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独自凉 > 第5章 第一年(2)蛰伏

第5章 第一年(2)蛰伏

宋书逸苦笑着摇摇头,“那倒没有,我一直都知道,我的缺陷在于没有一个足够优秀的本科学历,所以我一定要出去,用一份上得了台面的履历来弥补从前的短板。只是最近要走了,我却发现自己开始患得患失,我对自己的选择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说到底,我还是不像任师姐那样有足够的底气。”

他骤然提到任芷行,倒让徐令贤格外惊奇。她知道任芷行、宋书逸和江映真虽然都是梁老师的第一届学生,共同经历了实验室从成立到兴盛,但他们的关系并不好。至少从她进实验室开始,她就发现他们三人在各种场合总是隐隐约约地不对付。宋书逸平时和别人说话时,也很少提及那两人,现在他竟然愿意主动承认自己不如任芷行。

徐令贤又想起上次聚会时梁松哲说的关于“选择”的那番话,原来这选择对于宋书逸这样优秀的人亦非什么简单的事,更何况她自己。她发觉自己沉默得有些久了,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宋书逸就继续说:“但是如果我留下来,我今后得到的资源未必会最好,毕竟任师姐做的是亚细胞器,那才是梁老师真正关心的方向。”

是啊,他们三个人,谁做得更出色,就会在梁老师那里占据绝对的话语权,也就会拥有更多的资源。如今看来,梁老师还是最看重任芷行,她做的亚细胞器拉曼光谱分析是组里最炙手可热的方向,她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和其他课题组合作的机会,实验室里每周的拉曼机时要等她先挑选完,剩下的才会给大家抽签。

其实宋书逸已经想得很清楚,这是他深思熟虑千万遍之后才下的决定,对他已是最好的出路。这个选择,对他而言,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其实你的纠结是因为你想要更多。”徐令贤道。

“难道你不是吗?”宋书逸反问。

“或许不应该这么贪心。”徐令贤思索着。

“我从来不相信这世上会有不贪心的人。”宋书逸笑道,“我很期待,你以后会怎么选。”

“我还是想继续搞科研的,至于哪条路,先看你们给我们打个样吧。”徐令贤坦诚地说,“希望我们最后都会如愿。”

“那是自然。”宋书逸昂着头,他又恢复了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模样。

“师兄,你今天和从前很不一样。”她和他相视一笑。

“我希望我以后永远不会这样。”他最后说。

宋书逸最后离开实验室的那天,特地去找了梁松哲拜别,他们师生二人聊了许久,把这五年的光阴一页不落地揭过。他从梁松哲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太阳的余晖从办公室门口的落地窗外照射进来,洒在他即将迈向的道路上。

他走进实验室,除了冯镜心和丁晓苹已经离开,大家都还在各自忙碌着。这几天来来往往,他的东西都已经收拾妥当,他背上书包,把椅子塞进工位里,从怀里掏出一本毕业论文放进文件柜。这是实验室的传统,每个毕业生都要留一本毕业论文在柜子里存档。姚晚音等人围上来,说说笑笑着都道别了一番。

言蔚在准备间里配着试剂,听到外面的动静,知道宋书逸要走了。她合上装满溶液的离心管盖子,叹了口气,还是没有出去。

任芷行坐在位置上岿然不动,直到宋书逸消失在她眼角的余光中。她想起五年前在实验室第一次看到宋书逸的时候,他曾亲切地称呼她“师姐”,她也礼貌地回敬。虽然后来她们的关系的确仅仅止步于此。她们最初一同进组的五个人,如今只剩下他们两个,等到明天,宋书逸也走了,这里只余她一个人。

她想起三年前,她原本顺利推进的课题突然遇到了瓶颈,停滞不前。元旦跨年夜的晚上,所有人都在外面庆祝新年的到来,只有她还在实验室里坐困愁城。当梁松哲路过实验室发现她的时候,她第一次向他倾诉起自己的不甘和委屈,也第一次当着他的面哭了出来。

她想起一年前,她毕业前夕,在梁松哲办公室里,两人就她留下来读博后达成了无言的默契。她从来没有考虑过任何其他的选择,她知道自己的生命里就只有一件事,就是把亚细胞器的课题做完、投出去,让她这些年来挥洒的血汗能有一个公平的回报。

她从一个不见经传的二本院校考研来到 Q大,即使只有一个籍籍无名的硕导愿意要她,她也没有允许自己就此沉沦下去。后来她遇到了刚回国的梁松哲,那时他初出茅庐,在生物化学系其他几位资历深厚的教授面前还略显稚嫩。她决定要读他的博士,他欣然接受,虽然他们彼此都清楚对方并不是自己最优的选择。

