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小区”,这座容纳了二十余万人口的庞然巨兽,此刻在凛冽的寒风中更像一座巨大的、沉默的隔离堡垒。
高耸的楼宇间弥漫着消毒水的刺鼻气味和一种深入骨髓的压抑。小区入口处,层层叠叠的警戒线和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无声宣告着这里已成为疫情风暴眼的核心——最新统计,感染人数已突破万人,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恐慌。
林杉裹紧了防护服,呼吸在N95口罩内凝成细小的水珠,模糊了护目镜的边缘。她紧跟着一支由顶尖病毒学家和流行病学专家组成的小组,深入这个“重灾区”的核心地带——社区中央广场。这里,就是那场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万宴”举办地。
广场空旷得瘆人,寒风卷起地上零星的落叶和废弃的防护用品,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曾经摆满四十张喜庆大圆桌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冰冷的水泥地坪和一些残留的、被风吹得歪斜的警戒带痕迹。
专家们神情凝重,开始对地面残留物、可能的飞沫沉降区以及周边排水设施进行高精度环境采样。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某种虚幻的喧嚣与食物的气味,与现实的死寂和消毒水味形成诡异的对冲。
林杉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广场的每一个角落,手中的录音笔和相机如同战士的武器。她迅速采访现场负责消杀和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声音透过口罩显得冷静而清晰:
“请问一月二十号当晚,宴席的食材来源是哪里?是否有登记备案?”
“所有参与烹饪的居民,是否有统一的健康筛查流程?”
“宴席上的动物,是家养宠物还是……?”
“失孤老人、高龄老人这些特殊群体的座位是如何安排的?流动性大吗?”
她的问题精准、密集,直指流言的核心——所谓“宴席感染”、“野生动物”、“感染宠物”。
每一个被问及的工作人员,在压力和疲惫下,都努力回忆着细节,林杉则快速记录、交叉印证,大脑高速运转,像一台精密的数据处理仪,将碎片化的信息迅速整合、过滤、还原。
她的效率高得惊人,动作带着一种近乎亢奋的流畅,仿佛不知疲倦。
只有偶尔从护目镜后闪过的、过于灼亮甚至带着一丝偏执的眼神,以及指关节因用力握着录音笔而泛出的苍白,才泄露了那份被强行压榨的、源于疾病本身的异常能量——这高效,是双刃剑,一面劈开迷雾,一面也在切割着她本就脆弱的神经平衡。
就在林杉刚结束对一位社区负责人的关键采访,初步勾勒出“万宴”组织规范、食材来源清晰(均为居民自带家常菜,无任何野味)、现场宠物仅为栓绳家犬且数量极少的事实轮廓时,小区大门方向突然爆发出激烈的喧哗。
“We demand the truth! Let us in!”(“我们要真相!让我们进去!”)
“The government is hiding something! Show us the real situation!”(“政府在隐瞒!让我们看看真实情况!”)
数名扛着摄像机、手持话筒的外籍记者,正情绪激动地与守门的安保人员推搡冲突,试图强行冲破警戒线。其中一人动作敏捷,趁着混乱竟攀上了旁边的铁艺围栏,意图翻越而入!
“住手!这里是疫情核心管控区!严禁擅自进入!”林杉厉声喝道,声音穿透嘈杂,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她几乎是本能地冲了过去,在对方半个身子已经翻过围栏、即将落地的瞬间,猛地扑上,试图将其拽下!
“Get off me!”(“滚开!”)那记者体格强壮,被阻挠激怒,反手狠狠一推,同时另一只手紧握的话筒金属底座,在剧烈的肢体扭打中,不偏不倚地重重砸在林杉的右眼眉骨上方!
“唔!”剧痛伴随着瞬间的眩晕和视野发黑袭来,林杉闷哼一声,身体踉跄后退,防护服的帽子被扯歪,额角瞬间传来温热的湿意。
但她的动作没有丝毫迟疑,强忍着剧痛和眩晕,凭借着在战火中锤炼出的本能反应和一股近乎狂暴的狠劲,利用对方落地未稳的瞬间,一个干脆利落的擒拿锁喉,配合赶到的安保人员,死死将这名闯入者制服在地!
“控制住了!带居委会办公室!”林杉喘着粗气,右眼眉骨上方火辣辣地疼,鲜血顺着额角流下,染红了护目镜的边缘。
她粗暴地抹了一把,顾不上疼痛,声音因急促和愤怒而微微颤抖,却异常清晰地指挥着现场。
她迅速整理好凌乱的防护服,眼神冰冷如刀,扫过被控制住的记者和门外仍在叫嚣的其他外媒。
居委会临时指挥室内,气氛凝重如铁。社区集团负责人脸色煞白,看着被扭送进来的记者和林杉脸上刺目的血迹,手足无措。
林杉没有一句废话,直接亮明身份:“我是国家疫情应急指挥部特派记者团总协调人林杉!现在,立刻封锁所有现场影像资料,尤其是他翻墙和攻击我的部分!所有闯入者通讯设备暂扣检查!门外其他人员,告知他们,未经许可强行闯入疫区、攻击工作人员,已严重违反我国防疫法规和治安管理条例,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个人及所属媒体的法律责任!”
