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完没多久,就迎来了国庆。
国庆放假前一天,林久特意去了一趟“满分书店”。
看了很多资料,最后她决定买习题册,不买教辅了。
教辅归纳梳理了重点内容,但是题目太少了,买了不划算。她完全可以自己阅读教材,提炼重点,这样更能掌握要点。相较于看,她还是比较注重于写题。
数理化生外五本书,外加英语随身记,一共花费约164元,还剩下73块。
回校的时候,还没进校门,她就忽然想起来家里没有台灯和闹钟。
家唯一的小闹钟已经被她拿到学校了,也一直没有学习用的台灯。
这次国庆放假,她打算好好利用假期补一补。
于是又花费了约37元,台灯27,闹钟10元。
她的生活费只剩下了36多块钱。
看着手里零零散散的钱,林久不禁感叹:钱真不禁用。
正式放假的那一天,是9月30号。
下午五点半的下课铃一敲响,教室内喧闹一堂,像是在庆祝这次放假。
大部分人背上书包,就立刻回家,教室瞬间空了大半。
林久坐在座位上,不急不慢的把老师发下的试卷、假后作业、英语随身记以及自己的数理化习题册装入了书包,沉甸甸的。
原本她是想在食堂吃完饭在回教室拿书包的,但是教室需要锁门。
没办法,她只好收拾好东西背上。
跟着人流,她先是回宿舍放下书包,然后带上宿舍钥匙和一卡通去了食堂。
食堂只有一楼暂时开门,其他几楼都锁门了。
进了食堂,放眼望去不过二三十人。
径直走向窗口,可选择的菜品也很少,只有四五样菜。
她要了个西红柿炒鸡蛋和洋葱炒肉,又去打了个饭,随意选了个空桌吃了起来。
她吃的很悠闲,吃得慢条斯理的,毕竟她有大把时间。
吃完后,她出了食堂门,左转直行不多远就到了主道路。
正准备沿着主道路回宿舍,却瞥见了左前方篮球场上的孟钦扬和陈邈。
都已经开始放假了,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来不及想思考出答案,她居然看陈邈和孟钦扬一对一。
这是她头回见陈邈打篮球。
印象里,孟钦扬非常爱打篮球,陈邈却并不打篮球。
吃完晚饭后,林久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男男女女们围在篮球场,热闹至极。
虽然林久对于篮球不感兴趣,可是她喜欢凑热闹,偶尔会去篮球场上围观几秒,感受一下那喧闹的氛围感。
篮球场就在路边,很近,走几步路就到了。
不过,她每次去的时候,只有孟钦扬和雷奕他们在那打,陈邈则是坐在树荫下的石墩上,远远的看着,并不参与。
可能是陈邈打篮球太过罕见。
也有可能他长得太合她的心意,加上运球姿势也很帅。
林久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在路边驻足片刻。
看得出来,孟钦扬确实厉害。陈邈想用各种方式突防,都被孟钦扬拦下了。
球场内的两人僵持了一段时间。
场上的孟钦扬看陈邈迟迟过他,表情略微得意,有些放松。
抓住这个时机,陈邈先是快速运球做了个突围的假动作,随后利用胯下运球接过篮球,快速从另一边直接绕过孟钦扬,并快速出手,干净利落的进了一个球。
孟钦扬被晃的跌坐在地上,亲眼看着篮球进框,直接吐出一句脏话,“我操。”
随后他无语的闭了闭眼,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在林久的印象里,孟钦扬向来都是非常精致的,超级注意个人形象,很少有出丑的样子。
她一个没留神忽然看他那狼狈样,先是一呆,随后唇角大幅上扬,肩膀微动,闷笑了起来。
刚笑没几秒,她就看见陈邈正单手抱着球注视着她。抬眼,视线交汇的那一瞬间,她的笑容僵在脸上。
随后,她垂眼避开了他的目光,快步逃离了他的视线范围。
刚一睁眼,孟钦扬就看到林久匆匆离开的背影。
他一眼就认出了她。
她那标志性的短发,还有那很好认的走路姿势。
林久永远都是腰背挺直,抬头目视前方,走的又快又稳。
“她没看到我摔倒的样子吧?”孟钦扬抬头问旁边的陈邈。
陈邈心情颇好,难得地撒了谎,说:“没有,她从食堂吃完饭就走了。”
他想,孟钦扬要是知道她全程目睹,并且笑了他,估计又得闹脾气,干脆不给他添堵了。
听了陈邈的回答,孟钦扬松了一口气,他还是很注重自己在同学面前的完美形象的。
双手撑地,站起身,他说:“再来。”
“你攻我守。”
陈邈把球抛给了他。
半小时后。
篮球场上都黑了大片,依稀只有路灯照亮小块地面。
孟钦扬和陈邈坐在路边的石凳上。
抬手看了一眼钟表上的时间,陈邈说:“走了,可以回了。”
“嗯,我爸估计也该回了。”孟钦扬说。
下课后,原本他和陈邈想直接回家的。
刚出校门,就接到季扬打的电话,说要晚点回。
糟糕的是,今天出门他没带钥匙,陈邈以为他会拿,也没带。
两人顺势在校外吃了点东西填肚子,就来学校打篮球打发时间了。
天亮打到天黑。
背着书包,拿着篮球,孟钦扬走在陈邈的右侧。
路过女生宿舍的时候,他看了一眼零星亮着的几个房间,说:“人走得都差不多了,灯都没亮几个。”
陈邈侧头看了一眼,忽然想起了林久。他问:“为什么林久还在学校?”
