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的反问,慕婉先是一愣,而后缄口。
毕竟此事,她还不知前后缘由,无法判断其中究竟如何,但直觉告诉她此刻还不可言明。
萧渊将凌乱在前的长发捋顺直身后,慢条斯理地将衣衫整理齐顺。
“慕二姑娘,日后行夜路还是要多加小心,这宫中怕是不平静了。”
他双手负于身后,慢慢悠悠的向着外面的路走去。
一副什么都不在意,置身事外的洒脱感。
目送他离开,慕婉抬头仰望,不知是夜渐深,还是风渐凉,月亮似乎黯淡了几分。
她深知不容多逗留,疾步而去。
慕婉一夜未眠。
只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今夜宫中除了捉拿刺客,再无旁事发生。
她却是一刻也不敢放松,次日一早便进了宫,向着姑母请了旨意,留在鎏佳宫守着姑母,衣食住行,处处留心。
.
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一整日。
慕婉站在廊下,望向院中雨雾,几日未曾休息好,神色甚是疲累。
“婉儿。”
听的后方殿内呼唤,她便回身,提起裙摆迈入。
还不到床榻前,慕涟漪先开了口:“婉儿。”
“姑母,我在。”
慕婉在榻前坐下,看着因数月身孕而疲惫不堪的女子,不由得心疼的握住了她伸来的手:“姑母是又做了噩梦吗?”
听着温柔的声音,慕涟漪躺在床榻,很认真的说:“近来我辗转难眠,总觉的心中不安。”
看着面前少女眼下浮青,慕涟漪便知她也未曾睡好,怕她为自己再过担忧,心中万般的苦绪便强行压了下去。
微微叹了口气,却又立马换上轻松口吻:“圣上对我说,若是生了皇子,便赐名‘锦’,若是公主便叫‘黎’。”
“圣上宠爱姑母,无论是小皇子还是小公主,圣上皆喜。”
慕婉看出她的心思,舒缓了神色,安抚着她。同时心底却生了一丝忧惧。不知是因贵妃临盆,还是这看似的平静的深宫。
淅沥雨声彻夜未停,疾风阵阵。
因姑母不需陪伴,慕婉便宿在了偏殿,然而不知因何,整整一宿难以入眠。
不久,传来清晰的晨钟声响,一下下似撞击在人心口上。
虽天还未亮,她却无心睡,便索性起了身。
秋菊听到了动静,便推门进来,为其梳妆打扮。
慕婉坐在镜子前,任由秋菊为其梳妆,镜子中倒映出那英气的脸。
“秋菊,你是哪里人?”
她随口问了一句。
只见那梳发的手一顿,那双清眸直直透过铜镜看来。
仅这么一瞬,慕婉心中生出一抹怪异之感。
自春竹走后,秋菊便一直在贴身侍奉,但慕婉始终觉得她不似春竹那般亲近,总是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疏离感。
一开始,她以为是秋菊入府晚,始终将秉持尊卑之别所致。
但就这么一眼,慕婉又觉得并非如此,这个眼神无畏且冷漠,似曾相似。
她忽的忆起,杀伐之气颇重的沈慎,俱是如此,对一切人与物,仿如杀神临世,不含半点情感。
不待她多思,秋菊似觉察出自己失态,忙垂下头,小声回答:“奴婢来自冼州。”
冼州。
慕婉回想起曾在地方志中读阅过,此处是大周与玄朝交界的州境。属于一处两国争夺之地,几百年来,无数次划分,但凡两国冲突,冼州必先遭殃。
但她仍心有疑惑,欲抓住这抹感觉,再问些什么。
门外却响起了一道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海珠的声音急急传来:“二姑娘,不好了!”
慕婉猛地站起,心却是提到了嗓子眼,向外迎去。
门已经被推开,海珠鬓发微乱,顾不得什么礼仪,眼中噙着泪道:“二姑娘,快去看看贵妃娘娘吧!”
鎏佳宫正殿。
端盆服侍的婢女们忙进忙出,屋内是阵阵产痛呼声。
房内呻吟声忽起忽止、忽高忽低,时而催心裂肺,时而气若游丝。
慕婉命秋菊回府报信,自己则先随了海珠前来,未及殿,便听到了姑母的哭喊声,一步不停地进了殿。
慕涟漪躺在床榻之上,宫婢们扯着锦被,不停地有血流出,巾帕沾了血将一盆盆清水染红,嬷嬷不停的观察打气。
寝殿内人人绷着一根弦,既喧杂又有条不紊。
慕婉看到这一幕,脑中轰鸣,腿下发软,幸好有海珠扶着,奔到床榻旁,紧握住了姑母的手。
原本娇柔的美人,此刻鬓发皆湿,面色惨白,咬着没有血色的下唇,瞪着血红的眼睛使着全身力气。
“姑母。”
泪水充斥眼眶,慕婉生生忍住,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呼唤着。
突然,她感觉眼前一片血雾,紧接着脸上被喷溅了一股温热的液体。
房中之人惊叫一声,惊慌失措。
慕婉眼中耳中一片空白。
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娘娘……”海珠就在她身旁大哭。
慕婉缓缓地回过头,只见慕涟漪已经失去了意识,唇角鲜血肆流。
她才明白过来,原来方才是姑母一口血吐了出来。
怎么会吐血?
