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像一层轻薄的金纱,温柔地笼罩着放学回家的路,将地面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脚步轻快地走在青草萋萋的田间小路上,鞋底与柔软的青草摩擦,发出细碎的 “沙沙” 声,像是大自然在为我的归程伴奏。路边的野花已经凋谢,只剩下枯黄的花茎,却依然透着几分倔强的生机。
走到巷口时,我停下脚步,踢了踢脚边一颗圆润的小石子,石子在地面滚动几下,停在圆圆脚边。我笑着看向她,语气里满是期待:“圆圆,今晚要不要来我家一起写作业?写完咱们正好可以复盘一下上半学期的知识点,查漏补缺。顺便我也把之前总结的学习资料分享给你,说不定能帮你梳理梳理思路呢。”
圆圆猛地抬起头,长长的睫毛上仿佛蹦出了细碎的亮光,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可随即又低下头,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声音带着几分犹豫:“真的可以吗?我怕打扰你…… 而且我的试卷错得一塌糊涂,英语选择题错了一半,数学大题更是几乎全空着,拿到卷子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分析,感觉自己好笨。”
看着她垂头丧气的样子,我伸出手抱抱她,传递出温暖的力量:“别担心,咱们互相学习嘛。你帮我找找我可能忽略的知识点漏洞,我帮你分析错题,这样咱们都能进步。而且我也正好想借着帮你分析的机会,再复盘一下自己的知识点,巩固得更扎实些。”
圆圆听了我的话,终于慢慢抬起头,眼中的犹豫渐渐消散,露出一点笑容,用力点了点头:“好啊!那我回家吃完饭就过来,晚上七点准时到你家,绝对不迟到!”
告别圆圆后,我加快脚步往家走,书包里的书本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推开门的瞬间,大厅里飘来浓郁的饭菜香气,是奶奶最常做的葫芦瓜和米粥的味道。每天放学回家,奶奶总会提前煮好饭菜等着,从未让我饿过肚子。我像往常一样,没有提起考试的事,也没说自己考了年级第一 —— 倒不是刻意隐瞒,只是奶奶向来不关心这些,与其说出来让她觉得 “没什么大用”,不如省下口舌。
放下书包,看着奶奶忙碌的背影,轻声说:“奶奶,晚上圆圆会来家里和我一起写作业,可能会待到九点多。” 奶奶手里的锅铲顿了一下,随即继续翻炒锅里的青菜,头也没回地 “嗯” 了一声,没有多余的回应,仿佛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吃过晚饭,我迅速收拾好碗筷,端到厨房的水盆里清洗,第二遍把水壶里面温水哗哗地倒进水盆里淹没碗筷,将些许油荡清。擦干手后,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整理书桌,先把课本、作业本、试卷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书桌左侧,语文、数学、英语的资料单独放成一摞,史地生的则放在旁边,每一本都码得整整齐齐。又从抽屉里拿出各科的汇总知识点和重点错题本,平放在桌面中央,方便等会儿复盘时使用。
随后,我拿出一张新的草稿纸,开始给自己和弟弟复盘期中考试的错漏问题 —— 弟弟这次语文考得不太好,作文扣分严重,阅读理解错了不少,需要重点帮他巩固一下;而我自己,虽然整体成绩不错,但语文和政治还有提升空间。结合这半学期执行学习计划时发现的问题,我在原来的计划表上增补了内容:每天早上增加 15 分钟的政治知识点背诵时间,晚上睡前花 10 分钟练习字帖;考虑到弟弟的情况,还特意在计划里加了 “每天帮弟弟辅导 20 分钟,监督他课本背诵、预习和复习” 的任务。
整理好一切后,墙上的挂钟正好指向七点,时针和分针在表盘上形成一个优雅的夹角。几乎是同时,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咚咚咚”,节奏轻快。我快步跑去开门,果然是圆圆,她手里提着一个小小的布袋子,里面装着作业本和试卷,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
书桌上早已为她准备好空位,桌面擦得一尘不染。圆圆坐下后,先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环顾了一下我的房间: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整齐的书籍,从小学到初一的课本按年级顺序排列,旁边还放着大姐初中三年的旧课本,书脊上贴着小小的标签,标注着科目和年级;墙上贴着我的学习计划表,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每日任务和完成情况,角落处还画了小小的笑脸作为奖励。
“你的房间书本真多,学习氛围好浓啊。” 圆圆夸张地睁大眼睛,伸手轻轻摸了摸书架上的书,指尖拂过书脊,语气里满是羡慕。
我笑了笑,拿起自己的数学作业本:“习惯了,整齐的环境能让人静下心来,不容易分心。咱们先各自写作业吧,遇到不会的随时可以问我,等写完作业,再一起复盘试卷,怎么样?”
