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锥案”告破后,案件收尾工作完成时已是第二天中午了,林雨已经快两天没有合眼了。
“进。”
“李斯,今天下午 4 点要召开‘冰锥案’总结会,你通知到参与案件的各个相关部门,负责此案的人员一个都不能少!”
“收到,保证完成任务!”
李斯向林雨敬了个礼,林雨摆摆手让他出去了。
***
技侦和刑侦的各个部门负责这个案件的相关人员依次复盘着。
轮到林雨了。
“这次破案我们的万警官有很大功劳,如果没有发现现场‘天古’的碎片,没有特地去测量水温,这个案件就棘手了。”
每次案件复盘,不,任何时候,不管开会也好,聊天也罢,她从不寒暄。
万又水听到这个林雨硬夸自己,虽然还是用着批判性的语气说着,也没有明确点出她万又水很厉害之类的,但她的嘴角还是勾起一丝弧度。
“3月20日接报,同日锁定嫌疑人,3月 21日突破审讯,3月23日全案告破。今天复盘不谈‘破案了’的结果,只谈‘怎么破的’过程 —— 哪些环节卡了壳,哪些经验能复制,哪些漏洞必须堵上!”
***
复盘结束,万又水抬腕看表,靠,19:16了,这个林雨怎么这么能讲!!
万又水在工位上收拾着东西准备回家,杜玥看着她,手中的动作一顿:“对了,万又水,忘记跟你说了,这周日晚上你有空吗?李斯,我还有几个其他的同事说周日晚上一起去吃饭。”
万又水准备答应的,但她想到周日是姐姐的生日,她只好拒绝了。
“不了,我周日有事,下次吧。”
“哎,你刚来就破了个案子,去嘛,这可是你的‘庆功宴’。”
“去你的‘庆功宴’,还给我的,凑不到人直说。”
被拆穿的杜玥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虽然说两个人才认识两三天,但因为刑侦的女同志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她俩的工位也挨着,两个人还有一些共同话题,所以很快就聊熟了。
“所以嘛,凑不到人了,差你一个,真的!”
“哎,不行不行,周日是真的不行,下次我一定去,再说了,怎么不叫你们的林雨啊”
万又水当着林雨的面,总会恭恭敬敬地一声声叫‘林队’,但在私下里,却没给林雨多少‘面子’,一口一个‘你们的林雨’,搞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仿佛林雨不是她的上级。
“害,能叫出林队去跟我们出去吃饭的人,估计还没出生呢。”
“嚯,你们这林队真是这个。”
万又水朝杜玥比了个大拇指。
***
万又水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她高中和姐姐常来的一家云吞馆,她喜欢吃云吞,于是她的姐姐就答应她每次考试考得好了,就来这吃上一碗小份的云吞,谈不上奢侈,但对高中的万又水来说,能吃上一碗云吞,快赶上过节吃的了。
万又水起先还会给她的姐姐万又晴吃几个,后来万又晴说自己不喜欢吃云吞,于是万又水就顺理成章的吃完了所有的云吞。
年少的万又水并不知道姐姐其实也喜欢吃云吞,只是因为爱她,心疼她,所以才没有吃下万又水递来的云吞。
万又水想着,泪已经滴在碗里,这碗云吞,她吃了9年。
***
林雨依旧是办公室最后一个走的,即使作为副队长也不摆官架子。
她总是跟手下的人说:“咱们队里没什么领导和下属,只有一起找真相的人,如果案子破了,是那就大家的功劳,如果出了问题,我第一个担着。”
这种藏在细节里的平等与担当,比任何“亲民姿态”都更让人信服,也让整个刑侦支队像拧成一股绳的拳头,既有力,又暖心。
林雨到家已经11点了,她点燃三根香对着父母亲的遗像拜了拜。
“爸,妈,我周日去看你们,今天下班晚了,打扰你们了。”
林雨的母亲曾是一名警察,具体从事海关缉私相关执法工作。一次海关缉私执法行动中,她的母亲正将走私违法人员控制住,对方携带的危险物品突然爆炸,她的母亲因距离过近,不幸因公殉职。
而她的父亲,在林雨尚未记事时,就因突发脑溢血离世了。
林雨从小便没体会过父爱,就连对父亲的了解,也只有母亲偶尔提起的只言片语,和家里供台上那张冰冷的遗照。
母亲一个人用 22 年将林雨拉扯大,这样的成长环境,也养成了林雨孤僻、缺乏安全感的性格。
正因为骨子里缺了这份安全感,她才逼着自己变得更强,仿佛只有足够强大,才能把那份不安牢牢压下去。
***
次日一早,林雨虽然去买了早餐,但还是准时到了岗位。
“叫万又水来一下。”
收到林雨通知的万又水,猛地站起身,她本就没睡醒,早餐也没来得及吃,偏偏这时候又被林雨叫了过去。
可能是动作太急了些,椅子在地上拖拽出的声音格外响亮,引得周围同事纷纷转过头,带着疑惑看向她。
万又水当然察觉到了同事的目光,但她没那么多闲心理会这些,气冲冲地径直往林雨的办公室赶。
“有事?”