耳旁是嘈杂人声,不知是谁喊了几声:“太医!太医!”
她被吓得还没彻底回神,便被人拉开了,太医跪在床侧,为贵妃诊脉。
与此同时,圣上姗姗来迟,于殿外来回踱步。
慕婉双手紧握,死死盯着,太医先是诊了脉,愣了一瞬,又赶忙拿出银针扎了几道穴位。
所有人都在太医来时屏息,虽都擎着一把劲,却没人刚出声。
诺大的寝宫,一时间死寂无声。
这可怕的静止幸好只持续了短暂的时间,床上的人动了动,宫婢们喜极而泣:“贵妃娘娘醒了。醒了。”
事关这鎏佳宫所有人身家性命,见贵妃醒来,每个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太医则匆匆出了殿,许是向圣上回禀去了。
“娘娘用力啊!娘娘用力!”
取代喧闹之声的是一阵响亮清脆的啼哭声,重重划过耳膜,绵长悠久地回荡在这深宫。
闻声众人大喜,嬷嬷抱出稚儿,大喜过望,爽声报喜:“是位小皇子!”
此话一出,门外便有恭贺声此起彼伏。帝王大笑,赏赐众人。
慕婉也松了口气,心中甚喜,不料眼角却先润了。然而当她重新靠近床榻之时,却发现情况不妙。
原本清醒的慕涟漪,竟再次昏死了过去。
“娘娘。”海珠也发现了不对,摇晃着她的手臂。
“姑母。”
慕婉也轻轻抚上她的脸旁,见其呼吸微弱,心头一痛,回头喊道:“太医呢?!太医!”
宫女嬷嬷们都楞在房间,不知所以。
在偏侧静待的几名太医皆没了声响,垂着头。慕婉见此便知大事不妙,奔上前去,掀开虚掩的纱帘,拽住他们的袖子,问道:“贵妃怎么了?你们为何在此不前去救治贵妃?”
几名太医欲言又止,锤头不语。
先前出殿的太医又返回,于床侧查看。慕婉身子踉跄,顾不得什么,跌跌撞撞地跑了回来,一把抓住了他,“到底怎么回事?!”
这一刻,她心中惶惶,什么礼仪全都顾不得了。
太医叹息一声:“慕姑娘,贵妃娘娘已药石无医了。”
“什么?”
慕婉似乎受了天大的打击,不敢置信:“怎么可能?为什么?”
太医摇了摇头,摆明了不愿再说,摆了摆手,殿内的其余人也都随之出了门。
海珠在榻前啜泣。
慕婉一步一步地走上前来,就这几步用光了所有力气。
产后的慕涟漪很是虚弱,面唇无色,已是奄奄一息。
如回光返照,竟缓缓睁开了眼。
慕婉抓住了她的手,眼泪却是怎么都忍不住:“姑母……”
慕涟漪如风前残烛,到了弥留之际,她还不曾看到那襁褓中的孩子,神情却是明媚起来:“婉儿,我都听到了,是小皇子,对不对?”
慕婉止不住的点头。
“是锦儿。可惜,我不能看到他长大了……”
慕涟漪苦笑,口中又溢出了鲜血,说着说着眼神又变得凌厉起来:“婉儿,你要记着,一定要提防他们,要保护好锦儿以及慕家……”
“姑母……”
慕婉泪如雨下,望着七窍都开始流血的姑母,又惊又怕,又十分不舍,看着渐渐低下去的呼吸以及散去的瞳光,她流泪点头:“姑母你放心,我一定会的。”
许久之后,殿门被打开,慕婉呆呆的跪坐在殿内,仿佛失了魂一般,任由前来的侍卫将其带走。
天空中的细雾渐渐凝聚成雨滴,一颗一颗,越来越大,砸落大地、滋养万物。
慕婉被囚于偏殿内,还有海珠以及鎏佳宫的所有宫女太监。
众人窝在殿内,为自己而哭泣。
一连三日,无人前来,也无饭菜送进。
从始至终,慕婉皆呆呆地坐着,无法接受发生的一切。
直到海珠前来劝慰,方才勉强回了神。
甫一缓下来,她便觉察出不对劲来。
姑母为何会吐血?
姑母要她保护小殿下,提防何人?
本着疑心,她问了海珠,才知那日姑母生前,竟食了一碗带毒的粥。
想起当时太医的神情,出门上秉,定是也知晓了此事。而从始至终,那位人人道宠爱贵妃的玄帝却未曾踏进殿内一步!
慕婉心中发凉,一股难以言说的寒意传遍指尖。
想起姑母用尽全力生下了皇子,却落了这般下场,她心中难受至极。
六日后,一队督卫受持调令来此召集众人去往主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