圆圆点了点头,赶紧从布袋子里拿出作业本和笔,翻开数学练习册,认真地写了起来。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在纸上滑动的 “唰唰” 声,偶尔传来窗外虫儿的 “唧唧” 鸣叫,像是温柔的背景音。我一边写着自己的作业,一边悄悄观察圆圆,发现她做日常作业时格外顺利,遇到简单的题目很快就能算出答案,可一碰到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点的题目,就会皱起眉头,拿着笔在草稿纸上涂涂画画,却始终找不到思路。
我心里渐渐有了答案:结合傍晚看到的试卷,她的问题应该出在综合应用上 —— 基础知识点记得不牢固,遇到需要串联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就会手足无措,典型的 “一说就懂,一做就蒙圈”。这种情况,最笨的办法是题海战术,多做类似的题目熟悉思路;但最好的办法,还是夯实基础,通过梳理知识点框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圆圆终于完成了当天的作业,她合上作业本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重担。随后,她从布袋子里掏出英语、语文、数学那几张皱巴巴的试卷,纸张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翻看了好几遍。递过来时,她的脸涨得通红,声音细若蚊蚋:“你看看吧,是不是觉得我特别笨?好多题我都不会做……”
我接过试卷,指尖抚过褶皱的纸面,轻轻将其展平。上面的红色叉号不算非常多,但大多集中在综合题上。我先整体浏览了一遍,发现英语试卷上,语法题错得最多,尤其是时态和介词的用法;语文则是阅读理解题失分严重,答题时抓不住重点;数学更不用说,大题几乎全空,只有几道基础计算题做对了。
看着这些错题,我决定不单独讲某一道题,而是逐题帮她分析背后的知识点,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你看这道数学选择题,” 我指着试卷上的一道题,题目问的是 “-3 的相反数是多少”,她选了 - 1/3,“这道题考查的是相反数的概念,你是不是把相反数和倒数弄混啦?”
圆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我总记不清它们的区别,有时候看到‘相反’就觉得是符号相反,看到‘倒’就觉得是数字倒过来……”
“其实很好区分呀,” 我拿出草稿纸,在上面写下 “相反数” 和 “倒数” 两个词,分别标注定义,“相反数是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比如 - 3 的相反数是 3,3 的相反数是 - 3,它们相加等于 0;而倒数是乘积为 1 的两个数,比如 - 3 的倒数是 - 1/3,3 的倒数是 1/3,你看,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就清楚啦?”
