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公式以外的答案 > 第3章 第 3 章 吴国栋案(1)

第3章 第 3 章 吴国栋案(1)

烟火缭绕的街边大排档,夜晚。

空气中弥漫着烤串、炒菜和啤酒的味道,人声鼎沸,划拳声、谈笑声不绝于耳。这是一个与宋昀衡惯常的安静、有序世界截然不同的环境。他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面前放着一杯几乎没动过的冰水,与周围喧闹豪饮的人格格不入。他的存在显得异常突兀。

根据有限的公开信息(副厂长张建国的住址、年龄、职业),宋昀衡进行了一次概率不低的推测:一个中年男性,经历了一场惊魂“事故”,大概率会寻求熟悉的环境和信任的朋友进行情绪宣泄和信息交流。他家附近这个以其炒肝和烤腰子闻名、价格亲民、熟客居多的大排档,符合“舒适区”定义。

他已经在这里坐了四十七分钟,忍受着过度的感官刺激和低效的信息流,耐心即将耗尽。就在他准备将此次行动标记为“低效尝试”并撤离时,目标出现了。

副厂长张建国和两个看起来也是中年模样的男人勾肩搭背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亢奋和酒精作用下的红晕。他们大声招呼着老板,熟门熟路地坐在了离宋昀衡不远的一桌。

宋昀衡立刻低下头,用菜单稍稍遮挡,听觉系统调整到最高灵敏度,过滤掉周围的杂音,专注于目标的对话。

起初是些毫无信息量的吹嘘和互相安慰,回忆“爆炸”时的惊险,抱怨公司安全管理漏洞,感谢老天爷让自己跑得快。

酒过三巡,话题开始深入。

“……妈的,真是走了狗屎运,”张建国大着舌头,声音提高了八度,“你们是不知道,那火苗噌一下就起来了!要不是老子熟悉那破仓库的结构,带人往西边通道跑,估计也得折里头!”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老张!”朋友附和道,“这回你可是立了大功了,救了那么多人……”

“立功?”张建国嗤笑一声,猛地灌了一口啤酒,眼神变得有些复杂,压低了点声音,但那点音量足够被专注窃听的宋昀衡捕捉到,“功不功的……嘿,说不定……因祸得福吧……”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混合着野心和侥幸的神情,声音又压低了些,几乎像是在自言自语,却又恰好能让人听见:

“老东西…一直压着我…这回…看谁还能拦着…合着该我…上位了…”

他打了个酒嗝,没有明确说出名字,但语气里的怨毒和得意毫不掩饰。

【已知】:副厂长张建国。

【话语】:“老东西”、“一直压着我”、“拦着”、“上位”。

【工厂权力结构】:厂长≥副厂长≥其他管理层及股东。

【假设】:能“压着”副厂长且其“上位”需要对方不再“拦着”的人。已知该厂的厂长因一次事故失聪,退出管理层。那么,此人对新厂长任命有否决权或强大影响力。

【大概率身份】:另一位副厂长(可能性较低,因权力可能相当)、重要股东。但报道称死者为“施工人员”,此为矛盾点。断定报道中“施工人员”为伪装。

【关键推断】:死者极大概率是工厂内权力高于张建国、并反对其接任更高职位的人。结合其死亡带来的直接利益(张建国认为自己是下一任),张建国具备潜在动机。但单凭话语,很难认定。

【行动】:信息获取完成。需立刻离开,避免被察觉。

宋昀衡放下水杯,留下钞票,起身融入夜色之中,如同一个悄无声息的幽灵。周围的喧嚣仿佛与他无关,他的内心只有刚刚更新完毕的逻辑链和新的待验证假设。

死者身份的范围,被极大地缩小了。接下来,需要验证这个猜测,并找出张建国与这起“事故”之间更深层的联系。

宋昀衡的公寓,深夜。

台灯冷白的光晕笼罩着书桌,与窗外的城市霓虹隔绝开来。宋昀衡面前摊开着几张写满推导过程的纸,中央写着“死者身份概率分析”。

基于大排档听到的信息,“老东西”、“压着我”、“上位”这些关键词,结合工厂可能的权力结构,他列出了几个最可能的候选人:

1. 正厂长李瀚斌(但已退出管理层)

2. 另一位副厂长,厂长的儿子李哲(形成竞争关系,但不符合老东西)

3. 拥有否决权或重大影响力的主要股东,如工厂早期的合伙人吴国栋(管理岗且能干预人事)

4.其他岗的重要员工,如财务总监王薇(有过类似情况,但在工厂内发生的概率不大)

“施工人员”这个官方说法暂时搁置……,视为烟雾弹。

接下来是验证。公开的企业信息查询显示,该工厂是一家中小型私营企业,股权结构相对简单。厂长早已退出管理,而另一位副厂长无意接手。

主要股东名单列在后面。排在第一位的是一位持股35%的姓李的股东。第二位是一位持股25%的,名叫吴国栋的股东。第三位是持股20%的,张建国。后面是几个小股东。

宋昀衡的目光停留在吴国栋的名字。

【年龄】:68岁(符合“老东西”的隐含年龄指向)。

【背景】:创始人之一,虽已不参与日常管理,但在董事会保留席位,对重大决策有一票否决权(符合“能压着”、“能拦着”的权力特征)。

【公开报道(较早的工商业新闻)】:曾多次在媒体上强调“稳健经营”、“反对激进扩张”,处处都与张建国的理念冲突,可能因此有矛盾。

【与张建国关系】:无直接公开交集,但作为大股东和元老,其态度对副厂长能否“转正”至关重要。

概率天平迅速倾斜。

吴国栋,是当前信息下的最高概率目标。

那么现在,他需要确定三件事:

1. 死者确是吴国栋。

2. 那个包裹到底是什么。他记得只有巴掌大小那么不可能是凶器。

3.凶器是否丢失。他回忆起那位警官在车上通话时透露的“…丢失。”,但有概率指包裹里的东西。

他看了一眼时间,十一点。他固定的睡眠时间为十一点半,显然他没有打算熬夜。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暂时按兵不动。警方现在肯定也盯着张建国和吴国栋的相关线索。自己贸然深入,极易暴露,反而打草惊蛇或引来警方更深的怀疑。

然后,他清理了所有草稿纸,将其彻底粉碎。

现在,他需要睡眠,以保持大脑的最佳运行状态。接下来,需要绝对的冷静和耐心。

而与此同时,市局里的江俞源,刚刚收到技术部门的最新报告:宋昀衡干净得像一张白纸。学术背景无可挑剔,生活极度规律,财务状况良好(主要依靠学术研究和项目资金,以及似乎来自家族的稳定信托基金),社交圈狭窄得几乎不存在。

唯一称得上"异常"的,就是他的通讯录,里面一个人都没存,但这无法构成任何嫌疑证据。

难道真的只是巧合?

江俞源拿起外套,决定亲自去会一会。

感觉不止写五章了,要交代的意外有点多,但我不想让一章的字数太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吴国栋案(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医毒双绝:腹黑魔尊赖上门

风铃怨系列一:怪校奇谈

位面电梯

禁婆骨

帝台春