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公式以外的答案 > 第2章 第 2 章 “仓库爆炸”案(暂定)

第2章 第 2 章 “仓库爆炸”案(暂定)

市局刑侦支队办公室,深夜。

办公室内烟雾缭绕,白板上贴满了现场照片、地图和关系网线索,红色蓝色的记号笔划满了各种箭头和问号。电脑屏幕上是道路监控的模糊截图和车辆信息查询界面。

江俞源靠在椅背上,手指间夹着快要燃尽的烟,眉头紧锁,盯着白板上宋昀衡的名字——暂时还写在一个角落里,标注着“拼车乘客/关键证人”。

“头儿,出租车司机李强,背景干净得像张白纸,没有动机,也没有渠道接触那些东西。黑色雅阁是黑车,扔东西的人是个老手,监控没拍到脸,动作干净利落,像是算准了时间和角度。”手下警员汇报着,语气疲惫。

“算准了……”江俞源重复着这个词,声音低沉,“为什么是那辆车?为什么是那个时间点?晚高峰拥堵的路段不止那一条。偏偏是他上车之后?偏偏是我让他改道之后?”

他踱步到窗前,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脑海里反复回放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宋昀衡过分冷静的同意改道、精准的观察力、对他身份的推断、以及最后那句“祝福”……

太冷静了,冷静得不像一个突然被卷入危险事件的普通人。更像是一个……早已预料到甚至等待着什么发生的人。

江俞源眼神晦暗不明。对威胁迟钝,是否意味着对法律和道德的边界感也异于常人?一个将一切都理性计算的人,是否会为了某种更大的“利益”或“目的”,而选择与魔鬼合作?那包裹里的东西非同小可,牵扯极大。

“查宋昀衡。”他猛地转身,命令斩钉截铁,“抛开他证人的身份,把他放进嫌疑框里查!最近半年的行踪、通讯记录、资金流水、所有社会关系、甚至他的研究项目……我要知道他每一分钟在哪里,和谁接触过!尤其是案发前后!”

“头儿,这……他是知名学者,而且没有直接证据……”有警员提出异议。

“按我说的做!”江俞源语气强硬,不容置疑,“直觉告诉我,他没看起来那么简单。我要的不是证据,是疑点!找到疑点,再去挖证据!”

宋昀衡的公寓,清晨。

宋昀衡坐在晨光中,面前的平板电脑上显示着本地新闻电子版,土豆安静得趴在一边,啃着自己的磨牙玩具。关于昨晚的事件,报道口径统一为:“枫林路一废弃仓库因内部堆放的化学物品处理不当发生爆燃事故,所幸大部分当时在仓库内进行夜间施工的工人及时从逃生通道撤离,仅少数人轻伤。消防和警方已介入处理,初步排除人为故意因素。”

“事故?”“爆燃?”“大部分撤离?”

他的大脑快速比对着昨晚的亲历:江俞源接到电话时冰冷的语气、明确的“现场封锁”指令、警方如临大敌的反应、以及那个被精准抛入车内的可疑包裹……

逻辑冲突。

警方的反应等级与“意外事故”严重不符。那个包裹,更绝非“意外事故”中会出现的东西。

警方的反应等级与“意外事故”严重不符。那个包裹,绝非“意外事故”中会出现的东西。

结论:新闻报道是经过过滤和模糊处理的。真实情况远非事故,极可能是严重刑事案件。自己被卷入的,是一个被掩盖的漩涡。

同时,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漩涡中的位置十分微妙。作为最后接触过那个包裹(尽管未直接触碰)的当事人之一,以及表现出非常规冷静和观察力的“怪人”,被警方列为潜在怀疑对象,是符合逻辑的概率事件。

被动等待调查,意味着生活节奏将被打乱,研究进度受阻,不确定性高。

【最优解】:主动介入,厘清真相,尽快排除自身嫌疑,恢复秩序。

然而,警方不会向他透露内情,哪怕是他认识的那个警察朋友也不会告诉他。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新闻报道上,聚焦在一行字:“当时在仓库内进行夜间施工的工人及时从逃生通道撤离”。

【问题】:如果安全撤离,为何警方如临大敌?现场还有什么?那个包裹是什么?为何要冒险转移并抛入出租车?

他的视线扫过另一条滚动快讯:“……事故中不幸发现一名遇难者,疑似为未能及时撤离的施工人员,具体身份及死因正在调查中……”

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撤离?

但报道之前说“工人及时撤离”。矛盾点。

【假设】:死者并非施工人员,或并非死于“未能及时撤离”。

【关键突破口】:死者真实身份。

宋昀衡关闭新闻页面,在电脑上新建了一个文档“仓库爆炸”案(暂定)

第一步,获取死者身份。这将是解开所有矛盾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他的眼神冷静如冰,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如同解一道新的数学难题。只是这次的变量,是鲜血、谎言和死亡。

前言基础,正片就不基础[狗头叼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仓库爆炸”案(暂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医毒双绝:腹黑魔尊赖上门

风铃怨系列一:怪校奇谈

位面电梯

禁婆骨

帝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