杂质,奏折中的文字描述远不如亲眼见证来的震撼,承德皇帝发出感慨:“如此神奇的东西当真是一个女子研制出来的?”
“微臣句句属实,不敢欺瞒!”
承德皇帝很高兴,连道三声好:“我大魏竟有如此奇女子,赏!你们都有赏!”
送走秦兆和闵昆正,承德皇帝唯独留下了谢卓。
勤政殿内只剩下他们两人,承德皇帝也没有端皇帝的架子,用商量的语气问:“酒精此物能否由朝廷来接管?”
酒精是于战争有利的好东西,皇帝的意思是想让傅知乔把酒精的秘方交给朝廷。
谢卓心里一咯噔,陛下不但看上了酒精还想据为己有,如果酒精被朝廷收走,那傅知乔该怎么办?
瞬息之间,谢卓脑中闪出了数种想法,定下心神:“微臣觉得不可。”
承德皇帝有点不高兴,他身子前倾双手搭在御案上,问:“为何不可?”
谢卓犹豫了一下,躬身说道:“陛下想要酒精秘方傅氏自然是不敢不给,可现在天下人都知道酒精是傅氏所研制,突然把秘方交到朝廷手中,难免会让天下人觉得酒精的秘方是陛下强抢而来的。”
“荒唐,谁说朕要抢酒精秘方了,朕是打算拿钱跟她买!”
“傅氏是经商的,家境殷实,一般钱银估计很难打动她的心。方才高太医说了,这酒精是从太白酒中提炼而出的,太白酒是傅氏祖传秘方,她依靠着这个秘方才有了如今富裕的生活,所以,现在朝廷想要她的祖传秘方怕是不易。”
“有何不易,朝廷要她还敢不给?”
承德皇帝冷哼一声,不高兴的表情毫不掩饰的表露在脸上,殿内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谢卓心里打起了鼓,但还是硬着头皮:“傅氏那边自然是好处理的,朝廷命令她不敢不听,花点银两给点好处就能让她交出秘方,傅氏可以闭嘴,可天下悠悠之口如何闭嘴?”
承德皇帝思考片刻,没有说话。
“陛下,请恕微臣直言,就算朝廷拿到酒精秘方又如何,没有熟手操作也是不行的,不同的厨子用同样的食材做出来的膳食味道也会不一样,更何况是提炼酒精这种极为复杂的工序,再者,万一朝廷找傅氏要人的消息传了出去,会让天下人觉得陛下没有容人之心,觊觎百姓手里的秘方。”
谢卓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低眉顺眼表情,“所以微臣认为,让傅氏献上酒精秘方这一建议于陛下名声有害。”
承德皇帝脸色不悦,紧皱着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不高兴归不高兴,他承认谢卓有一点说的很对,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坏了他贤德治国的名声。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据微臣所知,酒精的造价不低且不是每次都能提炼成功,提炼过程中的酒液损耗率极大。如果朝廷拿到酒精秘方,提炼失败的损失就要自己来承担了……”谢谢点到即止:“所以微臣觉得买现成的酒精更好。”
“买现成的?”承德皇帝用手指敲击着御案,一下又一下。
“没错,陛下可以用朝廷的名义向傅氏征收酒精,让酒精无法外流,只能为朝廷所用,如此一来,朝廷就不用多花钱去建设酒坊,也不用承担提炼失败造成的损失。”
谢卓见承德皇帝好像被说动了,他继续下猛药:“酒精的价格不低,它的用量与将士们的受伤情况有关,如果军营中受伤的人数不多,提炼的酒精多了岂不浪费?微臣认为,朝廷只需定时去青州采购酒精即可。”
谢卓提到的关于省钱这一点,正好是承德皇帝最看中的一点。
省钱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年前与蛮夷那场战争让大魏损失了不少财力兵力,再后来,青禹两地又碰上了水患又拨出去一大笔银子,国库这两年支出的是在太多了,他这个做皇帝不得不未雨绸缪。
承德皇帝心中有了计较,便摆摆手让谢卓退了下去。
谢卓知道了皇帝想要酒精秘方的心思后,一直惴惴不安,他希望陛下能听进自己的建议,朝廷想要酒精秘方真的不如直接跟傅知乔买。