她的语速极快,逻辑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压迫感:“立刻联系上级宣传部门和公安网监!同步情况!同时,准备召开小型记者见面会,地点就在小区外指定安全区域!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她快速而精准地列出了程安然可能会要求的核心要素,仿佛早已在脑中预演过无数次:
“第一,见面会全程高清视频直播,信号同步至指挥部核心监控屏,程指挥和专家组必须实时观看!
第二,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参与答疑的居民代表,身份信息立刻核查,进行严格背景审查!
第三,安保升级!明哨加暗哨,便衣人员混入‘围观人群’,密切监控所有异常动向!
第四,见面会流程、问题范围严格限定!所有参与人员必须统一口径,严禁与任何记者私下接触!
第五,请现场医学专家组派权威代表出席,负责解答专业防疫问题,引导舆论方向!”
一口气说完,林杉才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右眼阵阵的抽痛和因剧烈情绪波动而开始微微颤抖的手指,拨通了程安然的加密专线。
她的声音在接通瞬间恢复了表面的平稳,条理分明地将现场情况、外媒强行闯入攻击、已采取的紧急措施以及她提议的“小型记者见面会”方案,包括所有她认为必须的防控要点,清晰、完整、没有任何遗漏地进行了汇报。
最后,她沉声道:“程指挥,情况紧急,舆情发酵速度极快。见面会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危机公关手段,但风险极高。方案如上,是否执行,请您和指挥部定夺!”
电话那头,程安然听着林杉条理清晰到近乎冷酷的汇报,尤其是听到她受伤时,眉头狠狠一皱,但声音依旧沉稳如渊:“知道了。处理得当,现场控制得很好。你的方案核心思路正确,防控要点抓得很准。”
她语速飞快,“稍安勿躁,我立刻召集指挥部核心成员和宣传、公安、网信部门负责人,进行紧急风险评估和授权流程!等我答复!注意安全,伤口立刻处理!”
等待的时间仿佛被拉长。林杉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右眼上方的伤口被随行医生简单消毒包扎,白色的纱布刺目地贴在那里。剧痛和方才搏斗带来的肾上腺素退潮后,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和眩晕感如同潮水般涌上。
她闭上左眼,试图缓解不适,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闪现着混乱的画面——猩红的地图、程安然冰冷的手势、苏砚紧闭的双眼、还有刚才那个记者狰狞的脸和砸过来的话筒……各种声音、画面、情绪碎片疯狂冲撞,让她太阳穴突突直跳,呼吸不自觉地急促起来。
她用力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用尖锐的刺痛强行将那些翻腾的、濒临失控的思绪压下去。高效背后的代价,是精神堤坝上不断扩大的裂缝。
几分钟后,程安然的回复到了,言简意赅,带着最高指挥部的决断:
“指挥部批准!按你方案执行!所有防控措施必须百分百落实!见面会一小时后开始!林杉,你负责现场总协调和流程把控!专家组代表由张教授出席!记住,这是战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给我钉死在现场!”
“明白!”林杉斩钉截铁地回应,猛地站直身体。
命令下达的瞬间,那种掌控全局、身处风暴中心的巨大压力感,以及一种近乎病态的、被需要的亢奋感,再次强行驱散了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恍惚。
她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专注,甚至带着一丝危险的、燃烧般的光芒。
她转身,对着严阵以待的社区负责人和安保组长,声音恢复了那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指挥部命令已下!一小时后,小区西门指定区域,召开记者见面会!现在,所有人,按预案,立刻行动!身份核查组,启动!安保布控组,到位!信息协调组,对接指挥部信号!专家组张教授,请立刻准备核心答疑口径!快!我们没有一分钟可以浪费!”
整个临时指挥点瞬间高速运转起来。林杉如同一根绷紧到极限的弦,矗立在风暴的中心,右眼的纱布下隐隐渗出血迹,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但她的脊背挺得笔直,眼神亮得骇人,精准地指挥着每一个环节。
她将自己彻底燃烧,投入这场信息战的前沿阵地,用近乎自毁般的专注和效率,掩盖着那在高压下正悄然加速崩坏的内在平衡。
乌云,在她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里,正以更快的速度汇聚、翻涌,酝酿着下一场更猛烈的风暴。而眼前这场“万宴危机”的舆论攻防战,才刚刚拉开惨烈的序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