她是第一个加入这个实验室的人,她和梁松哲站在这间当年还空落落的实验室里,面对着一穷二白的未来,他们的眼里都燃烧着同样炽热的野心和抱负,于是他们都不再怀疑自己的决定。后来实验室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这里每个人都很优秀,江映真发了实验室第一篇生化一区顶刊,宋书逸也紧跟其后。而她只用一篇二区和两篇三区的文章毕业,实在有些逊色。好在梁松哲并没有因此而看低她,因为一个领域的开创者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浸没成本,这个实验室除了她,没有人耗得起,没有人愿意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结果将前途沉寂,蛰伏这么多年。她在实验室里,像一个另类,她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自己的课题,她不相信任何人能帮自己,她也不屑于寻求帮助和支持。除了她自己给与自己的,其他的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每当她看到宋书逸凭借着良好口才和社交魅力受到师弟师妹们簇拥,营造出一种看似繁盛的科研氛围时,内心总是不禁泛起一丝冷笑。

任芷行不知道为何宋书逸的离开会勾起她这样多的回忆,她甚少有这样感性的时刻,也许因为宋书逸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她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参照物,无论是竞争、合作还是无意识的比较,都让她在日复一日的科研生活中保持了一种危机感。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人明里暗里和她较劲了。实验室里其余的人也没有沟通的必要,她可以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科研,在实验室的角落里野蛮而肆意地生长,想到这里,任芷行还是感到一股畅快的寂寞。

也许寂寞才是她人生的常态,她一直独自站在金字塔尖上,俯瞰着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所以不被理解。她的对手,与其说是宋书逸,是江映真,不如说是她自己。在不断挑战的过程中,她每一次的坚持和突破都是与自己的一场较量。这种内心的斗争,既残酷又丰满,也让她变得更加坚韧和强大。

她庆幸自己活得孤单而不孤独,与孤独相处的日子里,她甘之如饴,她在等。

一转眼,郑念章来到实验室已经一周了,初来乍到,她虽然对一切事物还处在新奇的探索阶段,但也大概摸清了实验室的规矩。实验室没有打卡和固定的工作时间,全凭自觉,大家一般早上**点就都到了,晚上则根据自己当日的工作安排,离开得或早或晚,没有定数。周六周末和节假日可以休息,梁老师一般也不来,所以来实验室的人也相应地少一些。寒假暑假则随自己心意,任意择定两周休息。梁松哲一直推崇自由的培养模式,所以对研究生们实行放养,并不过多干涉学生们的工作和生活,而是希望学生们独立自主,自觉养成有计划的科研。

今天又是周一,是她该向梁老师汇报文献的日子。郑念章从梁松哲给她发送的“文献训练”的文件夹里选了一篇做拉曼成像的 article,仔仔细细研读了一周,这是自己的第一次汇报,她不想让梁松哲失望,所以恨不得连每个单词的意思都弄清楚。

所谓拉曼成像,就是用拉曼光谱仪对样品表面逐点扫描,不同位置的分子会因振动模式不同,散射出带有特征“指纹”的拉曼信号。这些信号被探测器捕捉后,通过算法匹配特征峰对应的分子种类和丰度,再转化为图像上的不同颜色或亮度,最终绘出一张能看清分子空间分布的“化学地图”。

就像这篇文献,它把沾有毒性化合物的指纹里的汗液成分、残留毒物甚至表皮脂质都清晰成像了出来。不同颜色在指纹纹路里交织,像幅精密的微观地图。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更喜欢这种能把“看不见的分子”变成“看得见的图像”的实验,所以她才选中它。

这篇文章只有短短一页,但郑念章还是顺着文章的脉络,把每一段都依次介绍了一番,起初郑念章还时不时地看向梁松哲,希望能和他有个眼神的碰撞和交流,但梁松哲一直盯着电脑屏幕,并未看她,等到她说完,他才看了一眼手表,面无表情地说:“Well,你说得很具体。我现在想问的问题是,你为什么选这篇文章汇报。”

“您说让我找一篇短的,我看它最短,而且它虽然只有一张图,但却很形象,让人很容易理解。”郑念章回答。

“OK,那你再告诉我,你能用一句话总结这篇文章做了什么吗?”梁松哲挑了挑眉毛,继续问。

“呃……它用拉曼成像技术把指纹里的多种化学物质的空间分布画了出来。”郑念章有些犹豫。

“这篇文章发表在 Science上,你告诉我,它为什么能发表在 Science上。”梁松哲语速飞快。

“呃……因为……因为它能在不破坏指纹的情况下,识别出多种微量化合物,和光学照片几乎能完美对齐。”郑念章努力思考着,“在技术上很难实现吧。”

“有多难实现?同时期别人是怎么做的?比如用荧光成像或二次离子质谱,它们的分辨率、检测限、对样品的损伤程度,和这篇的拉曼成像比起来如何?”梁松哲追根究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