傅知乔绝对不是一个会吃哑巴亏的人,娇弱的长相会让人误以为她是一个弱不禁风的人,实际上她的性子刚硬的很,朝廷想从她手上强抢秘方不会那么容易。
尽管承德皇帝心里有些不情愿,但经过谢卓的劝说后,他还是打消了要傅知乔献出酒精秘方的念头。
先后经历了战争、水患、瘟病,朝廷的元气还未恢复过来,须的做些什么来安抚住百姓的心才行。
傅知乔在此次水患和防治瘟病中立了大功,不但研制出了酒精,还捐了十万斤粮食,朝廷也是要脸面的,让一个平民出钱救治百姓像什么话。
赏一定是要赏的,但怎么赏成了一个难题。
臣子们的奖励大多是功劳簿上记一笔,日后可以加官进爵,而傅知乔这个平民的奖励则是把皇帝给难住了。
赏银万两么,朝廷刚拨款几百万两银子赈灾,眼下正是缺钱的时候,不赏金银财宝的话就显得朝廷很小气,苛待有功之臣……
如何赏赐才能既彰显朝廷的爱才之心,又不动用国库里的银钱?这成了承德皇帝近日来的一个难题。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两天了,他也不能拉着大臣们来讨论这个问题,不然会显得他这个做皇帝很小气,有损他威严的形象。
承德皇帝眉宇间愁思缠绕,皇后是看在眼里的,“陛下因何而烦恼?”
皇帝叹了口气,把事情的原委简单说了一下。
皇后轻笑一声,“我当是何种难题呢。”
“皇后莫非有什么好主意?”
皇后抿了一口茶:“我看是陛下把智慧都用在了思考国家大事上,结果反倒被赏罚这种小事给难住了。”
这番明贬实褒的话把承德皇帝哄得很高兴。
“皇后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快给朕出个主意。”
“我看这傅氏女是商户出身,身份低微了些,不如陛下赏赐她个封号,这样既体现陛下您体恤百姓,爱护有功之臣,又不用大量动用国库里的银子。”
皇后的一番话算是点醒了他,“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对于平民而言,赏赐一个封号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承德皇帝得了指点,急急忙忙跑到御书房里拟圣旨。
*
最近朝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唯一值得可说的就是赈灾一事了。
承德皇帝先是在朝堂上赞扬了谢卓和秦兆、闵昆正三位南下赈灾的功劳,赏赐了一些字画、瓷器赏瓶摆件。
朝中大臣们的职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没有人退下来就意味着没有人升上去,在官职上秦兆和闵昆正目前都没有什么上升的余地,他们只能把自己的资历熬上去才有升迁的机会。赏赐对于他们而言是锦上添花,被记功劳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大小功劳会成为他们日后升官加爵的重要依据。
接着,承德皇帝又夸奖了工部修建水坝有功,高太医医治瘟病有功,顺便还提了一嘴傅知乔研制酒精有功。
整个早朝变成了表彰大会。
结束早朝,大臣们乌泱泱出了朝堂,谢卓找到承德皇帝主动请缨去青州传达旨意。
“传圣旨就让宣旨官去罢了,何须辛苦你再走一趟。”承德皇帝自认为是一位仁慈的皇帝,谢卓刚赈灾回来,此时又把他派出去做事有点不太合适。
谢卓赶紧接话:“陛下忘了,此去青州除了传圣旨还要采买酒精。”
说到酒精,承德皇帝心里闪过一丝波动,把反对的话咽回了肚子里,购买酒精一事事关重大,交给别人去办他还真不怎么放心。
谢卓说自己可以代表朝廷与傅知乔商谈购买酒精,“微臣有把握能将酒精的采购价往下压一成。”
“当真?”
听到能省钱,承德皇帝也不再反对了,立即同意了让谢卓去青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