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林雨霁的实验进展就传来了喜讯。
从她开始研发这种药物算起,她已经在这种药物上花费了很多时间。
但是这是和林雨霁自己对比,她认为自己花费的时间很多。
实际上如果和市面上常见的药物相比,二代药物的研发时间、实验时间都已经算是非常短的一批了。
很多药物常常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临床试验才能通过测试。
尤其是在“黄金的一代”过去后的现在,有关基因药物的审批更是十分谨慎。
过去对自己基因的修改已经成为了不能更改的事实,事到如今,决不能让这种事情再次重演。
抱持以这样的心态,对于治疗西西弗斯综合征这种广谱药物的审核标准是最严的,没有之一。
林雨霁在这方面倒是没有被怎么卡过。
这点还要归功于区彩彻的病。
当初区彩彻生病的时候,林雨霁曾经花重金为他聘请了很多相关领域的医疗人员来进行联合会诊。
即使大家都签了保密协议,但是因为当初事情做的过于仓促,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这些人是去做了什么。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也已经在业内传开。
何况很多当初参与了区彩彻治疗的人都亲眼见过二代药物的效果,他们心里很明白,这种药物就像林雨霁宣传的一样,能够治疗二型西西弗斯综合征。
这些人里不乏有参与药物审批的人,他们等这种药物上市也等了很久。
所以期待这种药物上市的人一听到林雨霁这种药物终于准备提交上市申请的时候,也非常期待。
其实在林雨霁休息的这三年里,也不是没有人想要对这种药物进行复刻,抢在林雨霁之前上市。
但是他们都没有成功。
一方面是当初在治疗区彩彻的时候,他们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延续区彩彻的生命,并没有深入参与他的治疗过程。
另一方面是治疗区彩彻的药物浓度全靠林雨霁本人配置。
那段时间她同样调用了家里公司的实验室,很多药物是直接在实验室里由林雨霁本人配置的。
而且药物仍处实验阶段,昨天用药和今天用药可能就会产生一定区别。
他们对药物的具体成分和浓度都不是很了解。
即使这三年穷举都能穷举出一定的结果,但是当初被私下留存的数据里,主要成分中的一种至今不能确定。
这也算是林雨霁保密自己药物的一种方式。
她自己很清楚,这种药物的有效成分中有一项来自于启明星特有的物质。
这种物质的结构和一代药物中取自雨帘星的有效成分有一定的相似程度,但是并不完全相同。
就像一型西西弗斯综合征和二型西西弗斯综合征一样,在林桑晚将这两种疾病分开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西西弗斯综合征还有这么明显的分类。
因此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也没有实验室追上了林雨霁的进度。
林雨霁也不是不知道有些人在暗地里说她“占着茅坑不拉屎”之类的,明明已经有了成果却迟迟不开展临床试验。
但是她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他人的声音”。
尤其是在林桑晚死去之后,她对世界上其他人的认知,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其他人。
林雨霁在做研究的时候,并不考虑其他人的看法。
只要这种药物最后能够研发成功,那所有人都会忘记之前对她的质疑。
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第三阶段的临床试验最终还是完成了,林雨霁又给实验室里的其他人放了一个星期的假。
等回来之后,他们就要进行第四阶段的临床试验,并且准备和公司的工厂对接,准备批量生产了。
所有人都知道,期待这种药物上市的人很多。
尤其是在初步审批通过之后,市面上已经开始造势了。
作为第一款获批的、针对二型西西弗斯综合征的药物,它本身就承担了很多人的期待。
尤其是它的主要研发者,还是一代药物研发者的女儿、继承了林桑晚公司、本身小有名气的林雨霁。
这两者就足够将大众的眼光吸引在它的身上。
尤其是这种药物在上市之前就获得了多位大佬的认可。
之前的几期临床试验虽然都签了保密协议,但隐隐也有它的治愈率极高的传言。
这更加吸引大众的注意。
他们回忆起林桑晚当年的辉煌,又将这种期待放在了林雨霁的身上。
.