“哦,她家好像在高坪镇那边,青山区的边缘位置了,有点远......我猜,估计是晚上坐车不方便。”
“......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我路过的时候听到的。别人问她为什么那么长时间不回家,她说去她家那边的车没多少,不太方便。”
“她家这么偏吗?”
孟钦扬换了个手拿篮球,回:“不知道,反正之前我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陈邈:“......”
走着走着,孟钦扬忽然说:“其实,我还挺欣赏她的。”
陈邈:“哦?”
孟钦扬解释说:“我们班很多京山和长河毕业的,还有一小部分人是其他不知名镇考来的。咱们班上就有个男生,不知道哪个镇毕业的,好面子,为了看上去合群,讲一些谎话充面子,把别人当傻子。实际上,大家看破不说破,不想撕破脸咯。”
踢了踢路上的小石头,他又说:“不过,林久到是坦诚,大大方方的,家里条件不太行也不藏着掖着。”
沉默了几秒,陈邈说:“她家是干什么的?”
思考了几秒,孟钦扬说:“这我就不知道了,其他人好像也不太清楚。我猜,估计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吧。”
走到校门口,陈邈忽然回头看一眼女生宿舍,眼神略微复杂。
看着突然停下脚步的陈邈,孟钦扬侧头问:“怎么了?”
陈邈回头,背着光,脸隐匿在黑暗里,看不清表情。
他说:“能走到这,她还挺厉害的。”
他语气里似乎含有一点笑意,但是很细微,以至于孟钦扬都没听出来。
孟钦扬似乎有些惊奇,笑着说:“难得听你夸人。”
陈邈没应声,只是迈开步子,加快了速度,率先走在前面。
“哎,等等我。”
孟钦扬小跑跟上了陈邈。
——
第二天。
早上7点。
林久难得的多睡了一会儿。
昨晚她特意定了个晚点的闹钟。
回家最早的一班车,她记得是10点半。
从学校去发车点,最多也就一个半小时,时间比较充足。
刷完牙,洗完脸。
林久从床下拖出了行李箱,翻出了里面的手机和手机的备用电池。
开机之后,手机电量还有不少。
看来不用更换备用电池了。
林久把手机和电池都放进了书包。
随后,她把行李箱清空,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袋子放进行李箱。
这次回家,她得把厚衣服拿过来,以免变冷。同时,她还需要再拿一床被子来学校。
刚开学东西太多,小电驴承载量有限,她只拿了床5斤的被子,冬天盖会冷,所以要加一床被子。
收拾好东西,她就出了校门。
去了公交站,她看了车牌,发现有一趟公交能到她要去的地方。
等了十几分钟后,她上了车。
第一次坐公交车去那个地方,她还是有点忐忑的。
之前,她都是在周口村坐车直达那个停车点,到是从来没注意过那边的公交站。
不过,她知道那个地方有个很大的公园,这趟公交刚好有那个站点。
林久一边看着车上的乘客上下车,一边注意站点,看周边环境。
十五分钟后,她耳边响起一道机械音:陆山公园即将到站,请即将下车的旅客做好准备。
林久站了起来,拎着行李箱,站在门边。
门开了之后,看着这个陌生的站点,有些迷茫。
之后,她转身,看着马路对面的陆山公园,她才心定。
过了马路,她顺着公园外侧的街道直行,随后左拐进了又一条巷子,果然看到一台蓝色中巴车。
走近车边,里面没人,车门关闭,已经锁上了。
她看了一眼手机屏幕,9点12分,还早。
巷子里面没有早餐店,她沿着自己熟悉的道路又走出去,找了一家粉店吃了个早餐。
回到那个车边后,她随便选了块干净的台阶,坐了下去。
掏出手机,她给杨冰打了个电话,说自己会坐车到周口村。
杨冰表示知道了,让林久到了,再给她打个电话,她会去接。
挂断电话后,林久就从书包里,拿出了英语随身记,记一记单词和语法。
期间,还有几个卖菜的老人家和中年妇女们也来到了车边周围,默契的等了起来。
10点左右,终于来了一个中年男人,看模样很有司机范,他直接上了驾驶座,开了车门。
林久收起东西,眼疾手快的占了一个座,坐在外侧,一手抱着书包,一手拿行李箱。
到点后,司机准时开车,这时候车厢内基本坐满了人。
中巴车动起来后,林久才有了点回家的感觉。
路上,车辆偶尔会停一停,再载几个路边的散客。
等林久到周口村的时候,已经将近12点了。
她打了个电话,告诉杨冰,她在小卖铺边上。等了5分钟,杨冰就开着她的小电驴过来了。
坐在小电驴上,看着熟悉的乡村景色,她像是回到了老巢,有些喜悦。
打开卧室的门,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已经积了一层灰。
她的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吃饭了。”杨冰在厨房朝林久喊。
“好,我马上来。”
放下东西,林久立马进了厨房,也看到了孟娟,正在打饭。
林久立刻走过去问:“奶奶,有没有想我啊?”
孟娟端着碗,看着她说:“想。你出去读书都好久了。”
她也微笑起来:“这次国庆节放假,我会家呆上好几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