“嗯,坐下说。”
万又水顺势坐在了林雨对面。
“昨天加班改完的案卷,再核对一遍物证编号。”
万又水翻开她的橙色笔记本,林雨已经见过很多次了。
“又是这个小橙本?”
林雨罕见的跟万又水搭了一句话。
“要你管,这些对于破案很重要的!都是经验。”
万又水没好气的说,再次低头记录时,面前的豆浆被推了过来。
“我看你面色发白,出冷汗,说话烦躁还易怒,刚才拿出本子的时候还有轻微的手抖,典型的没吃早饭引发的低血糖,我这正好有杯没动的豆浆,你先喝了垫垫,我怕你倒在我的办公室。”
万又水白了林雨一眼,但还是接过她手中的豆浆,是温的不烫不冷,入口温度刚刚好。
不是吧?这林雨给她喝豆浆???这不符合林雨啊。
万又水满脸写满疑惑。
林雨看出来了,补充道:“没下毒,我原本打算自己喝的......再说了,同事之间相互关心不是应该的吗?”
万又水听她这么一说,愈发觉得奇怪了,她感觉今天的林雨怪怪的,不,很怪!
林雨倒是没这么觉得,她只觉得今天心情颇好,所以才愿意多说几句。
万又水对着电脑核对时,林雨给自己冲了杯咖啡,又去了档案室。
她把冰锥案的卷宗按“证据卷”“文书卷”“视听资料卷”分类码好,每本封皮上贴好标签,连装订线的松紧都检查了一遍。
这是她从母亲那里学来的习惯,“案卷是案子的‘身份证’,今天你把它理清楚,明天法院调卷、后人查案例,都能少走弯路。”这是母亲在她刚入职时告诉她的。
归档完,她在《案卷交接登记本》上写下日期和自己的名字,字迹比平时更工整些。
万又水走了过来。
“林队,你的咖啡。”
“谢谢。”
万又水把咖啡递过去,看着林雨整理好的案卷。
这人是有强迫症吧,还是有什么特殊癖好?就说整理案卷吧,她总能整理得一丝不苟。万又水暗暗在心里吐槽着林雨。
万又水的事做完,林雨让她先回去了。
万又水刚走,法制科就打来电话确认移送细节,林雨拿着清单逐页核对:“冰锥的扣押清单有 3 页,第 2 页第 5 项‘金属碎片编号 003’,对应的鉴定报告是技术科 2005-102 号......”挂了电话,她把沟通要点记在便签上,贴在桌子上。
桌子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便签,无关案情,都是些提醒生活小事的,或者记录一些事情。比如:咖啡加糖,不然苦(喝美式的时候可以不加)。
***
下午队里开了个短会,不是复盘,而是 “任务衔接”。
林雨把《警情日报》放在桌上:“冰锥案算告一段落,但昨天辖区又报了两起盗窃案,虽然不是命案,但群众的东西丢了,一样急。”
她把警情分给大家:“万又水,你跟一下小区电动车盗窃案,调监控时重点看凌晨 2-4 点的出入口,李斯,你去走访菜市场的被盗商户,问问有没有见过可疑人员。”
分配完任务,林雨补了句:“冰锥案大家熬了3天,实在是累了的可以申请调休一天,别硬撑,但手上的新任务,得按规矩来,不能因为刚破了案就松劲。”
年轻民警问能不能先歇一天,她点头:“可以,但歇之前把手上的线索交接清楚,别让案子卡壳。”
没人提“庆功”,但她心里清楚:给大家“自主调休”的空间,比一句“辛苦了” 更实在。
***
周五的下班铃一响,林雨罕见地按时下班离开了。队里的人都知道,她家里没要照顾的人,一直是一个人生活,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她从不会提前下班。按她的话说:“早回家里没事干,不如加会儿班,多破几个案子。”
“嚯,林队今天这么早啊?”
“啊,是的,今天有点事。”
“那林队路上小心!”
林雨向几个给她打招呼的小刑警摆摆手,示意她走了。
“万又水我走了啊,要不要一起?”
“不了不了,我今天有事”
出了市局,万又水跟杜玥挥了挥手,随后便快步离开了。
“师傅,去青南市陵园。”
“师傅,去青南市烈士陵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