圆圆凑近试卷,睁大眼睛看着草稿纸,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还在 “相反数” 和 “倒数” 的定义旁边画了波浪线,生怕自己再记混。“还有这道数学应用题,” 我翻到试卷最后一页,指着一道行程问题,“你看,题目里说‘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你把‘相向而行’看成了‘同向而行’,所以思路全错了。这就是典型的粗心大意,以后读题的时候,遇到关键的词语可以圈出来,做完题一定要检查一遍,尤其是计算步骤,避免因为看错题目丢分。”
就这样,我们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把三张试卷的错题都仔仔细细分析了一遍。圆圆把自己的薄弱环节 ——“概念混淆”“粗心大意”“应用题思路不清” 一一记录在笔记本的扉页上,还在旁边写了改进方法:每天花 10 分钟背诵易混淆的概念,做题时圈画关键词,每周做 3 道应用题练习。看着她恍然大悟的样子,眼睛里闪烁着明白的光芒,我心里也涌起一股满满的成就感,比自己考了满分还要开心。
“对了,这是我整理的英语思维导图,” 我从抽屉里拿出一张 A4 纸,上面用彩色笔画着清晰的思维导图,中心是 “初一上英语重点”,周围分支分别是 “语法”“单词短语”“句型结构”“听力技巧”,每个分支下还有更细致的内容,比如 “语法” 下面分了 “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名词复数” 等,“里面涵盖了咱们这学期的重点内容,你可以拿去抄写下来,每天花十几分钟背诵,遇到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问我,不管是在学校还是放学路上,都可以找我。”
圆圆接过思维导图,小心翼翼地展开,生怕把纸张弄破。看着上面条理清晰的内容和细致的标注,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发现了宝藏:“太谢谢你了!这个思维导图比我自己整理的全面多了,我之前整理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现在有了这个,我就能跟着梳理知识点了!” 她说着,立刻拿出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拿起笔在上面快速抄写起来,笔尖在纸上滑动的速度越来越快,神情专注又认真,连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都没注意到。
趁着圆圆抄写思维导图的间隙,我拿出自己重新调整好的学习计划,用透明胶带将它贴在书桌前的墙上,退后一步仔细看了看:红色的修改痕迹清晰可见,新增的练字任务和灵活调整时段让整个计划显得更加合理,既不会过于紧凑让人喘不过气,也不会因为松散而浪费时间。看着这张既详细又灵活的计划表,我对接下来的学习更有信心了,仿佛已经能看到自己一点点进步的样子。
圆圆抄写完思维导图,把笔记本和思维导图小心翼翼地叠放在一起,然后凑过来看我的计划表,手指轻轻点着上面的内容:“你的计划好合理啊,还有灵活调整的时间,不像我之前制定的计划,要么太紧张完不成,要么太松了没效果。我以后也学着这样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说不定成绩能进步得更快。”
我笑着指着计划表道:“你可以参考我的格式,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来调整。比如你数学基础薄弱,就可以多安排一些时间,坚持下去肯定有效果;英语单词记不住,就每天早上花 20 分钟背诵,晚上睡前再复习 10 分钟,重复记忆记得更牢。”
圆圆认真地看着计划表,一遍抄写一遍还在上面用铅笔做了一些标记,在 “数学基础题练习” 和 “英语单词背诵” 的地方画了小圆圈,嘴里小声念叨着:“我明天就按照这个思路,制定自己的计划表,争取下次考试能进步 10 名!”
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到九点多,窗外的夜空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只有几颗星星在云层中若隐若现,月亮像一把弯弯的镰刀,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圆圆把整理好的错题和抄写的思维导图小心翼翼地放进布袋子里,拉好拉链,临走时紧紧握着我的手,语气里满是感激:“今天真的太谢谢你了,婷婷。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学不好,今天听你一分析,一下子就清楚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也知道该怎么努力了。以后我能不能经常来和你一起学习?有你在,我觉得学习都没那么难了。”
我笑着点头,用力回握她的手:“当然可以啦,咱们一起进步,争取下次考试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送她到门口,看着她提着布袋子的背影消失在巷口的拐角处,我才转身回到房间。看着墙上的计划表,还有桌上摊开的笔记本,心里满是充实 —— 这次的复盘不仅帮到了圆圆,让她找到了学习的方向,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更坚定了 “帮助他人” 的想法。或许,这就是 “复读” 最大的意义,不仅能弥补自己的遗憾,还能帮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