林雨霁本人没有关注过这些舆论。
药物上市之前,她作为这种药物的专利所有者,整个项目的带头人,其实非常非常忙碌。
尤其是林雨霁其实自己也是第一次申请药物上市审批。
即使审批的人客观上没有为难她的意思,她在那些程序上也着实守了一番罪。
这段时间,关注这些舆论更多的人,反而是区彩彻。
区彩彻在和林雨霁聊完天之后,对林雨霁的关注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这种关注不仅仅体现在林雨霁本人身上,更加体现在林雨霁的舆论上。
因为西西弗斯综合征在社会上的发病程度过高,所以很多科研人员承担着超越自己能力的期待和评价。
林桑晚是一个例子。
她那样的例子甚至已经算是正面了,因为她承担得起那样的期待,后来客观上也是因为自己的病过于严重而死,和他人的期待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不算是直接原因。
除她之外,有些研究员被外界舆论裹挟得过于严重,这种例子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即使是林雨霁的老师江逸兴,在他年轻的时候也见过类似的事情。
江逸兴还特意联系区彩彻说明了这个问题。
虽然他知道林桑晚是病逝的,她的死和这件事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林桑晚和二代药物准备上市毕竟只隔了不到五年,这个时间太短了,他担心自己的学生心理会出现什么问题,因此特意联系了区彩彻,想要问问有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
除此之外,在联系区彩彻的时候,他还有另外一个说不出口的顾虑:
他作为林雨霁的长辈,和林桑晚是同辈的。
要算起年纪的话,其实他比林桑晚还要更大一轮。
也就是说,他是亲身经历过“黄金的一代”崩溃事件的。
江逸兴很清楚人在丧失期望、稍微有一点期望的时候,会被扭曲成什么样子。
他自己因为经历得太多,已经能够超脱出这些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但是林雨霁还那么年轻。
她年纪轻轻就没了父母,又有了这样的成就,江逸兴很担心她会过于受到外界影响。
不过林雨霁正在药物上市的关键时期。
江逸兴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很清楚现在的林雨霁恐怕并没有多余的心力去考虑这些事情。
可是要等她来关注这些事情的时候,又常常已经过晚了。
所以在江逸兴深思熟虑之下,他联系了区彩彻,希望区彩彻能够注意到这些问题。
区彩彻本来在担心林雨霁变成这样第二个林桑晚。
在江逸兴联系他之后,他多了一层更深的担忧。
不过据他的观察,林雨霁最近很忙。
忙到她完全不关注外界的传言,对那些试图将她碰上神坛的发言一无所知。
在发现这点之后,区彩彻放下了心。
他现在只要是林雨霁不在实验室里,就会和她待在一起。
一旦林雨霁有什么和平时不太一样的情绪,他第一时间就能发现。
区彩彻心里非常清楚。
他和江逸兴对林雨霁的关心,本质上是担心外界会给她过大的压力。
但是像林雨霁这样的人,在他们没有告诉她的时候,她可能并不会注意到这些事情。
可是一旦在她的心中有一定分量的人——比如区彩彻和江逸兴——认真地和她谈过这件事之后,她反而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对于区彩彻和江逸兴来说,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因此他没有告诉林雨霁这件事的意思,只是观察着林雨霁的情绪,担心她出什么问题。
.
实际上,林雨霁能感觉到区彩彻最近过于关注她。
她并不知道区彩彻这种过于关注是因为什么,区彩彻也没有告诉她的意思。
于是她和区彩彻提了一嘴之后,就将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要是原来的林雨霁,是一定会对这件事深究的。
可是现在她实在是太忙了!
之前在做第一阶段的实验的时候,林雨霁因为焦虑而一天睡着的时间不长。
现在她几乎复刻了当时的作息,唯一的区别就是她现在是单纯地因为忙,而不是因为焦虑或是其他原因。
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和项目的研究者,这两重身份叠在林雨霁一个人身上,为她带来了一些便利的同时也给她带来了很多忙碌。
即使有区彩彻在旁边帮忙,区彩彻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实验记录本上记录的源数据、专利申请和药物审批上市的相关文件,林雨霁就必须一个人来审理完成。
而这些才是非常消耗人精力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她还能保持对区彩彻的基本关注,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起码区彩彻自己似乎都没想过她能看出来他最近对她的过度关注。
区彩彻在林雨霁和他提这件事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这不是什么大事。
在他们谈话之后,林雨霁不太深究他的话,因此他也就这么糊弄了过去。
……幸好林雨霁没有深究的意思。
区彩彻心里这么想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